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08 20:59: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5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

  牐犓凳祷岸砸上《奇怪的大石头》我感觉是有点枯燥的,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长大后靠自己出国解决疑惑的故事.对于教学上我首先明确课文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石头产生的疑问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上课时先让学生们通读全文,搞清处<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么样解决内心疑惑的?说实话我在上课之前是认真的准备的,我想好了上课应该说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我又该怎样回答他们.可是一上课,好多东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样.

  对本堂课的不足点我总结如下:

  牐犚唬对课本的阅读太轻描淡写

  牐犜谖谋镜拇理上我基本上用了提问的方法,如让学生说说<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学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轻描淡写的带过了。没有让学生针对性的读一读,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够深.

  牐牰.阅读的针对性不强

  牐牰杂诳挝奈椅胰醚生们一直在读.但是学生们虽然在读,可我感觉他们只是在配合我,他们心里是不清楚为什么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我现在想来,其实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如可以分1.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有感情地读.3.因为深入了课文,以读来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让学生读的有点不知所谓.

  牐犎.目标不明确

  牐犗衷谙肜次冶究蔚哪勘昝挥泻艿耐瓿桑我现在上课我感觉我一直在设计一个过程,常在想最好学生们回答的和我一样,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一旦学生偏离我就不知道如何应付,常会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过程和我一样了,我就觉得成功了似的.其实现在想来,这跟我对教学目标不明

  确很有关系.我觉得我们不管课怎么上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不偏离.站在学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学生上也未尝不可. 牐犃硗馕揖醯梦叶匀年级的学生到底有怎么样的水平不是很了解.自己的板书也不够干净和漂亮.这些都有待我改进。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2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我想:李四光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动脑的人,这节课不正是要让学生学习他这种优秀的品质吗?于是,我便改变了以往师提生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来解答。下面是我的一段教学片段:

  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即提出一个小问题,就会有小进步,提出一个大问题,就会有大进步。提出的问题越多,进步就越大。没有问题的同学可能是你全懂了,呆会儿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就由你来答或者是你没有一点进步。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划出你的疑问,批出你的感受,比比谁的进步最大,好吗?

  生:读课文,认真批注。师巡视。

  师:哪一个爱思考的孩子先来发言?

  生:这块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怎样来到这里的?

  生:这块大石头是从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生:那“这里”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这里”指的是李四光的家乡,我从资料中得知李四光的家乡在湖北黄冈。

  生:这块石头究竟是什么时候被带过来的?

  生:老师不是说了吗?是第四纪的时候,大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生:那究竟是哪一年呢?

  (看来,这位同学不问出个具体的年月誓不罢休)

  (学生们个个沉默无言,眼神里充满了疑问。)

  师:这位同学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的学习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关于这个问题,课后我们去查一查,好吗?

  生:第四纪冰川怎么只带来了一块大石头呢?

  生:是呀,这里怎么只有一块大石头呢?(同学们纷纷向我发问)

  师:我想,这是这块石头与这个地方的缘分,是缘分让这块大石头来到了这里。其余的石头大概与这个地方缺少缘分吧。就像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是缘分让我们相聚、相知,我们彼此间应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才是啊!

  生:老师,这块大石头怎么这么大,它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备课时还真没有想到,情急之中,我把问题推给了学生。)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呀?谁能答出来,谁就是这位同学的老师。

  (谁知,学生们一个个都皱着眉头,连连摇头,用疑问的眼光看着我,等着我给他们指点迷津呢!可我也不太清楚啊,怎么办呢?没办法,只有推到课后去完成了。)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的很棒,老师把这个问题作为作业,留给大家课后思考。”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算结束了,可是这节课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课堂上孩子们那咄咄逼人的质疑让我惊喜,也令我不知所措、备受尴尬。为什么孩子们提的问题,自己备课时却没有想到呢?反思自己的备课,老师只顾追求“先声夺人”的效果,追求教学问题设计的巧妙,追求教学语言的'优美,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等,只以教师成人的眼光来备课,这样的备出来的课堂完全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表演,老师牵哪儿,学生走哪儿。只要老师所提的问题被一一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大功告成。从不考虑这些问题是否是学生所关注的,是否是学生想急于弄明白的。这样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解学生之所疑,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把语文课堂真正地还给孩子们。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3

