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8 08:27: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合集15篇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

  “摩擦起电”是教师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预设的一个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新的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达”,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讨论与实践并在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识别一对经摩擦能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能够想出各种办法记录下实验结果,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注意贯彻“做中学”的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且互相交流,取得的效果还不错:

  一、小游戏——“小纸片被吸起来了”(用绸布快速地摩擦塑料小棒,小棒吸起了小纸片):

  首先通过这个游戏,激起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小纸片怎么被吸起来的呢?孩子们被游戏吸引住了,纷纷做出了不同的猜测:有的说塑料小棒上有胶水;有的猜绸布是湿的……但经过验证,这些“原因”都不成立。小来说:“爸爸对我说过,因为布上带电所以能吸小纸片。”虽然他说得不准确但已经有些接近原理了。当我总结小棒在布上来回摩擦就会产生静电、小棒就能把小纸片吸上来时,孩子们已经对这个游戏“跃跃欲试”了。

  二、猜一猜——“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吸起小纸片”:

  经过对游戏的尝试,孩子们对“摩擦起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我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除了塑料小棒,什么东西用绸布摩擦之后也可以吸起小纸片呢?”孩子们做出了大胆的猜想:铅笔、尺子、橡皮、彩纸、积木、磁铁、玻璃、吸管等等。我鼓励孩子们将猜想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到科学区验证自己的`想法,孩子们高兴地去尝试了。

  三、试一试——“看看我的想法对不对”:

  经过猜想验证,孩子们在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结果。在他们的记录中,有的方法很有创意。像阳阳在记录塑料尺子和绸布摩擦后能吸小纸片时,首先在记录纸上画个长方形并标上1234等数字代表尺子,后面画个笑脸代表自己的猜想是对的,多有意思啊!

  四、新发现——“我穿衣服时找到了静电”:

  活动并不是一天两天就结束而是持续地进行着,孩子们的猜想越来越多并基本了解了“摩擦起电”这一现象。有的家长也很感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含含的爸爸周一早上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说,晚上脱毛衣会听到“嘶啦”的声音,早上穿毛衣头发竖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资料的搜集与讨论,大家知道原来是毛衣和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孩子们的发现越来越多,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新的问题,记录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趣。围绕记录,我们又展开了交流与讨论,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怎样记录新发现——“我可以画出来”:

  孩子们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大、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记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记录的目的不变,就是让自己也让大家看明白实验的结果。我鼓励孩子们用各种方法记录,很多孩子选择了绘画的方式。粼粼在记录纸左侧画了一件毛衣、中间画了一个头发竖着的小孩、右侧画了两个钩并解释说:“因为我和牛牛都试过了、都成功了,所以画上两个钩。”从孩子的记录与表达中不难看出,孩子已经有了建立科学记录的意识,验证的活动可以深入地开展下去。

  六、交流与讨论——“我们的发现”:

  最后,将孩子们的猜想和实验验证的记录都展示到了主题墙上,孩子们可以查看自己或同伴的记录,重温实验经历或找寻不一样的实验方法,形成了互相学习的好氛围。

  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在以后的活动中注意改进:

  1、没有及时为孩子们创设交流讨论的条件。“做中学”科学活动强调科学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关系,要求儿童在科学活动中用尽可能多的词语、尽可能准确的语句来表达真实的探究过程,包括描述、假说、推理、证明、总结和归纳。虽然活动持续进行的时间比较长,但交流与讨论活动本应该重视起来并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因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但又不可能集中到一个环节完成。其实,从最初的猜想就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主题墙鼓励孩子互相交流、讨论。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也应一直重视交流与讨论。因为,交流表达不仅能培养孩子倾听和尊重别人意见的习惯以及合作的精神,而且有利于深入认识所探究的问题;讨论则为同伴质疑提供了机会,使孩子们能得出结论或发现新问题。

  2、活动的尾声阶段,老师看到孩子们的记录,没有及时组织小组间进行分享活动并设计一张集体记录表。如果每个孩子拿着自己的记录表把自己所用的材料以及实验结果与其他幼儿分享后将其记录在集体记录表中,就同时为延续实验和验证活动打下了基础。

  3、活动开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有的家长已经对活动表示出有兴趣,如含含的爸爸提出穿脱毛衣有静电产生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这时,应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仅能带动孩子们,而且家长会更积极地帮孩子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验材料并和孩子一起探索下去、共同体验科学探索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家长更理解老师预设这个活动的目的、理解孩子们积极探索的原因,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2

  活动名称:认识日历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31天),也有小月(30天),一年有365天。

  3.了解日历的用途,能正确的查找日期。

  活动重点:知道一年有12个月、365天,一个月有31、30、28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最小月是哪个月。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明确探究任务。

  ㈠师播放课件,幼儿认读数字12、31、30、28、365。教读365。

  ㈡提问:我们的数宝宝怎么都不见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房子)数宝宝为什么要到房子去呢?他们和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㈠认识月份

  1.听一听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妈妈的名字叫年。她生了365个孩子,给他们取名叫日。一天年妈妈为孩子们盖了12座房子,这12座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盖好了,这个年妈妈就让孩子们住在房子里。

  2.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并提问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30、28或29)天。

  3.找一找

  ⑴看看这些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的大,有的小)

  ⑵大房子有几座?(7座)小房子有几座?(4 座)最小的`房子有几座?(1座)

  ⑶根据幼儿回答,师把大房子放第一排,把小房子放第二排,最小的房子放第三排。

  ⑷每个房子里住的孩子一样多吗?先来看看大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31个孩子);小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30个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29个孩子)。

  ㈡认识星期。

  ⑴看看每一个小房子里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⑶从星期日开始数,看看每一个星期有几天?

