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会认读带禾木旁的8个生字及词语,进一步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积累词语句。理解字的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提高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感悟汉字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会认读带禾木旁和木字旁的`8个生字及词语。
教学措施: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指导等。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巩固识字和朗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高粱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以前学过的禾木旁的字,教师板书
2、今天我们来学习禾木旁的字,板书带禾木旁的词语。
二、新授
1、让学生自由读第一组词语,看一看与挂图有没有关系。
2、指名说说这些词语。
3、集体评价。
4、教师示范读词语。
5、学生练习读词语,想一想,它们为什么都带“禾”字旁?(学生理解不透的,教师加以补充,如:“禾”表示植物在地里的名称,由于古时是农业社会,历法根据农事计算,所以,季节的“季”字也是“禾”字旁)
6、学习带“米”旁的字。
出示“米”字旁的一组字。
想一想,这组字词和什么有关?
师:对着一些带米字旁的字都和粮食有关“米”表示植物(谷物)作为粮食的名称。还有哪些字与粮食有关?(学生说,教师板书。)
7、想一想,还有哪些字带有“禾”“米”偏旁?学生说,教师把学生回答的板书出来。
8、学生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丁丁冬冬学识字
稻季粮食粉糕糖料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拟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大幅情境图;每个学习小组一幅情境图和词语卡片;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大幅情境图)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打开书,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小组内开火车读)
4.生生互动,游戏内化。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的`磁带)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小朋友,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多美呀,难怪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小朋友珍惜春天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班队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看哪组小朋友找的最多。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3
在新课程实践中,常听到教师说第一学段“识1600-1800字”太困难了(后面都以高限1800字为例来论说)。其实,这个“难”可以具体分析,如果教师善于运用好“加减乘除”的识字教学策略,这个“难”是可以化解的。
一、做好“加法”
1、增加课外识字。
我们教师常说的“难”,主要指学生需要通过课内“教”来识字的量太大。如果“1800字”都需要课内来“教”,当然压力会很大。实际上,“1800字”并非必须全由教师在课内来“教”,它应该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途径,即:课内识字量+课外识字量=1800。
识字教学首先要立足于课内,但是绝不要忽略了课外。在当前环境下,识字资源非常丰富,课外完全可以成为学生重要的识字途径。
课外识字有哪些途径呢?姓氏、广告、标语、匾牌、商标、校园文化、电视文化及课外阅读都是真实可感的途径。但不是说有了课外识字的资源,有了课外识字的途径,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增加课外识字量的。我们发现,身处相同的汉字环境的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学生课外识字量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比,甲班教师向学生提出要在某个时间进行课外识字展示,第一次展示里,A学生因为课外识4个字得到班级“冠军”,受到师生肯定后,他下次还会识5个、6个……;B同学、C同学受A同学的激励,下次也会识4个以上去争夺“冠军”……如此的激励,我们可看到甲班学生课外识字普遍多。而乙班由于教师没有注意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没有激励,所以学生很少主动关注课外的汉字,当然课外识字量就少。这组对比例子,告诉我们,课外识字的方法引导其实并不难,一要注意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二要给予必要的激励。
2、增加阅读。
学生课内外识了很多的字,需要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巩固方式可以复习认读,可以通过活动去开展,但是更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不断重现课内外所认的字。例如,学了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0课《比尾巴》的“猴、松、鼠、鸭、牛、尾、巴”等字,如果只是一味地重复认读生字卡上的字,学生巩固效果未必好。如果我们推荐学生读《奇妙的动物世界》等儿童读物,这些生字便不断呈现,既能有效地巩固生字,又能使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新的信息,感受了阅读的价值,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这当然比孤立地认读生字效果好得多。所以有人说“最有效的识字巩固是阅读”,我们教师要力争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二、做好减法
1、 减去“超标”的要求。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第一学段“会认”1600-1800字,“会写”800-1000字。“会认”只要求会认并了解汉字大意即可,不需抄写,不需要理解运用。但关注教学实际,我们发现不少教师要么是由于不清楚“会写”与“会认”的不同标准,要么是有意拔高标准,把本来只要求“会认”的字都要求“会写”,甚至都要求组词。由于要求过高,学生负担加重而吃不消,造成学生写不好,错误多。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但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标准的把握问题,而是责怪学生“懒”“不认真”,于是又加倍抄写,势必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负担,其结果只能是学生苦教师也苦。从这个现象看,我们有些教师叫的“难”其实不是真“难”,而是教师拔高要求所致,是作茧自缚。对于这样的“难”,我们要注意正确把握标准,为学生减去“超标”的负担。
2、减少重复的抄写。
在没有“超标”的情况下,对于要求“会写”的字,抄写次数是否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我们要注意减少那种过量的、机械重复的抄写现象。有人研究,对于“会写”的字,一次抄写练习的最佳次数是三遍,少了记不住,多了浪费时间,学生会厌烦疲倦。
三、善做“乘法”
我们通过“加法”,减小了课内识字的.巨大压力;通过“减法”减去超标要求,再为课内识字松了绑,使我们的课内识字能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在此基础上,课内识字教学还有“乘法”可算,即根据汉字特点与规律,运用更科学的方法,举一反三,提高识字效力,从而进一步实现识字教学由“难”变“易”。
1、 抓住汉字的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所有汉字的80 %还多”,形声字的重要特点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如果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就可以思考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更有效方法了。如“清”,“氵”表示与水有关,水“透明纯净,没有杂质”为清;“青”是声旁,表示读“青(qing)”。如果进一步类推带“青”的汉字“情、蜻、请……”,会发现相同特点:这些字读音大多与“青(qing)”相同或相近,而“忄、虫、讠”也与相应汉字有明显的意义联系。学生要掌握的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来识字。运用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就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力。
2、 鼓励学生总结与运用识字方法,可以提高识字的教学效力。
如学生学了“木”“口”等基本汉字,我们引导学生采用“加一加”的办法识新的字,学生可以加出“杏、呆”字,自身相加还可以变为“林”“森”“吕”“品”。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由会认2个字变成会认8个字。
3、特殊的汉字用特殊的方法,这也是效率的体现。
由于汉字演化过程的漫长和复杂,有少部分汉字已经看不出汉字本身的“形”的信息了,很多字的“声”也发生了变异,因此识记容易发生混淆。对于这样的少量的特殊的字,我们可以采取特殊识记的办法,如采取编故事、编口诀等方法来识记。
四、善做“除法”
我们注意了“加法”“减法”“乘法”的策略,我们还建议考虑“除法”的策略,实现识字教学的“化难为易”。
我们常常可见这样的教学例子,例如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的第3课《在家里》,要求“会认”的字14个,我们的教师往往不注意学生刚接触汉字的事实,把14字全部放在一个课时来完成,而另一个课时都用来阅读。结果识字课显得紧、忙、累,而阅读课则显得松、慢、飘。如果我们考虑过“除法”策略,就可以分担,把14除以2,这样一节课只识7个字就可以了。
根据“除法”策略,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算一算第一学段每日的平均识字量写字量。第一学段的两年时间里,每学期有效学习时间18周,共有360个学习日(5╳18╳4=360)。即“平均每天识字5个(1800÷360=5)”,每天“会写3个”就可以达到识字教学的标准。这样计算我们选择的是识字量的高限来做“除法”,且不包括课外识字。如果我们加上课外识字,这看似困难的“1800字”的标准并不高。
我们算出了每天应该识字的“平均数”,对于刚开始达不到“平均数”的班级也不用着急,因为儿童学习总是先慢后快,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方法后,他每天的识字量完全可以超过“平均数”,这样,最后学生仍然可以保证识字量的达成。
我们知道儿童有个体差异。知道了这个“平均数”,如果部分学生暂达不到每天平均识字量,也不要紧,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每天识字量会超过平均数,最后同样可以达到识字量的要求。
