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优美的汉字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案

时间:2025-01-07 12:56:2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美的汉字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美的汉字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美的汉字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和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方法

  3、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设想:

  梳理探究部分最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既不能忽视不管,也不能只是教师的讲解,应该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梳理探究的主动性、体验过程的实践性为此,本篇内容安排学生课前尽量多地准备、查找有关资料(占有资料),初步整合资料,课上与教师一同展示探究成果、分析资料并获得一定的结论,运用有关结论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了解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实际中的问题

  学习难点:

  查找有关文化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通读文本《梳理与探究·优美的汉字》

  2、按照共同爱好原则自由组合成小组(48人),确定一个专题,查找、收集有关资料

  3、对所查找资料进行梳理,整理获得的知识或得出初步结论

  课堂展示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奥运会徽、开幕式中国文字形义的`特质导入课文(展示幻灯片)

  二、展示探究成果:(由四个小组展示,每组不超过5分钟)

  (一)汉字的起源:

  一般认为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单字4500个,其中认识的约占1/3)

  考古人员在距今45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文物上发现了“象形字”

  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人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刻画符号(图画)“象形字”系统文字(据统计甲骨文中形声字占27、24%)

  (二)汉字的形体:

  1、汉字形体演变过程

  (1)古汉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籀)、六国古文小篆(形声占87、39%)

  形体 使用器物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 商代后期 象形、字形方向不固定

  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 线条化、平直化趋势

  大篆 刻在石鼓 西周晚期

  小篆 可以书写在竹简等器物上 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 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

  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2)隶书楷书阶段: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正楷、真书)(宋代形声超过90%)

  形体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隶书 产生于战国晚期,汉代通用 形体扁方,较长横画呈微波起伏,右下斜笔带捺脚

  草书 形成于汉代 使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辨认

  行书 出现在东汉晚期 比草书容易辨认,介于草楷之间

  楷书 形成于汉魏之际,南北朝至今 形体方正严整,有撇、捺、硬钩,笔画平易圆转

  (三)汉字的构成:

  (1)独体字:“象形字”“指事字”

  (2)合体字:“会意字”“形声字”

  应用:根据意符推究文字的意思,减少错别字

  (四)汉字文化:

  1、造字时的文化信息:东、西、南、北

  2、书法、篆刻艺术

  独特的中国文字文化博大精深

  三、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解决语文学习实际中的问题:

  1、标示出下列成语书写错误汉字,根据汉字构成的有关知识说说错误的原因

  浮想联篇(翩)、损身不恤(殒)、阴谋密计(秘)、以逸代劳(待)

  (附《说文解字》的有关字条解释:翩,鸟疾飞也,从羽,扁声篇,书也,一曰关西谓榜曰篇,从竹,扁声秘,神也,从示,必声密,山如堂者,从山,宓声代,更也,从人弋声待,竢也,从彳,寺声)

  2、我们今天的姓名就包含着很多意义,姓、氏、名、字包含着很重要的信息,联系今天所学知识,初步解读自己名字的意义试着为自己起一个“字”

  四、课下探究:

优美的汉字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和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方法。

  3.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奥运会徽、开幕式中国文字形义的特质导入课文。(展示幻灯片)。

  二、展示探究成果:(由四个小组展示,每组不超过5分钟)

  (一)汉字的起源:

  一般认为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单字4500个,其中认识的约占1/3)

  考古人员在距今45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文物上发现了“象形字” 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人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刻画符号(图画)----“象形字”----系统文字(据统计甲骨文中形声字占27.24%)

  (二)汉字的形体:

  1.汉字形体演变过程

  (1)古汉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籀)、六国古文----小篆(形声占87.39%)

  形体 使用器物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 商代后期 象形、字形方向不固定

  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 线条化、平直化趋势

  大篆 刻在石鼓 西周晚期

  小篆 可以书写在竹简等器物上 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 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2)隶书楷书阶段: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正楷、真书)(宋代形声超过90%)

  形体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隶书 产生于战国晚期,汉代通用 形体扁方,较长横画呈微波起伏,右下斜笔带捺脚

  草书 形成于汉代 使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辨认

  行书 出现在东汉晚期 比草书容易辨认,介于草楷之间

  楷书 形成于汉魏之际,南北朝至今 形体方正严整,有撇、捺、硬钩,笔画平易圆转

  (三)汉字的构成:

  (1)独体字:“象形字”“指事字”

  (2)合体字:“会意字”“形声字”

