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在柏林》教学反思

《在柏林》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2 13:53:5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在柏林》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柏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在柏林》教学反思

《在柏林》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的方式说起关于战争的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战争的诗歌或影视作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更快地带进一种氛围,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然后我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织教学:探究标题的深意——逐层剖析文本——从文题入手品味主旨——感悟学习本课的写作技法。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可能是学生年龄小,对战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的。今后教学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充分,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在柏林》教学反思2

  《在柏林》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小说的篇幅极短,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难点: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种种苦难。谈谈令你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找准话题导入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为体会文章的主旨服务。

  2.想象畅谈。

  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我采用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带着疑问走进文本。

  在未细读文章之前,学生凭借着已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可以请学生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战争是离学生们实际生活很远的内容,而本篇文章又短小精悍,所以这一部分可以给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只需抓住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引入文章即可。

  3.品味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地感受文章深沉的主旨。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整体思考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料,并把这些资料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三、不足之处

  这篇文章短小,阅读时为情节吸引往往一气呵成,对其中的词句会有所疏忽。同时,学生难以对文章的深刻意义深入地思考。教师应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感悟流淌在文字背后的深沉情感和沉重的主旨。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导入话题,创设情境:谈谈令你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接着学生凭借着已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可以请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深入文本层层剖析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地感受文章深沉的主旨。最后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在柏林》教学反思3

  今天上完了《在柏林》一文,现就自己上课的前后的故事略书一二。

  三次修改,思路日渐清晰。这篇课文从头至尾都是我自己思考,自己备课,自我完善。今天终于在全校语文组老师面前展示出来,自我感觉还不错。对于这篇课文,我从矛盾冲突入手,老妇人的两次数数,小姑娘两次嘲笑,车厢里两次静,以及老兵的“一扫一说”来展开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在不断展开,从安静到寂静,原因何在?这是本课探究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对人民生活造成的苦难。

  以点展开,拓展深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一列火车车厢里的故事。却震撼着所有人的心。战争让老人失去三个儿子,逼疯老妇人,逼走老兵,以后的日子,谁会照顾老妇人,谁能够修复战争对人民心灵造成的伤害……在学生理解了战争的残酷之后,再次拓展到我国唐代时期的战争悲剧。《石壕吏》中的三男和这篇课文中的三男如出一辙,相同的悲剧,不同的时代,同样的'战争,发人深省,让人深思。最后拓展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字。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在失去父亲之后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里描绘了自己失去父亲的悲痛,难过,呼吁全世界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

  深化主题,摒弃战争。三篇文字对照之后,班级里一片寂静,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可怕,人人都被战争带来的后果所震撼,远离战争,铭记和平,成为这节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一颗丰盈的硕果。

  经过认真的备课,不断地反思,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好像又成长了。对文字的敏感度日进增强,对重点词句的把握不断攀升,对自我的要求与日俱进。

《在柏林》教学反思4

  《在柏林》是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有三篇小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基本方法,“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在柏林》是一篇小小说,字数不到400字。小说构思精巧,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通过刻画战争中的贫民百姓的悲惨形象,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现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本文读懂内容并不难,关键是要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情节的设置和人物的刻画来凸显主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回顾前两课的学习方法,再借读学习提示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就文中的细节做出批注并讨论交流。

  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教学中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多,不够激烈,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吃透教材,深挖教材,采用切实实用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在柏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在柏林》教学反思03-03

教学反思语言教学反思12-07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24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9-10

教学的反思01-25

教学反思03-02

比的教学反思08-29

经典教学反思10-22

教学的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