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葡萄叶的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葡萄叶的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葡萄叶的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葡萄的生长习性,丰富知识。
2、通过讨论简单了解本文严谨别致、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3、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淳朴自然、闲适自在的语言。?
4、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研习,认识状物的常见表现方法,明白根据表达的需要对这些表现方法进行选择和运用的道理。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非常别致的状物散文。教学重点应该是状物,学习时要看文章按照月份写了葡萄种植和收获的各种知识,同时,由文及人,整体感受汪曾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情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不是处处都需要正襟危坐。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平常甚至平淡的生活状态中。有人告诉我,只有认真地去感受和体味平常生活中那些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滋味。想着这句话,我想到了汪曾祺。今天,我们要随着汪曾祺走进那个美丽的葡萄园,在四季变迁中认识葡萄,认识人,认识人生。
二、由状物散文的特点进入对文本的初步解读。
状物是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作品常见的写作类型与表达方法,它将物作为主要的表达对象,根据需要,对事物的部分或全体,或者对某一类事物进行描写,使人对描写对象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在描写中适当穿插记叙、议论、抒情等内容,使人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态度,与事物的关系,事物在起生活中的意义,以及作者寄托在描写中的`感情。但是,对事物的描写始终是这类文章写作的中心,接下来,我们看作者是如何完成状物任务的。
1.通读全文,看文章围绕葡萄一共写了哪些方面?重点是哪些?
写了出窖、上架、浇水、喷药、打梢、掐须、打条、追肥、结果、下架、入窖。重点写了三、四、五、八这四个月的上架、吸水、抽条、长叶、开花、结果来写。
2.为什么这样安排?
因为这是葡萄生长过程中最有情味的内容,是整个葡萄园生命涌动的时刻,是充满活力、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最能让人为所见到的自然生命而感动的时刻。
其实,略写的部分也不是草草了事的,比如第一月,虽然只有短短的三行字,却写出了果园的宁静和美丽,大雪,无声,葡萄“睡“着,多么祥和安静啊,而到结尾处,葡萄又入窖了,“热热闹闹的果园,现在什么颜色也没有了”,与开头呼应起来,虽然简略,但意韵深远。
3.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有(1)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这也就是欧阳修所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
当然这些离不开仔细的观察,请同学们通读全文看文章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形态:有的稍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
颜色: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绿了。
长势: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的新条。
果实: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
月令,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
4.当然只靠观察是不行的,观察必须与知识相融合,其中关于时令、农学、博物学、和古代文学方面的知识俯拾皆是。
5.状物散文有别于一般说明文,但还是要运用一些说明方法的,同学们找一找,看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引用(。《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列数字(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作比较(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打比方(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6.状物散文有别与一般说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常带有情感、理趣,并不从科学的角度排斥主观因素,而且使用手法也常常是文学的,如比喻、夸张、拟人、比拟等等。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哪些例子?
比喻: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夸张: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
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拟人: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稍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三、“这篇散文果然很‘散’,初次读来感觉象流水账。作者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详细介绍了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情况。语言平实自然,很口语化,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难道仅仅是想写出葡萄一生的生长状况吗?”?
当然不是,以时间为序,作者不但写了葡萄在每个月的生长状况,对根、藤、蔓须、叶、果实在不同时节的状态都有描写,同时,更写出了人的劳动,人对葡萄的感情,也抒发了作者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他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饮食瓜果、草木虫鱼,无不集于笔下,闲淡中有滋味,闲适中有意味,给读者以文学艺术的审美享受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葡萄叶的梦教案2
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
第一节葡萄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
了解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
了解果糖的性质和它在结构上跟葡萄糖的差别
科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和实验验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
[学生讨论]
[讲解]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Cn(H2O)m;
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
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通式并不反映结构:H和O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鼠李糖C6H12O5甲醛乙酸乳酸等
[设问]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板书]糖类: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板书]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
[过渡]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
[板书]一.葡萄糖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溶于水不及蔗糖甜(葡萄汁甜味水果蜂蜜)
葡萄叶的梦教案3
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
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
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
从阳光里寻找糖,向秋风中获取醉。
让每一滴雨水,每一声鸟啼,每一道霞光,每一缕花香,都沿着叶脉,变成营养果实的肥。
于是葡萄和梦想一起成长,红的更红,绿的更翠。
累累果实,果实累累,香甜是人们的赞美!