  ⑷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日子也是用红色标识?

  ⑸教师小结。

  三、趣味游戏:看谁找得快。(教幼儿查看年历的方法,查找日期)

  ㈠找生日,总结查找方法。(先找月份再找日期) 教师请幼儿找一找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并说说是怎样察找的。

  ㈡找节日,并说出是星期几。

  四、智力抢答,巩固练习。

  五、教师介绍日历的用途。

  提问:我们认识了日历,那日历是做什么用的?(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日历是记录或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人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它。

  六、展示日历。

  ㈠出示课件,请小朋友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日历。

  ㈡老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日历,日历可以做成各种各样,如挂在墙上的日历叫挂历,放在桌子上的日历叫台历,还有日历本,电子日历,有的手表、手机上也有日历等等。

  七、点评活动,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可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没有学过。为了使幼儿学起来更容易,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复杂的

  内容变生动、简单的方法真的很不错,值得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

  虽然现在的日历样式多,我在本次教学中没有时间去说,但孩子们只要认识了典型的日历,掌握了日历要先看年份,再看月份、日期、星期这一方法,相信孩子们碰到别的样式的日历,也能慢慢看懂。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3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谁来读?(生

  1、生2)

  2、一棵树、一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么美好的日子,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3、想一想,鸟儿可能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生1春天,生2秋天)师:注意了时间的不同,有谁注意了心情的不同?

  生:难过、开心、生病了?

  师:小结,那么多的可能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天天出现了几次?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通过创设情境,品读“天天”,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

  4、师:想看看这棵树吗?想看看这只鸟吗?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树长得-------------,鸟儿呢,长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特别高大,特别粗壮,师:就像----------(生就像一把绿色的伞)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它得--------(特别娇小,特别可爱就像------(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5、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师: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平淡的开头。(板书:平淡)

  师: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平淡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对话)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一女生读鸟儿的话,各组分别读其余人物的对话,师读提示语)

  师:读得都挺好,只有一个人没读好。(王老师)不能全怪我,这提示语还真不好读。怎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

  (由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巧妙!自然!)

  生:有形容词。

  师:这一单元有一篇课文的提示语就很有特色。(出示《巨人的花园》片段)朗读片段。(三处:很生气、又发脾气了、大声斥责)

  师:每段话当中有一个词提醒了你。我们这个故事有提示语吗?有形容词吗?加一加,能够表示鸟儿和树心情的词。

  (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2、师: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树(依依不舍,恋恋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爽快地、肯定地)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板书:难过、认真、爽快??)

  师: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

  师: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担心地、惊讶地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板书: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师: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引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我一定要找到他,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惶惶不安??)

  师:听了大门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觉得消失了整个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她会怎样问小女孩?

  (指名读,板书提示语)

  师:鸟儿对小姑娘的问是她的最后一问。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她和大树要分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师朗读修改后的提示语)

  3、师:我们都体会到鸟儿对大树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中,写了树的难过吗?写了鸟儿的迫不及待吗?写了鸟儿的惶惶不安吗?(教师将表示鸟儿和树的情感的词语一一擦掉)

  师:这样的提示语具体吗?生动吗?(板书:不写表情、浅近)

  师:开头浅近,过程也是浅近的,那结尾又是怎样的?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1、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课件上放大:白色空心字);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

  师: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思绪万千。它想起来了——(出示开头)

  师: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仿佛又看听了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昔日鸟儿和树的深厚情感,记忆犹新,树已不在。)

  2、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树再也回不来了,火柴也已经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相对朋有说。请用“树啊,树啊”开头。

  (配乐,生写话)

  3、交流。

  师: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根据学生的朗读,板书:自责,挚爱,祝愿,告别)

  师:鸟儿还有很多话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化作浅近的动作——看。(板书:浅近)

  师: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有没有说挚爱的话?有没有说祝愿的话?有没有说告别的话?

  (师将板书一一擦去,板书:不写心理,深厚)

  师:孩子们,听这歌声,这歌声曾在去年响起过。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词?(生自由发言:告别、永存友谊)

  师:这首歌会随着大树的离去而离去吗?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吗?这是一首——永恒的歌。

  师: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写到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一一擦去板书)

  师:他为什么不写?

