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重阳节》教案

《重阳节》教案

时间:2024-12-04 07:14:30 教案 我要投稿

《重阳节》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教案范文

《重阳节》教案范文1

  教学总目标:

  节、风、古、人、景、色、太、平”等太、平”三个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并能正确背诵。

  听记资料补充等方式,读懂儿歌的内容,用一句话说清人们在重阳节干什么。

  4、能根据画面内容,用一句话说说重阳节我们还可以干什么,初步产生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的情感。

  教学时间:

  1、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节、风、古、人、景、色、太、平”等9个生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并能尝试背诵。

  听记资料补充等方式,读懂儿歌的内容,用一句话说清人们在重阳节干什么。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了解各种节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学习生字“节”。

  拼读音节——板书:节

  2、引导了解各种节日名称。

  出示节日名称:

  国庆节劳动节(重大节日,可以放假来庆祝)

  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中国的传统节日)

  3、揭示课题。

  师: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人们在不同的节日中做不同的事情来庆祝。今天就重点来了解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

  板书课题——拼读“重”——辨析“轻重”

  3、齐读课题

  【说明】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节”,渗透了节日的分类,在此强调中国的传统节日,意在进行初步的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二、初读课文,圈字划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拼读。

  3、出示课文,指名读。

  【说明】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借助拼音识字是学习的重点。在初读课文时加强拼音练习,培养自觉运用拼音正音的意识。对于一些拼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也可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互相拼读,互相纠正读音。另外,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圈字划词,一方面可以强化在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词语的概念。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生字“景色”。

  师:农历九月九刚好在中秋节之后,当时的景色怎样?

  出示:景色

  引导发现2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根据结构说说记字方法。

  3、看图说话,感受秋天的美景。

  (1)师范读。听清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2)学生看图,听师讲述,理解“秋日晴,山风清”。

  (3)师生配合读句子,男女生配合读。

  4、再读课文,了解人们在重阳节会干什么。

  (1)自读课文。

  师: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干些什么呢?

  (2)交流,引读有关语句:古人登高避天灾,我们登高赏风景。

  (3)引导质疑。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4)看连环画,听知识老人讲重阳节来历的故事,释疑。

  5、引读第3句。

  6、引导想象,练习说话。

  师:自古以来,当人们登上高处,边观赏秋天的美景,边许下心中美好的愿望如果你也登上高处,你会为你的家人和朋友许下什么美好的愿望?

  【说明】

  这一板块的教学,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帮助学生读儿歌提取信息。在此基础上,借助看图,听老师讲述,听知识老人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字词,读懂儿歌内容。最后,通过想象说话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机地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融于其中。

  四、朗读全文,尝试背诵

  1、师引读儿歌。

  2、同桌合作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儿歌。

  3、背诵儿歌。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儿歌。

  2、用一句话说说人们在重阳节时干什么。

  第二课时(半课时)

  教学目标:

  节、风、古、人、景、色、太、平”等太、平”三个字。

  不漏字、不改字。

  3、能根据画面内容,用一句话说说重阳节我们还可以干什么,初步产生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的情感。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背诵儿歌

  1、玩“叫号游戏”,复习生字。

  2、以小组形式打擂台,背诵儿歌

  二、看图说话,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孝敬长辈

  1、出示图画,交代学习任务。

  师:重阳节又叫敬老节,老人节,这一天,小朋友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看图,小组讨论,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的意思。

  图一:小朋友为老人送上重阳糕。

  图二:小朋友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图三:小朋友为自己的爷爷捶背。

  图四:小朋友为自己的奶奶洗脚。

  2、师小结:其实不仅在这一天可以为老人做事,平时也应该这样,做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说明】

  指导学生看图用规范的句式表达是本项训练的重点。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加强巡视,鼓励每个孩子能在小组内大胆发言,同时要注重培养组员间团结协作的意识,互相补充纠正,夯实听、说习惯的养成。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尊敬长辈,孝敬老人。

  三、写字指导,描摹“阳、太、平”

  2、学习新部首:“左耳旁”

  (1)师在田字格中写“左耳旁”:仔细观察,这个偏旁有几笔写成,笔顺是怎样的?