  应用:根据意符推究文字的意思,减少错别字。

  (四)汉字文化:

  1.造字时的文化信息:

  东、西、南、北

  2.书法、篆刻艺术。

  独特的中国文字文化博大精深。

  三、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解决语文学习实际中的问题:

  1.标示出下列成语书写错误汉字,根据汉字构成的有关知识说说错误的原因。 浮想联篇(翩)、损身不恤(殒)、阴谋密计(秘)、以逸代劳(待)

  (附《说文解字》的有关字条解释:翩,鸟疾飞也,从羽,扁声。篇,书也,一曰关西谓榜曰篇,从竹,扁声。秘,神也,从示,必声。密,山如堂者,从山,宓声。代,更也,从人弋声。待,竢也,从彳,寺声。)

  2.我们今天的姓名就包含着很多意义,姓、氏、名、字包含着很重要的信息,联系今天所学知识,初步解读自己名字的意义。试着为自己起一个“字”。

  四、课下探究:

优美的汉字教案3

  中文是一门古老而优美的语言,汉字作为中文的书写符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教授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份优美的汉字教案,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常用汉字,建立较为完整的汉字书写基础。

  2. 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过程,培养他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3.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书写和识别常用汉字。

  二、教学内容:

  1. 汉字常用字库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演变规律。

  2. 基本笔画的练习:通过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提高他们的书写技能和书写速度。

  3. 四声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发音和声调,避免发音错误或听力误解。

  4. 课文跟读和朗读练习:通过学习和练习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熟悉汉字的结构和发音。

  三、教学步骤:

  1. 汉字常用字库的介绍:

  a. 教师通过图片和示例,向学生展示常用的汉字,并解读其字义和书写结构。

  b. 学生通过逐个汉字的学习,学习掌握基本的汉字单词和词组。

  c. 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汉字的写法和发音。

  2. 基本笔画的练习:

  a. 教师将汉字的基本笔画示意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模仿书写。

  b. 学生按照示意图,逐个练习基本笔画,不断熟悉和掌握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c. 学生通过练习书写汉字,提高他们的书写速度和书写准确性。

  3. 四声的学习:

  a. 教师通过发音示范和课堂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汉字的四声和变调规律。

  b. 学生通过词语和句子的.练习,逐渐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发音准确性。

  c. 学生通过组织朗读比赛和角色扮演,加强他们对汉字发音和意义的理解。

  4. 课文跟读和朗读练习:

  a. 教师选择一些古诗或文章,让学生通过跟读和背诵积累词汇和句子的知识。

  b.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练习,加强他们对汉字的书写和识别能力。

  c. 学生通过朗读比赛和互动表演,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和汉字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

  1. 通过日常课堂练习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汉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定期组织书写比赛和口语表演活动,评选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进步之人。

  3. 分析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更加系统地学习和运用汉字,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使他们在学习中领略到汉字的美妙之处。希望通过这份优美的汉字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让他们爱上汉字,爱上中文。

优美的汉字教案4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初步建立自主收集、梳理材料的意识,掌握一定的梳理材料的`方法,尝试以做课题(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2、让学生了解文字的起源,理解汉字的形体与构成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提前1~2周的时间,布置学生预习,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要求分组(每组5~6名学生)以“趣话汉字”为题,写一小论文稿:可以细化为“趣话谜语”、“欣赏名家名帖”、“趣话名字”,或找出某些字的本义、引申义及相关典故,或找出与十二生肖有关的词语及相关的文化现象……

  二、上成讨论交流课

  指定几名学生代表发言、讨论、交流。

  三、测试评价

  1、由学生现场评价,给各小组打分。

  2、收上研究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优美的汉字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一些有代表性、具有美感的汉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丰富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汉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美感的汉字进行教学,如“爱”、“美”、“诗”、“画”等;

  3. 汉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注重发扬传统书法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或短小精美的诗句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提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的观点。

  第二步:讲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通过故事、图片或PPT等方式,生动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以及汉字的特点和独特之处。通过比较汉字与其他文字的区别,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认同感。

  第三步:介绍具有代表性和美感的汉字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美感的汉字进行详细介绍,如“爱”、“美”、“诗”、“画”等。通过详细解释和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每个汉字的意义、结构和书写方法。可以结合诗歌、故事或文化背景等方式,讲述汉字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四步:教授汉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介绍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强调书写要规范、工整。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每个汉字,逐步提高他们的写字能力。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书法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到汉字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第五步:巩固和拓展