  (师在浅近和深厚之间画了一个方框)

  师:这个故事留给我们这个空白,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这个故事就是——去年的树。

  附王崧舟课后分享:

  贯彻一条主线落实三个融合——《去年的树》设计理念一条主线即学习语用

  1、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写鸟儿和树的外貌,“一棵”、“一只”不仅是数量的指称,“一”是“唯一”,因此要用“特别”这个词。

  2、扩大语用容量

  设计了三次练笔,分别是写鸟儿和树的外貌,写对话的提示语,写鸟想对树说的话。

  3、提升语用品位

  写鸟儿想对树说的话,开头用上“树啊,树啊”,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落实三个融合:

  1、学习语用与陶冶情感

  2、学习语用与内容理解

  3、学习语用与思想梳理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4

  【活动目标】

  1、气球、吸管、小杯子、塑料袋与幼儿人数相等。

  2、鱼缸里养一条活鱼、土块儿、三只短蜡烛、火柴、两个不同大小的玻璃杯、抹布一块、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 谜语引入

  1、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 摸不到,没有颜色和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

  二、找空气

  出示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寻找空气。

  1、请幼儿把瘦气球变成胖气球,往里吹气,气球吹鼓后问:“气球里面有什么?”让胖气球减肥变瘦气球,将吹鼓的气球口放开,请幼儿观察发生的情况(空气跑掉了,气球变瘦了)。

  2、请幼儿用塑料管往水里吹气,有气泡产生。说明人体有空气。

  3、 师:今天老师再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认真看老师手里的塑料袋会变出一个什么秘密来?请看塑料袋怎么样了?(鼓起来了)谁能告诉我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空气)请幼儿用手摸一摸。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发现哪里有空气呢?(气球、杯子、水、塑料袋。)

  师:那就是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 3f

  三、感知活动:空气的特征。

  师:我们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么空气是什么样的呢?

  1、请幼儿看一看杯子里的空气,身体周围的空气。

  师:你看见空气了吗?(没有。)

  师:说明空气是看不见的。

  2、请幼儿摸一摸身体周围的空气。

  师:你摸着空气了吗?(没有。)

  师:说明空气是摸不着的。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用手摸空气了,谁能告诉我空气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四、空气的作用

  师:我们知道了l

  3、那么空气有什么用途呢?

  (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有点儿憋气,很难受。)为什么?(不能呼吸到空气。)

  得出结论: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

  (二)空气还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呢?

  实验:

  教师点燃三支蜡烛,用大小不同两个玻璃杯同时罩住两支蜡烛,一支蜡烛不罩,看看有什么变化?(盖上小杯子的`最先熄灭,盖上大一点杯子的再灭,不盖的一直燃烧。)

  师:你看蜡烛怎么样了?为什么灭了呢?(空气进不去,蜡烛就灭了。)

  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课下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信息:那些物品是利用空气原理制成的。(如:救生圈、风筝、轮胎等。)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到处都存在的认识。

  【活动反思】

  通过实验和操作,孩子们掌握了空气的特征和用途,同时孩子们也喜欢上了科学小实验,特别是纸放进水里不湿的实验,孩子们反复做了几遍,才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只是在观察土块里有空气时,通过投影仪看的不太清楚,如果让孩子们座次摆成半圆形,做实验时离孩子近一点效果会更好些。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的基本结构及人员配置。

  2、根据购买计划独立完成购买流程。

  3、享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了解超市的基本结构及人员配置。

  难点:根据购物清单独立完成购买计划。

  活动准备:

  幻灯片 购物流程图 价格标签 购物完成情况统计表 钱币

  购物篮 收银台、超市入口、分区支架 各类商品

  记号笔8个 幼儿围裙 工作人员胸牌

  活动过程:

  1、入场

  老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入场。(幼儿两排)请小朋友找一个位置坐下来。

  2、出示幻灯片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

  老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举办一个party来庆祝一下,好不好?可是老师这里什么都没有了,该怎么办呢?

  幼儿:(去商店或超市买)

  老师:超市里都有哪些物品?

  幼儿:(糖果、洗衣液等等)

  老师:超市里的物品真多呀!那么这么多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幼儿:(分类摆放,原来这样摆放便于顾客快速寻找物品,也能让超市自查货物是否齐全)

  老师:你们来看看超市里这件商品上的标签,它又有什么用处?

  幼儿:(标签上写着价格,可以让顾客看到价格,了解商品的基本情况)

  教师:你见过超市里的哪些工作人员?他们都做些什么?

  幼儿:(理货员,收银员,保洁员,导购员,保安)收银员接收顾客购物所付的款,导购员负责整理货物,向顾客推荐商品。

  教师:大家对超市了解了这么多!现在老师考考大家,去超市购物的流程是什么?

  幼儿自主发言。

  教师:哦,你说的真好,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小朋友的购物流程:进入超市——取购物筐——选择物品——收银台结账,提着购买的物品回家。(边讲解边贴图)我们看图一起来说说超市购物的流程,首先,其次,接下来,最后。

  3、超市游戏

  老师:大家对超市了解的真不少。瞧,幼儿园旁边的洋洋超市开业了,老师可以去这里购买我们party上需要的物品吗?(可以)呀,这里还没有招聘到收银员,导购员呢,有没有小朋友愿意来?请举手的小朋友来,让赵老师帮你们戴上工作牌穿上工作服。

  老师列了一份购物清单,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我需要买到party上用到的##,洋洋超市小小导购员和收银员都上班了,老师现在就出发。小朋友看着购物流程图告诉老师应该先做什么?(进入超市)再做什么?(取购物筐)接下来我就要选取商品了,你好,导购员,我想要去买洋葱,应该去哪里?(蔬菜区)好,谢谢。你好,我买颗洋葱,在哪里称重?(这里)谢谢,这个超市真大,还有水果区、熟食区、家电区、生活用品区、餐具区、图书区,最后我应该做什么?收银台结账!您好,结账,给你钱,这是我的购物小票,谢谢!