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
设计意图:
1、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诗句语言的美,在读中想象诗意的美,在读中体会葡萄叶的奉献情怀和葡萄成长的快乐,并通过朗读把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2、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具体到本课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扮演葡萄叶和葡萄的情境对话中,在由仿写葡萄叶上升到仿写梦想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
3、巧用暗示,让学生自悟。比如,播放《小松树》的歌曲,暗示成长的快乐;教师范读第二小节并描述图画,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引用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升华认识等,都能让学生听有所得,读有所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品味诗句的美,体会诗意的美。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体会葡萄叶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诗句的美,感受成长的快乐。
课前预习:
1、读读课文,初步掌握生字字音。
2、查查词典,了解“酿造”在词典中的意思。
启动课堂:
播放歌曲《小松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
由小松树快乐成长引出葡萄叶的梦。→读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先读读词语,再读读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葡萄叶的梦是什么?
2、交流: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叶的梦是什么?
②作者用哪句话表示这个意思?
3、品读诗句: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理解“酿造”一词。→读读诗句。
四、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思考:诗人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
2、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价点拨→引读。
3、交流:你为什么喜欢作者笔下的葡萄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4、拓展:你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能像作者这样用一句有诗意的话来表达吗?的叶片,是。
五、学习第二小节:
1、配乐范读:激发学生想象、朗读的兴趣。
2、自由读。透过诗句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闻到什么?
3、交流、创设情境对话,感受葡萄在叶子的帮助下快乐成长。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男、女生比赛朗读→指名读。
5、创设情境:葡萄和葡萄叶会说些什么?
六、学习第三、四小节:
1、引读第三小节,摘一颗葡萄给你尝尝,你觉得怎么样?
2、在学生的赞美中,引出第四小节。
3、质疑:为什么葡萄叶悄悄地笑了,流出开心的泪了?
4、在组织学生解疑中,体会葡萄叶乐于奉献的情怀。→再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七、巩固、发散:
1、背诵喜欢的小节。
2、写写自然界中小鸟、小蜜蜂、小青蛙、小草、大树、鲜花……的梦想,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梦想。
3、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伴随着梦想快乐成长。
八、推荐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3、从课外书中,读一首喜欢的诗歌。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葡萄成熟的动人过程。
夏天,翠绿的葡萄叶盖满了整个葡萄架,蝈蝈在其间快乐地鸣唱。葡萄叶为了追求硕果累累的梦想,在阳光雨露中孜孜以求地获取营养。它迎来了朝霞,迎来了鸟语花香。它经受风吹雨打,它品尝雨露甘甜。在醉人的秋天,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诱人的、香甜的葡萄。这收获景象就是葡萄叶的梦。人们品尝到葡萄的甜美,葡萄叶感受到了梦想实现的快乐与幸福。学生以前通过学习和阅读已经接触过诗歌这种文体,并不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进行,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诗句语言的美,在读中想象诗意的美,在读中体会葡萄叶的奉献精神和葡萄成长的快乐,并通过朗读把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同时,我也感觉到学生的语感结构和语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词汇越来越丰富,表达起来语言越来越顺畅、生动,对大自然中美妙的生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使得他们在课上越来越活跃,也越来越明显地被成功的喜悦所包围。
葡萄叶的梦教案4
教学目标:
1、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2、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3、分析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2、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的把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葡萄是新疆的特产,新疆人最爱喝葡萄酒,“葡萄酒是葡萄的女儿”。
2、1963年一场政治风暴把王蒙划分为“右派”,他被被流放我国西部边陲伊犁河谷的边缘,作为被改造对象,他落脚在伊宁县巴彦岱乡一户普通的维吾尔族农民家。在十年期间,他的名字和作品被遣责、被谩骂。但王蒙在经历了一系列遭遇之后,他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有些朋友不理解他怎么可能在那种生活条件下在新疆一口气生活了16年,没有发疯也没有自杀。他半开玩笑地回答说:“我是读维吾尔语的博士后啊,两年预科,五年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再有三年博士后,不是整整16年吗?”16年,从29岁到45岁,他把宝贵的青春年华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却被他这样调侃式的一带而过,是何等的乐观与豁达。我想,他没有发疯也没有自杀一定和这里的人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随王蒙一起走进《葡萄的精灵》,认识认识这片葱郁的土地上的人们,感受浓郁的新疆地域风情——
二、初步感知:快速阅读(8分钟)
1、用三至五个词或短语提取课文的关键主题词以体现你的对课文的理解。
穆敏老爹自酿葡萄酒请乡邻饮酒葡萄酒的精灵——维吾尔族的精灵
2、读后,让你印象最深的最打动你的一幕场景或一段话是,为什么?
