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学反思

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5-02-06 07:34: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学反思

  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学反思1

  本课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通过学生自我活动、教师适当引导得到数学结论作为教学重点,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本质的、有效的理解。本节课切实反映了平时的教学情况,为前来听课的教师提供了真实的样本。

  本节课做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提出问题,注重联系

  在新课引入上,打破以往单纯复习旧知的.惯例,而是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目标性”问题,创设了问题情境,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又使教学从“定义”过渡到“判定定理”,显得自然合理。

  二、动手实践,主体参与

  本节课多处设计了观察探究、分组讨论等学生活动内容,如动手操作“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发现过程”,以及讲解例题时学生的参与,课堂练习的设计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合理设计课堂结构和问题

  新课程理念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认为“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才是数学课堂需要的动。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因此,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一)、在动手操作发现判定定理的过程中,经历动脑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得到“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结论。

  (二)、分析结论。应用好命题的前提是理解好命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命题我设置了三个问题,并且通过画图举反例帮助学生理解,利用文字、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熟悉定理的使用条件。

  (三)、应用命题。根据活动二的结论,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例题,得到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思路“连半径,证垂直和作垂直,证半径”。因为有活动二做铺垫,所以例题解决的很顺利。

  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学反思2

  本节课教学亮点有以下几点:

  1、温故知新环节复习针对性强,为总结切线的3种判定方法作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2、情景创设恰到好处。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外端点”概念,另一方面感受外端点的圆的切线,这为接下来探究“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作了很好的直观感知作用,为顺利探究“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作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探究新知环节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概括规律的能力。

  4、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得当。本节课的重点是“切线的判定定理”,而要很好的`掌握定理,正确运用定理,首先必须要掌握定理使用的两个条件“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及“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只有在外端点明确的情况下,再证该半径与直线垂直。为此我首先强调定理的使用条件再告诉学生,外端点明确的语句常识:

  ①点A在圆上(点A是外端点);

  ②直径AB(点A、点B是外端点);

  ③⊙O半径OA,OB等(点A、点B是外端点);

  ④弦AB,CD等(点A、B、C、D是外端点);

  ⑤直线AB交⊙O与点C(点C是外端点)”。这样学生在读题的过程就会领会是否能用切线的判定定理来证明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

  本节课的难点有两点:

  ①判断一条直线是缘的切线到底是用判定定理证还是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来证。

  ②如何作辅助线。

  为了突破这两个难点,我主要设计了这两种类型的例题及针对练习,让学生在思考动脑证明的过程中感受:

  ①外端点明确,连半径,证垂直。

  ②外端点不明确,作垂直,证半径。这样选哪种方法,如何作辅助线,做好辅助线后怎么证,学生就一清二楚了。

  5、“一题多证”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复习课教学反思09-28

《复习课》教学反思06-29

复习课教学反思08-25

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09-07

统计复习课教学反思06-25

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09-21

英语复习课的教学反思10-09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08-13

《统计》复习课教学反思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