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20 10:02:4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经典)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8篇(经典)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读好轻声音节的词语。

  2、在钱币中认识汉字真有趣。

  3、区别同音字。

  4、熟记成语。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6、积累收集语言。

  7、办小小手抄报。

  教学重点:

  1、区分同音字。

  2、熟记成语。

  教学难点:办小小手抄报。

  教学准备:钱币、投影、插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1—3题。

  教学要求:

  1、读好轻声音节的词语。

  2、在钱币中认识汉字的有趣。

  3、区别同音字。

  教学难点:区别同音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百花园五》

  二、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3、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三、汉字真有趣。

  1、出示硬币,让学生认识。

  2、出示纸币,让学生说出认识的.字。

  3、板书纸币上对应的汉字,让学生读。

  4、全班齐读。

  四、选字组词语。

  1、出示同音字,学生认读。

  2、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

  3、讲评练习。

  4、齐读词语。

  五、作业:熟读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记成语,读一读,我的采集本。

  教学要求:

  1、熟记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熟记成语、歇后语。

  教学过程:

  一、熟记成语

  1、投影插图,让学生说图。

  2、出示词语,让学生自由朗读。

  3、开火车朗读词语

  4、背诵成语。

  二、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

  2、学生汇报,师结合插图指导。

  3、指导朗读。

  4、学生朗读课文。

  三、我的采集本。

  1、读读小朋友积累的句子。

  2、指名读。

  3、指导背诵。

  4、说说你还收集了哪些风趣的语言。

  四、作业:收集成熟和风趣的语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大课堂。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分组办小小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动手时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办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看过报纸,大家想自己也出一张手抄报吗?(生:想)。这节课大家一起动手,办小小手抄报。

  二、分组。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组合成小组。

  三、小组商量。

  四、学生分小组办报纸。

  五、评评,看看哪些小组办得好。

  六、作业:每位同学独自办小小手抄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3.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重点:

  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难点:难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学生静听。)同学们,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触呢?要知道这是世间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更要知道这是贝多芬全聋后的作品,是超越灵感的产物,也是有超越人生的大苦闷的精神的英雄,才能够创造出来。(再次聆听,感受)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看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

  二、整体感知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回答)

  三、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选几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丁香花》,并顺势导入新课《雨巷》。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描写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选取这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姑娘象征着什么?

  3.本首诗歌的情感主题是什么?

  4.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再一次一起聆听《雨巷》。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已学的复韵母及其个别整体认读音节,练习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

  2.通过游戏让学生学着运用常用的动词。

  3.通过游戏让学生能把听到的短句正确地说出来。

  4.读儿歌,了解各类花卉的开放季节。

  重点和难点:

  1.复习巩固已学的复韵母及其个别整体认读音节,练习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

  2.通过游戏让学生能把听到的'短句正确地说出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小白兔又要带我们去进行识字游戏了。

  2.出示小白兔画面和课题,识字游戏6

  二、游戏过程。

  1.大家来参加救援行动。

  (1)小白兔被水围困在孤岛上了,让我们快去救救他吧!

  (2)出示画面:水面上分散着几块小石块,小石块上有复韵母,自由读,指名读。

  (3)画面出现复韵母变为音节。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荐小猴子吗?同桌自由练拼读。

  (4)指名拼读。一号小猴遇见第一个音节为什么不拼读呢?(强调这是整体认读音节)

  (5)小组赛读。

  2.娃娃买菜

  (1)出示图片

  (2)拼读音节

  (3)对号入座

  (4)集体讲评

  3.你能爬到竹竿顶上吗?

  (1)被救出的小白兔可高兴了,可是他又遇到了什么难题呢?出示题目及要求。

  (2)读题目要求。

  (3)学生读例词;捉虫:“捉”左边是——提手旁。是一个用来表示动作的词。

  (4)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用来表示动作的词?指名交流。

  (5)你会用吗?试着用一用,你认为用对了,就让自己爬上一节竹竿。(用彩笔画一画)

  (6)指名交流。教师作出及时评价。

  3.看哪一个小组拷贝不走样。

  (1)小白兔从竹竿顶上下来。带回了几句悄悄话想让我们全班小朋友知道。可是他有一个要求,小白兔的悄悄话只能让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知道,其他小朋友必须让前面的小朋友传话给你。

  (2)请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上台听小白兔的悄悄话。

  (3)每组在教室里排好队,讲清游戏规则:必须把话传下去,假如违规就要退出游戏。

  (4)开始传话。

  (5)传话结束,请最后一个小朋友汇报自己听到的话。师进行小结。

  4.你能为这些花找到花瓶吗?

  (1)小白兔见到了哪些鲜花呢?