  啊,老师买到了party上需要的##,可是举办party上要准备很多东西,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忙,请小朋友看着购物流程图去洋洋超市购买清单上的物品你们愿意吗?(愿意)

  好,出发之前我们再想想还需要什么?(钱)

  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五元钱,现在跟老师去洋洋超市购物吧!

  音乐起,教师巡回指导。

  4、检验

  老师:回到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自己来检查是否完成了购物清单。

  (对照购物清单检验购物计划的完成情况)

  活动拓展:

  小朋友们都特别棒,根据购物流程图帮老师买到了这么多party上要用到的物品,有没有感觉到超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真的很方便,对,超市可以买到很多种生活用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现在你们能独立去超市购物吗?一会儿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可以再次去超市帮老师选购party上送给客人的礼物。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布置我们的party了,跟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声再见吧!

  《热闹的.超市》教后反思本节课根据社会活动的特点,从认知上让幼儿对超市的基本结构和人员配置有基本了解,通过角色体验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完成购买计划,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与尝试教育为原则,达到训练幼儿社会生活技能的目的。最后通过实践活动与社会体验相结合,从中培养幼儿享受生活乐趣,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课堂上幼儿是快乐的,我想快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成人世界的向往,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我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着,看着他们在小小超市里游刃有余的选购商品并购买回来。我真为他们的执着感动,听着他们率真的回答,我被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征服了。这节课已经成功的让他们接触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6

  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是根据绘本《勇气》改编的一次大班社会活动。看着孩子们渐渐地成长着,成长的道路上可以收获快乐,收获友谊,收获博爱。同样在成长的道路孩子们还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危险、诱惑等,当面对这些艰难险阻是孩子们是否有勇气敢于面对呢。为了让孩子们正视勇气,勇往直前、敢想敢做。我设计了本次大班社会活动《勇气》。本次活动主要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勇气的多种形式,正视自己,发现自己的勇气,并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达对勇气的理解,收获勇气敢于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勇气的多种形式,能够正视自己,发现自己拥有的勇气。

  2、能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积极表达对勇气的理解,分享自己关于勇气的故事,从中收获勇气。

  活动准备:

  1、课件

  2、操作图片每人一套

  3、高、低两座小桥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了解勇气的形式,能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积极表达对勇气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过小桥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瞧,在我们的前面有两座桥,一座桥看上去怎么样?两一座桥看上去怎么样?

  2、师:今天,我们有个任务,我们一定要选择其中的一座桥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才能到达我们上课的地方。请你选择你想走的小桥,站到小桥的前面排好队。

  3、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走过小桥,注意在走小桥的时候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二、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勇气的含义。

  1、师:你选择了哪做小桥,为什么选择高的桥?为什么选择低的桥?

  (幼儿说说选择高桥的理由:自己很勇敢,不怕危险等。幼儿说出选择低桥的原因:因为害怕,所以选择了低桥走过来。)

  2、师:那你在走高桥的时候心里怎么样?(会有点害怕)

  3、教师小结:虽然有的小朋友在走高桥的时候心里有点害怕,但是还是勇敢的走过了高桥,他真是个有勇气的孩子。刚才我看到了好多勇气的孩子都选择了高桥都过来的。

  4、师:那谁知道什么是勇气?(勇气就是不怕困难、勇敢向前、不怕困难等

  )5、教师小结:原来勇气就是当我们面对挫折、困难、危险的时候虽然心里会有点害怕,但是能战胜心里的害怕就是一种勇气。

  三、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中的经验,了解勇气的多种形式。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是需要勇气的,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关于勇气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把。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勇气就是战胜害怕。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小朋友害怕的`心理过程。

  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忽闪着眼睛,可是小宝宝一个人坐在床边上。你看看小宝宝怎么啦?(幼儿回答他很害怕,不敢一个人睡觉······)

  2、教师小结:原来这个小宝宝要一个人睡觉心理感到很害怕。

  3、教师引导幼儿猜测小宝宝最后有没有一个人睡觉。

  4、教师小结:小宝宝战胜了心理的害怕,一个人勇敢的睡觉了,还梦见了小天使呢。今天一个人睡觉不害怕,以后一个人睡觉也会害怕了。

  5、师:你们是一个人睡觉还是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陪着呀?(有的一个人睡,有的腰大人陪。)那从明天开始我们要试着有勇气敢于一个人睡觉好吗?