3、你读不懂的地方是?
三、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感受和问题再读课文,合作探讨,明确把握人物形象。
1、为什么“我”一开始觉得酒是盐酸,可后来这酒就有了沁人心脾的幽香?是什么导致的这一变化?
2、如果不是老爹爽快的赠酒,如果不是和爽朗的维吾尔族兄弟一起喝酒,“我”还会觉得“老爹的酒委实不赖”吗?
3、“是的,请谁呢?谁是我的朋友呢?好像都是我的朋友,又好像都不是……”此句怎样理解,如何揣摩老爹此时的心理?
吸烟吹烟不吸烟善良纯真可爱包容
穆敏老爹
酿酒酿酒不喝酒执着虔诚热情慷慨
开会苦中取乐机智幽默和谐融洽
品酒热情好客豪爽欢快乐观包容
四、主题探讨
怎样理解“葡萄的精灵”?
1、穆敏老爹用心酿的饱含着“夏的阳光,秋的沉郁,冬的.山雪和春的苏醒”有“那伊犁河谷的葱郁与辽阔”,有“往日的充满柔情的灵魂”的葡萄酒就是葡萄的精灵;
2、穆敏老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善良纯朴、虔诚慷慨、真诚宽容、热情好客的性格的精灵;
2、是维吾尔族人民情感世界的精灵,是维吾尔族人民自身纯朴热情、豪爽包容性格和虔诚的信仰的载体,代表着人民间的团结与友谊,能给人们心中带来温暖和希望,让人能在困境中有一颗乐观坚定的心;
3、《葡萄的精灵》可以让人感到作家其意不在酿酒,而意在体现人的品德性格的酿造与形成——“穆敏老爹”酿酒的情节:“在经过几次这样沸腾之后,我们的葡萄原汁,不但平静了,而且净化,不但不再混浊,不再有任何絮状沉淀物,而且没有颜色了,晶莹剔透,超凡脱俗,如深山积水,观之心清目明。”由此感叹生命在历经煎熬和磨练之后才能升华,才能更完美,更超凡脱俗,更有内涵。
五、总结
1、主题:老爹将自己的自信执着智慧和精神寄托融入葡萄汁液,就像孕育自己的生命一样将其装入瓶中,经过多次沸腾和自然的磨练,混沌的汁液变得愈发清澈了。葡萄汁液正在进行着脱胎换骨的运动,它要脱去葡萄的面纱,它要经过风雨雪霜的洗礼和曝晒,经过一个轮回后,终于酿成了醇香的沁人心脾的,包含着伊犁河谷葱郁与辽阔,融入了穆敏老爹及少数民族同胞炽热情感的葡萄的精灵。
尽管经过四季的洗礼,可是葡萄的灵魂并没有丢失,任何东西只要留住了自己的灵魂,就有了一种难改的本色。葡萄酒就是虔诚灵魂的产物。作者不仅是赞美“穆敏老爹”,也是对生活在伊犁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的深情赞美。
穆敏老爹的性格就是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成为人身上的“精灵”,还有象穆敏老爹一样的的千千万万的新疆人民。也正是如此,王蒙才有如此的乐观与豁达。
2、王蒙如是说
A、“虽然这一系列小说的时代背景是那动乱的十年,但当我写起来,当我一一回忆起来以后,给我以强烈冲击的并不是动乱本身,而是即使在那不幸的时代,我们的边陲,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各族人民竟蕴含着那么多的善良、正义感、智慧、才干和勇气,每个人心里竟燃着那样炽热的火焰。那些普通人竟是那样可爱、可亲、可敬,有时候亦复可惊、可笑、可叹!即使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重的岁月,生活仍然是那样强大、丰富、充满希望和勃勃生气。……令人禁不住高呼:太值得了,生活,到人民里面去,到广阔而坚实的地面上去!”(引自《在伊犁》后记,《王蒙新疆小说散文选》第518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3年版。)
B、正如王蒙自己所深情倾诉的:伊犁是“在我孤独的时候给我以温暖,迷茫的时候给我以依靠,苦恼的时候给我以希望,急躁的时候给我以慰安,并且给我以新的经验、新的乐趣、新的知识、新的更加朴素与更加健康的态度与观念的土地。”
3、学习总结:学习较长的叙事类文章的方法总结
六、板书设计
葡萄的精灵
王蒙
吸烟吹烟不吸烟善良纯真可爱包容
穆敏老爹
酿酒酿酒不喝酒执着虔诚热情慷慨
开会苦中取乐机智幽默和谐融洽
品酒热情好客豪爽欢快乐观包容
葡萄叶的梦教案5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或CHO(CHOH)4CH2OH
化学性质:
1还原反应:
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
与新制Cu(OH)2作用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H2O
2与氧气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酯化反应:与乙酸、乙酸酐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指导]让学生学会写复杂的.反应方程式.
制法:淀粉催化(硫酸)水解
催化剂
(C6H10O5)n+nH2O=====nC6H12O6
用途:
营养物质:C6H12O6(s)+6O2(g)=====6CO2(g)+6H2O(l)+2804kJ
医疗糖果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
二.果糖
分子式:C6H12O6(与葡萄糖同分异构)式量180存在水果蜂蜜
比蔗糖甜纯净的果糖是白色晶体,通常是粘稠的液体,易溶于水.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多羟基酮)
