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8篇(优)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语文乐园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特点,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并能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写得工整、匀称。
2、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学会写日记、将自己平时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随时记下来。
3、教育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和陌生人一起走,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一个新字”的有趣练习中,感悟到汉字“利用熟字加偏旁”的特点,并提高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的能力。
2、通过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继续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三、教学难点
在学习“强强的日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正确格式写一篇日记,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小学生规范字典。
五、教学时数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祖国的语言非常丰富,汉字也十分有趣。在学习中,我们要根据汉字的特点,掌握汉字的规律,更好地学好汉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汉字”。
(二)学习讨论
1、看板书,请同学们观察,从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议论。(每组第一个字都是独体字,每个字都加上不同偏旁组成一串新字)
3、认认读读。
(1)给每组第一个字注上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老师帮助注意)
(2)在小组内认读其他字。(学生互教互学)字音相同的叫同音字,字形相近的叫形近字。还有的音节相同,只是声调有变化,要读准字音。
(3)比比说说。
想想这些字的字形和字义有什么联系。
例如:“清”字的意思是指(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可以组成“清水”,与水有关,因此“清”是三点水旁。
(4)你能照样子试着写出几组熟字加偏旁的有趣汉字吗?
例:也—他她地池
(三)写字练习。
1、演示电脑课件,认读字字板上的字。(个人读、齐读)
2、观察字形,看看是什么结构,应该怎样把字写匀称。
(1)小组讨论:“访、妈、情”三个字是左右结构,“芳、菜、骂”三个字是上下结构。
(2)运用课件或板书,展示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观看后,总结书写规则和书写方法。
左右结构的字,要先写左,后写右,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的字,要先上后下,写时注意上小下大。
3、照样子,在书上田字格中先描写,然后独立写好每个字,注意工整规范。
第二课时
(一)讲明本节课的.内容。
1、阅读欣赏。
2、语文生活。
(二)出示图片,以图激趣。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是一朵美丽的太阳花。请同学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太阳花的。
(三)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四)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出“粉、含、晒、傍、紫”五个字。
1、让学生再从文中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字,如“嫩、越、汁、极”等,利用音序查字法查一查。
2、每组议论的结果,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五)边读边悟,进行交流。
1、说说这种花为什么叫“太阳花”。
(1)自己借助拼音小声读文。
(2)想一想为什么叫“太阳花”。
(3)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4)汇报交流“为什么叫太阳花”。
2、你喜欢太阳花吗?为什么?
3、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六)演示课件《面对陌生人》
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宁宁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陌生的叔叔要和他一起走,宁宁不该跟那个叔叔一起去呢?你要是宁宁,你会怎么办?怎么说?”
2、分组表演。
3、推荐同学在全班表演,交流摆脱陌生人的好办法。
(七)提高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各抒己见:“为什么不跟陌生人一起走?”(提高警惕性,严防上当受骗)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阅读过许多种体裁的文章,如:儿歌,古诗等。今天向同学们介绍一种新的写作形式。请看电脑课件(或投影)。
(二)个人自读,初步感知。
阅读强强的日记。
(三)边学边议,弄懂内容。
1、强强的日记中写了些什么?(日记中写出了时间、天气,还记录了强强做了什么)
2、指名读日记内容,明白强强的日记写了什么。
共有两句话,分别读一读,想想写的是什么。
第一句写的是今天下午,强强和小朋友踢足球,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第二句写的是强强的心情。
(四)提出质疑,全班讨论“为什么要写日记”。
(五)教师重点说明。
日记就是一日一记。具体地说,就是把一天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真实地记录下来。要写好日记就要做生活有心人,学会观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一定要说真话,写真事。篇幅的长短不限。希望同学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天天坚持记,有利于个人成长和进步。写日记要注意格式正确。每篇日记的第一行靠右边要写上“年、月、日”,在第二行(第一行“年、月、日”的下面)写上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三行开头空两格后开始写正文。
(六)分小组,说说自己想写什么。
(七)练习写日记。
学习强强的日记,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八)写完后,可与伙伴交流个人习作体验。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词语,能读拼写汉字,解释带点字在词中的意思
2、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音字定音,给多义字定意
3、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教学过程:
一、 读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1、 指导书写
春意盎然 跋山涉水 震耳欲聋 心急如焚
奋不顾身 身患绝症 迫不及待 赞叹不已
2、 说说词义
3、 齐读
二、 多音字,据词定音
假jiaˇ(假货) 干gan (饼干)
jia (假期) gan (干活)凡表事物的主体,能干或做的.意思
调tiao (调皮) 散san (散会)表动作
diao (调查)表调动分派音调等意 san (松散)表名物状
三、 一词多意
1、 出示多意词概念:一词或一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2、 指名读“身”的五种解释,根据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四、 比较句子异同,能按样子写句子
1、 出示例句,指名读思考:两句话有何不同
用比喻句更形象、具体、生动
2、 指导朗读:用上比喻可适当地读快一点、重一些
3、 尝试练习第一句,独立完成2、3句
五、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1—4题
课后小结:习作中的一字多意是比较简单的,可多几个字的练习,提高据词定义的能力;比喻句要写得恰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一段话中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能修改病句
2、复习巩固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在一段话中,能正确使用关联词
1、 关联词的意义及常见的类型
表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表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表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表条件关系:只要……就……如果……就……
只有……才……无论……都……
2、 自由读这段话,思考:
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一共几句话?