  今天,我在班里公开教学《奇怪的大石头》这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并不断探索研究,最终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发现,为中国人争光。文章内容通俗易懂,学生一读便知,关键是要让孩子们体会李四光的精神,李四光对大石头所表现出的兴趣是不一般的,他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李四光对大石头所持的恒心是令人动容的,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外,经历那么长时间,他的痴心不改,他的执着依旧,这是怎样一种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呀!李四光提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是与众不同的,他很会观察,也很会思考。所以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从该文中受到启发。我想:教学本文,惟有让学生多读读课文,学生才会从中受益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们通读全文,搞清楚教材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让学生说说李四光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么样解决内心疑惑的?带着这种思路把学生们引入课本内容中,整节课学生们听得很有味。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许多问题:

  一、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充分

  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我还欠成熟。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前松后紧,一开始我让同学们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的时候,我总怕指导不到位,叫了许多同学发言,结果浪费了时间,致使在最后体会李四光精神这一环节上时间不够充裕,重点不突出了。

  二、目标意识不够强烈

  由于以往教学总是认真地参考教参中的教学过程,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给于的关注偏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也是过多的把时间花在了过程的设计上,对整体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充分全面的思考。尤其是语文技能性目标定的不够准确、全面,课堂上注重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但是段的训练还有些欠缺,没有做好语文低段和中段的衔接。

  仔细地反省一下,课堂上出现了这些问题,首先是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不清楚三年级已经有了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基础。其次是我在备课时钻研教材不够,没有定位出准确的目标,当一个环节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环节便沦落为只是老师的一种修饰,而学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师的演出。这怎么能够是一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呢?再次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设也不够全面,造成课堂上应对不灵活。

  今后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和学生上,找对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争取得到更大的进步。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4

  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整个教学设计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采用媒体直观展示法,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又契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本堂课生动、扎实、有效而又亮点不断闪现!

  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回答精彩时,我带头鼓掌,当某个学生鼓起勇气举起双手时,让学生给他鼓掌,当全班齐读课文很棒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鼓掌,让学生在掌声中成长。看着学生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我觉得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掌声,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本

  整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领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五个教学环节。其中第2-4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走到一位同学边,摸摸她的头):英子,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把自己当作英子,说:“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让一位女同学上台)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小英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又创设情境:“小朋友,此时,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学生热情的话语打动了我们:“别怕!我们不会嘲笑你!”“勇敢点!”等等,很感人。

  当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时,老师引导:快把这夸奖的掌声响起来吧!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英子你想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你们的爱使我终身难忘。我要自信地面对一切。”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到英子从忧郁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到大家的爱。这部分情境的创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我努力让孩子在这次互动的爱的学习活动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如本节课重点指导第一次掌声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5

  《奇怪的大石头》这一课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本课后,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略有收获:

  一、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在首位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板书课题之后,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块大石头到底有多大?”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块大石头奇怪在什么地方?”还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块石头到底从哪儿来的?”这样以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理解课文内容要抓住关键词语

  我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在课文中画出描写石头的句子,再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但是孩子们忽略了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在学生们反复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它的“大”。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

  三、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

  朗读是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抒发感情,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时,我除了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外,主要采用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6

  我把目标定位为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和执着的精神。我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思考来理解课文,把学生带入情景,扮演李四光和老师进行对话感知问题,学生对扮演李四很感兴趣;最后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一读再读,深入思考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经过共同的讨论,我们得出结论:

  1、李四光思考了许多年

  2、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知识

  3、李四光专门回家乡对石头进行了考察。

  4、继续研究发现长江流域有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通过这样的结论和总结,我立即引导学生谈收获,通过看李四光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一开始不太敢谈,只有几个举手的,但我抓住这几个同学的带动作用然后启发,学生就谈的好多了:不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永不放弃、爱思考、不轻易放弃,甚至连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名言“不抛弃、不放弃”都有学生谈到。我又抓住学生平时积累成语的习惯来激励学生,有同学用上成语了,你也可以用平时积累的成语来描述,学生又谈了不少,而且让人感觉到学生对课文的主旨体会的比较到位,最后以我的“锲而不舍”做了小结。一节课下来,我发现不少学生在启发与鼓励下变的更爱思考了。也更会思考了。第三节课,我乘着东风让学生写上课的收获,结果有的学生写了两页还多,从知识方面到精神方面,学生确实能把收获谈出来了。我又趁势告诉学生,能写出这么好的收获,你就已经会写很棒的读书笔记了,在收获前边再加上对课文的介绍和对重点句段的体会等等,一篇很棒的.读书笔记就诞生了。孩子们为自己的这一收获兴奋不已,纷纷举着手告诉我,“老师,我写了两页多收获呢!”

  课后,我思考,这篇课文的教学真的收获不小,单单是意外地教会了学生写读书笔记就让我很是欣慰。以后继续努力,尽可能多的营造这样多方面丰收的课堂。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7

  一、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充分

  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我还欠成熟,词语教学、学生读词、还有问学生问题的时候,都显得在时间衔接上不够紧凑,存在一些脱节的问题。这些应该把握好时间的地方。

  二、目标意识不够强烈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也是过多的把时间花在了过程的设计上,对整体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充分全面的思考。当一个环节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环节便沦落为只是老师的一种修饰,而学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师的演出。这怎么能够是一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呢?而又怎能是一堂好课呢?

  三、发展观念不够明确

  三年级学生还更需要的是培养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我却一直都担心学生答不上来,从而没有设定专门为培养概括和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环节。所以,通过这个课我认识到,定目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定准确目标,要努力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情况来确定目标。

  我仔细地反省了一下,首先是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不清楚三年级已经有了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基础。其次还有自身的语言缺乏魅力,缺少一股那种引人入胜的',想要把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听进耳朵、记在心里的力量。老师应该有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难度挑战的精神。以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和学生上,也会找对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8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自己通读了教材,认真钻研了教学用书,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在教学第二课时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李四光提出了哪些疑问?

  (3)李四光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等等;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在学生们反复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它的“大”。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石头的真正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教育学生要学习李四光这种执著求索的精神品质。

  最后,我又引导学生解决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几段,找一找李四光是如何解开怪石之谜的,感受李四光从童年到青年到中年执著研究的可贵品质,并重点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等关键词语来体会,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模仿写话等,解决了第三个问题,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反思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以几个关键问题统领全文的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目标、有重点、有任务、有兴趣,汇报起来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增加,每个孩子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习热情比较高。对本堂课的不足点我总结如下:

  1.在让学生说说“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时,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后,我就轻描淡写地带过了,没有让学生针对性的读一读,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

  2.阅读的针对性不强。课文让学生反复在读,但是学生虽然在读,可我感觉他们只是在配合我,他们没有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情感来。我现在想想,其实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如可以分

  1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有感情地读。

  3因为深入了解了课文,以情景读来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让学生读的有点不知所读。

  3.教学内容的设计还需再合理化。上课时感觉是在设计一个过程,好学生回答的和我的想法一样就可以了,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如果学生偏离我的想法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过程和我一样了,我就觉得成功了。其实现在想想,这跟我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很有关系。

  其实,我觉得语文课我们不管课怎么上,万变不离其中,那就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教学任务,让孩子学会、会学,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不偏离学生的回答角度,其实跟着学生走、跟着孩子学也未尝不可。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9

  “接下来,我来当文中的老师,你们就是李四光,咱们一起来读读。”听完这话,学生们的眼中马上绽放异彩,读得入情入境,颇有味道。比起之前让同桌单纯地让学生角色读,更有示范性。

  朗读是语文有效教学细酌入“味”之佳法。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教师、学生进行互动,产生共鸣,真正落实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于是教学产生了思考,朗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步步为营的。以本课为模板,探究如何有层次地让学生进行有效性的朗读。 1、充分做好预习,奠定有效朗读基础。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只有扎扎实实落实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才能预约下一步的精彩。对三年级学生而言,生字词是朗读的障碍,要让学生通过预习,通过查字典等各种方法解决文章中“秦、陨、卧”等生字,为流利的朗读扫清障碍。同时,老师应要求学生预习时的朗读应该是放声朗读,不仅训练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李四光爱观察、勤思考、乐发问、善研究的精神奠定情感基础。

