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12 11:38:0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9篇[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9篇[荐]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学习《“扫一室”与“扫天下”》,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3、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二、情感态度目标:

  1、熟读课文,讨论交流,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要问大家。老师想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小事是什么?大事又是什么?你们是怎样对待小事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人他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板书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生字词读音。

  3、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并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可分成几部分?说一下划分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自主学习第一部分(第1段)

  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想:读完后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第二部分(2—5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集体交流,生交流后,师相继加以指点,并指导。

  4、思考:陈蕃书房怎样,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从这你能看出陈蕃是怎样一个人?从画出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5、薛勤的观点又是怎样的?指导朗读他的话,读出反问的语气,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在反复读中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三)、自主学习第三部分(第6段)

  齐读,陈蕃明白了吗?你们也明白了吗?

  四、拓展延伸,升华体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完课文,你有何收获或想说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一、朗读课文,深化感悟

  1、指名朗读课文,小组中复述课文。

  2、指名在班级中复述课文。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扫一室”与“扫天下”有什么特别含义?(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4、下面这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怎样表达?

  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指名说。

  二、品读佳词妙句,领悟作者准确的表达方法

  1、画出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三、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掌握字形

  1、指名读生字。

  2、对难写的生字交流如何记住。

  3、集体扩词。

  4、独立试写。

  四、口语表达:

  陈蕃和我(可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陈蕃的看法,再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薛勤的话后,陈蕃会深思些什么?薛勤的话有什么道理?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志向及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自己是怎样做的,还可以谈谈自己的不足之处或对自己的启发)。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不“扫一室”

  ?“扫天下”

  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同时认识2个偏旁部首。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对,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足球的自我介绍。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 再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3. 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词)。

  ⑵自身读读词语,哪些生字的字音值得注意?

  ⑶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出示长句子)

  ⑴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你是怎么停顿的?

  ⑵指导读句子。

  5.文中还有长句子,用老师教的方法读一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7.齐读课文。

  三、教同学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巩固生字读音。

  2. 教学“示字旁”、“巾字底”,两个偏旁的'“竖”不同。

  3. 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4. 反馈:检查“运、带”的笔顺。

  5. 指导写字。

  6. 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概况,激发同学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录像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给“纪、祝”扩词。

  二、新授

  1. 自读第1自然段。

  ⑴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年纪一大把”是什么意思?

  ⑶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2. 自读第2自然段。

  ⑴为什么足球的年纪一大把呢?

  ⑵谁通过查资料知道:足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⑶足球那么风行全世界,原来可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你想说什么?

  3. 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⑵你能感受到足球是最流行的运动吗?说说看。

  ⑶为什么足球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呢?

  三、总结课文

  1. 指名读得最好的3个同学读课文。

  2. 你能做个足球,向他人介绍一下自身吗?

  3. 指名介绍,研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了解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雕塑风格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风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猜图中的雕塑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雕塑风格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风格,理解罗丹的创造对艺术发展的贡献。 通过解读文中意蕴丰富的句子,读中感悟,理解罗丹的创造在艺术上的突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罗丹的创造对艺术发展的贡献。 体会罗丹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具有永恒的价值。

  重点难点:

  1.感悟罗丹的创造对艺术发展的贡献是本文的重点。可以通过让学生“猜图中的雕塑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把作品与课文中对不同时期雕塑风格的描述联系起来,进而了解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雕塑风格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风格,理解罗丹的创造对艺术发展的贡献。

  2.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罗丹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的价值,可以抓住文中意蕴丰富的'句子解读,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如课文题目《走路的人》,课文结尾“他就如同他的杰作《走路的人》一样,一直在走着,不停地走着。”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图片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作品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猜雕塑作品的创作时期

  1.板书课题。

  2.出示课件看图片,猜图中雕塑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二、欣赏作品,介绍两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1.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米开朗琪罗。出示课件

  2.课件欣赏米开朗琪罗代表作品。

  3.介绍现代雕塑的代表人物——罗丹。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欣赏罗丹的代表作品。

  三、初读课文,了解不同时期的雕塑风格

  1.自由读课文,比较两个不同时期雕塑的不同风格。

  2.交流讨论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出示课件

  3.通过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强烈对比,理解罗丹在艺术上的突破。

  4.联系课文中对不同时期雕塑风格的描述,再来判断自己猜的作品时期是否正确。

  四、细细品读,欣赏罗丹作品的奇特

  1.出示相关课件1900年,第5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在这次世博会上,罗丹展出了150件作品。

  2.出示相关课件一尊奇特的雕塑作品。

  3.小女孩儿看到了一尊怎样的雕塑作品?

  4.品读句子,体会雕塑的奇特。

  5.抓住“看了很久”“惶惑不解”两个词,体会小女孩儿看到这尊雕塑后的反应。

  6.面对小女孩儿的询问,罗丹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句子

  7.品读句子,谈体会。

  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忽略头、手等次要部分,正是为了突出人物专心走路的姿态。)

  8.这座雕塑就是罗丹创作的《走路的人》。出示课件

  五、读中感悟,理解罗丹对艺术发展的贡献

  1.这尊雕塑的出现,说明了一种什么样的艺术风格的诞生?