每句话中前后之间的关系怎样?
3、 交流,选择
4、 朗读指导
二、 修改句子
1、 复习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符号方法
病句类型 修改方法 修改符号
句意不完整 补 └│┘
意思重复 删
意思前后矛盾 删 改
词序颠倒 换
2、 修改病句
三、 阅读短文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独立完成问后练习
四、 课堂练习
完成作业本5—7题
课后小结:关联词运用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只有……才……,只要……就……
修改符号需要好好强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a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形,读准音。
2.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习直呼。
3.正确书写b2i h5i hu9三个音节。
教学重点
1.学会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
2.正确书写b2i h5i hu9三个音节。
教学难点 读准复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 ei 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一、看图学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
学生学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 ái ǎi 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二、看图学习字母ei
问:1.图上的小孩子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学生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 éu ěi 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两种方法:①根据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来记。②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三、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的绒球很像ui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ai ei 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二、练习声母与aieiui的拼音
注意:1.由请慢生读到请快生读
2.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3.由拼读到直呼
二、看图读词语(吹笛子,提水)
方法:1.看清图中人物的动作
2.自读音节
3.直呼音节
三、看图读句子
方法:1.看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下的四个短句。
3.直呼音节读出句子。
四、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
4.用卡片检查直呼情况。
五、学写音节bái hēi huī
当堂抄写,字迹要规范,特别要强调复韵母的标调问题。
板书设计:
《aieiui》教案评析
本课教案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教学从图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规律。如教学ai先发a的音,开口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读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ai。在教学eiui这两个复韵母时,学生很快就知道先发好前一个字母(eu叫头韵母)eu,注重发音部位,口型都迅速滑向i,一口气读成。在标调方法上,让学生用儿歌记忆,也是给规律,这样学生能举一反三,培养了能力。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面向多数,并进行了层次性的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差生用轻声拼读法,优秀生用直呼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字母。一种是借助图记忆,如ei,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另一种是根据发音来记忆。以上教学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⒈能自主认识生字,积累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风靡、男子汉、无所不能、崇拜”等词语。
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生动风趣的语言风格,感受男孩的天真可爱、个性鲜明。
⒊初步认识小标题、了解它的作用;能概括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简要复述课文。
⒋从男孩成长的过程中,了解真正的男子汉应具备“执着、助人、独立”等性格特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⒈能概括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简要复述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相关内容。
⒉从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男子汉应具备“执着、助人、独立”等特征,体会作者对所有男孩的殷切期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提出问题
⒈板书“男子汉”,用字典查查这个词语的含义?
明确“男子汉”是指男人,强调男性的健壮或刚强。
⒉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你认为男子汉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学生交流。(刚强、沉着、独立、果敢、顶天立地、正直无私、胸怀宽广……)
⒊指导读好“男子汉”这个词语:看来“男子汉”是个褒义词,一般用于称呼那些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堂堂大男人。你能读好“男子汉”这个词语吗?(个别读、集体读)
⒋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里,这个才几岁的小男孩具备男子汉的品质了吗?他能不能被称为“男子汉”?请大家一起走近——
补完整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引读课题。
2、 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王安忆(出示王安忆照片),上海人,当代著名女作家。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等等,她的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⒈作者笔下的男子汉指的是谁?(姐姐的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板书:小男孩
⒉自读全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男孩的?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3个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父亲的崇拜、他对独立的要求。
小结:作者运用3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眉目分明。小标题有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一般要求字数、结构相同。
⒊分小组根据小标题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注意语言的连贯、通顺。
三、品味语言,解决问题
师:作家从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性格如此鲜明的小男孩,那么这个小男孩具备了哪些品质呢?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去好好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位一番,找出相关的事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随机学习)
▲学习第一部分“他对食物感兴趣”,体会男孩性格上的执着
⒈默读课文,找出具体事例,简要说说,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⒉学生交流,归纳为:为吃小笼包能耐心等三刻钟;没吃的就专心地吃大拇指;向往去少林寺当和尚,得知和尚不能吃荤时,一再请求降低吃的标准。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并板书:执着;
读准“风靡”的字音,理解意思。
⒊出示填空:
小男孩为了当和尚,虽然想吃( ),但是他只是选择吃( );尽管又很想吃( )和( ),可是宁愿只吃( ),难道他不是( )吗?