化学性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随堂检测】
葡萄叶的梦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累”,会写8个字,能参照本课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感受葡萄叶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体会葡萄叶奋斗的快乐与收获的幸福。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葡萄叶为了理想奋斗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葡萄图片或实物。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题
1、秋天到了,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出示葡萄图片,贴在黑板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晶莹透亮的葡萄、水晶一样的葡萄、宝石一样的……)
2、你喜欢它们吗?这些可爱的香甜的葡萄啊,是一个美丽的梦,是“葡萄叶的梦”。
3、板书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葡萄叶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梦是什么样的?)
5、《葡萄叶的梦》是一首很美的诗歌。同学们的疑问会在学习这首诗歌时自己解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翻书到第1页,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如“葡萄叶很美,果实累累就是葡萄叶的梦”等等。不能说出也不必强求,可在后面的朗读中再感受。)
3、自由读课文。自由选择方法识字。可边读课文边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先读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如果课文中除了生字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5、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薄、浅、翠、芳、获、营、赞
(2)认识本课出现的多音字:累:果实累累(léi)积累(lěi)劳累(lèi)
(3)交流难点字的识记方法。“薄、芳、获、营”四个字都是草字头,可归类识记。 (三)再读课文,把诗歌读流利
1、将生字回到课文中,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薄薄的 浅绿色的 翡翠 芳香 获取
营养 果实 累累 赞美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首诗歌,教师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4、这首诗一共有几节?你最喜欢读哪一节,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观察本课要书写的8个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浅:右边不要写成三撇,不能少一横,不能丢掉一点。
翠:上面的“羽”字为了让笔,“把脚伸直了”,“横折钩”写成“横折”。汉字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让笔”,如“从”、“赞”等。
沿:右边的上部“几”字“横折弯钩”变成“横折弯”。
营:草字头下不能写成“官”。
赞:上边的左面一个“先”最后一笔要变成“竖提”。
2、自由书空写一写。
3、将每个字描红一个,临写两个。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价。
(五)作业设计
1、把这首诗歌读流利,读给家人听。
2、用本课的生字做词语卡片。
3、,了解“翠”“酿造”“惟一”等字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诗歌。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葡萄叶在春天里,做了一个甜美的梦,那是一个果实累累的梦。经过了一个夏天的酿造,这个梦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变成了令人喜悦的现实。
2、你喜欢葡萄叶吗?你喜欢它的什么?(葡萄叶的形美,葡萄叶的梦美,葡萄叶的`付出美。)
3、朗读感受葡萄叶的形美。
(1)拿出准备好的葡萄叶片,让同学们观察,说一说葡萄叶片的颜色、形状。
(2)诗歌中是怎样描写葡萄叶片的?找出诗句来读一读。
“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
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葡萄叶之美。你能够仿照诗句,用自己的话描述葡萄叶片的美吗?