  6、教师对于勇气作出小结:原来,勇气就是战胜害怕。

  (二)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勇气就是赶走懒惰。

  1、师:小朋友,你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事情会使你害怕,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战胜害怕,使自己有勇气呢?(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回答。)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准备好的图片,让幼儿总结勇气的含义。

  师:勇气除了可以战胜害怕,勇气还可以怎么理解呢。老师呀,悄悄地把它们藏在了你们小椅子底下的盒子里,等下请你们轻轻的从小椅子底下拿出来仔细的观察看看图片上发生的事情。

  3、幼儿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能够在图片上观察出来一种是懒惰的行为另一种是不懒惰的行为,从而进行相应的比较。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勇气就是赶走懒惰。

  (三)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勇气就是主动问好。

  1、教师讲述小朋友贝贝搬到了新家,看到了很多的新朋友,引导幼儿猜测,贝贝会和新朋友说些什么。(幼儿可能回答会打招呼,说"你好"等。)

  2、师:贝贝说你好就是在和新朋友打招呼,贝贝有可能会说:"嗨,我的名字叫贝贝,认识你们真高兴,你们呢?"

  3、教师小结:原来贝贝很有勇气的主动和新朋友打招呼,你们也有这样的勇气吗?

  4、师:在我们身后有很多的你们有可能不认识的新老师,你们有勇气去主动和新老师们问好吗?待会儿请你们介绍下你们是怎么与新老师打招呼的,你认识了哪位老师?

  5、情境活动,幼儿和客人老师相互介绍,相互问好。

  6、教师启发幼儿讲述刚才与老师们主动问好的过程。

  7、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勇气就是主动问好。

  四、教师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分享自己有勇气的故事,收获勇气。

  1、师:老师相信我们大五班的孩子个个都是有勇气的孩子。这里有座勇气城堡,刚才我们说到的勇气的故事都藏在这座城堡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城堡回忆一下吧!

  2、教师边点击课件图片边引导幼儿分别用四个字归纳对于勇气的理解:勇气就是战胜害怕、勇气就是赶走懒惰、勇气就是主动问好。

  3、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勇气的地方还有很多,你们还做过哪些有勇气的事呢?谁来讲讲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勇气是什么?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作出相应的回答。

  五、结束活动,挑战高桥。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和勇气交了朋友,收获了很多勇气,那么现在你们是不是都有勇气走一走刚才那座高桥呢?

  2、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走过高桥,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7

  《不一样的我》是大班主题“不一样我”中的一节科学课。这节课让幼儿比较自己与同伴外部特征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观察了各种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肤色、头发等等)。然后我又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小朋友有什么细微的差异。第二环节中我发给每个幼儿一把镜子,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处,再让幼儿作记录。在做记录之前,我首先讲解了记录表的记录方法。接着,我让幼儿说说自己有哪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明显特征。再做集体记录。第三环节是游戏“寻人启示”。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难点是能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从幼儿积极的讨论与回答来看,幼儿能够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从幼儿操作的情况看,记录与同伴的不同之处记录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范例的几个不同之处外,幼儿貌似也很难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其他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处。因此,部分幼儿就对此次填表活动失去了兴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觉得可能是平时让幼儿自己作统计的'机会太少,幼儿很少接触到统计表,所以有的幼儿操作不是很熟练,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统计表也可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去,供幼儿操作。

  为了弥补在课堂上的不足,在课后我与幼儿又开展了“不一样的我”观察讨论,让幼儿真正得能够体会到自己的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8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陈鹤琴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数学活动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领域。今天的《区分单双数(一)》,是一节随堂课。在活动的进展中,就发现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活动后就及时与领导、同事交流。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感知单数和双数的第3、4小点中:请幼儿按卡片

  上的数字取出相应的雪花片;请你2片2片地数,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尝试2片2片地数,其实就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中去发现今天要学的知识点:2个2个数最后多1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单数;2个2个数刚好数完的,相等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这一环节是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构建知识点的关键。而作为老师的我在设计了这一环节,幼儿也对其进行了操作感知,却没有对让幼儿的感知的、发现的进行及时地梳理,以至于落空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也没有为下面的知识点总结做好铺垫,使得总结成了灌输知识的.一个形式了。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

  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三、数学教育中的生活化、游戏化

  在《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即数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点还做的不错。我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出示成双的实物:袜子、鞋子。提问:这是什么?有多少?(有几只?有几双?)配对的两个物体是一双,请你想想哪些东西也是一双的?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价值。巧妙地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自然地营造数学活动的环境。

  设计—实践—反思的过程,让我对教材、设计意图的运用都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而在数学领域这一块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会多去翻翻老教材,多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学习她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认真实践与多反思中去感悟……

  四、构图讲述活动让孩子画出讲述重点

  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然后以其为背景进行讲述,如果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行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行精彩的讲述了。

  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9

  1、对目标的反思:

  本活动制定了三个目标,分别是从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考虑的。在目标的达成性上,第一条、第三条目标基本可以达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个活动内容较多,目标可以适当精简,第二条目标需要适当调整,将尝试用剪贴的方法制作西瓜部分省去,可以放在本次活动的预先活动中完成,将“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应该做为一个知识点,作为第二条的重点目标。

  2.活动准备:

  (1)此活动的开展关键是给幼儿提供充分阅读绘本的机会,喜欢上故事中的蚂蚁,观察他们不同的神态。(2)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提供观察蚂蚁的机会。(3)为了更好地控制时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来画蚂蚁,西瓜可以在活动前让孩子做好,这个活动作为第二课时进行。提前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好西瓜。