有了识字的“除法”策略,我们的识字教学便会更有计划性,更从容,更自然而然地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4
标题:《山青青》案例设计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全文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山、水、鸟;第二句写树、草、花;第三句写苗、田、春风春雨。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象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趣味,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中成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比鲜睹、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痹谠亩林谢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笨赐妓祷啊
屏幕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
2币入课题。
这么美丽的景色是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
3逼攵量翁狻?吹娇翁猓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弊杂啥量挝模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几次。
2蓖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敝该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痹俣量挝模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彼娜艘恍∽椋每人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6敝该读全文;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崩识量挝模你想怎么样读就怎么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句话。
2毙∩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3蹦憔醯媚男┚拔镒蠲溃壳肽阆忍粞∧阆不兜恼庖痪浠叭险妗⒎锤吹囟烈欢粒直到能把这一句话美美地读出来为止。
4敝该读、评读。
5碧录音读,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6痹偬录音,播放课件。
7卑芽挝拿烂赖囟粮你的同桌听。
8迸淅炙卸量挝摹*
9敝傅急乘锌挝摹*
10蹦隳苡媚愕幕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倍亮丝挝模你想说什么?现在,你想用自己的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可以唱一支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
2比险妗⒂懈星榈乩识量挝模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鄙辖诳危小朋友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痹俜趴渭,边看边感受春天的美丽。看到这么美的春天,你能不能美美地把课文背出来?
二、学习生字
1逼聊幌允旧字词,拍着手掌有节奏齐读。
2比サ羝匆舳辽字词,开火车读。
3弊杂扇隙辽字,想想:你最快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
4蹦隳苡媚母鲎掷醋榇驶蛩狄痪浠埃开
5惫鄄煺饧父鲆求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6笨蠢鲜υ谔镒指裰惺痉缎醋郑边听老师念笔顺边书空。注意看清楚难写的地方,再自己动笔写。
7蓖桌互相交换欣赏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写的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做小老师指出它的缺点。
8崩鲜检评。
三、布置作业
1卑涯阆不兜拇视镄唇你的词语花篮里。
2被丶野芽挝拿烂赖乇掣爸爸妈妈听。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5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识字7。
【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认识1个偏旁“虎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
要求认读的生字及会写的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对子的意思。
【用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课前请同学们搜集各种对子。
【教学设想】
对仗工整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样式,可以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教学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寻找识字的好办法。通过游戏活动“走迷宫”来巩固识字,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喜读、爱记的特点,运用师生对对子,同桌对对子,男女生对对子,等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对对子的语言特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最后让学生欣赏和搜集更多的对子,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更多的新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过年的时候,你见过春联吗?你知道春联有什么特点吗?咱们书上114页也有几幅有关人的思想品质的对子,请同学们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练习读,要求:
字音要读正确。
2、交流朗读情况:
先读给同桌听一听,注意纠正错误。
指名读给大家听,对读不准的地方教师要给与纠正,并鼓励学生加强朗读。
3、齐读课文。
三、认识生字
下面咱们要展开小组学习竞赛,看谁学得快,认的准,记得牢。
1、小组合作识字:
小组内互相帮助,想办法记住、认识这些字。
2、小组汇报识字情况:
出示课件:
(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
指名小组读,谁说怎么认识并记住这些生字的,其他小组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补充。
在认字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出现的读音错误。
3、多读巩固:
自读、同桌读、齐读、当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认读、指名读等。
4、巩固识字游戏“走迷宫”:
(课件呈现)
迷宫里有许多汉字,如果你能准确读出每个汉字,就能顺利走出迷宫。谁愿意玩这个游戏?选出部分学生参加这个游戏。
(教师点击鼠标一次,迷宫中就出现一个汉字,学生认读生字,直至走出迷宫。)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在这篇课文里,你最喜欢那些词语?清用铅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3、你会读下面的句子吗?请试着读一读:
出示“我会读”的句子:
(出示课件:你会读下面的句子吗?试着读一读。)
出示句子: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指名读。练习背诵。
五、读课文,练习背诵
1、师生合作对对子背课文,同桌对对子背课文,学生自己独立对对子背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全班齐读课文。
练习背诵课文。
六、实践活动
1、欣赏教师补充的对联。
2、请你把搜集的对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3、找一找你的身边谁是这样的好孩子:
勤劳;待人热情;诚实;虚心好学。
说出他们的名字。如果能具体说说他们做的事情就更好。
〖板书设计
识字7
(我会认)
虚 骄 傲 诚 实 赢 赞 招 嫌
〖教学后记
教学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多读,用自己的办法记生字,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本课内容有点难理解,学生在学起来时有点困难。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6
教学目的
1.熟背成语,积累成语。
2.熟背古诗《鹅》,增加语言积累。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教具: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语
1.审题。
2.自读成语,把成语中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3.通过读成语,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师进行补充。
4.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尽量用上我们才学的'这四个成语。
⑴同座位互说。
⑵指名说,评议。
5.开火车读成语,齐读成语。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古诗《鹅》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读一读。
2.出示挂图:对照图,再读一读诗,边读边想象读中的鹅的样子。
3.指名读。
4.指说说诗句的意思。
5.写得多么有趣!我们一起把这鹅的可爱读出来。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评议。
⑶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审题
2.认清3个生字,说说书写顺序。
3.这3个字在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范写。
5.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观察图画,根据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学会道歉。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
二、指导第1幅图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初步理解图意。
⑴图上有几个?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⑵指名说。
⑶再次看图,分步细说。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图的内容。
⑴指名上来表演。
⑵你们对表演的同学满意吗?怎样说才会令人满意?
