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

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

时间:2024-07-31 07:00:3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

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名师成长的摇篮、资源辐射的中心、师生对话的.平台、教育科研的基地”为宗旨,深化我校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深入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提升我校全体地理教师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而开展工作。

  二、工作思路

  以课改研究为核心,打造新型课堂、狠抓课堂教学效益;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创优秀教师团队;通过互学互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工作室。

  三、主要举措

  1、重视计划落实。

  2、服务高三考试。

  3、加强校本研究。

  继续加强进行校本教材地理必修1、必修2和必修3的辅备纠错工作,完善《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地理的校订工作。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集体智慧,并吸取备课组教师的建议,不断完善教案,形成优秀的公案并上传到博客上,供全校地理教师参考使用。

  4、深化课改研究。

  结合学导法“六环节”,探索新授课“课前自学——课堂检测——纠错讨论——当堂作业”和复习课“以练为主,以练定学,以学定教,教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上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加强常规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使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科研成果展示比赛工作,将优秀教研论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推荐到市、省级比赛。

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表彰先进,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有较高知名度和教学教研水平的教师队伍。

  二、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评选范围和比例:

  1、评选范围:积极承担并认真完成我校各级各类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

  2、评选比例:优秀教师人数不超过教师总人数的4%。

  四、评选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教书育人,爱护学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事迹突出。

  2、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备课,教案规范,教学各环节均能认真负责。

  3、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有明显成效;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欢迎。

  4、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

  5、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优秀。

  6、凡在本年度教学工作中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取消该年度优秀教师评选申报资格。

  ①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的

  ②发生过教学事故的

  ③病假超过10天(含10天)事假超过5天的(含5天)的或有旷工行为的(要求每周签到不少于14次且每天不少于1次)

  ④无故不参加校教研活动的和各级、各类的检查中受到批评的

  ⑤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或违反法律法规的

  五、评选程序和评比时间:

  1、本人申请

  填写申报表,并将申报表及相关材料(当年备课笔记本、听课本)一起交评选领导小组

  2、评选办法

  对照评选细则量化打分(权重80%),领导小组综合测评(权重10%),学生评价(权重10%)。

  3、评选时间

  每年的12月份

  4、公示

  将评选结果张榜公示

  六、奖励办法:

  1、年度考核时为优秀

  2、县级以上的各类表彰从校级优秀教师中推荐

  3、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不少于500元

  4、获得的荣誉作为职称晋升、岗位竞聘的重要依据之一

  七、本办法自9月1日起实施。

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高尚师德、正确的教育思想,广博渊深的文化科学知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示范、指导、影响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是我校“十一五”师资工作的重点。骨干教师及名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骨干教师及名师的队伍做到有序、有质的发展,特制订培养方案如下:

  二、骨干教师及名师的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1、“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本地区、本校、本学科范围内起指导、示范、带头作用。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二)具体目标

  1、师德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2)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面向全体学生,不厌弃后进生,有奉献精神。

  (3)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育人。

  2、教学要求:

  (1)善学乐思,努力钻研业务,做到对所教学课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准确传授知识。学科教学业务水平扎实。

  (2)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的教学技能,能为教师上示范课,并承担教学研究任务。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每学期有一次校级以上的研讨课。

  (4)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抽查中在本校名列前茅。

  3、教科研要求:

  (1)努力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参与专题讨论和研究。

  (2)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并能随时作好研究成果的积累。

  (3)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积极承担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三)培养对象:

  1、市级骨干教师14名。

  2、溪安县学科带头人5名。

  3、溪安县青年骨干教师20名。

  4、溪安县高中毕业班校际教研组成员8名,组长1名。

  三、培养措施

  1、市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

  主持或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每年至少撰写2篇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并在市级以上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或获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教育教学实绩突出。每年在校际以上开设两次示范课、观摩课或专题讲座。

  2、溪安县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

  教育教学成绩在溪安县范围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年在县级开设2次示范课、观摩课或专题讲座。每年至少撰写2篇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并在市级以上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或获县级二等奖以上奖励。参与教改和课题研究,其成果在全县推广,并在县内有一定影响。熟练掌握以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根据任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每学期须制作1个以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并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3、溪安县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

  教育教学实绩在本校名列前茅。每年在校级以上开设2次公开课、观摩课。每年至少有2篇论文在校际交流,其中有1篇在市级以上刊物(会议)发表(交流)或获市三等奖以上奖励。参与教改和课题研究,担任县级以上教学改革试点(试验)或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或为其中的骨干。担任班主任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职务。熟练掌握以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根据任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每学期须制作1个以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并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4、溪安县高中毕业班校际教研组成员培养对象:

  在全县教育教学实绩在名列前茅。每年在校级以上开设2次公开课、观摩课。每年至少有2篇论文在校际交流,其中有1篇在市级以上刊物(会议)发表(交流)或获市三等奖以上奖励。参与教改和课题研究,担任县级以上教学改革试点(试验)或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或为其中的骨干。在校际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四、工作措施:

  1、结对拜师,互相促进。

  通过新教师与资深教师结对拜师,使新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不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2、加强业务学习,要求培养骨干教师坚持自学记好业务学习笔记。

  3、实行跟踪听课。对新培养骨干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每周一至二节,听必评、必导。

  4、规定骨干教师听课任务,要求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

  5、强化教学反思,每两周写出一份教学反思或案例。

  6、根据“注重能力,讲求实效,发展专长,形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训内容,使学科教学、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7、学校要大力支持外出听课、学习。学校要为培养对象创造各种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条件,为其成材提供舞台。

  8、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

  五、管理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做好各级教学骨干的培养管理工作。

  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培养目标。

  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抓好培养青年教师,以培养骨干教师、知名教师、知名校长为目标,鼓励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加大培养和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的工作力度。

  创造便利条件,支持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有计划地安排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交流、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等,为他们的培训进修创造条件。

  强化人本管理,积极宣传推广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的工作经验、成果和先进事迹,营造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成长的良好舆论环境。

【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名师教学设计理念01-12

名师工作计划05-16

名师工作计划[热]05-18

名师教学设计方案通用06-10

名师个人工作计划02-23

名师的工作计划14篇01-10

名师个人工作计划03-14

《评选吉祥物》教学反思11-13

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02-21

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