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20 08:06: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1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学生在以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是对知识的迁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2、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计算过程。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时,由一道应用题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导入,然后将其中的一个两位数改为三位数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结果,教师进行指导。最后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知识的巩固通过数学国“数学状元”的初赛,复赛,决赛的方式体现。通过问题:“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最后通过课后思考问题:“三位数乘三位数,你会计算吗?”拓展提高。

  本节课完成后我认为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知识强调时让学生参与,加深印象,加深理解,教师不要重复。

  2、应给学生更多的激励性评价。

  3、板书基本功需要加强。

  4、学生出现错误后,可由学生自己找出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为了关注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我先让学生通过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后,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在这里我过早地把退位减法的方法也出示,一下子就把教学目标拔高了。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学生们喜欢的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的教学情境引入教学,并设定了在20xx年、 20xx年和20xx年的信息中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了学生的尝试计算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如20xx年比20xx年多生产多少部?20xx年比20xx年少生产多少部?在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从而引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这样的一句话,殊不知,原来如果用“求相差数”或“用大数减小数等于相差数”这样的数学语言,更能让学生明白和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在尝试计算不退位减法,也就是第一个数学问题:20xx年比20xx年多生产多少部?43 5-322=,如果改变教学策略,把尝试计算改为师生之间的共同交流来完成,把时间节约起来,放到后面的退位减法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中,就好了,这样做的话,不至于后面的练习题没有完成了。

  由于知识的学习是有坡度的.,而且是层层递进的的关系。在教学三位数连续退位减的之前面,如果适当地增加三位数个位上不够减的退位减法,让学生经历个位不够减的三位数减法计算方法后,再来学习连续退位减的三位数的减法,这样做的话更容易学习和更能让学生接受。

  在教学连续退位减法时,我虽然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后,发现个位不够减和十位不够减,但在这里,我没有很好地去捕捉学生的信息,比如在学生试算时,我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计算时,遇到了困难了吗?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说没有,只要一个学生说“我有”,当时我没有及时抓住这个学生的困难来展开讨论交流,而是把这个学生的问题忽略了。因为当时,我想学生都会做了,只有一个说有,应该都没有问题了,所以没有去理会那个学生,也没有去问他的困难是什么,而是自己把“个位不够减和十位不够减怎么办?”这个数学问题提出来了,让他们同桌交流后,再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完成这个教学难点。现在想想,当时这样做是很不对的,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问题不放,让他们展开积极的讨论得出计算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总结概括计算三位数减法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让他们运用多种的形式多说,多交流,反反复复地进行互动交流总结,并梳理出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明白笔算减法一般步骤与方法。这样做不是更好吗?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这里也就很好的解决了。

  一节课下来,感觉不是很理想,由于教学时间的掌控不理想,导致设计了很多的练习,都无法在课堂上一一地完成。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学环节有点混乱

  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信息。

  最后感谢校长在我的教学设计上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要不在在课堂上让学生看着信息表来提出一个用减法的数学问题的话,教学时间会更少,更难掌控教学环节。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3

  青岛版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把知识融于一个个有趣的情境串中,使学生在情境串中解决问题。本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勤劳的小蜜蜂整装待发采花粉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图,通过学生讲故事——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知识学习与解决问题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了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知识链,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的算理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自己喜欢的问题,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4

  在本节课的设计,我没有孤立地看待三位数乘两位数,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

  在教学时做到复习已有知识,先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作好准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尝试理解新的内容,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中创设了预习问题。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对于问题,通过学习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同时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达到获取新知目的。

  教学中能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首先老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要求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

  在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没有将新旧笔算进行很好的对接,没有强调算理,未能强调好“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在练习与作业中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教学中要改进的地方:复习要到位,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让旧知迁移效果会更好,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必练,每节课都进行口算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5

  今天执教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练习课,从同学练习反馈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作业全对的同学仅占全班人数的50%,这令我很费解,因为我觉得这两天教学还是挺不错的。作业改完之后,我并没有急于发给同学订正,我打开了存在错误的21本作业本,仔细寻找着错误的原因。最终我发现同学的错误主要集中为两类:一是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一类是积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又打开了书本重新审视起教材来,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对教材的钻研仍然不够深入,对同学的认知水平估计缺乏。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执教四年级新教材了,我自认为对教材的例题编排十分清楚,其实不然。同学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课时“新授课”的教学存在问题。教材中只布置了一道例题:144×15。我的教学是从口算训练(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引入的。在教学中通过14×15与144×15的计算方法比较,使同学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理解了其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同时还明确了“四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因为其方法也与今天学习的方法是一致的,仅仅数值更大一些。到此为止,我认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就依照书本训练逐个完成。可问题就出在了训练上。教材的训练中“想想做做”的第1题有3道训练,有两题是“积末尾有0”的乘法,一题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第2题“改错题”中也布置了一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课堂中训练的效果也不好,当时我想可能是第一节新课同学还没有进入状态吧,也可能是因为刚学了一道例题就训练同学还没完全理解方法吧。