鼓励学生发挥想像,描述葡萄叶。
4、葡萄叶的梦是什么?它的梦实现了吗?
(1)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句子读一读,了解葡萄叶的梦是“果实累累”,它的梦实现了:“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
(2)拿出准备的葡萄,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说你所感受到的“葡萄叶的梦”。(香甜的、芳香的、甜美的、甘甜的……)
(3)我们在赞美葡萄的甜美时,不会忘记葡萄叶为了它所付出的努力。它是怎样为了实现果实累累的梦而努力的呢?
5、学习诗歌的二、三节。
(1)跟同桌一起研读这两节,想想葡萄叶的奋斗。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2)葡萄叶是怎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从阳光里寻找糖,向秋风中获取醉。让每一滴雨水,每一声鸟啼,每一道霞光,每一缕花香,都沿着叶脉,变成营养果实的肥。”
你从这两句中感受到了什么?(葡萄叶坚持不懈地努力。葡萄叶不放过任何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再读这一节,体会用词的准确。
(3)多么可敬的叶啊!它“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节,表达我们对它的敬佩和祝福。
(4)有了这样的坚持与付出,葡萄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丰收的喜悦让它变得更美丽。指名读第三节,读出喜悦和赞美。
6、讨论学习第四节。
猜一猜:为什么“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为什么说“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
引导学生充分想像当梦想实现后,葡萄叶会对葡萄说些什么。
齐读第四节,读出葡萄叶的幸福。
(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
1、自由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2、引导诵读诗歌:“薄薄的叶片,像……”
(四)引申拓展
1、你喜欢这篇课文中的葡萄叶吗?为什么?它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这首诗歌像其他诗歌一样,也很压韵,它的韵脚是什么?
好好读一读,体会这首诗的韵脚——翠、被、美、、醉、肥、泪。
板书设计:
1、葡萄叶的梦
从阳光里
向秋风中 果实累累
让 每一
……
葡萄叶的梦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
了解果糖的性质和它在结构上跟葡萄糖的差别
科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和实验验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
[学生讨论]
[讲解]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Cn(H2O)m;
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
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通式并不反映结构:H和O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鼠李糖C6H12O5甲醛乙酸乳酸等
[设问]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板书]糖类: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板书]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
[过渡]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
[板书]一.葡萄糖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溶于水不及蔗糖甜(葡萄汁甜味水果蜂蜜)
葡萄叶的梦教案8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或CHO(CHOH)4CH2OH
化学性质:
1还原反应:
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
与新制Cu(OH)2作用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H2O
2与氧气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酯化反应:与乙酸、乙酸酐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指导]让学生学会写复杂的反应方程式.
制法:淀粉催化(硫酸)水解
催化剂
(C6H10O5)n+nH2O=====nC6H12O6
用途:
营养物质:C6H12O6(s)+6O2(g)=====6CO2(g)+6H2O(l)+2804kJ
医疗糖果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
二.果糖
分子式:C6H12O6(与葡萄糖同分异构)式量180存在水果蜂蜜
比蔗糖甜纯净的果糖是白色晶体,通常是粘稠的液体,易溶于水.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多羟基酮)
化学性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随堂检测】
[小结]
单 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重要化学性质。
能力培养:通过葡萄糖分子组成与结构的推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葡萄糖化学性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辨证关系。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实验研究的严谨学风。
科学方法:从普遍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事物的全部总和出发,进行科学抽象。充分地占有材料,这是科学抽象的必要条件。
重点、难点通过未知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推断其分子结构,进而掌握葡萄糖分子结构和重要化学性。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展示样品)这节课我们来测定这种白色固体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板书]一、未知物
[设问]测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应该从何处入手?分哪几步来完成?