⑶生在评议的同时,相机让他们表演。
3.小结。
通过讨论,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时,要有诚意,有礼貌,还要知错就改。
三、练习反馈
1.依照以上步骤,指导学生说另处三幅图。
2.任意选一幅图用几句连贯的话说一说。
3.指名说,互相说。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美。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教学难点:
“貌”的认读,“母”的书写。
课前准备:
家校联系册(在家做个好孩子)
主要教学法:
联系生活实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那么,在家中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孩子呢?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圈圈点点,多读几遍。
3、师生正音。
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文识字
1、用“生字列车”的方式,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改正--愿--洗碗筷--扫庭院--人人夸
2、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排长检查。
3、读课文,把生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得更美呢?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评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课文。
二、课文教学
1、课件: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3、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
4、有哪几句你读不懂的?
5、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6、你能给短文起个题目吗?
7、自读全文。
8、用多中方式读课文。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
作业布置:
1、给6个生字组词。
2、把课文读给同学听,相互评价。
作业情况:
1、“母”的笔顺还有同学没有掌握。
2、“原”的拼读还有同学读不准。
课后反思:
1、这篇课文与三字经的形式相同,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课文的兴趣,三字经是我们上个学期指导学生背诵过的.,这一次,也让我们把它复习了一遍。因为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在朗读的指导上,就轻松多了。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兴趣,在对课文的理解上,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不论是讨论自己已经读懂的,还是讨论没有理解的,他们都能很好的交流。在表演朗读时,更是体现了他们不凡的才能。
2、在识记生字时,同学们能用已经掌握的方法,主动识记,如加一加,减一减,字与字搭配等,不仅学了新字,还复习巩固了原来的知识。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8
(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田字格前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示意,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汉字的兴趣。
3、学习“舟、竹、石、川、燕”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遇到许多的事情。
(展示:小船、竹子、石头、河流、燕子等)
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那时还没有文字,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文字。
(展示6个象形字)
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地汉字。
(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
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种字体做成字块,进行四人小组学习。
2、检查学习情况。
3、指导讨论。
“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全班读。
3、字形教学。
“舟、竹、石、川、燕”
(1)出示这5个字的笔顺。
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一边书写笔顺。
说生字笔顺,重点指导“燕、竹”。
燕:上面不是草字头,中间是北分开,加入一个口字,下面是四点底。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竹:左右相似,注意右边稍稍比左边宽一些,强调最后一笔是竖钩。
(2)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写字教学。
有需要帮忙的,教师指导。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笔、画、黑、什”。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书空“舟、竹、泉”。
3、用“川”组词。
(二)学习儿歌
出示儿歌。
1、生自由读儿歌。
2、检查儿歌里的生字。
指名读,全班齐读。
3、再读儿歌,要读准字音,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4、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5、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你读懂什么?
(三)理解儿歌意思
1、学习第一句。
(1)愿意读第一句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
请小朋友拿出“绿、蓝、青、黑”四种蜡笔,帮助学生辨别这四种颜色。
出示图:你最喜欢图上的哪些景物?可以告诉老师?
(2)再读第一句,加深理解。
2、学习第二、三句。
(1)谁想读第二、三句?
(2)第二句是什么句子?
(3)“祖国”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说说你听到的关于祖国的句子?
(4)小朋友们画的“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就是我们祖国的河山。你游览过哪些大好河山?