⒋学生交流,指导朗读“当《少林寺》……我们感到非常抱歉”,读出小男孩性格中的执着、率真。
▲学习第二部分“他对父亲的`崇拜”,了解小男孩帮助弱小的品格
⒈找近义词理解“崇拜”。
⒉找出小男孩崇拜爸爸的句子读一读。
⒊联系上下文理解“无所不能”,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小男孩无比地崇拜爸爸,可假如爸爸妈妈拌嘴,即使是玩笑的拌嘴,他也会认真起来,义无反顾地帮助妈妈,这里是否矛盾了呢?
⒋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帮助弱小
⒌朗读第二部分。
▲学习第三部分“他对独立的要求”,体会他对独立的向往
⒈引读:小男孩渐渐长大,和他出去,他——,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小男孩开始渴望——独立。
⒉概括说说文中描述小男孩追求独立的两件事。
⒊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表示他情绪变化的词语,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胆怯——沮丧——高涨——狂热——耐心”这些词中感受小男孩的情感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小男孩渴望学会独立的热情。)
教师板书:渴望独立
⒋小男孩渴望独立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又怎样?体会“我”心情变化的原因,感受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爱。
▲学生辩论,探讨人物形象
⒈通过对三部分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小男孩具有爽气、执着、帮助弱小、向往独立的性格,那么他算不算男子汉?出示:
辩题:小男孩算不算男子汉?
要求:⑴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⑵用文中事实证明观点
⑶注意语言简要、连贯。
⒉学生辩论。
⒊师小结:
有志不在年高,男子汉也没有年龄的尺度,只有具备一些优秀品质,就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作者笔下的男子汉以年龄和体魄上是称不上一个男子汉的。可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渐渐萌芽出了男子汉所具有的意志、品质。所以,他算是一个男子汉,一个小男子汉。同时,“男子汉”这个词语的运用也使课文增加了童趣和幽默感,也寄寓了作者对男孩的期望。
四、小结拓展,情感升华
⒈引读最后两节,出示最后一句话,质疑。
⒉学生交流,体会作者对男孩子们的期望。
一方面表现作者对男孩子们的希望,希望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早日具备男子汉独立、刚强、成熟的特点;另一方面她是对家长的呼吁,希望家长们不要太娇惯和束缚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健康成长!
⒊回忆一下学过的课文中你认为有男子汉气概的人物,说说“我心目中的男子汉”。
⒋以“他真是个男子汉”为题写几个小标题。
板书:
我们家的男子汉
(小男孩)
他对食物感兴趣 执着
他对父亲很崇拜 帮助弱小
他对独立有要求 渴望独立
唉,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地长吧!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借助插图,了解童话内容。
★学习通过神态、动作描述的方法。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了解童话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童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我什么喜欢?
二、 识字写字。
1、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
2、借助拼音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借助图片识字:学生观察图画,教师出示汉字。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识字汉字。
5、教师检查识字情况。
6、写字指导。
三、 出读课文,了解童话古事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图画,说说童话故事的内容。
2、看图听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插图了解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插图,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
二、小组任选自然段,练习朗读,体会童话 内容。
三、小组展示:
比赛读出语气。
四、重点品读句子:
比较有什么不同。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第五、六段,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
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七、小组练习看图复述课文。
八、小组合作,自编、自演童话剧。
九、 板书设计。
狐狸、小松鼠、小白兔:葡萄是酸的!
小猴子;葡萄是甜的! }应亲自尝试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的达成:
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能力目标的达成:
在老师的重点讲解下,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习作水平。
情感目标的达成:
通过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自主性。
教学背景:
这堂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五年的写作功底,积累了一定的词语,但是,文章的创新意识不强,千篇一律,没什么特色。怎样通过外貌的描写就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外貌描写要注意什么?如何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地描写?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有难度的。希望通过这短短的视频,紧紧抓住外貌描写的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人物描写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有顺序、抓特点、用修辞、积词语。
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
教学策略:
由于是采用“一对一”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简单,重点突出,简单易懂,教学的有效性高。老师总结描写方法,直接传授习作技巧,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了解含义。
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喜好。(微点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明确本次微课目的。)
二、掌握方法。
方法一:描写有一定的顺序。
片段对比,思考喜欢哪个片段描写?为什么?
