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用)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形声字的发音规律,知道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的关系。
1、利用已学习过的声旁,能识读晴、清、饱、抱、洋、样、城、诚八个汉字及其相关的词组 。
2、过分析字形了解字义,能辨别具有相同声旁的汉字,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组词。
教学重点:
利用字形、字义、字音,进行集中识字教学
教学难点:
辨别具有相同声旁的汉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1、写有偏旁、笔画、相关熟字的卡片
2、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具有相同声旁的生字,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简单的组词造句,并区别、辨认具有相同声旁的汉字。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指名认读熟字:青、包、羊、成、清、跑。
(2)学生集体认读偏旁:日、扌 、土 、氵、讠
(3)使用导语进入新课;小朋友,大家一起看图中的小猴和山羊在玩什么游戏呀?对,他们在玩猜字游戏,今天我要教小朋友们玩一个找朋友的猜字游戏,小朋友们可要听好了。
2、拼读生字
(1)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中两个生字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试着让学生由熟字及注音来拼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试读,正音,尤其是韵母ing、 ang、 eng 的发音以及声调的变化
(3)教师示读,告诉学生每一组的汉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声旁
3、字词教学
师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第一组:青、清、请
启发学生说说晴、请左边分别是什么偏旁,与该字的字义有什么关系,再由教师归纳:晴天的晴,与太阳有关所以要以日字为偏旁,而请客的请与语言有关所以要以言字为偏旁。同时可进行一些简单的组词造句,如太阳出来了,天晴了、请问等
第二组:包、饱、抱
由学生来分析字形、字义,教师归纳:吃饱的.饱,左边是食字旁,跟食物有关,而抱娃娃的抱左边是扌旁,因为要用手来抱。同时教师在写出一个熟字跑,巩固以字形来辨别同声旁汉字的观念。
第三组:成、城、诚
分析字义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告诉学生要做一个讲真话,做真人的好孩子,养成诚实的美德,以及使学生明白长城使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象征,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4、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注意由独体字变为偏旁时的笔画的变化,例土的最后一横改为提,日要写得瘦长一点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组及课后句子,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运用生字组,检查学生对具有相同声旁的汉字的辨别。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新学的生字,词组。
(2)进行同声旁汉字的辨别游戏。教师可请12名小朋友到教室的前面,每人发给一张卡片(上面印有课文生字的12个偏旁),然后让他们各自找朋友,组成一个汉字,然后请下面的同学认读合成的生字。
2、进行说话训练。
朗读读读写写中的两句话太阳出来了,暖洋洋、雨过天晴,山清水秀注意朗读时的词儿连续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请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生字试着造一些简单的句子例我爱长城、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作业指导
(1)抽个别生字,请学生回答生字结构,例晴的左边是日,右边是青;
(2)请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3)先让学生自己做,再同桌互改,最后教师纠正练习。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太阳出来暖洋洋、雨过天晴,山清水秀。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2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教材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数。在次基础上,认识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
“想想做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时间观念,并注意通过操作巩固钟面上整时数的认识。
设计理念:
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有着全新的特点,其一就是是新教材具有生活性,它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强调联系生活。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越性,立足学生实际,围绕数学教学课程标准,冲破“以本为本”的禁锢,大胆地取舍,整合教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题目、问题,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大胆表达,在主动学习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从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整时,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2.使学生初步认识大约几时,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
3.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大约几时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你喜欢我们这个学校吗?猜猜这是我们学校的什么地方。(课件出示学校的一些照片:操场----宿舍----食堂----钟楼)
钟楼上的钟有什么用处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面。
[评析: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认识几时:
1.(课件出示表示3时的钟面)谁来介绍钟面上有些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12个数字。
在学具钟面上指出时针与分针。
2.引导:观察钟面,说出这是几点钟(3时),怎么看出来的。指出3点钟又叫3时。
时针与分针转动至5时、7时,分别让学生说说是几时,为什么。
3.谈话:7时了,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又要开始了,今天来了一些客人老师,他们非常想知道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我们向他们介绍一下,好吗?
课件出示小朋友的起床、做操、吃饭、活动、睡觉的照片,上面配有相应的时间,帮助学生回忆并完整地表述出来。
设疑:做操是8时,睡觉也是8时,是同一个时间吗?怎么会有两个8时?(指出: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一天有24个小时。)
4.小结方法:刚才我们看的几时,怎样才能很快看出来?
5.拨钟:在学具钟面上拨出3时、5时、9时,找出拨得快的窍门:分针一直指着12,转动时针。
随便拨一个几时,考考同桌。
[评析:1.由于一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时间概念非常薄弱,借助配有钟面的学生的生活照片,让学生作为主人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2.将书上的习题进行改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两个8时的问题,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一难点问题。]
三、认识大约几时:
1.在钟面模型上拨7时不到一点,问:“这是几时?”。
在钟面模型上拨7时超过一点,问:“这是几时?”引导学生讨论。
2.指出:7时不到一点或超过一点,可以叫做“大约7时”。
3.课件出示一些大约几时的钟面,学生说出是几时。
四、巩固应用:
1.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动画演示)
4时8时大约9时
2.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几时,和同桌交流,集体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间。
[评析:让学生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间,既巩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
五.扩展新知:
1.介绍各种各样的钟。(课件出示:各种钟的图片)
2.着重介绍电子钟。
(出示都表示5时的三只钟)
谈话:观察这些钟,你发现了什么?
3.提问:现在快下课了,估计一下现在大约是几时。
4.布置课外作业:把双休日在家8:00、11:00、3:00、5:00自己在做的事记下来或画下来。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21
小学微课教案模板05-20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案11-08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01-03
小学心理课教案05-17
小学写字课教案09-21
小学篮球课教案12-11
小学语文课教学反思09-12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