  2、朗读目标不明确,朗读代替阅读

  在课堂朗读这一环节上,教我最初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于是,孩子们张开嘴巴,咿咿呀呀地读起来了,教室充斥着学生的朗读声。读完了,我点名提问学生有何感受时,有些孩子露出了茫然的眼神。朗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是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过程。这种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是不能使学生体味到文本内所蕴含的真实意蕴的。在读之前,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增强读得目的性。如:为什么大石头那么奇怪?它是从哪儿来的'?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3、情感没有梯度,朗读层次不清

  课上,我运用了常见的朗读指导方式,安排学生在个别读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读,这样一节课下来,虽朗读得花样翻新,但学生的情感领悟不够深入,也不能深入到文本的意蕴中,更不能达到实质效果。就本课而言,应深入精读,引导学生理解李四光是如何进行观察、思考,体会其思想过程,进而真正了解李四光这个人物,再进行朗读,才能读得深入。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0

  《奇怪的石头》这节课教的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长大后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明白了大石头了由来的故事,在让学生们读课文时我反思了自己在3.2上这节课的失误。采用了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的方式,总结主要内容时运用了提示语“李四光小时候______,后来,______,终于明白了_______。”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变得积极起来,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课后有个学生找到我问我为什么这节课这么好玩。这句话能看出这节课的成功。

  第二节分析课文,在讲对李四光印象时,同学们却沉默了,一下子课堂陷入了僵局,现在想来可能是没有总结上节课内容的缘故,以至于同学们李四光谈不上什么印象了。看到这个情况后,我把这个问题一步步分析,从爱提问同学们总结出他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从在老师的.回答中发现问题总结出他是个爱动脑的孩子,从长大后他不放弃研究能看出他是一个执著追求的孩子。从而总结出中心思想。这节课自己认为不是很好,课堂气氛很低沉。同学们都不积极,以至于心思都不在课本上问题也很少同学能想出来,以后要加强调动兴趣的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3: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1

  《奇怪的大石头》这一课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反思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本节课做得比较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家乡的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板书课题之后,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块大石头到底有多大?”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块石头奇怪在什么地方?”还有的说:“我也想知道这块石头到底从哪儿来的?”这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描写石头的句子,再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但是孩子们忽略了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在学生们反复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它的.“大”。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

  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

  三、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

  朗读是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读书来理解课文,通过读书来抒发感情,通过读书来提高素养。在课堂上,我先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从重点的词语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采用教师示范、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2

  《奇怪的大石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难点就是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是用导学案的形式展示给同学们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自己学习,让他们自己答题掌握或者是小组之间讨论完成。通过检查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发现学生基本上能较好的完成预习,大多数学生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有部分学困生需要课堂上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石头是从哪里的?为什么周围这么平整?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努力做到让所有的答案行语言都出学生嘴里出来。

  不足之处:

  一节课结束后我再细地反省了一下本堂课,我感觉到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不清楚三年级已经有了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基础。其次还有自身的语言缺乏魅力,缺少一股那种引人入胜的.,想要把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听进耳朵、记在心里的力量。最后是我自己还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陪着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的位置上,还没有意识到“老师应该有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难度挑战的精神。”面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么多问题,以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和学生上,也会找对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做。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3

  《奇怪的大石头》为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及山东版语文第五册的课文 ,讲述了李四光的轶事。不妨看看人教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以下我从课堂教学情况和自身原因两个方面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就课堂教学情况而言,我重点地思考了三点:

  一、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充分

  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我还欠成熟。教案中,我还设计第五个环节,就是书写指导,但在课堂上我还来不及实施这个环节。在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糜老师帮我计算了一下时间,总共花了十分钟的时间。之后是学生读词、还有问学生问题的时候,都显得在时间衔接上不够紧凑,存在一些脱节的问题。这些应该把握好时间的地方,我应该在下次引导好学生,使整个课堂教学紧凑,从而让整个课堂显示出一种精神抖擞的气氛。

  二、目标意识不够强烈

  很惭愧,一个教了两年书的语文教师还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概述一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往仅会认真地参考教参中的教学过程,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给于的关注偏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也是过多的把时间花在了过程的设计上,对整体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充分全面的思考。上完课之后,特别是听了糜老师的评课之后,才真正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当一个环节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环节便沦落为只是老师的一种修饰,而学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师的演出。这怎么能够是一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呢?而又怎能是一堂好课呢?