  (2)出示儿歌,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绿、红、黄、白”四个花瓶,读一读瓶上的四个字。

  (4)你能为这些花找到花瓶吗?交流。

  三、小结,游戏结束。接受了个白兔的礼物,我们该和他说再见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李贺虚构的仙境有着怎样的寄托。

  教学重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检查背诵)

  (二)作者简介:

  李贺一生位卑职冷,病贫交迫,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死生问题纠结于心。诗作虽情绪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三)品读鉴赏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并作点评。(要求:从字音、节奏、停顿、感情等方面入手。)

  3、学生放声朗读,揣摩感受;也可相互之间交流心得。

  4、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意。

  这是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

  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2)作者的想象思路是怎样的?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主体部分四幅画面。

  学生描绘后教师归纳:

  画面之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画面之二: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画面之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画面之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问: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

  答: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诗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四)归纳主题

  诗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的浪费了,故怨恨不已。诗作曲折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五)作业

  1、熟练背诵本专题各个篇目。2、课后完成“积累与应用”及相关练习。

  鉴赏资料: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两句写天河。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人间怎样呢?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沧海变桑田”。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逝将去女,适彼乐士。”(《诗经·魏风·硕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诗歌首尾起落较大。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诗的题目是《天上谣》,“谣,声逍遥也。”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这首诗的脚韵换了三次,平仄交互,时清时浊。各句平仄的排列有的整饬,有的参差错落,变化颇大,这种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显得雄峻铿锵。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因果”句式,积累有关生肖的成语,进行说话练习,学写观察日记。

  3、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学习“因果”关系的句式。

  2、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3、学写观察日记。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1、读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好。

  (1)练习读绕口令。

  (2)齐读。

  (3)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4)说说自己积累的.绕口令。

  ①两只小白鸽,一只大天鹅,它们口很渴,喝水很快乐。

  ②张婶种黄瓜,一根四两八。乐坏了小花花,脱下花褂褂。包起大黄瓜,抱着当娃娃。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书中的句子,明确要求。

  (2)自己练习完成。

  (3)读自己补充完整的句子,检查前后内容是否恰当。

  (4)投影出示同学的句子,共同订正。

  “因为”是原因,“所以”是结果。

  ①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今天没有到公园去游玩。

  ②因为丁丁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没有来上学。

  (二)积少成多。

  1、读读背背。

  (1)朗读古诗《蜂》。

  (2)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同学互相补充。

  老师小结:这首诗借蜜蜂采百花酿蜜后,自己却享用得很少的现象,反映了农民一年辛苦劳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得不到温饱,全被统治者剥夺去了的现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现象。该诗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引人深思。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练习背诵。

  2、我的采集本。

  (1)认读成语。

  投影出示成语:鼠目寸光、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画龙点睛、打草惊蛇、马到成功、亡羊补牢、呆若木鸡、狗急跳墙。

  (2)理解意思。

  (3)抄写成语。

  (4)交流自己搜集的与生肖有关的成语。

  一马当先、为虎作伥、老态龙钟、虎头蛇尾、九牛一毛、龙潭虎穴、鸡犬不宁、抱头鼠窜。

语文教案 篇7

  名言名句

  1. 《长歌行》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而后又由情入理,勉励人们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的是

  (《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同)

  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是:

  委婉的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的是:

  3. 王维《山居秋暝》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以亮写暗,以亮衬暗,以有声写无声,以有声衬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的是:

  写出了山间社会生活的幽静的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志向的是:

  4. 《岳阳楼记》中写的滕子京谪守巴陵君一年所取得的辉煌政绩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岳阳楼“大观”或概述洞庭湖全景的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写洞庭湖美丽夜景:而后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抒发作者阔大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照应开头,表达与滕子京志同道合的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 欧阳修《醉翁停记》表现作者情趣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作为成语,一般含贬意,比喻别有用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写山间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写山间四季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水落石出”写冬季水位下降而露出水底石头,现为成语其意为:比喻真相大白。写老人小孩出游句: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揭示全文主旨,表达“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的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 《桃花源记》中写桃村美景的是中元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源美好,和平,恬静的生活环境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描写桃源人自述'与世隔绝'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是: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写桃花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暗示桃源是虚构的是:寻向所志,遂复不得路。

  7.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

  8. 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

  9.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阅读

  一、【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则矣!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一)1.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1)薄暮冥冥(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3)暮而归( )(4)云归而岩穴暝()(5)佳木秀而繁阴( )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3. 甲乙两文都是写景的名段,理解填空。

  (1)甲乙两文都从溴觉、 的角度来进行描写,甲文还进行了 角度的描写。

  (2)甲段写了阴晦和 之景,表达了作者 和高兴的心情;乙段写了和四时之景,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 两文的语言各有特色,乙文运用了几组对偶句,而甲文较多地运用了句,作用是

  5. 据你对这两篇课文主题的理解,给下面的对联拟一个下联:

  上联:范仲淹为天下忧 下联: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边对加线字的解释哪一项有错误?( )

