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

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

时间:2024-12-22 07:16:0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

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1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

  2、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对祁黄羊的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整体感知课文;抓住外举部分,反复诵读,认真体会,感受祁黄羊是个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人。

  感受祁黄羊是个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人。

  简单课件

  一、回顾人物印象激趣,导入揭题

  1、回顾以往认识的历史人物。

  2、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齐读课题,学生交流收集关于祁黄羊的资料。

  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文中点明祁黄羊是怎样一个人的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

  霸主征伐负责举荐准许辞职郑重

  接替惊讶慎重安危意外兴亡

  偏心眼儿压根儿落下毛病

  春秋晋国悼公解狐祁午

  指导读好上述词语,相机补充时代背景。

  (2)找出文中点明祁黄羊是怎样一个人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整体感知,学习概括文章内容。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是通过什么事情表现祁黄羊确实是是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人?如果要用一句话把故事概括出来,该怎么说?

  三、探究外举

  (一)熟悉外举内容

  1、课文用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了外举不避仇的`事?(3——7)

  2、各自轻声朗读这5个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外举不避仇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外举不避仇的意思。

  (二)领会外举过程,体会祁黄羊的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

  1、他是怎么举荐的,悼公对祁黄羊的这一举荐是什么反应?注意通过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去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生自读体会。

  2、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想了想、郑重、深感意外等词深入探究,落脚于出以公心,并相机指导朗读。

  结合拓展:

  (1)假如是你,你会推荐自己的仇人吗?

  (2)祁黄羊在做出举荐自己仇人的决定前,心里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说不定还经历了一个斗争的过程。看谁能走进他的内心,让我们听听他的心理话。

  3、词语积累,感情朗读,深化对人物的认识。

  学到这里,你想把哪些词语送给祁黄羊?(一心为国,公正无私,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

  指导感情朗读:让我们也像晋悼公一样来夸赞这一心为国、公正无私的祁黄羊!

  三、拓展深化:解狐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祁黄羊居然举荐自己的仇人,真是让人深感意外!而故事却还没有结束,让我们下节课我们学习!

  祁黄羊

  外举不避仇

  出以公心

  外举不避亲

  质疑与概括读悟结合与放飞想象语境中积累

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2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感悟祁黄羊做事出于公心,一身正气、一心为国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之情。

  明白祁黄羊为什么推荐自己的仇人和亲人。

  培养学生做事要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爱国之情。

  查阅资料,了解故事发生背景;多媒体课件

  一、背景导入

  1、春秋是我国第一次全国大分裂形成时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全国分为140多个大小诸候国,经常发生征伐。其中以晋楚两国尤其突出。在晋悼公继位前,曾经称雄一时的晋先后被楚强占去郑、陈、蔡等地,晋悼公继位时又趁机占了东部要邑——彭城。作为当时的国君——悼公,此时最大的的心愿是(振兴国家、收复失地、打败楚国),而这些愿望的实现都要有一位杰出的将领才行。谁能帮他实现心愿呢。让我们随着一个关键人物祁黄羊—————重回那段纷争的历史。

  2、出示课题齐读:祁黄羊

  3、提问:你对祁黄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绍有关他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生字表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

  霸主征伐晋悼公举荐召见慎重避免

  3、理清文章层次。交流

  ⑴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那儿写到那儿?

  ⑵他第一次举荐谁?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

  (第3—7自然段)

  ⑶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第八自然段)

  ⑷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再抄写。

  兴亡举荐慎重人选推荐合适

  3、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串

  祁黄羊中军尉辞职

  举荐解狐祁午

  悼公深感意外十分惊讶

  出以公心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2、选择以上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外举不避仇”的事?同桌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指名读,指导。

  2、(1)初读对话,品味关键词句。

  【出示】:“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a。哪些词表明祁黄羊态度很郑重?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想了想、郑重)等词下标上重点符号。

  b。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祁黄羊对待这件事情的“郑重”?

  c。齐读,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

  (2)再读对话,走进人物心理。

  a。引读:祁黄羊想了想。质疑:那么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课文,思考体会。

  b。交流。(学生可能回答: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谁才适合呢?或只有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能胜任或中军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解狐最有军有才能,他是最佳人选等等)

  c。原来祁黄羊想了这么多,真可谓深思熟虑,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读):“我看解狐就不错。”

  (3)感情朗读,加深体验感悟。

  a。刚才大家一遍又一遍地读书,走进了祁黄羊的心理,了解了他的真实想法。可是晋悼公当他听到祁黄羊居然推荐仇人解狐时,你猜会有什么反应?

  b。我们一起用深感意外的语气来读读悼公的话。

  c。谁来做一回祁黄羊,有力地回复一下悼公的疑惑呢?指名学生读:“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d。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顿时——?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感受吗?(引导说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等)

  谁能把他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3、是啊,祁黄羊的提议太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解了,猜想一下他的亲人还有老百姓听到他提议解狐当中军尉,会怎么样?他的仇家解狐听了又会作何感想。

  (学生模拟不同的人发表见解)

  4、过渡:

  是啊,大家都为此深感意外,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接下来他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让我们练读第8—12自然段

  三、自主学习“内举不避亲”

  a。刚才我们学习外举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读—品—读—悟)

  b。请大家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内举部分的对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得更好。

  c。学生自学,教师了解学情,点拨指导。

  交流。

  这一次举荐祁黄羊的态度怎样?(认真、严肃的)

  他在慎重地思考,他要经过深思熟虑。从祁黄羊的话语中你们明白了什么?(只有祁午了,没有其他人了。)

  师:他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呢?(祁黄羊只看中可以担当此重任的人,而非自己的仇人或亲人。解狐是第一位的,而祁午是第二位的)

  d。当老百姓听说祁黄羊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大官,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祁午倍感压力,他又会怎么跟父亲说?

  (学生讨论表演)

  e。祁黄羊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想法的,读读第十一自然段。

  【出示】:“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不能不”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读一读吗?(一定要)“压根儿”又是什么意思呢?换一个词再来读一读。那祁黄羊在想的是什么呢?

  从这一段你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么样的心?(大公无私)

  在举荐人选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国家的兴亡)

  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他一颗爱国的.心。谁再来读。(生再读)

  师:祁黄羊的心像水晶,一点不搀杂自己的私心,如果把人心比作天平,那祁黄羊的心就是最公正的天平,在这个天平上,他的指针一直指向的是什么?(国家的利益)

  这就叫――出以公心。这里的“公”就是指什么?(是国家的利益)

  四、学习最后一段加深理解,1、对“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理解没有?

  (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举荐自己的亲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

  谁再来说。

  师:这种行为又叫什么?(出以公心)

  师:是什么意思?(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他总把国家安危放在第一位,所以人们才会发自内心地钦佩他。(再次齐读)

  【出示】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2、请你也用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来夸赞一下他吧

  总结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四、作业布置

  1、用上我们积累的成语,写几句你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2、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板书设计: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

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3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课文主要讲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思想境界。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举荐人才的过程中,用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段,通过多形式的诵读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内心,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祁黄羊的品格。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晋悼公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出示晋悼公说的话。)

  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记。(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过渡: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悼公的话)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中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感受。我们不仅要闻其声,还要感其心。

  打开书本,自由读读3~12自然段的对话,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人物内心。

  (一)、精读“内举”部分(3~7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

  2、结合评价,感悟人物内心。

  (1)第三、七自然段要读出悼公的王者之气。(指导读)从悼公说的话可以看出悼公对祁黄羊的态度怎样?(信任)从那儿看出?

  (2)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祁黄羊郑重的语气。(指导朗读)悼公让祁黄羊举荐人才,祁黄羊想了想后才郑重地说,他会想些什么?看来,祁黄羊举荐解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3)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悼公的深感意外。(指导朗读)

  (4)第六自然段祁黄羊回答时非常严肃。从祁黄羊回答悼公的话中,可以看出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不计前嫌……)

  3、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同桌互读、指名读)

  (二)、精读“外举”部分(8~11自然段)

  过渡: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病死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1、请大家读第九、十自然段,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指导朗读。

  2、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祁黄羊这个时候,就在他辞职的几天时间里,先后推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整个晋国人都感到非常惊讶,不止是悼公。

  (1)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他推荐杀父仇人解狐当中军尉时,纷纷登门,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可以自由练说。

  是啊,祁黄羊举荐的可是杀父仇人啊!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全国上下就没有一个人懂他的心吗?

  是啊,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冲突时,我们应该顾全大局。

  (2)解狐去世后,祁黄羊有格外慎重地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消息传出后,那些卑鄙小人又会怎么说?

  (3)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难怪悼公听到他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后,深感意外地说——(生齐读)。听到他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后,惊讶地说——(生齐读)。

  (4)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他心里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呢?

  (5)当他的儿子听到他父亲举荐他时,他又会怎么想呢?

  3、对,用实力证明一切,事实胜于雄辩嘛。有句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歪。祁黄羊才不怕这些小人的坏话呢。他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

  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一颗爱国的心,谁再来读读。

  从这一段中,你们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样的心?(无私的心)他举荐人才,只是想——(生齐读),而压根儿就没有去想——(生齐读)。

  (三)理解悼公的话

  他完全是为国家的利益着想,这就叫——(出以公心)这里的“公”就是指国家的利益。让我们再来夸一夸祁黄羊。(齐读最后一段)

  加点的词,有没有自己的理解?

  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地很好,悼公欣喜万分。在欣喜时,他心里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课文,体会祁黄羊无私的心。(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

  1、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2、课后阅读《毛遂自荐》。

  外举(解狐)不避仇

  祁黄羊出以公心

  内举(祁午)不避亲

【大公无私的祁黄羊教案】相关文章:

祁黄羊教案10-01

《祁黄羊》教案07-03

《祁黄羊》说课稿07-31

祁黄羊教学反思08-15

祁黄羊的教学反思06-17

《祁黄羊》教学反思10-17

祁黄羊说课稿优秀05-08

祁黄羊教学反思11-16

教案中班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