  3.教学过程:

  从整体环节看,按照教案中的各环节进行活动,环节较清晰。但第四部分的示范西瓜做法可以省去,可以让活动更紧凑,重点围绕绘画动态的蚂蚁展开,在分析动态,添画蚂蚁肢体的环节,采用范画边讲解边画,一只发现西瓜的蚂蚁,一只在吃西瓜的蚂蚁,一只搬西瓜的蚂蚁,很生动,形象,整个画面体现一种构图美,增强艺术表现力。从说、做、画三方面来组织,在请孩子一起来模仿模仿小蚂蚁,老师特别要注意自身的语言、动作暗示,用自己夸张的动作、表情来带动孩子的情绪,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动态形象 ,添画示范”环节,一定要引导注意观察线条符号添加的作用,并鼓励大胆地运用,我们看到幼儿作品中线条符号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_@我是分割线@_@如:两只蚂蚁离得很远,怎样能让他们说的话让对方听到呢?我们再添画一些什么就更像了?这样可以染幼儿,激发他们运用线条符号的想法。在点评环节应该把说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来说,自己来发现作品中的亮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幼儿实际绘画水平的'提高会很有帮助的。

  针对这个活动,我们还需后续的调整,将活动的目标设计得更恰当,贴切,将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到位,将活动环节设计得更科学、合理,相信孩子们在喜欢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基础上,将创造出更丰富的蚂蚁形象,会大胆地运用线条符号,表现出蚂蚁的动态特征和表情。我相信:幼儿的创作潜能是无穷的,关键是我们老师的挖掘,引导。但愿《蚂蚁和西瓜》的艺术活动会越上越精致吧!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0

  《城里老鼠和乡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语言活动,它通过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城里老鼠去乡下做客与乡下老鼠去城里做客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领孩子们去了解另一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为了有效开展这次活动,课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许多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图片、照片,还让孩子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图片、照片并带到幼儿园,同时还要求孩子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城市和乡下的不同,积累一些经验。活动的开始,先让小朋友一起在投影仪上欣赏这些画面,聆听小朋友的介绍,然后老师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给你什么感觉呢?”在此基础上,大家对城市和乡村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活动中,我和小朋友围绕“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欢到城里生活呢?还是喜欢到乡下生活?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孩子的精彩回答让我赞叹不已,感触很深。我深深喜欢这些孩子们。

  其实,城里和乡下都有自己最美的地方,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孩子们都说了自己喜欢城市和乡村的理由,相信只要是适合我们自己的都是最好的。现在我们的城市和乡下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农村的生活条件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特别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活动中孩子勇敢的辩论是整个活动的亮点。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1

  《不一样的我》是大班主题“不一样我”中的一节科学课。这节课让幼儿比较自己与同伴外部特征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观察了各种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肤色、头发等等)。然后我又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小朋友有什么细微的差异。第二环节中我发给每个幼儿一把镜子,让幼儿与同伴一齐照照有哪些不同之处,再让幼儿作记录。在做记录之前,我首先讲解了记录表的记录方法。之后,我让幼儿说说自己有哪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明显特征。再做群众记录。第三环节是游戏“寻人启示”。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难点是能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从幼儿用心的讨论与回答来看,幼儿能够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从幼儿操作的状况看,记录与同伴的'不同之处记录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范例的几个不同之处外,幼儿貌似也很难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其他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处。因此,部分幼儿就对此次填表活动失去了兴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觉得可能是平时让幼儿自己作统计的机会太少,幼儿很少接触到统计表,所以有的幼儿操作不是很熟练,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统计表也可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去,供幼儿操作。

  为了弥补在课堂上的不足,在课后我与幼儿又开展了“不一样的我”观察讨论,让幼儿真正得能够体会到自己的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2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乘坐火车去参观”日历展,由于孩子收集到的日历只有4本,我把办公室的日历都用上了,可是由于日历的种类不同,有两组孩子使用的是台历,在找生日、节日时遇到了困难,此环节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复杂的内容变生动、简单的方法真的很不错,

  值得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还有材料的准备是一个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收集材料方面我们有时也确实遇到两难的境地,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构图讲述活动让孩子画出讲述重点

  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然后以其为背景进行讲述,如果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行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行精彩的讲述了。

  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主题活动反思《名字的故事》

  本学期我们大班进入第一个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活动的开展时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人的独特个体,形成独立意识,进而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并借助社会评价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名字的故事》这活动就是一个例子。星期一我们上《名字的故事》,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发短信请家长把孩子名字的由来写在纸上再对孩子讲一讲。因为人的名字是最平常的,但平常的名字往往包含不平常的意义,因此,名字背后还会蕴涵着一个个温馨的故事。《名字的故事》这一活动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和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并且感受家庭的温馨,体会家人对自己寄予的爱和希望,让他们懂得家庭是个温馨的港湾。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让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自己的名字;第二部分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名字的含义和及其背后的小故事,第三部分让孩子在给自己取一个大自然的名字。在活动中第一和第三部分孩子们说的非常踊跃,气氛非常好;但第二个环节,也是重点部分,却不怎么理想。只有一小半孩子能说出自己名字的含义和背后的小故事,让家长帮忙写在纸条上也只有二三十个,因此造就这尴尬的情况。这是我这个老师工作没做好,事先对这个活动的意思没讲清楚吧。不过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也学到了好多的知识,知道了名字是我们每个人要接触到的,学习、工作;不管做什么作业,都必须要写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个很神气的东西,他代表了这个人。

