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健康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健康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观察家的特征。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月2日总第24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课前让学生了解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搜集草原的美丽风光的美丽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谁能说说我们这儿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觉得苏州的早晨真是美极了。孩子们,这些天,我们随着春姑娘走过了小池塘,翻过了梅花山,领略了小池塘的美丽,梅花山的热闹。今天春姑娘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听,那儿的歌声已经响起来了!(出示图片,放歌曲)
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学习生字原。
(1)读一读生字,教学厂字头,与广字头有什么区别?
(2)怎样记住字形?你会用原来组词吗?
(3)生描红,仿写。
你到过草原吗?我国的内蒙古及两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早的树木,适应放牧牛羊。
看课件草原风光,你想说些什么?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补充课题:的早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草原的早晨)指读领读教学原。
3、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想问些什么吗?(草原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草原的早晨和苏州的早晨有什么不同?)
出示地图:指出苏州(只有针尖那么大)草原(内蒙古地区中国的西北部)通过对比显示草原地理位置。简介草原的有关资料。草原是美丽的,那草原的早晨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听觉的效果,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美丽草原的情景之中,便于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
二、看图感知,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子。说说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看!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
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
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
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4、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生字词检查自学效果。
检查自读:
鞭声黎明宁静醒蹦跳歌声
新绿圈门奔向牧民们牧羊人
(自读找规律指读开火车领读自读课文)
响亮的黎明的铺满新绿的打破了醒来了羊儿
鞭声一只只跨上追赶远处回荡着
(找规律指读领读自读课文)
继续看图想想如果你是羊儿你被关了一夜后放出羊圈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兴奋)那么你们会怎么跑出羊圈?会怎样奔向草原的?(涌出来蹦跳着齐读)那么假如你是牧羊人,羊儿这么蹦跳着涌出来你会做什么事?(跨上骏马追赶羊群齐读)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6、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拉近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础,便于学生很好的进入课文营造的情景。)
三、指导看图,朗读感悟。
1、小朋友已经把课文读了几遍,谁来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出示多媒体课件)你能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蹦跳着向前奔)
另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3、读了课文,你知道草原的早晨是怎么来到的吗?
1)指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这些词中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交流。
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4)复习巩固生字词。
①认读。
②结合认读生字教新偏旁。
(设计意图:以情传声,以声带情,运用声音的艺术,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意境,进入艺术的天地,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使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大意又悟得了朗读的技巧。)
四、教学生字。
1、这么的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无、民)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它们的.笔顺。
3、无的反义词什么?能为它们找朋友吗?
4、让学生质疑。
5、师指导:
民:第三笔竖提不能分两笔写,最后一笔斜钩写得要有弹性,钩要小,不能写成竖弯钩。
无: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把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5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从复习巩固入手,说说对草原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自觉地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A、、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看图,闭上眼睛,小朋友想想:四周都是黑乎乎的,这时远处的天边泛起了一点点白,天慢慢亮起来了,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似乎连风儿都躲了起来。小朋友,你觉得此时此刻的草原气氛怎样?(安静、宁静)指导读词黎明的宁静。
2、黎明的草原一片宁静,是什么把草原从睡梦中叫醒的?你听过鞭子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读词啪!啪!)
是谁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抽出了鞭声?(牧民)牧民们是多么勤劳啊!
谁愿意当一回勤劳的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指名读)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现在我们都来当勤劳的牧民,把草原叫醒。
3、(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铺满新绿的草原,小朋友你看了感觉如何?(像一块巨大的绿绒地毯。)指导读词铺满新绿
4、铺满新绿的草原被牧羊人勤劳的鞭声叫醒,草原醒来了,草原上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
5、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B、学习第二段。
过渡: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追赶着羊群渐渐远去了,远处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看出草原热闹的?
2、汇报交流:(第一处)
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草原上的羊儿多不多?自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羊儿的多?
(1)出示句子: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一只只、涌出、羊群)出示图片,指名读。
(2)比较句子:
A、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B、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从多出的词语看出什么?