出示两个片段: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小丽,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角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小丽,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我们不难发现,在第二个片段里对人物的外表进行了透彻地分析,从整体到局部,从上至下,让读者一下子就记住小丽。
总结:人物片段描写首先要注意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上至下。(微点评:从片段中寻找差异,迅速掌握观察的顺序。片段简单易懂,适合微课方式的学习内容。)
方法二:抓住人物特点。
1、游戏:“猜猜他是谁?
出示三个片段,让学生猜一猜描写的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系一条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没错,就是猪八戒、哪吒、孙悟空。因为这三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这点是最重要的,就像画漫画一样,要能够让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谁,那是因为作者仅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夸张化,写作文也是一样的。
总结:外貌描写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微点评:选取学生熟悉的人物,更便于学习人物描写的技巧——抓住人物特点。)
2、练习巩固:诊断毛病。
出示片段: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这样的我。
分析:外貌描写模式化,没有突出特征
修改:我呀,小头长脸像母亲,浓眉大眼像父亲。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总结:抓住外貌特征具体描写,文章不仅形象生动,读者对主人公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微点评:在前面简单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后,学习分析片段并进行适当的补充,让文段更具体。有了之前的铺垫,学习者会有更多的想法。)
3、片段赏析(一):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2)她大概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3)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总结:抓住特点的外貌描写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以上三个片段我们发现金豆是个怕羞但天真、活泼的小女孩;琅琅则是个非常文静的小孩子;而片段三的小女孩应该非常聪明。
4、片段赏析(二)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总结:人物的外貌描写不仅能体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仔细欣赏一下三个片段。你能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吗?(微点评:选取了表现人物性格明显的片段,让学生知道外貌描写不仅是外貌的描述,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之前的片段不同的是,体现出更深的层次。)
方法三:妙用修辞手法
片段对比,突出运用修辞的优势
运用前: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运用后: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总结: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微点评:让学习者知道,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能使人物更形象。教学目的明确,片段的选取有针对性。)
方法四:积累词语
出示描写人物各部分特点的成语,有描写脸部、头发、身材等,为学生提供参考。(微点评:不仅能给学习者提供适当的资源,也让他们能积累一定的学习素材。)
三、归纳提炼
希望你拥有一双发现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有一支神笔去描绘生活,都有一颗盲人似的心灵去感悟生活,这样我们的文章就会多姿多彩形象生动。(微点评:用鼓励的话语结束本次微课学习,希望学习者能以积极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习作当中,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技巧。)
教学总结: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围绕“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个中心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过程1: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谁的故事?
板书:xx
二、讨论理解课文:课文用一句话来介绍安培。请找出来读一读。
1、学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怎样读好这句话?
(4)相机圈出:法国著名物理学家
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课文就举了一件事,来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什么事?
讨论;
对,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是黑板。所以,课题黑板跑了,其实是——跑了。所以课题上加了引号。用来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壁。可想而知,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课文的哪些句子能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的的`确确非常专心。
2、学习二——五段
分小组讨论,找出句子读一读。(在课文的第二——五段中)
全班交流讨论,并随机指导朗读。
安培这样专心,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说,叫——聚精会神
陆老师还送给大家一个成语:全神贯注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备粉移精;练习讲故事;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2:
一、指导讲故事
1、齐读
2、出示题纲:
介绍安培
讲清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怎样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黑板。
3、同桌互讲
4、指名讲(评议)
二、补充练习
1、做口算时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心算计算演算]
2、爱迪生是世界上()的科学家。[著名独一无二]
3、上课时,我们应该()听老师讲课。[仔细、专心]
4、我下定()把字练好。[小心、决心]
三、学生书写生字:备粉移精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者梁晓声的资料,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 揭示课题,就题质疑
1.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指名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就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回答。)然后归纳,主要为:
(1)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
(2)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
(3)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等等。
↘ 自读课文,初步释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检查生字的认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说出大意即可。)
3.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4.初步释疑。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初步解决质疑中的“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等。)
1.谈话过渡。刚才同学们从描写母亲的表现的语句中看出了母亲的情深,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读一读所画的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说说从中看出母亲怎样的情感。
4.速读课文,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的深情。
5.读后交流。主要是描写劳动的环境以及母亲劳动动作等语句。
↘ 角色朗读,体会情深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2.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 总结升华,拓展学习
1.总结。为什么说慈母情深?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升华。读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或者自己的母亲说点什么?
3.拓展阅读。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纸船──寄母亲》,交流: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4.拓展表达。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感谢信;或与自己的母亲说说心里话;或给自己的母亲送份礼物,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等。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回顾教案11-17
语文教案03-04
语文教案03-08
语文教案02-16
语文教案02-17
语文教案02-23
语文教案02-20
语文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