  (2)指名按笔顺书空,开火车书空,全班书空

  (3)学习“阳”的字形结构,描摹“阳”。

  (平”的笔顺。

  同桌交流:在同桌的手心按正确笔顺写“太、平”,写对的握握手表示祝贺。指名交流。

  (平”,教师巡视。

  【说明】

  学生在描摹前,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首先关注字形结构,笔画笔顺,然后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再认真描摹。学生描摹时,教师要特别表扬握笔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四、布置作业

  1、读词语。

  妈妈玩玩猜字游戏。

  3、做一做,说一说。

  提示:回家后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事,第二天用“我为谁做什么”的句式全班交流。

  【说明】

  通过此项作业,巩固基本句式。同时继续培养孩子孝敬老人的意识。

《重阳节》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简单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以及古今重阳的不同含义。

  2、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是如何关心孩子的。

  奶奶的热爱之情。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实物:茱萸,重阳糕。

  2.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录音及图片。

  3.录像:人们在敬老院为老人做事的片段。

  记号笔、油画棒、半成品材料、橡皮泥。

  5.与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联系准备好有关的资料,请所有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参加本次的活动。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音并出示图片)师: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1)请一幼儿的爷爷介绍一下重阳节的来历。

  (2)听爷爷讲个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

  (3)认识茱萸及重阳糕。

  出示茱萸,让幼儿观察这是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叶子狭长,茎直直的。古代人们在重阳节这天用来辟邪。

  出示重阳糕,请幼儿观察他的外形,一层又一层,上面还有红绿丝和一些核桃仁、花生仁等点缀。

  4.品尝重阳糕。

  小朋友,老师请你们品尝重阳糕,吃吃它有什么味道?想想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品尝,自由讨论。)

  5.为老人制作礼物。

  师:重阳糕真好吃,现在小朋友想想家里的爷爷奶奶平时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你准备怎样报答他呢?(幼儿讨论回答)师:这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一份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好吗?(幼儿制作礼物)

  说祝福话语。

  谁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想想应该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如: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请孩子们当场把礼物送给在场的老人,并表示祝贺。

  活动延伸:

  孩子回家后继续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端凳子、拿东西、捶背、表演节目等。

  活动简评:

  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老人请进课堂与孩子共上一堂课,由于有老人的参与,孩子们显得格外的兴奋,听爷爷的介绍特别仔细,在为老人制作礼物是更是细心周到,最后的送礼物活动更是其乐融融,让孩子、老人都徜徉在一股温馨的暖流中。

  活动反思:

  我园历来重视家园共育,加强德育工作。为了使这一良好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萌发孩子主动关爱爷爷、奶奶们的愿望,增进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此次加强了节日氛围的营造。

《重阳节》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1.简单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以及古今重阳的不同含义。

  2.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是如何关心孩子的。

  奶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实物:茱萸,重阳糕。

  2.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录音及图片。

  3.录像:人们在敬老院为老人做事的片段。

  记号笔、油画棒、半成品材料、橡皮泥。

  5.与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联系准备好有关的资料,请所有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参加本次的活动。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音并出示图片)师: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1) 请一幼儿的`爷爷介绍一下重阳节的来历。

  (2) 听爷爷讲个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

  (3) 认识茱萸及重阳糕。

  出示茱萸,让幼儿观察这是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叶子狭长,茎直直的。古代人们在重阳节这天用来辟邪。

  出示重阳糕,请幼儿观察他的外形,一层又一层,上面还有红绿丝和一些核桃仁、花生仁等点缀。

  4.品尝重阳糕。

  小朋友,老师请你们品尝重阳糕,吃吃它有什么味道?想想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品尝,自由讨论。)

  5.为老人制作礼物。

  师:重阳糕真好吃,现在小朋友想想家里的爷爷奶奶平时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你准备怎样报答他呢?(幼儿讨论回答)师:这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一份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好吗?(幼儿制作礼物)

  说祝福话语。

  谁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想想应该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如: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请孩子们当场把礼物送给在场的老人,并表示祝贺。

  活动延伸:

  孩子回家后继续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端凳子、拿东西、捶背、表演节目等。

  活动反思:

  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老人请进课堂与孩子共上一堂课,由于有老人的参与,孩子们显得格外的兴奋,听爷爷的介绍特别仔细,在为老人制作礼物是更是细心周到,最后的送礼物活动更是其乐融融,让孩子、老人都徜徉在一股温馨的暖流中。

【《重阳节》教案】相关文章:

重阳节教案范文09-05

小学重阳节教案10-09

重阳节主题教案范文11-08

小班重阳节活动教案11-09

重阳节活动主题教案05-30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11-08

幼儿园重阳节教案04-22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优选】02-11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优秀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