(交流:第二句话中,一只只、涌写出了羊儿的多;蹦跳奔写出了羊儿的欢快,一只只羊儿睡了一夜又要去吃鲜嫩的草了,心里特别高兴,所以他们是蹦跳着走出来的;无边写出了草原的大。)
(3)如果你是草原上的羊儿,被关了一夜,清晨,看到通向无边草原的圈门开了,你会怎么做?来到广阔的草原上以后呢?你想干什么?指导读词涌出蹦跳。羊儿关了一夜,现在终于自由了,还可吃到鲜嫩的草,你觉得羊儿心情怎样?羊儿们此是多么高兴、欢乐?谁愿意读好这句话?(板书:羊儿欢)
真是群自在、欢乐的羊儿!(再读第一句。)
3、汇报交流:(第二处)
(1)羊儿欢乐,牧民们更高兴!看图,牧民们在干什么?看到自己的羊群奔向了远方,牧民们可着急了,于是他们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出示图片)想学学牧羊人的样子吗?边做动作边读。
(出示句子:牧民们骑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2)小朋友,看了那些骑着骏马,英姿飒爽的牧民,你想说点什么?(真快;骑马技术高;真威风。)
(3)想学学牧羊人的样子吗?(边做动作边读第二句。)
(4)看到自己的羊儿大口大口地吃着嫩草,心情会怎样?
(指名学生说,小结;是啊!他们心里乐开了花。)
(板书:牧民乐)
你能把牧民的开心劲给读出来吗?再读第二句。
4、现在,就让我们跨上骏马,随着牧民去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吧!(看课件,欣赏草原牧羊风光)
此时的草原是多么得欢快、热闹啊!羊儿欢,人更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再读第二段,读出草原的热闹来。)
C、学习第三段。
1、听老师读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生交流。
(看到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看到了一群群羊儿在吃草,看到了牧羊人在放羊,听到了牧羊人在唱歌。)
看视频画面:草原的远景图
你们看,这儿一群、那儿一群、这边还有一群、那边又是一群,这一群群的羊儿在草原上慢慢地移动吃草,远远望去像什么?
(引读句子: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追赶着羊群渐渐远去了,远处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图,说说为什么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3、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牧羊人的歌声)听!牧羊人的歌声也传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里!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
出示:()的歌声
(指名说,如:嘹亮的歌声,动听的歌声,响亮的歌声,优美的歌声。)
4、师: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去,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到呢!书上用了一个词叫
生齐答:回荡。
5、听着牧羊人的歌声你觉得他们心情怎样?(高兴)
为什么?(羊儿多、羊儿美生活幸福)
6、师:多美的景象,多美的歌声啊,草原的早晨真美,谁愿意在牧羊人悠扬的歌声中读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段,感受草原的美景,分享牧民的喜悦。
配乐齐读全文。
7、总结全文,练习背诵。
这么美的草原,这么美的课文,我们把它印入脑海,好吗?
自由练习背诵:可以一个人背,也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一起背,比比谁最有感情。
(设计意图:优美的歌声,美丽的画面总能打动一切,对于我们小朋友也不例外。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关牧村的歌曲,意在使学生的身心完全沉浸在美丽草原我的家的情景中,用优美的旋律来渲染气氛,打动孩子们的心灵。)
三、教学生字,布置作业。
1、原说结构,教部首,说说你怎么记住它?
2、动、边说说两个字的相同处,教力字旁。
3、打怎么记?
4、补充阅读《草原》,认真读一读。
5、用不同方式找找漂亮的草原图片和资料,下节课交流介绍。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然后教授字的笔顺,再按照字的笔顺规则进行写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真切地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勤劳、欢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背诵指导
1、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2、结合口头填空,理清文章结构。
3、读了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4、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去品味,感悟语言的意蕴。)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原、打、宁、羊、门、无、牧、民、处、动、
2、指名认读。
3、仔细看生字书写笔顺,比较每个生字的结构安排。
指导:无、民都是独体字。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沿竖中线往下写,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
处、原是半包围结构。处第三笔是平撇,原里面是白、小。
各自练习书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草原的早晨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和背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的早餐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丽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我们几天来已随春姑娘到过了许多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还要去一个新地方。
2、师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原”
(1)读一读生字,教学“厂字头”,与“广字头”有什么区别?