  由罗丹创造的、全新的艺术风格。

  2.由小女孩儿的反应,想象大众对这种艺术风格的看法。

  3.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大众对这种新的艺术风格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和接受?

  4.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受传统的雕塑风格的影响)

  5.这种新的艺术风格的诞生的意义。

  教师相机指导。(是罗丹在艺术上的突破,是对大众审美情趣的一种超越,正是艺术生命力之所在。影响到后来整个雕塑艺术的发展。)

  六、解读重点语句 ,深入理解课文

  1.出示课件他就如同他的杰作《走路的人》一样,一直在走着,不停地走着。

  2.说一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有双重意蕴,“一直在走着,不停地走着。”既是指作品《走路的人》的艺术主题,又是指罗丹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更新、更高的艺术境界,在艺术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下过探索的脚步。

  3.出示课件假如在1900年第五届巴黎世博会上,你是一名记者,请你来采访一下罗丹先生。

  4.模拟采访。同桌两人情景对话。

  5.20xx年,第41届世博会将首次在中国举行。作为参观者,你希望在世博会上看到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或科技作品?出示课件

  七、理解文题,升华对主题的理解

  1.思考:课文为什么以 “走路的人”为题?课件出示

  2.归纳学生发言。

  “走”不仅是雕塑所表现的动作,也是罗丹要借雕塑来表达的一种观念和主张。

  凡是立志于探索创新的人,都可以叫“走路的人”。

  3.我们都是“走路的人”!课件

  4.谈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

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局部探究内容。

  【检查预习

  1.从读、说不同角度检查上一节课的学习重点。

  2.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丑小鸭,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丑小鸭的模样以及在家遭受的不幸。我们都为丑小鸭难过,都为丑小鸭鸣不平!丑小鸭离家出走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离家之后的情形呢?

  【自主学习

  1天气越来越冷,可是丑小鸭有没有想到回家去?家里多好,即使妈妈不疼它,哥哥姐姐欺侮它,可是还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啊,丑小鸭回去了吗?它怎么想的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

  2.丑小鸭离家出走后,受欺侮的情况改变了吗?他应不应该出走!是不是离开家就会变成白天鹅了呢?那么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白天鹅了呢?

  面对丑小鸭的生活经历,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会受到深刻的思想启示理清本文的思路,并说说阅读本文后有什么启示?

  联系上下文并思考:

  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他把头低低的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

  3.他感到非常难为情。把头藏在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儿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合作探究】

  1.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丑小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4.你学了这篇一定有话说吧,请试图谈一谈。

  对小鸭子说——

  对鸭妈妈说——

  对猎狗和小鸟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小结: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因为它心中有着梦想,梦想支撑着它。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自强、自立中成长,通过拼搏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

  布置作业】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以“丑小鸭与我”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

语文教案 篇7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小散文《快快乐乐》。好,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边。

  2、谁能告诉老师,快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那么你在什么时候最快乐?(学生自由发言)

  二、讲解新知。

  1、我记的在你们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过你们,我们的学校叫——大家一起说(xx学校)。

  2、对,说得非常好,走进学校的大门,首先看到什么?

  师:对,是马路,那么什么样的马路?谁来补充一下

  生:宽阔的马路、宽宽的马路,长长的马路

  师:说的都很好。跟着老师说一遍。

  3、马路左边是什么呀?

  生:是草坪

  师:什么样的草坪?

  生:绿绿的草坪、绿色的草坪、绿油油的草坪。

  师:说的都不错跟着老师说一遍:绿油油的草坪。

  师“马路的右边是什么呢?

  生:楼房

  师:什么样的楼房?

  生:高高的.、高大的。

  师:很好,再往前走,又是什么呢?

  生:操场。

  师:跟着老师说,宽广的操场。再往前走,是我们的教学大楼——希望楼,教学楼前面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每个星期一的7;30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希望我们每个同学按时参加,不要迟到。我们的教室在操场的南边,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呀?(同学们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人民路学校,有宽阔的马路;有绿油油的草坪;有雄伟的希望楼;校园的上空还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教师里有电脑、有大背投,我们可以通过它看我们各年级的歌咏比赛:我们可以通过它看我们喜欢的课本剧和动画片:还可以通过它收看国际国内的新闻,我们的学校美不美呀?你爱我们的学校吗?

  4|、同学们,我们学校不但环境优美,而且还有好多好多的老师和活泼可爱的同学们。你们升入一年级以后,有结识了好多的小伙伴,我们在一起快乐的学习、游戏。就像它们一样。

  (出示课件)大家看,这是同学们在上手工课,他们相互合作,把他们的作品贴在了墙上,这是课间休息,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这是他们在做操。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的在这样一所学校上学快乐吗?那么,我们打开课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三、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只看拼音不看汉字自由读一遍。

  3、汉字和拼音结合读一遍。

  4、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遍。

  5、指名读。

  四、讲解亲亲热热。

  (出示课件)亲亲热热就要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要讲文明、有礼貌(出示课件)。

  五、(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六、学写生字。

  师:刚才我们共同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的歌声甜美动听像一群小鸟在放声歌唱。同学们你们听过小鸟唱歌吗?怎么唱的?好听吗?想不想现在听一听?(放声音)这么好听的小鸟的歌声我们多想再听一会,可是却有一位小朋友让小鸟轻点叫,同学们猜一猜为什么?