(5)是呀,这些地方风景优美,不仅咱们中国人喜欢去,还吸引了了无数的外国人呢!所以书上说――引读“画我祖国好河山”。
(6)我们的祖国多美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3、指导读好小儿歌。
我们祖国的河山是非常美丽的',小朋友们画得也很美丽。你能把这些美景读出来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
2、教学新偏旁“竹字头、单人旁”。
3、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生字。强调“黑”的笔顺。
4、用“画、黑、蓝”扩词。
5、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二)
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
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
(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引人新课: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
(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3)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川chuan什chen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
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
“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
“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
(三)识读儿歌。
l、自读儿歌。(示儿歌)
要求: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儿歌。
3.听录音读儿歌。
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
5.齐读儿歌。
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
5.自学笔顺图。
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7.书写所学生字。
[说明]
《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课时的游戏设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在观察、画画、猜象形字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同时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燕”字加以指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求实。
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20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然后到小组学习查读字、词,人人过关,再到老师查读指正,最后读儿歌加以巩固。力求训练有层次,步步到位。写字“实”:我们安排了近15分钟时间,记5个字的字形并书写,读贴、描红、临贴,步步落实。求实,为的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如:读儿歌部分,师说:“这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读一读吧。”记字时,师说:“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这个字。”
4.生活体验,发展语言。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当它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生字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还能在强化生字教学的同时,发展语言。
如在读词“燕子”时,问:“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在学“燕”这个字时,引导学生说清用燕子的外形来记这个字,并适时引导学生也想着燕子的样子,边用手在桌上写“燕”字,一个难字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体验中轻松地记住了,词也读好了。
5.把握好教师的角色意识。
这堂课我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只在查读字词以及“燕”字的书写部分加以点拨、引导,激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
6.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检查读书习惯:两手拿书、书斜立;
眼到、口到、心到;
边读边想像。
督促写字习惯:身正、足安、肩平、臂开;
看清字形,记准笔顺,找
好重点笔画,再写字。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9
一教学目标。
★ 知能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 学习说简单的反义词;积累词汇。
★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反义词,体会这次词语中包含的情感。在语境中识字、积累词汇。
★ 情意目标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识字、积累词汇;难点是理解个别比较抽象的词语,例如:热忱、雪中送炭等。
三 教学思路:
本课由一连串的反义词构成对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内容对比鲜明,感情色彩浓厚。我自制了多媒体课件,通过看图,让学生联想生活事件,把生活场景和词语联系起来,在识字过程中,体会美与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四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联系生活场景,学习课文。
1 观察课件封面:笑脸和沮丧的脸,分别看图说话。
2 打开笑脸,观察一组图片:大手拉小手、救护场面、医生护理病人、爸爸辅导孩子学习等,引出"美、爱、真诚、热忱、助人为乐"等词语,3 打开沮丧的脸,引出另一组图片:争吵、抢夺、哭泣等,引出相关词语。
二 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读给同桌听。读给同桌听,互相听一听是不是读准了。
3 朗读展示,比一比谁读得准。
4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体会前后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行为是真诚、雪中送炭;什么是行为是丑、虚假、冷漠。
5 再读悟情。
6 唱歌曲《爱的奉献》
三 巩固认字。
1 多媒体出示词语:真诚、冷漠、虚假、索取、奉献、永远、雪中送炭、助人为乐。先自读;小组比赛。
2 认单个的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 选自己喜欢的字组词。
四 作业:
一星级:认生字、词语。
二星级(提高作业,自选):找几组反义词,试着编成对子。
第 二 课 时
一 复习。
1 游戏:放鞭炮认词语。
2 开火车复习生字。
二 说自己编的对子。
三 诵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给伙伴听。背诵课文。
三 指导写字。
1 仔细观察。
找出同偏旁、同偏旁的字。
2 老师写三个不同结构的"暖"字。让学生观察,评判哪个好看。
3 小组讨论写"温、贫"要注意什么。
3 练习在田字格中写生字。
4 书写擂台赛。比一比谁写得最好,贴在展示台上,让大家学习。
窗前的气球
一教学目标。
★ 知能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培养阅读能力。
★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 情意目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懂得珍惜友谊。
二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积累词汇 ;提高阅读能力。
三 教学思路:
四 课前准备:挂图、自制课件:电子卡片、练习。
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质疑导入,确定学习学习目标。
二 带着问题读课文。
1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画出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再出示有关生字,使生字学习与课文语境、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2 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学习"科、亚、呆",可以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
儿歌巩固识字: 病房有个科利亚, 谁也不准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 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 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 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三 朗读感悟
1 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感情。
引导学生围绕开头质疑时提出的问题进行朗读、感悟。
(1)窗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2)同学们通过这个气球,想对科利亚说什么?
(3)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什么?
出示词组: 一张病床 一扇窗户 一角天空
引导学生把这三个词组连起来说一句话,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的心情
3 朗读第四段,"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使科利亚想到了什么?读相应的句子:"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划脚"这两句话蕴含的感情。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利亚由这张"可爱的笑脸"联想到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4 朗读第五段,猜一猜,科利亚为什么笑了?引导学生细心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他也许是被"可爱的小脸"逗乐而笑,也许是为米沙的"创举"而会心地笑,也许是对同学们特殊的问候方式而感激地笑,也许是忘却了病房里的孤单开心地笑……
5 读熟课文,初步做到有表情地朗读。
四 作业设计
1按照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演一演。也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适当改编,比如,用其他办法看望科利亚。
2 气球的妙用。发挥想象,说说气球还有什么巧妙的用处。下节课再交流。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词语
二 语言训练:"气球的妙用"
1 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气球",引导学生同学做游戏。如,踩气球、顶气球、拍气球、吹气球。
2 提问激趣:气球除了可以用来游戏之外,它们还能用来做什么?鼓励学生的创见,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可能出现的答案:装饰房间、会场;做广告,做信号,传递消息;代替鞭炮;为树苗遮太阳……)
三 指导写字。
本课要求写的'字半包围结构的较多:周、床、病,"角"字的下面也是半包围。因此,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提醒学生注意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凡是与疾病有关的字一般都用病字旁,如,"疼、痛、疯"。
四 课后作业:多媒体出示阅读资料,指导学生阅读。
老师住院了
动物幼儿园的河马老师生病住院了,动物们很着急。他们决定一起去探望河马老师。
下课后,动物们向医院走去。小狐狸佳佳的腿受了伤,走路一颠一颠的,走得很慢很慢。
动物们来到医院,他们围在河马老师床边问长问短。河马老师很高兴,摸摸小羊的脑袋,拉拉小狗的手……忽然,河马老师问:"小狐狸佳佳的腿好了吗?"
"佳佳!"动物们这才想起了佳佳。
小狗说:"他的腿还没好,走得很慢,在后边呢!"
"啊!"河马老师收起了笑容。
动物们全不吭声了,一个个低下了脑袋。一会儿,小猪渐愧地说:"我们应该帮助佳佳。"
"对,我们应该帮助佳佳!"小兔轻轻地说。
小熊忽地站起来,向门外走去:"我们去接佳佳!"
"对,我们去接佳佳!"动物们呼啦一下都向门口走去。
他们走呀走,走了好久,碰见了一颠一颠的佳佳。佳佳奇怪地问:"你们怎么回来了?"