(2)怎样记住字形?你会用“原”来组词吗?
(3)生描红,仿写。
4、简介草原的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的?
2、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5、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三、指导看图。
1、小朋友已经把课文读了几遍,谁来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出示多媒体课件)你能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这么的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无、民)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它们的笔顺。
3、“无”的反义词什么?能为它们找朋友吗?
4、让学生质疑。
五、指导写字。
1、师指导:
民:第三笔竖提不能分两笔写,最后一笔斜钩写得要有弹性,钩要小,不能写成竖弯钩。
无: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2、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牧民”两个生字容易写错。初步了解草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出示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2)谁醒来了?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3)它什么时候醒来的?这说明了什么?
(4)草原醒来什么样儿的?(出示图片)
(5)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指导学生有感情读第1自然段,读出热闹的景象。
2、指名读第2自然段。
(1)这段共有几句话?
(2)第一句话写了什么?这句话写了羊儿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3)第二句话写了什么?写出了牧民怎么样?
(4)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呢?
3、师范读第3自然段。
(1)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放录音,牧羊姑娘的歌声)听,牧羊姑娘歌声传到了我们的耳里。
(3)(出示投影:的歌声)谁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读全文。(自读、指名读、评议)
三、指导朗读。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
时间线索:鞭声响起草原醒来羊儿出圈群羊如云
空间线索:醒来的草原近处远处
2、指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或板书背诵。
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全班背。
板书设计:
5、草原的早晨
羊儿牧民
涌像白云奔跨唱歌追
小学健康的教案2
目的要求:
1、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勤劳、快乐。
网络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片。
导语:那还等什么,咱们赶快学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自读全文。
㈠学习第1自然段。
1、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师:你觉得她哪些词读得特别好?
2、细品第一段。
⑴抓住啪!啪!、响亮等词学习第一句。
⑵抓住铺满、新绿、醒来了等词学习第二句。
3、自由读词、读句。
4、指名读这段。
5、学生有感情读齐读这段。
导语:当黎明到来的时候,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热闹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㈡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学习这段(可以左右交流、探讨)
★点击草原之旅中的视频,边看边体会草原的热闹。
2、相机教学。
读过课文,看过录象,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草原的热闹?
羊多,羊欢
⑴从文中哪几个词语感受到的'?
抓住:一只只、涌出、羊群体会羊多。
⑵出示:涌出、蹦跳、奔向
⑶读好涌出、蹦跳、奔向,体会羊儿当时有多么快活。
⑷男生、女生比赛读这句。
⑸用上这3个词,说说我们前不久学校举行的放风筝比赛的场面。(同桌交流后发言)
师:我校一年一度的放风筝比赛开始了,我们(涌出)了教室,(蹦跳)着(奔向)大操场。
师:你当时开心吗?快活吗?
⑹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感受一下羊儿急于冲出圈门奔向大草原时的开心、快乐。
导语:真是群自在、快乐的羊啊!
牧民乐
⑴小朋友,看了那些骑着骏马,英姿飒爽的牧民,你想说点什么?
(真快;好威风;骑马技术高;高兴)
⑵请你自己读读第二句,看看你能把牧民那开心劲儿读出吗?
⑶指名多人读。齐读。[
此时的草原是多么得欢快、热闹啊!羊儿欢,人更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
㈢学习第3自然段。
⑴师范读,要求: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羊群图片,播放牧羊人的歌声)
⑵(我看到了羊群),那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什么地方像?
自读这句体会。
⑶师:羊儿成群的散布在草原上,慢慢地移动吃草,远远望去还像什么?左右交流后指名。
⑷(听到了歌声),歌声忽远忽近,在大草原上空来回飘荡,这就是回荡。
⑸这是怎样的歌声?