  其实不然,“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在这之前同学只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怎么可能中间有0呢?所以像“想想做做”中的309×26这样的`题目教师应该用“教学例题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应该在同学尝试笔算的基础上,充沛出现同学的笔算过程,尤其是出现一些错误的笔算过程,通过对错误资源的辨析、占有,真正掌握笔算的方法。

  而“乘积末尾有0”的乘法同学的错误主要还是因为三位数的引入,如《补充习题》中的48×225的笔算,同学的在进行25×8的计算时没有任何问题,到再用百位上的2乘以8并加上进位的2时同学错误较多,许多同学都是加的1。面对这样的错误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一位数乘加类”两步口算习题的训练,如:2×8+2,协助同学将笔算的过程直观化分解。并要提醒同学注意进位数字,改变“进位数字通常是1”的惯性思维方式。

  以上反思是否有用尚不得而知,仍需在教学中加以试验。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6

  本认为无论是退位减还是不退位减,都有二位数减法为基础,让孩子们类比推理进行自主尝试,然后再进行归纳三位数计算方法与二位数计算方法一样: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一当十。然后再复习一下数量关系式如:一共—借出=还剩,还剩+借出=一共,一共—还剩=借出;还有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增加每日一题,让孩子们学会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有序思考。

  谁知,结果竟然出乎想象。孩子们错误是五花八门:横式上的数抄到竖式上抄错、基本的减法口算9—6=5的也有、梨比苹果少50个竟然用菠萝减50的.有、用苹果加50的也有……一个字,晕!

  口算天天练,是因为有练的必要。因为所有的计算都要以口算为地基,只有地基牢固才能保证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三位数减法计算如此,加法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我的预设太高,孩子们的起点太低,理想和现实之间有距离。我应该重新审视我的教学高度,蹲下身下,带着小蜗牛们再出发!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7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在看图观察、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分小棒和看情境图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我在逐步讲解竖式

  书写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3)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

  本节课有两次比较。

  其一:本次教学是以两位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

  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尤其是在计算个位除法时,如果个位上有余数,学生在

  写商时很容易卡在那里或理解不清瞎写,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多说多讲,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8

  教学中,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小小图书馆”数学情境。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我创设的情境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更乐于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有助于培养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展示的机会。

  在探究计算规律的`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在不同算法的汇报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说明计算顺序的合理性: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减。

  3、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计算顺序、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对此印象会更为深刻。

  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转变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只要学生能够答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场面令我欣慰。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我平时课上的训练。我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请你来添添数”和“请你来玩掷骰子”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算法都令我感到吃惊,也令我感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9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逐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培养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我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在导入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告诉学生我校图书馆新增设很多图书的消息,从而激起学生去看一看的愿望,之后出现了新书情况的信息。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上课的状态,而这一切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由于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这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正向的迁移,因此,在新授段,我并没有对新授的内容做任何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与尝试,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方法。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也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原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计算方法。进而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说明和强调,既不繁琐又能画龙点睛,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使习题形式新颖而又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巩固时我设计了买电饭锅,钓鱼等 活动,学生兴趣很浓。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让学生在尝试与探索中获取知识,而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与必要的指导。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能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10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逐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我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在导入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告诉学生我校图书馆新增设很多图书的消息,从而激起学生去看一看的愿望,之后出现了新书情况的信息。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上课的状态,而这一切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由于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这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正向的迁移,因此,在新授段,我并没有对新授的内容做任何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与尝试,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方法。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也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原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计算方法。进而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说明和强调,既不繁琐又能画龙点睛,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让学生在尝试与探索中获取知识,而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与必要的指导。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能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11

  目标预设:

  1.经历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的竖式减法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用差加减数验算减法的方法。

  2.通过学习,能够归纳出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3.感受三位数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会算三位数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连续退位减法中十位是多少减多少。

  教学工具:

  小黑板、计数器图片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喜欢看书吧!前两天,老师作了一项调查,知道咱们班有很多同学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班谁读得书最多?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班***读了85本书,xxx读了64本书。根据这两个信息,你们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四种问题:(1)两人一共读了多少本书?(2)***比xxx多读了多少本书?(3)xxx比***少读了多少本书?(4)xxx再读几本书就和***一样多了?

  [由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师:刚才我们有三个问题都是用减法做的,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

  独立演算,集体核对。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

  1.探究例1。

  (1) 调查中,老师从图书馆的老师那里了解到:咱们班去年借书185本,今年借书335本。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一个作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板书: 335-185=)

  [再次活用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他们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 (2) 学生们列竖式尝试笔算。(学生汇报)

  (3) 用计数器演示,讲解算理。

  个位上5减5得几?十位上3减8不够怎么办呢?(指名说说。)

  引导学生明白:十位上3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退l,十位上拨10是13,13减8得5,百位退l后是2减1得1)并说明:退1可以在上面点一点退位点。

  追问:十位上不够减怎样算?为什么百位上是2减l,而不是3减 l?