  通过练习册或板书,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可以设计填字、连线、造句、写作等多种形式的练习题目,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熟练度和理解能力。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制作汉字书法作品、写汉字诗歌或吟诵经典诗句等。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考试、作业和口头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设计选择题、解答题、写作题等多种形式的评估题目,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定期反思和总结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优美的汉字教案6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从音、形、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

  过程与方法:收集与整理与汉字有关的传说、书法、字谜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

  一、导入课题

  放歌曲《中国娃》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

  二、走近汉字

  (一)汉字的起源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史皇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文 字 的 画,仓 颉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创 造 了 文 字。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还 有 一 种 传说,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二)汉字的演变过程PPT展示

  (三)鲁迅之汉字三美

  1、 听汉字的音美

  播放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

  思考:学生从汉字声调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听完诗歌后的感受。

  教师指导:汉字讲究声韵铿锵有力、音节和谐、抑扬顿挫.刚才我们欣赏的作品或如奔放的大海、或如涓涓的小溪。其声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净化了我们浮躁的心灵。

  2、看汉字的形美

  展示名人的书法艺术以及学生的书法作品(这里学生课后准备)

  思考:学生从汉字的笔画和字形的角度来谈自己的感受。

  汉字的字形由点横竖撇捺等构成。其方方正正、四平八稳,那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汉字或跳起了拉丁舞、有的如同酒醉的成龙打起了醉拳更是让我们感到的`是在欣赏汉字在纸张上跳舞,所以:书法是“纸上的舞蹈”。

  我们用耳朵欣赏了汉字的音美,用眼睛鉴赏了汉字的形美,下面就请用我们的心来感受汉字的意美。简洁的明字,有怎样的意美呢?

  3、品味汉字的意美

  (1)欣赏汉字日、月、山(板书: )

  教师:(幻灯片)一轮圆圆的红日描画出太阳圆圈的形状,如钩的新月与太阳的形状区别开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简单的几笔勾画,万物形态尽现。

  学生讲解“明”字的象形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样的意美。

  (幻灯片):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2)研讨:学生指出自己所找出的汉字的意义

  劣 平时如果用力少, 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

  舒 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选 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

  美,羊大为美。原始社会过着狩猎的生活,物质欠缺。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和审美习惯。唐代社会“以胖为美”因为他也有游牧民族(鲜卑族)的血统。(学生会意的)

  (3)是否任何汉字都可以这样解释呢?请听苏东坡和王安石的一段故事

  坡 滑 鸠

  王安石对苏东坡说:“我估计你是你家东面山上的一层皮,因为“土之皮”曰“坡”。苏东坡答到:“以老师高见,那么‘水之骨’曰‘滑’,可水是没有骨头的啊”。接着,苏问到王:“你知道‘鸠’为什么是‘九’和‘鸟‘组成的吗?”王答到:“因为它家有九个人。”苏东坡继续问到:“那为什么它家只有九个人呢?又是怎么构成的呢?”王只好摇头作罢。苏东坡答到:“桑之鸠兮,其子有七”《诗经》。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汉字并不是都能这样去会意的。这是因为汉字的构字不一样而导致的。 主要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4)探究汉字之美:

  请仔细观察右边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然后思考:这个会徽蕴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准备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在全班交流。

  参考要点: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 ,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三、汉字与我

  用优美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

  四、猜字谜

  1、春节三日(人)

  2、一半在河海,一半在天空,到底在哪里?老家在山东。(鲁)

  3、一个字,生得怪,六张嘴,两只角。(曲)

  4、汉语文字国,有三个“兄弟”:

  虽都是三笔,性格却不同。

  大哥大张嘴,不管他人事;

  二哥半张嘴,只管过去事;

  老三闭着嘴,十点迟迟起。

  (己已巳)

  5、有心走不快,见水它过满,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曼)

  五、用音形交交分辨错别字的技巧。

  以音辨形: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以形辨形 对于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

  以义辨形:对于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

  六、课堂小结:

  汉字的音、形、意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不知归路。

  七、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找一些汉字,体会汉字丰富的内涵。并以书法的名义把名字写在作业本内。

【优美的汉字教案】相关文章:

汉字尖教案12-10

汉字的故事教案05-10

大班有趣的汉字教案10-12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案12-22

汉字五和六的教案12-26

大班美术教案《汉字的笔画》10-18

幼儿园汉字四的教案10-17

幼儿园汉字二的教案12-15

【优秀】《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案02-19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有趣的汉字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