⑹指导读好这段,语速放慢,声音渐渐放轻,学着老师的样指名读。
⑺在牧羊人悠扬的歌声中,有感情地齐读这段。
三、指导背诵。
导语:多美的一幅景象啊!小朋友,这么美的大草原,这么美的课文,我们把它印入脑海,好吗?
师: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背一背。可以一个人背,也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一起背,比比谁最有感情。
(相机)喜欢这段的起立背。
四、指导习字。
⑴出示:牧、原这两字。想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这两个字,介绍给大家。
⑵你认识了谁?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⑶多媒体讲解各字,并指导学生书写。
五、拓展延伸。
导语:这堂课小朋友学习得真认真,李老师奖励大家去大草原游览一番。(播放《赛马》)让我们骑上骏马,跟随牧民一起去大草原吧!(做起动作,甩起鞭子,喊起来。)
师:点击草原之旅。自己浏览图片,想看什么就点什么。小朋友们,尽情地享受这次草原之旅吧!
学生自由操作,浏览。
六、布置作业。
任选其一,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完成,也可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1、涂一涂:学习了课文,大草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吧!请你到小画板中,帮这幅《草原的早晨》涂上颜色,再把它贴到畅所欲言的涂一涂中。
2、贴一贴:请你动起小手,到网上搜索漂亮的草原图片,再把它贴到畅所欲言的贴一贴中,让大家一块儿来欣赏吧。
师:草原之旅即将结束,我相信每个小朋友的感触都很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本次草原之旅吧!
小学健康的教案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大草原美的风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计算机。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
1.伴随着悠扬的草原乐曲,播放图片。配合课文内容的大草原的美景:蓝天白云、满眼绿色、牛羊成群、野花盛开……
2.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
3.草原上的音乐悦耳动听,草原上的景色更是美丽迷人。想去看看吗?
二、引导看图,教学部分生字词
1.看图听配乐朗诵。
边听边思考:
(1)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们很美,很大?
(2)图上有什么?
(3)牧民们在干什么?
(4)羊儿怎么样?
2.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
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看图理解)
铺满:看图理解。
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
三、自读课文
1.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练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
2.检查自读情况。
(1)卡片抽读。小朋友,你认为那些词语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吗?请你来当一下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好吗?
(2)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领读几个长句子。提醒学生注意停顿的地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象。
2.学生自由说好象看到了什么?
3.学生读第一段课文:请小朋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草原最美!
4.指名读,其余的同学做评委。
5.指导读好“铺满新绿”。让学生用画笔画出“铺满新绿”的画面,再读。
6.充分诵读第一自然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处、远”是做下包右上的字。教学“处”的偏旁“夂”,为“折文”。“原”是左上包右下的字。
引导着重分析田字格里的字,要求把结构写匀称。
六、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强调读准“民”、“处”)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播放图片,学生观察“羊儿”和“牧民”心情如何。(欢快,高兴)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最能表现出“羊儿”和“牧民”的欢快,用不同的标记标出。
4、学生说,师板书。
羊儿涌出
牧民跨上追赶
5、观看图片,理解“无边”的意思。
6、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读出草原的热闹广阔,牧羊人的愉快心情,羊儿的欢快活泼。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羊儿越跑越远,远远望去,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远处有什么?(板书:像白云)课文中把沿儿比成了什么?课文中的“飘动”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播放《草原牧歌》。谁说说这是怎样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这么美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去,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到呢!书上有个词叫……(板书:回荡)
5、指导读书,比一比,看谁的读书声像牧羊人的歌声那么美,那么响亮。
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指导背诵。
五、播放音乐,学生尽情表演
学生听着蒙古乐曲,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表现扬鞭催马,有的表现骏马飞奔,有的表现河边遛马,有的表现牧羊人放羊……按自己的想象尽情地创造。
六、拓展练习
尝试说一说《学校的早晨》
【小学健康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健康教育教案09-02
小学心理与健康教案05-23
小学健康教育优秀教案07-20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教案11-14
小学健康教育课教案10-19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7-10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07-26
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教案01-1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