  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课后反思

  幼儿常常见到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却又不知道其中的“奥秘”。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通过演示、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幼儿对物体下落想象产生兴趣,并对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本次活动我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坠落现象,在第一环节中我出示自制的“轱辘轱辘”教具时,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看到老师手上的物体落到地上,纷纷讨论“老师一松手东西就会落到地上”“老师要把他们捡起来” ……看到孩子们有了兴趣,我及时告诉他们物体下落的必然性,认识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时在活动中我说到地球把所有的东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问“那为什么飞机和小鸟都能在天上飞呢”,当知道它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离开地面时,孩子们又对热气球产生了兴趣,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热气球,“热气球是靠压力飞起来的吗”“热气球里边的火灭了它就会落下来”“热气球没有被吸住” ……看着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我便赶紧应孩子们的兴趣简要地说了说热气球,并让他们课后在讨论。

  在最后一个环节“美丽下落路”实验中,我先演示给幼儿看一遍。当看到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孩子们认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样下落的,仔细体验操作的乐趣,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物体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桌面与地面一团糟,应事先考虑周全。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于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应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活动一开始是老师带领孩子一起跳《健康歌》,利用师生同乐游戏,使幼儿充分感受快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共鸣,使幼儿理解“快乐使人精神健康,不快乐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情”的道理。在此环节中,大部分幼儿对“快乐”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发了孩子与快乐做朋友的愿望。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来寻找快乐的秘诀,通过象太阳的光芒一样展示出来。在此环节中,一开始我是想直接就采用这个游戏的,但是由于被孩子这样那样的一说一带,就跟着孩子跑了,“快乐大转盘”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游戏后半部分,本想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孩子在生活中继续寻找的,但是还是忘了,此环节也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大抽奖”,目的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会遇到不如意、不快乐的事情,通过对获奖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的采访,引导获奖的小朋友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使幼儿体会到原来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在此环节中,我由于对借的班级还不是很了解,本来准备的五个“幸运之星”结果只产生了两名,而且我发现我把糖果用塑料袋装好的糖果,孩子没有打开,只是把另一包分给了自己的好朋友。

  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舞《和快乐在一起》。在欢快的氛围中,让孩子进一步体验自己快乐和别人也快乐的意义,再次提升活动快乐的气氛。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自己在活动的准备中比较用心,从材料的准备、环节的设计,到两次试教后,对活动的进一步调整。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关注例如:对所借班级的了解还不够,材料的准备没有和班级实际相结合,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等等。

  大班语言教材《七色花》课后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个故事内容比较长,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学习的疲劳感。所以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以分段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很是投入,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的也很好,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七色花的神奇,学会说故事中的语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想象讲述做好铺垫。所以活动下来孩子对于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说出来,孩子们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他们的愿望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奕铭说想要很多的玩具,允乔说想让自己的房间变的更漂亮,思佳说想要很多漂亮的花”……虽然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有引导孩子们多与别人分享,想想有什么愿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围绕自己展开。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单薄。我想这与我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启发还不够突出有关,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别人让自己很开心时。我可以追加着问一问你有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别人。这样在下面的环节中就不会出现都以自己为中心展开了!

  教学反思:高老鼠和矮老鼠

  情境描述:

  通过让“高人走,矮人走”的热身运动,引来“高老鼠”“矮老鼠”两位客人,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地方”“矮老鼠矮,看到的是低的地方”

  情景表演时,说到“高老鼠”时,幼儿能主动的“掂着脚走”,说到“矮老鼠”马上就蹲了下来,无形之中,明白了高和矮的含义

  评价分析: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生动形象和自然真实的描述,让我们面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视觉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现象,告诉了我们观察要有意识的看、专注的看、变化不同角度的看。今天在开始部分我先采用了“高人走,矮人走”的热身运动,引出故事,以便为后面的情景游戏做好铺垫,这也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我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很感兴趣的仔细倾听着,而故事后的提问,幼儿也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他们对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间的打招呼尤其感兴趣,“你好,屋顶”“你好,地板”“你好,大门”“你好,门槛”每当讲到这里都会哈哈大笑!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更加让幼儿懂得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培养了幼儿的礼貌意识

  所思所悟:

  我在课前准备了许多的图片,利用这些图片更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注观察的兴趣很高。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也能回答正确“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东西,矮老鼠矮看到的是矮的东西”了解了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的不同效果。在后面的情景游戏中,戴着老鼠头饰的幼儿,亲身体验了“抬头,低头”能看见什么?幼儿利用周身观察事物时,积极性很高。最后环节时,不限制幼儿从不同角度讲述故事,幼儿能说出“你好,蝴蝶”“你好,小草”等等,他们的思维一致很活跃,说得也很精彩。只是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对某些词语的讲解比较简单出浅,如“水洼”幼儿会说成“水滩”“水坑”,最好能让他们亲身实践一下“水洼”是怎么样形成的以便加深印象,下次一定会深入到教学内容中的每个词语中的理解,达到词语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释。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3