"佳佳,我们接你来了!快,我来背你!"小熊说着蹲下了身子。
动物们纷纷向佳佳道歉,佳佳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小熊背着佳佳向医院走,小熊累了,小羊背;小羊累了,小猪背……
医院到了。这回,动物们一个不少,全来了。河马老师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连连说:"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改正愿洗碗筷扫庭院人人夸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
(一)学习第一句话。
1、课件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
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2》教学设计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1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王老师要给我们一(4)班的小朋友上一堂课。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出示一个词语,请你做一做和这个词语意思相反的动作,比如:左手,你就要马上把右手举起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
右手—左手、低头—抬头、向前走—向后退、坐下—起立
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开始上课吧,王老师要看看在课堂中谁是最能干的。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想不想现在就去?(生答)
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开起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吧。(学生唱《火车开了》,课件放移动的风光图)
二、第一部分生字识记:
(学生唱完时刚好铃声响)师:到站啰!同学们,谁能说说第一站我们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展示第一幅图,背景是大海边,有沙滩、海鸥、军舰、帆船)
师:海边的景色可真美。你能美美地把这几个词语读一读吗?(请学生个别读)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读得非常好,我们也像他们一样读一读吧。(齐读)
师:读得真美。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6》的第一小节写的就是刚才我们在海边看到的美丽景色,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读读,然后说说在这一小节里你认识了几个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谁来说说在这一小节里你认识了哪几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学生介绍一个字,字的颜色变一变,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真能干,有这么多的识字方法。在海边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非常高兴)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小节吧。(齐读、小组分句读、想读的一起读)
师:(触碰鼠标打乱数量词与事物的搭配位置)哎呀,王老师可真不小心,把屏幕上的一对对好朋友拆散了,同学们,快帮老师找找朋友吧。请倒出信封中的小纸片,在垫板上通过四人小组共同努力,帮老师找到好朋友。(学生四人一组做数量词搭配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再请二生在实物展台上操作)
三、第二部分生字识记:
师:找到好朋友的同学请大声地读读你找到的朋友。(四人合作读)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讲台上两位同学的答案是怎样的?(展示)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
师:好朋友找到了,坐上小火车继续往前走吧。小火车,开起来——(再次唱起《火车开了》)
师:(铃声)到站啰!(出示第二小节的四个画面)哇,多美的景色呀,这一次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了呢?(学生发言)
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了图片上的景色呢?请大家打开书读一读,比比谁最先找到答案。(读第二小节)
师:在这一小节里也有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出示:秧、稻、塘)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呢?(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真不错。(播放课件)在刚才的旅行当中,老师的照相机还拍下了许多美丽的照片呢,想看看吗?当看到你喜欢的照片时,你可以站起来大声地说说照片上有什么。(学生自由地说课文内容,老师有序地播放)
师:(定格时由所有图片组合成一幅画面)祖国的风景多美啊,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的心情)让我们带着幸福快乐高兴的心情把1、2两小节读一读吧。(读一、二小节)
四、复现生字,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9个新朋友。下面我们和新朋友做几个小游戏好吗?首先我们来一个抢答赛,知道答案的小朋友请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并大声地说出答案。(出示:舟+见=()土+唐=()禾+央=()巾+凡=())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已经发现这四个字的共同特点了?(形声字)
师:抢答赛真是太简单了。老师来个难一点的。我把剩下的5个字放在小彩星下面,请猜猜1号星下面是哪个字?(请2、3名学生猜后出示答案,请学生一起读出)猜对的小朋友请用“胜利”的手势告诉大家。)
师:最后三颗小彩星的里面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读出三个生字)
师:同学们,我们的学习伙伴看到我们学得这么开心,可不服气了,他把刚才的这些生字藏进了一段小短文里,想和我们比一比呢。(点击出示“学习伙伴”)听,他正神气地跟我说:“我会读。”同学们,你们会读吗?我们先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读一读,再和学习伙伴一比高低吧,看看谁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这一段话。(四人合作、反馈)(小短文附后)
五、写字:
1、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我觉得今天的比赛应该是我们取胜了吧。(放写字声音,再来一个学习伙伴)咦,你想和我们比什么?(图片动画神气地说:我会写)
2、师:她会写的字你们认识吗?一起读读。(出示沙、海)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偏旁相同、结构相同)请大家拿起小手,把“海”字写一写吧。(书空)
3、师:你觉得写“海”字时,哪一笔是最难写?(分析)请小朋友看老师来写一遍,注意观察最难写的地方老师写好了没有。(生可评评老师的字)你的意见提得很好,下面请小朋友摆正姿势,认真地把海字写一写吧。有把握的同学可以直接写,觉得还不是很有把握的同学可心先把前面这个描一描,然后再写一写。(老师巡回指导)
4、师:哪些小朋友觉得自己写得比较好,拿上来老师展示给大家看看。(交流)
5、“海”字大家写得挺漂亮的。请大家看看,“沙”在写的时候哪一笔最关键呢?(生说)谁愿意上来当小老师,给同学们写一个。(请一生上台写,其他学生点评、然后写一个)
五、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了大海边、又来到了美丽的农村,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大家有点儿累了吧。现在我们该休息一会儿,吃点点心了。请大家拿出你带来的点心,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上数量词说。)
师:大家带的点心看样子都非常好吃。你是怎么知道这包点心的名字叫“上好佳”的?点心包装袋上的这些字你们都认识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呢?(、问同学等)请同学们一边吃点心,一边和同桌一起找一找,包装袋上有多少字是你认识的`?
(铃声响)师:同学们,休息了一会火车又要开了,我们还将去参观更多更美的地方。请带上你的点心和学习用品,乘上我们的小火车继续往前进吧。(火车歌曲、结束)
附件1: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春游。我们来到大海边,看到一片金色的沙滩,一只美丽的海鸥、一条彩色的帆船,还有一艘军舰在海面上航(háng)行。
我们来到农村,看到一块稻田里正长着一畦(qí)绿绿的秧苗,果园旁边的鱼塘里,小鱼儿
正向我们招手呢,我仿佛听到它们在说:
“你好!你好!”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写“沙、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第一课时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旅游,小朋友们想去吗?
学习课文
1. 播放课件或挂图(海边风景,第1小节内容图)。
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1小节内容)
2. 多种形式朗读。如齐读、拍手读、分组读。
师:今天读到的这种词叫数量词(将词语中的数量词用直线勾出)。其实对于数量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3. 激趣识字。
播放课件(图中闪现出生字,“海”字出现在海水中,“鸥”字出现在海鸥旁)。怎样认识它们?(学生自主识字)
师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如:“海”字为什么有三点水?“鸥”字为什么是鸟字旁?