  A、予尝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心

  B、或异(不同)二者之为(这里指心理活动)

  C、居(居住)庙堂(指朝廷)之高

  D、先(在------之前)天下之忧而忧(担忧)

  2. “二者”指哪两种心情?(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

  (1):

  (2):

  3. “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退”指的“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 这篇散文中有些句子句子现在已经成为了成语,请将这些成语写在下面。(至少3个)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增其旧制(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段话。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4. 甲选文中具体表现了迁客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悲 ,喜 。

  5.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了“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三、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23-27题。(20xx年南通市)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泰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遵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1. 选出加线字的读音和意义有错的一项。( )

  A.便要还家 (ā邀请)

  B. 鸡犬相闻 (wén 听见)

  C.土地平旷 (uài空阔、宽阔)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shǔ 属于)

  2.选出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普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落英缤纷

  3.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线字的意义相同的—项。

  悉如外人 屋舍俨然

  咸来问讯 便舍船,从口入

  武陵人捕魚为业 问今是何世

  一一为具言所闻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 ”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 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二)1. 对下列加点的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C、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D、咸来问讯(问候,问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不足为外人道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渔人甚异之

  (2)林尽水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从这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5. 在下列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小题作答。

  (1)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请谈谈理由。

  (2) 为什么要以人们末能找到桃花烦扰结尾?谈谈你的理由。

  (三)13. 解释加点词。(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④闻之,欣然规往。

  14. 句译(6分)

  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5. 从桃花源的景和人两个角度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摘录原句并加以概括。)

  景:

  人:

  16. 学习此文,我们积累了三个成语。分别是、 、 。(3分)

  17. 你认为在东晋时期,桃花源这个地方真的存在吗?请亮出观点并陈述理由。(4分)

  18. 附加题。本着“怀疑求真”的精神,你能否就本文提出一个你所发现的值得探究的问题?老师将根据你提问的质量判分。(5分)

  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 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2.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与上文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3. 本文的最后一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是;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ang eng ing ong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及ying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学会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eng i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并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ng及ying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in 和ing的发音。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一课咱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

  2.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ün。

  3.指名说说前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认识事物,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看课本插图,并说出图上的内容。

  2.出示音节yáng、dēng、yīng、zhōng,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要借助这些图和音节来学习四个新的韵母。

  3.学习ang

  a.读准ang的音。

  ①师指着图1读“羊”。(音稍微拖长,多读几遍,让学生们细听,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变化)指名说说“羊”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羊”是由声母y和韵母ang拼出来的)

  ②出示ang,告诉学生把“羊”的韵母áng读的平声就是ang的读音。

  ③将ang和an的读音比较,告诉学生ang叫后鼻韵母,是由一个鼻尾音ng组成的。

  教师师范,知道发好鼻尾音ng。

  ④知道发准ang的音。告诉学生ang的发音方法。

  ⑤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b.教学ang的四声:出示āng、áng、ǎng、àng 学生自由练读。

  c.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步骤。

  4.四人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学习eng。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a.读准eng 的音。

  ①探究“台灯”的“灯”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

  ②发现eng与“灯”的韵母发音的联系。

  ③联系eng的发音。(先发e的音,紧接着发ng的音。)

  b.学习eng的四声。

  c.四人小组反馈合作学习的`情况,教师酌情指导。

  5.学习ing、ong。

  a.读准ing和ong的音。

  ①看图读准鹰(yīng)和钟(zhōng)。提问:鹰(yīng)和钟(zhōng)的韵母是谁?

  ②根据后鼻韵母发音方法,猜猜ing 和ong各自先发哪个字母的音。

  ③练习发音。出示后鼻韵母ing、ong告诉学生猜得很对,它俩就是我们要学的另外两个后鼻韵母。学生自己练习发音,同桌相互练习。

  ④检查自练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⑤小组赛ing、ong 的四声。

  6.巩固练习。

  ①做“送信”游戏:请一名学生将四张后鼻韵母卡片分给四个同学,再请这四个同学上台来带读。(配读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送的是什么信?送的是表扬信。)

  ②听音组合:将单韵母a、e、o、i、u、ǖ和尾音ng发给学生,师发音,生做组合游戏。

  7.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①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īng。问:谁会读这个音节?告诉学生这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他跟后鼻韵母ing的读音一样。

  ②学生组词,学习ying的四声。如:yīng(英雄,老鹰),yíng(欢迎、萤火虫)、yǐng(电影、影子)、yìng(软硬、答应)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2.指导书写ying及四声,注意写紧凑,注意调号的位置。

  板书设计:

  āng、 áng、 ǎng、 àng

  īng íng ǐng ìng

  ēng éng ěng èng

  ōng óng ǒng òng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2-15

语文教案03-13

语文教案03-13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27

语文教案02-27

语文教案03-04

语文教案03-04

语文教案03-08

语文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