  《纲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明白关心和保护自我。眼睛是我们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十分重要。随着此刻的科技发达,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玩手机玩电脑成为了家常便饭,导致眼睛健康的严重受损。同时看书、画画、看电视等一些姿势的不正确,严重影响了眼睛的健康。为了让幼儿能了解眼睛,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保护眼睛的意识和方法,我设计了《我的眼睛》教学活动。

  这节课我给大班孩子制定的目标是:

  1.经过对盲人的初步了解,懂得尊重盲人,乐意帮忙盲人。

  2.初步认识眼睛的正面结构图,了解眼睛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3.感受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眼睛,掌握更多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

  在开始的部分我让孩子带着眼罩进教室,这样让孩子感觉到真正看不见带来的不便再来引出主题里的盲人眼睛。其中孩子们在进来的时候会说:"教师我看不到,教师我找不到椅子,教师这样太黑了"等等。我赶紧抓住孩子此时的感受,让孩子在对盲人的眼睛和自我的眼睛有必须的比较性后。明白了盲人的苦难和不便,孩子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爱心,对他们进行帮忙和尊重。同时使幼儿发现自我的眼睛是多么的重要,之后就导出我们眼睛的结构图。孩子们在认识眼部的宝贝后,提起孩子的观察力。

  在播放ppt的时候,很多孩子对眼睛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只明白眼睛的眼珠和眼白,并且不明白眼睛里的部位其它用处,只明白眼睛是用来看的。其实它们有更好听的名字,进一步让孩子了解眼睛的各部位名称和它们的用处。这一环节我觉得自我做的比较充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看清自我眼睛里的部位,孩子每人一份镜子利用镜子观察自我的眼睛。我觉得同伴观察比观察自我的眼睛,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看着孩子们在那里照着镜子,东找找西找找,仔细的在观察着自我眼睛。完全不用教师一向说观察观察,他们会主动去镜子里发现,这样也到达了孩子为主体的要领。在此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活跃,我在此穿插了小游戏:黑猫警长抓老鼠。孩子们的眼球在这时得到了必须的.放松,让整节课不会那么枯燥。

  明白了眼睛的好处后,会引起孩子们的爱护之心。在此我又利用PPT里各种眼睛疾病图片,带领孩子发此刻没有保护好眼睛的情景下会发生什么事?又进一步的让孩子对眼睛的保护产生极大的动力。这时,我又及时的提问孩子,那我们应当怎样保护我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不受到伤害?

  孩子们回答问题很进取,因为这一切关系到自我的眼睛。在等孩子们完全讨论完后,我对孩子们进行了个小结,让孩子了解到各种眼睛保护的知识。在最终结束的延伸活动里,我要求爸爸妈妈跟我们小朋友一齐来保护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事先一向在做的眼保健操。这次让我们的孩子带动我们的家长来完成我们整节课的要点:保护眼睛。

  其实《我的眼睛》整个活动经过幼儿的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由浅入深地展开,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使幼儿明白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提高了科学认知本事。

  在活动指导过程中,我注重"三个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适时供给帮忙),最小的干预(教师不干预代替,突出幼儿为主体),最多的鼓励(肯定、鼓励幼儿的点滴提高)。另外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让幼儿在体验、讨论、游戏、操作中获取新知,充分表现自我,较好地达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这样的公开课让我们学习了很多,让我们得到了姐妹们对自我这节课的更多意见。大家的意见就是让我们提升的更多。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4

  《我的衣服》是一节以涂色为主的美术活动。在绘画工具的选择上,我使用的是幼儿前两天用过的蜡笔。因为小班的幼儿刚刚来到幼儿园,他们对于课堂的纪律、生活的常规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不能对他们有更细致的要求,只能让他们的习惯……

  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直接用图片《我的衣服》导入,让孩子们观察两幅图片的区别,从而了解用两种颜色来绘画。接着,我通过示范,让孩子们巩固了昨天教给他们的从左边到右边的涂色方法,另外,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先画面积衣服的其他部位

  孩子们对于我提的要求,基本上都能掌握。但是在绘画的时候,可能是我过于强调两种颜色,所以有个别孩子是一手拿一只蜡笔,两只手一齐上阵!所以,我后来又补充道:"先用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把领子涂完,再用另一种颜色把衣服的其他部分涂完。"有不少孩子都可以根据我的要求先画领子,再画衣服的其他部分,颜色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但是,仍有个别幼儿用的是一种颜色,而且是领子和衣服一起涂,更有个别幼儿用了好几种颜色……但是,总的进步,孩子们涂颜色都是越来越仔细了。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5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9的组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PPT)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PPT课件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2、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3、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4、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06-04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1-25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反思04-29

大班教学反思12-17

大班教学反思02-06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教学反思03-01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5篇)03-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0-21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5篇06-04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5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