4.多种形式读生字。(自读,齐读,抽生读,开火车读)
5.哪位小朋友愿意做导游带领我们一起去旅游?(学习课文第2、4小节)
播放课件(农村田园风光),小导游根据画面做介绍,随机出示课文内容。
小导游带领大家读课文,认识生字。老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
6.学生结合书上插图自学第3小节。
师了解学习情况:你看到了那些景物?知道了哪些数量词?怎样记住“溪”“竿”这两个字?
7.复习巩固。
a.旅游结束了,一起看看我们都和哪些生字交上了朋友?(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抽生读,开火车读)
b.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分小组比赛读,师生对读)
拓展训练
把教室里的东西、家里的东西用数量词说出来。
第二课时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秧苗
一片 海鸥 一方 稻田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
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口头配上准确的词语。(鼓励学生正确对出不同的词语)然后生生互对。
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例:“竹”字左边第三笔是竖,右边第三笔是竖钩。
3.看范写。
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如,“海”字左边的“三点水”,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字的偏旁占三分之一)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板书: 识字6 (数量词)
海边乡村公园
一只海鸥 一畦秧苗 一道小溪
一片沙滩 一块稻田 一孔石桥
一艘军舰 一方鱼塘 一竿翠竹
一条帆船 一座果园 一群飞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识字6。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12
一、感受涛声入情境
小朋友们,轻轻地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地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播放一段大海的声音)谁能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呢?或者想象一下这是什么地方呢?
对啊,小朋友们可真聪明。那么,你们想象中的大海或者海边是什么样子的呢?(畅谈)
二、欣赏优美小韵文
1、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就让我们一起来到海边,看看它是否和小朋友想象中的一样呢?(课件展示)
2、提问: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谁来说说?(指名说)
(1)根据学生说的师随机贴卡片并领读。
(2)谁来做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随机奖励)
(3)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了四组,你最喜欢哪组呢?请你读给大家听。(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读)
(4)读得真好!老师能问问你为什么喜欢读吗?
3、师随机点拨
(1)沙滩是什么样子的啊?(指名说)
如果我们把鞋子脱了,赤着脚丫走在上面会是什么感觉呢?快让我们把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吧。(领读“沙滩”)、
哎,大家见过贝壳吗?老师这儿有许多的贝壳,你们想看看吗?(想)好的,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边看课件一边问)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句话呢?(指名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说)
小结:光着脚丫走在沙滩上,还能看到这么多的贝壳,真实一件幸福的事啊!能把第一组词语读好吗?
(2)海风吹来了,听!它把谁也带来了呢?
(欣赏课件)问:浪花怎样啊?一群海鸥飞过来了,它们好象在说什么呢?
师小结:海风吹过,浪花在跳舞,海鸥在唱歌,多快乐啊!让
我们美美地把第二组词语读一读吧!(齐读)
(3)读得真好!大海可真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示课件)问:那个绿色的是什么呀?吃过吗?珍珠见过吗?(实物出示)
师小结:美丽的珍珠,调皮的鱼虾,长长的海带,谁来读的美一点呢?(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那你想不想去看看呢?(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示课件)
大海里除了珍珠、鱼虾、海带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宝贝,你们想不想见识一下。(示课件)指名说
(4)师问:什么是港湾啊?
师小结:晚霞落下去的时候,港湾静悄悄,静悄悄,出海的渔船都回来了。谁能把第四组读好呢?(分组读)
(5)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这些词语。(齐读)
三、勇做“沙滩开荒者”
瞧,这是一片还没开发的大海、沙滩,看上去非常的荒凉。老师想请大家动动手,做一回“沙滩开荒者”,设计出最美丽的图画。你们愿意吗?(边放音乐生边贴图),下面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师小结:小朋友们可真能干,现在的.大海、沙滩多漂亮啊!有那么多美丽的贝壳,那么多的鱼虾,长长的海带,再也不荒凉了,你们真棒!
四、乐做“沙滩小导游”
现在的大海变的美了,老师可要给小朋友出一个难题了,这回啊,老师想请大家来当一回“沙滩小导游”,用上学到的词语,说一句话或者几句话,你们行不行啊?(行)好的,现在你们就可以走下去把它介绍给听课的老师,向他们请教,让他们给你出出主意,开始吧!(师巡视,生走下去介绍,过一会交流,师加以点评)
听了这么美的介绍啊!老师真想唱首歌,你们想不想啊?(想)好,老师啊把这些词语串起来写成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伴着《搏浪鼓》的音乐唱歌,巩固词语)
海风吹,浪花涌,海鸥飞,
让我们漫步沙滩。
光脚丫,拾贝壳,
让我们尽情欢笑。
晚霞落,港湾静,渔船归,
珍珠、鱼虾、海带满舱。
五、带情入境读韵文
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去海边走了走,看到了大海迷人的风光。最后,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识字5(配着音乐,齐读课文)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掌握“遇”、“尊”难认字的字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字谜,想猜一猜吗?
(二)、学第一个谜语
小黑板出示第一个谜语:
1、读谜面: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认识它。(2)、谁会读这条谜语了?教同学们读一读。
2、理解意思:这条谜语说的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表演一下。
(1)、需要几个人表演?为什么?应该怎样站?
(2)、谁读“一个人”?谁读“两个人”?“一人在前两人跟”该谁读?“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又该谁读?该怎样表现?
3、猜谜底:
(1)、谁来猜猜谜底?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4、你在读字谜时认识了哪几个字?教大家读一读。
5、总结猜谜方法:第二个谜语就要来了,让我们想想怎样把谜语猜出来吧。(小黑板出示:动脑筋,猜谜语,谜底藏在谜面里。仔细观察抓特征,结合起来想仔细。师领读。)
(三)、学第二个谜语
1、出示第二个谜语,自读。小老师教读。
2、逐句读读猜猜。
(1)、读了第一句想到了什么?
(2)、你可以做个什么手势表示“相遇”呢?“起凉风”是什么时候?读到“左右相遇起凉风”时你怎么想?