  所以,一堂课设计的好与坏以及学生上课情绪的调节很重要,但是这些都是要建立在一个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的。

  三、发展观念不够明确

  刚才说了目标重要性,通过反思我认识到对于课堂教学目标中的不足和缺陷:我确定的目标太低,以及缺乏足够的发展意识。我潜意识中还只是停留在一、二年级只要会读词,读通课文的要求上。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这远远是不够的。三年级学生还更需要的是培养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我却一直都担心学生答不上来,从而没有设定专门为培养概括和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环节。糜老师说的对,如果我一直都不敢提、不敢教,这些学生到了六年级还是不会。所以,通过这个课我认识到,定目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定准确目标,要努力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情况来确定目标。

  我再仔细地反省了一下,我会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不清楚三年级已经有了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基础。其次还有自身的语言缺乏魅力,缺少一股像糜老师那种引人入胜的,想要把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听进耳朵、记在心里的力量。最后是我自己还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陪着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的位置上,还没有意识到“老师应该有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难度挑战的精神。”

  面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么多问题,糜老师能让我及时发现问题关键所在,是我今后进步的前提。以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和学生上,也会找对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希望各位老师在以后能给我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以此使我得到更大的进步。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⑴ 《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⑵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三、指导写字

  1、板书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⑴ 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⑵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⑶ 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并且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要把握住课堂,课堂有效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

  语文课应该有这样三个标准: 环节要简,主线要明,问题要精!这就要求有效的提问应从整体入手,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大问题设计应该是提纲挈领,因此设计能贯穿全篇的问题来当主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就是张庆老师倡导的:“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本节课我提出来了练习上下文的四个大问题:第一,“大石头怪在那里?”第二,“李四光问了哪些问题?”第三,“李四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第四,李四光是怎样揭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的来历的?课堂提问呈递进式进行,层层深入,非常有效。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问题要难易适度, 难度太大的问题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对于李四光提出的四个问题,开始在读完两边后,我问孩子们:当你把李四光提的一个一个问题读一遍后你有什么体会?孩子们很茫然,然后我有换了一种问法:你觉得李四光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回,孩子们积极参与了,有话可说了。这就是暴露出我的课堂提问的一个弊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情感体验是沉睡着的,一般不是马上就会被激活的,需要教师合理有效的

  引导,引导中抓住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的切入口。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应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以适应学生的水平发挥。

  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找不到思维的切入点,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提出的问题太急, 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就好象喂一口饭还没嚼就要学生吞下去一样。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5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我想:李四光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动脑的人,这节课不正是要让学生学习他这种优秀的品质吗?于是,我便改变了以往师提生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来解答。

  课堂上学生跟着李四光的思路,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

  1、这块大石头从哪儿来的?

  2、是谁把它放在那里的'?

  3、这块大石头为什么没卧进土里?

  接着针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找出答案,探讨李四光解决内心疑惑的整个过程,跟着这种思路把学生们引入课本内容的学习中,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整节课学生们听得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

  这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因为是教学观摩活动,所以我尽量追求教学问题设计的巧妙,追求教学语言的优美,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等,只要学生顺着老师预定的方向走,教学任务就算大功告成,而缺少考虑——这些问题是否是学生所关注的,是否是学生想急于弄明白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还没有真正“放手”,解学生之所疑,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把语文课堂真正地还给孩子们。这应该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03-27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04-21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5篇)04-0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反思12-02

教学反思语言教学反思12-07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9-10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24

教学的反思07-23

教学的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