  生:有小孩在睡觉打扰小孩。

  生:有小朋友在学习,打扰学生学习……

  师:同学们猜了这么多理由,那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学完了就知道正确的答案了,这首诗的题目叫“窗外小鸟轻点叫”。

  师:带着疑问快速的把书翻到48页,你们首先自己轻声的试着读一读,读完坐好。

  师:谁能自己把小诗完整的读完?我想问问你们,这首小诗很长,有许多生字,你是用什么办法完整的读完的呢?

  生:看拼音。

  生:看上下文。

  生:提前预习。

  师:听了这些方法其他同学明白了吗?现在你们同桌之间或2个人再来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或互相帮助。

  师:我看见刚才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那有谁互相帮助啦?怎么帮助?你真是乐于助人的孩子,善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共同进步。现在我要看看谁又是最勇敢最聪明的孩子能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你们仔细听,听完后给他评一评)

  师:谁说说她读的怎么样?你们有没有不服气的想挑战他?认为你读得比她好?这回你领大家共同来读。

  师:书上除了小诗还有什么?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师:这是一个多么明亮的教室,同学们在专心听老师讲课,他们听得多认真呀!窗外的电线上还落着两只小鸟,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歌唱,这时一位小朋友在偷偷地对窗外的小鸟说:“你轻点叫”。这回通过读小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要让小鸟轻点叫了吗?它是怎么对小鸟说的?只说了一句话吗?谁能把小朋友说的话都读出来?既然小鸟打扰了小朋友们的学习,为什么不把它赶走呢?你看我这样对不对,小鸟你真讨厌,别叫了,我拿石头扔你,这样行吗?为什么?

  生:我们要爱护小鸟,拿石头打它它也会疼。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是善良的护鸟卫士,保护小鸟,让小鸟和我们共同和谐和生活。

  师:那如果是我们小朋友在上课时小鸟在叫你们会对小鸟说什么?以后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有什么声音我们都会怎么办?

  生:认真听讲不让外面的声音干扰。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体味紫罗兰的心路历程,品味主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重点:

  分析紫罗兰的形象,从其心路历程上品味主旨。

  方法:以读代练,在充分的朗读上品味内涵

  过程

  一、激情导入:

  如果立即做选择,你愿意在寂寥的天幕中做医科光芒四射但转瞬即逝的流星,还是选择做医科如萤火虫般默默无闻的小星?(学生自由谈)

  你的选择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定位。(引入课题)

  二、听录音,找出本文最能代表紫罗兰心声的句子,并谈谈你对原文的理解。

  三、为了这个追求,紫罗兰的命运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一)、起初,字罗兰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从课文中的语句)

  后来因何发生了变化。

  思考:对紫罗兰和玫瑰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带感情读出来。

  四、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紫罗兰命运的第二阶段(执着追求)

  对于紫罗兰的想法,旁人是怎样的态度?(玫瑰劝,造化威胁)

  请学生带感情、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学生评议分角色朗读的情况)

  师启发:应读出怎样的心理变化?

  对于后文的结局此处有过暗示吗?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伏笔的写作手法)

  五、终于,紫罗兰实现了愿望,由此她的命运也进入了第三阶段,概括一下。

  这个结局旁观者的态度怎样的?紫罗兰的态度怎样?

  带上感情朗读紫罗兰的心路历程,找出自己最感动的部分,写上旁批,读给大家听。

  (既锻炼读的能力,又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六、深入分析主旨

  1、作者对紫罗兰的态度是褒还是贬

  2、你对紫罗兰这一形象有何看法?(允许学生畅谈,言之有据即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七、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八、强化练习作业: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准备搜集各种形状的叶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每一节诗歌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注意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节

  1、谁来读?

  2、你知道了什么?

  3、大树怎样美?

  3、指导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八节

  1、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你看的叶子是怎样的?

  理解:形态各异:样子各不同。

  4、叶子做着怎样的工作?

  理解:奉献:贡献。

  5、每个季节的叶子是怎样的`?

  6、齐读。

  (三)学习第九~~~十一节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茁壮:强壮、健壮

  葱翠:(草木)青翠

  输送:运送;从一处运到另一处。

  3、齐读。

  1、出示词语。

  2、出示生字。

  3、写这些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4、师范写“异、奉”。

  5、指导学生描红。

  学生读课题。

  交流想知道的内容。

  交流,指名回答。

  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指名学生读第一、二节。

  那棵大树很美。

  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学生练习朗读。

  学生分小节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等)

  学生交流。

  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春天:叶子嫩绿,夏天: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天:飘零。

  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回答。

  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齐读。

  学生读词语。

  学生认读词语。

  学生齐读。

  学生仔细看。

  学生描红练习。

  计: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回顾教案11-17

语文教案03-04

语文教案03-08

语文教案02-16

语文教案02-17

语文教案02-23

语文教案02-20

语文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