(3)、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4)、连起来想想,猜猜谜底。
3、揭晓谜底“秋”,看看猜对没有。从哪些词语可以肯定左边是“禾”字?奖励大苹果。
4、再来读读这个成语,回想一下猜谜的过程吧。
5、在这则谜语中认识了哪些生字?
6、再跟老师念念猜谜语的儿歌。
(四)、学第三个谜语:有信心猜出第三个谜语吗?
1、用小黑板出示经过老师改编的第三个谜语:有“言”互相尊重,有“心”令人感动,有“日”万里无云,有“水”纯净透明。
借助拼音读读。
2、小老师带读。
3、我们来看看谜语说了什么。提示理解词语:“”、“互相”、“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洁透明”。
4、你怎样来猜这个谜语?
(1)、点拨出示:情、清、请、精、晴、睛,你发现了什么?再读谜语,你又想到了什么?
(2)、猜到谜底了吗?怎么猜出来的?随学生回答板书。
(3)、奖励大苹果。
4、改动谜语,与书上一致。读一读。有什么发现?喜欢哪种说法?领读这则谜语。
5、在这则谜语里学了哪些生字?小老师教读。
(五)、读课文
这三个谜语有趣吗?课后,你打算说给谁来猜一猜?
翻开书,读读课文,认认生字,看看这节课的收获大不大。
(六)、教学效果测评
1、熟读三个谜语,最好能记住,说给爸爸妈妈听。如果他们猜不出来,就告诉他们该怎样猜。
2、读读词语,喜欢这些词吗?
读读句子,发现了什么。(来、至、到的意思差不多。)
(七)、拓展性学习:感知以谜破谜
1、读短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
2、感觉这件事有趣吗?想想可以怎样和小伙伴做游戏。(选择谜底相同的谜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谜语,回顾收获
1、谁还记得上节课猜的谜语?分别出示“众”、“秋”、“青”三字,能说哪个就说哪个。
2、怎么猜谜语的?还记得猜谜儿歌吗?
3、在猜谜中我们还有什么收获?
(二)、认读生字词语
1、把我们认识的生字请到黑板上来吧。出示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
2、小组合作识字。
3、检查。(1)、猜字游戏。
(2)、男女生扩词语比赛。
(3)、用了哪些识字的好方法?
(4)、老师用生字编了些字谜,谁能猜出来:“日下一横长,里字下里藏。”“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
(5)、谁能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说说看。你为什么这样编呢?你觉得自己很能干吗?
(6)、你还能编别的字谜吗?
(三)、做猜谜会的准备
1、猜谜语真有趣,还想猜吗?搞一次猜谜活动怎样?
2、谁去准备谜语?到哪儿去搜集谜语吗?
3、哪些同学能自编谜语?
4、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四)、写字
1、要写哪几个字?读一读。
2、小组合作:讨论记住字形的好办法;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
3、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怎样写才好看?哪些字特别难写?怎样写好它们?
4、希望老师教你写什么字?示范。
5、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五)、总结:这节课你高兴吗?为什么?
(六)、教学效果测评
1、读拼音,想想词语的意思,再写下来。
2、读谜语,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猜出这个谜语后,看看自己又认识了什么字。
(七)、拓展性学习
1、投影出示谜语卡(或写在小黑板上),老师读,猜猜看,谜底是什么?
2、猜谜语,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自悟方法:抓住特点。
3、可以把什么编进谜语里呢?观察教室里的东西,想想他们都有什么特点,试着编谜语。大家评一评,编得怎么样。
4、自编谜语,考一考同学。
5、猜谜中你又认识新字了吗?有意思吗?
七、作业设计
回家自己试着再编一些谜语,讲给爸爸妈妈听。
八、板书设计
识字五(三个谜语)
讠
忄
众
秋
日
米
青
氵
教学反思: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些字比较难学,我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凉”是后鼻音,“凉”和“量”声调的差别,“情”和“晴”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取得较好的效果。
通过这节识字课的学习,我感觉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比较融洽,课堂氛围创设得也比较好,既有设计精美的图片,又有舒缓放松的音乐,都可以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富饶。围绕识字课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目标,我创设了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画面和声像材料,通过自读、指名读、学生领读、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巩固识字,了解词义,认识事物。拓展也能针对词语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预期,当学生凭借着反复诵读将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整合成一体,并存贮于脑海之中的时候,首先它会使流畅诵读变成了一种可能;其次是当他们再次碰到“海滩”这一词语需要理解时,头脑中就会蓦然浮现沙滩、贝壳、脚丫、海风、海鸥、浪花……之类的实物图像,使“海滩”这一概念变得充实与丰满;若需要描述一下“海滩”时,他们就会通过对以上具像的扩展,去再现“海滩”的风貌。今后的日子,在他们一旦需要描绘“海滩”时,只要将这些词语略加拓展与连缀,马上就可以写出一篇像样的短文。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14
教学目的: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并认识所联系的词语。
2.学会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及独体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20xx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说说夏天的夜晚有什么特征。(如天气,天空,人等)
二、课内悟: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夏天特征的词语,那么,夏天的.夜晚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
2、新授: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相机学习词语。
3、天上有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1)正音:“星、晶”是后鼻音。
(2)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
(3)指导朗读。
4、你们知道天上画的是什么星星吗?
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1)正音:织(翘舌音)女(鼻音)
(2)你们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师可简单说一说。
(3)指导朗读。
5、看图上谁也在跟小朋友讲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相机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
(1)正音:奶(鼻音)了(后鼻音,注意读准轻声)
(2)指导朗读。
6、还能从哪里看出这是夏天呢?
相机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1)正音:扇(翘舌音)萤(后鼻音)
(2)萤火虫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指导朗读。
7、齐读韵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这些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记一记“奶、织、女、斗”的笔顺。
4、反馈检查。
5、指导书写。
奶:右面的“乃”要写得稍微大些,“ㄋ”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歪了。
织:左窄右宽
女、丁、斗: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奶:是()结构的字,第3笔是(),第4笔是()。
织:是()结构的字,共()笔,第2笔是()。
2、比一比,组词:
奶()织()丁()斗()
女()只()手()头()
3、一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一看,讲一讲给家长听。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15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观察,合作交流,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1个偏旁“提土旁”。
2、观察实物图片,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儿歌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学科整合,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为自己的数学学得棒吗?你们愿意表现给我看看吗?
