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飞呀飞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飞呀飞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飞呀飞教案1
设计意图:
年龄特点:因为作为一个中班孩子的看图讲述活动,我在设计本次活动时不但让孩子们对单幅图片的理解上做了几个环节的设置,还想通过几个特定的环节设置让中班的孩子对图片的连接有一定的.联系,对图片内容有一个连贯性的理解。
教育价值:图片以3个小动物的想象作为主要的人物形象,在设计中我以它们之间的对话来作为引出本次活动的主要教育价值,自己没有或不擅长的我们可以通过动手动脑来达到它,美好的创想就在我们的手中,只要肯动脑筋,肯寻找,我们会发现很多,并拥有很多。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试讲图片内的故事内容。
2、感知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开动脑筋的意识。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片内容,把握中心环节
难点:以图片内容的主题构想、创设,链接幼儿开发性思维的扩散
活动准备:
图片、动物形象道具、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完整出示,感知情节
1、完整看图主要提问:“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粗略感知主要提问:“为什么?”
二、分层解析,理解内容
教师完整讲述四幅图片内容
(2)借助图片,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三、感知情节,情感渗透
2、情感激发,联系图片人物
主要提问:你想让你身边的什么东西飞起来?怎么飞?
四、体验延伸、实践操作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飞呀飞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多种材料使鸡毛飞起来及用力大小和鸡毛飞起来的关系。
动手,在操作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3、能在游戏中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愉快心情。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有吹鸡毛操作经验。
物质准备:鸡毛若干、吸管、扇子、书、硬纸板、塑料袋等.
场地准备:为幼儿开辟游戏区和交流区两块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小飞机》入场,以吹鸡毛游戏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幼儿学小飞机的样子进入场地,咦,草地上有什么?,你们玩过吹鸡毛的游戏吗?
大家一起玩吹鸡毛游戏。
你们愿意和鸡毛宝宝做朋友吗?
二、探索用不同材料使鸡毛飞起来
扇子、书……
2、试一试,你是怎样使鸡毛宝宝飞起来的?为什么鸡毛宝宝能飞起来呢?
请幼儿演示
小结:有风才能使鸡毛飞起来,风大鸡毛飞得高,风小鸡毛飞得低。
三、探索怎样才能使鸡毛飞得高,飞得久
1、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尽力吹或扇使鸡毛飞起来。
2、要使鸡毛飞得高,就要用力吹,用力扇。
小结:小朋友用了这么多材料宝宝是使鸡毛飞起来,而且知道怎样是鸡毛飞得更高更久,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使鸡毛飞起来的,请小朋友去找一找,好吗?
四、游戏:鸡毛抗争赛
幼儿分两组,分别站在两边的草地上,分红、蓝两组。同一边的人合作把鸡毛飞到对方的草地上,并使对方飞来的鸡毛不落下,让鸡毛在对方先落地的一组赢得胜利,幼儿可以选择喜欢的工具比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成功之处还在于四次的体验学习。第一次,体验是游戏,通过“吹鸡毛”看谁吹得高亲身体验吹起鸡毛需要力气和方法,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第二次体验通过试一试、想一想、孩子们通过手动操作用多种材料使鸡毛飞起来。第三次体验,同一工具用力的大小,鸡毛飞得高、飞得久,不断用力吹、扇,鸡毛才不会落地。最后环节以游戏“鸡毛抗争赛”为契机,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分成两组进行比赛,体验胜利的喜悦,同时体验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愉快心情。这四次体验学习,由浅深入,层层递进,整节课以感知体验贯穿始终。
【中班飞呀飞教案】相关文章:
《飞呀飞》教学反思10-16
《飞呀飞》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01-08
中班语言野兔飞比教案04-27
《谁会飞》教案01-24
谁会飞教案10-26
雁儿飞教案01-26
想飞的乌龟教案04-08
《谁会飞》教案优秀10-12
中班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01-17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想飞的小象》优秀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