  (4)我们算对了吗?怎么验算?

  [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

  2.教学例(连续退位)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1) 通过调查,老师还知道:咱们二年级借书最多的.是二(1)班,今年借书410本。

  结合这条信息,你又知道了什么?二(1)班比咱们班多借多少本书,可以怎样列式?先由学生们尝试计算

  (2)指名依次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算法。

  提问:十位上是( )8,为什么?

  用计数器来验证

  3.归纳总结。

  (1)例题的两个竖式用竖式怎样算的?与上节课学习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揭示: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笔算退位减法。

  (2)谁来说一说,我们该如何笔算三位数的减法?

  三、巩固训练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们练习,指名三人板演。可以在原来的竖式再算一遍的方法来检查。

  (2)讲评:第一题十位上是怎样减的?百位上呢?百位上为什么一个也没有?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用小黑板出示。

  (2)分析错误原因

  第一题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指出:一般在退位时要点退位点,计算到这一位时,不要忘记已经退去的l,被减去要比原来少1。

  第二题错在哪儿?怎样算错的? 指出:算到哪一位不够减时,一定要从前一位退1,而不能用这一位上的减数被减减数。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1组。

  学生们独立解答、交流。

  [练习设计,紧紧围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开放性,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哪儿?[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肯定自己,学习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作业

  反思:

  本课教案时,我为了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巩固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笔算减法中比较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了连续退位。学生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笔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所以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他们尝试说完整的计算过程,从而发现他们存在的错误。上完这节课后,我想了很多,也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一、每一个环节的连接词该如何简明地表达出来

  每一次上课,我总有如此的感觉,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总感觉联系不是很紧密,就像脱节了似的'。我想这一点是我必须要努力达到的。

  二、该如何让学生进行正确地估算

  在学生计算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估算,我却把估算看成了一个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实处。我只是在例题时让学生进行了估算,而后面就完全抛弃了估算,没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估算的重要性。

  三、应该注重重要环节的计算过程

  学生在计算时,我强调让学生说过程,让多个学生重复,互相说,可是在后面的检验的环节时,学生的正确率却不尽人意,我有点迷惑了。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是十位的计算方法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个角色,需要多次重复强化。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加减法》中第4课时的内容,在本册的教学中比较注重估算知识的教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知识的教学”,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让学生明白计算和估算意义的不同,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解释估算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功的地方:

  首先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策略的方法进行估算,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做数学”做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做数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

  不足之处及对策:

  首先学生对于估算意义理解不够。我在教学192+219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但有许多学生是直接计算的,算出计算结果,然后再四舍五入,得出结果,这是学生对估算意义的不理解,所以在练习中引导学生理解估算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学生对于估算方法掌握不好。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样化,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索估算方法,但大部分的学生没有估算意识,估算方法还是老师的教为主,没能较好的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14

  这节课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通过学生开放的自主探究较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掌握了笔算方法,可以进行正确计算,并理解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法和算理。

  一、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计算教学的引课一般比较平淡,几乎都是以旧引新的方式。但稍微改变一下,变成学生自己编以前学过的题,再让学生自己改成要探究的题目,这样比较能调动学生想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二、通过知识迁移,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法算理,引导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法算理,注重知识的迁移类推作用,这样不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三、注重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联系,培养计算意识。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这节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由于数字较大口算较困难,所以学生会想到估算一下它的值,然后我们再引出笔算,得到它的准确结果,并且还可以利用估算验证笔算结果。这样口算、估算和笔算三者有机结合,互相验证,不但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培养了计算意识。

  四、利用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数学相联系。知识的获得不能只是纯粹的为了“获得”而“获得”,而应该是通过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所以在本节课中提供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但是这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思路可以再简洁清晰一些,总觉得某个地方有点混乱,但都讲完两天了还是没找到具体的原因,可能是我讲的太多,或者是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所以课堂没放开。其次是在新授时用时太多,可以再紧凑一些,这样可以把省略的“课堂小练”环节加上。另外在面向学生群体方面不够宽广。

  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注意这些地方,同时多听、多看、多想、多思、多学习,争取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任、同事认可的老师!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15

  新课前面我安排了两组口算题:一组旨在唤起学生对口算减法方法的记忆及相同数位才能相减。第2组旨在唤起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记忆想为例题打好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中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逐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培养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

  1、存在细节处理不够严密,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总感觉联系不是很紧密。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

  2、课后发现学生对于连续的退位减法还有一些问题,需在今后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

  3、在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方面还有待今后不断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9-29

减法的教学反思02-09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2-27

9的减法的教学反思01-20

《5以内的减法》教学反思03-04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11-02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10-05

分数加法减法教学反思09-15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