1、联系数学,产生好奇。
课件出示:数学《比较》(北师大版)中,(1)“比多少”的猴子与白兔的图。
(2)“比轻重”的小熊与猴子的图。
(3)“比高矮”的长颈鹿与大象的图。
师:谁和谁比?它们比什么?比的结果怎么样?
(猴子与白兔比多少,白兔比猴子多,也可以说猴子比白兔少。……)
2、表扬激励,揭示课题。
哎呀,你们真能干!学得这么多,这么棒!今天,语文课也要学作比较,你们愿意去看看吗?出示课题《比一比》。
【在数学《比较》的章节中,学生已接触过事物通过比较才知道大小、多少、长短、高矮等知识和比较的一些方法,这样引入既为学习课文作铺垫,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学科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教学,促进学科的相互发展。】
二、创设情景,学习字词。
1、创设情景,认识事物。
课件展示:
今天的“比一比”大赛是在一户农家小院里举行,都有哪些朋友参加了比赛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去看看。踏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看着碧绿的禾苗,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身边青蛙的鸣叫。转眼间,我们就来到了一户农民伯伯的家,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课文插图定格)你们看它们闪亮登场了!它们分别是谁?
学生说出一种,课件中图片一一闪烁,同时动物配有黄牛、小鸟、鸭子、花猫的叫声。并在图片旁边出示相应的带拼音的词语,【通过课件中的图画、声音、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增强了主体的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以及参与的积极性。】
2、自主识字,学会方法。
这些参加比赛的朋友,我们总该认识它们,记住它们吧!
(1)借助图画,同桌互读词语。
(2)离开图画,借助拼音读词语。
(3)去掉拼音,自主读词。
(4)组内讨论,记住生字。(和同学说说你早已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其他的怎么记住?)
(5)交流汇报,小组赛读。(读词时,动物边读边学叫:黄牛,黄牛,哞哞哞;
花猫,花猫,喵喵喵;
鸭子,鸭子,嘎嘎嘎;
小鸟,小鸟,叽叽喳喳。
水果边读边说特点:苹果,苹果,又大又红;
杏子,杏子,又黄又多;
红枣,红枣,又红又多;
桃子,桃子,又大又红。)
【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引发儿童的兴趣,并有效的落实基本训练点。识字教学与句式训练同步,使识字教学转化成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词语分类,学习童谣。
1、词语分类。
这些参赛朋友的名字,我们都认识了。比赛也要开始了,赛前都要进行分组的,你们认为它们可以分几组,怎么分?
(学生讨论,分成动物组、水果组。)
【通过词语分类,进一步使学生巩固识字,认识事物。同时,学生学会积累词语的方法:可以按类别来积累更多的词语。】
2、学习童谣。
比赛的大组分好了,那它们首先会谁和谁比,比什么,比的结果怎么样呢?你们想往下看吗?请你们赶快打开语文书,自由去读一读童谣吧!(1)自读韵文。
①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标号小节数。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借助拼音、请同学帮忙、请老师帮忙……)
②四人小组再读课文,给读的同学提提意见。
③检查读,评读。
(2)读文解疑。
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谁和谁比,比什么,比的结果怎么样了吗?
①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图片出示:
一头黄牛与一只猫大——小黄牛比猫大。或猫比黄牛小。
一个苹果与一颗枣大——小一个苹果比一颗枣大。……
一群鸭子与一只鸟多——少一群鸭子比一只鸟多。……
一堆杏子与一个桃多——少一堆杏子比一个桃多。……
②看图比较鸭子和鸟的数量。
说说一群、一只各是多少。
课件出示图片:根据提供的图片上的内容说词组:一群人、一群大雁、一群海鸥……
认记“群、多、少”。
③看图比较杏子和桃的数量。
说说一堆、一个各是多少。
还可以说“一堆”什么?课件:一堆(),一堆(),一堆()……
④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
课件出示图片: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
让学生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还可以说“一颗”什么?
讨论“一颗树”对不对,为什么?
3、背诵童谣。
①同桌互背。
②边拍手,边背诵。
③师生拍手,接背。
【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谁和谁比,比什么,比的结果怎么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在探究交流中,将理解词义、句意和练习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自我感悟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游戏拓展,创编儿歌。
1、游戏拓展。
①“找朋友”游戏。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片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②“我问你说”游戏。
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请同学说量词。
2、创编儿歌。
出示课件:
一堆苹果和一个桃子
一个西瓜和一颗葡萄
一群山羊和一只猴子
①学生看图模仿课文编一句。
②学生把创编的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形式有趣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在游戏中巩固汉字、积累量词。“寓学于乐”,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指导书写,重在激励。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
①读一读:牛、羊、小、少
②看一看: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画落在中线上)
2、分成两组,逐个练写。
指导第一组:牛、羊
①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描一描: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看一看:仔细看老师写。
练一练:学生认真书写。
③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自己圈出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看,相互学习。老师边指导,边挑选典型的作业,最后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指导第二组:小、少
①观察:这两字哪儿不同?引导学习新笔画“竖钩”,注意“少”上边的“小”没有钩。
②课件展示书写过程,书写笔顺如何?(先中间后两边)
③学生书空——描红——再观察(两字中,两点的变化)——再练习 ——再欣赏。
【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赞赏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动力,激发他们更主动,更细心观察字形,练习写字。有了学生的感悟、试写之后,教师的指导、示范更有的放矢。】
趣味作业
作业菜单:(任选其一)
1、画画写写:画一些你喜欢的物品,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并在旁边标明名称,用对量词。
2、找找贴贴:把一些你认识的物品的图片剪下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分分类,贴成一张小报,并在图片旁边标明名称,用对量词。板书
1、比一比
一头黄牛图片一只猫图片
大——小
一个苹果图片一颗枣图片
一群鸭子图片一只鸟图片
多——少
一堆杏子图片一个桃图片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8教案07-03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识字6》04-03
一年级教案:识字优秀05-12
一年级下册识字五教案10-13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10-10
小学识字教案04-15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05-07
识字的教案06-29
《识字》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