讨第一步:确定元素组成
论第二步:确定分子式
出第三步:鉴定官能团,确定结构简式
使学生掌握测定未知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基本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板书]1.确定元素组成
[提问]组成有机物的元素可能有几种?
[设问]经实验证明:此白色固体中不含N、S、P、X等元素。如何测定C、H、O元素是否存在?
回答:有C、H、O、N、S、P、X等。
讨论出测定方法:
(1)点燃:生成CO2和H2O---
说明一定含C、H元素,O元素需进一步定量分析确定。
(2)隔绝空气加热:
①若生成C和H2---说明一定含C、H元素,而无O元素。
②若生成C和H2O---说明一定含C、H、O元素。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知识迁移能力及实验研究的严谨学风。
[指导实验]请用现有的仪器和试剂测定未知有机物是否含C、H、O元素。
[板书]
测定方法:
(1)点燃
(2)隔绝空气加热
①生成黑色固体---碳
②生成无色液体(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水
结论:含C、H、O元素。
实验:隔绝空气加热白色固体(未知物)
(1)生成黑色固体----碳
(2)生成无色液体(使无水
硫酸铜变蓝)----水
结论:此白色固体(未知物)含C、H、O元素。
[设问]如何确定未知有机物的分子式?
[板书]2.确定分子式
测定方法:
(1)测定C、H、O元素的质量分
数
(2)测定分子量
(3)计算分子式
[投影]实验测得:该有机物分子量为180,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板书]结论:分子式为C6H12O6。
讨论出:
(1)测定C、H、O元素的质
量分数
(2)测定分子量
(3)计算分子式
计算得出:分子式为C6H12O6。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知识迁移能力及实验研究的严谨学风。
[板书]3.确定结构简式
[设问]分子式为C6H12O6,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有哪几种?如何一一鉴别?
[板书]
[课堂练习]根据葡萄糖分子结构说明葡萄糖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
1.有—CHO
(1)还原成—CH2OH
(2)氧化成—COOH
2.有—OH
(3)能与羧酸发生
酯化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
1.CH2OH(CHOH)4CHO+
H2
CH2OH(CHOH)4CH2OH
2.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
Cu2O↓+2H2O
2.CH2OH(CHOH)4CHO+
5(CH3CO)2O→
CHO
|
(HCOOCCH3)4+5CH3COOH
|
H2COOCCH3
由性质推测结构,再由结构说明性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辨证关系。
[作业]1.阅读课本第三章第一节单糖。
2.课本第90-99页1-4题。
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随堂检测]
1.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有机物可能
是()
(A)乙醇(B)乙酸乙醇(C)乙酸(D)葡萄糖
2.下列对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具有醇羟基,能和酸起酯化反应
(B)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
(C)葡萄糖能被硝酸氧化
(D)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
3.已知葡萄糖的分子量180,其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8,则葡萄糖的分子式是。经实验测知,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中有有一醛基和五个羟基,且为直链,则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4.某种单糖是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子量是乙烷的五倍。已知它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n(H2O)m,其中m=n,它的分子结构和葡萄糖相似,这种单糖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考查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及利用有关数据计算分子式,推断结构简式的能力。
附:随堂检测答案1.(D)2.(D)3.C6H12O6CH2OH(CHOH)4CHO4.C5H10O5CH2OH(CHOH)3CHO
【葡萄叶的梦教案】相关文章:
《葡萄沟》教案12-11
葡萄沟的教案09-02
小班美术活动《葡萄》教案10-31
《葡萄沟》教案优秀01-20
小学《葡萄沟》教案04-04
葡萄沟教案优秀11-30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葡萄08-31
《一片完整的叶》教案07-08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