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时第2教时授课时间月日上午
课前准备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
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
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
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
a、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
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
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描写落日语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三亚落日富有诗意的美景,体会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与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录像:《三亚风光》)
一、深情导入,诱情激趣
1、(引读课题)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三亚,去观赏——三亚落日;
2、如果你来到三亚,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段中描写三亚热带风情的几组词语,配上海边风光图)
⑴我们先美美地读一读这些词语,⑵ 谁来当一当三亚小导游,用这些词语给大家介绍三亚独特的风光(指名交流)。
3、的确,三亚的风光就像同学们描绘的那样神奇而瑰丽,在这么美的地方看落日,会是怎样的一番情趣呢?
⑴课件出示第一段(图文),指导朗读这一段。(随机板书:真有诗意)
⑵读中品味“真有诗意”、“美妙绝伦”。
二、品读赏析,沐浴日落美景
过渡:三亚落日真的这样美吗?那赶紧让我们亲自去感受这份诗情画意。
1、 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幅日落的画面?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过渡:三亚的落日是善变的,作者也善于比喻落日还像孩童?真是一个太奇妙的比喻了。
2、品读一“孩童图”
(1)文中哪一小节写到太阳像孩童?你从哪些语句或者词语可以看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2)指导朗读:我们真得感谢作者的神来之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孩童般快乐的落日。孩子的灵动可以感染一切,三亚的落日也像孩子般用它的热情感染了大海,金红一色,热烈一片,读出这种快乐和热烈。
3、品读二“灯笼图”
(1) 这是个怎样的落日?(光焰柔和,朦朦胧胧,色彩美,样子也很美) 为什么说像灯笼?
(2)这时的太阳光线是那样柔和,慢慢下沉 ,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一句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齐读相关段落,读出依恋之情。
(4)出示辨析词语。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a、请你把这段话连起来读读,注意文中加点的词,能不能替换成括号里的词,有什么不同?(自己先体会体会,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b、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巧妙。
c、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读懂了作者,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这段话)。
d、引读:这时,人们都看呆了,惊讶得——(引导体会观赏者对日落的赞赏和惊叹,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4、品读三“跳水员图”
⑴课件出示:落日图
(2)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跳水员?为什么?(训练有素,身手不凡)
(3)指导感情朗读这句话。
5、小结:
⑴(对照板书:三幅落日图),这就是三亚的落日,在作者的笔下写得如此栩栩如生,如诗如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引读:刚开始时,——,随后——,最后——
⑵你觉得这三幅图面能颠倒吗?这三个描写落日的比喻能调换吗?为什么?
6、其实在日落过程中,不光落日在发生变化,在它的感染下,天和海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文是怎么来描写的?
⑴学生交流(出示描写天和海变化的两句句子。)引读体会:谁醉了?大海怎么醉了?
⑵想象仿写。 这景色多美呀,多富有诗意,作者这里也用了诗一般的语言,发挥了充分想象。夕阳下,还有哪些景物也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出示练写题) 夕阳映照下,海边挺拔的椰子树醉了, ,那飞翔的白鸥也醉了, ,还有那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 (提示:可以用上学过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加上表示描写色彩的词,学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一下。)
7、面对如此诗意般的美景,万语千言,凝成一句话——(出示第5节)
⑴齐读;
⑵其实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引导读出不同的感受);
⑶小结:真正的读书就是用心去读,读出自己的情感。
三、总结拓展
1、人们都知道在三亚看日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景色,亲身感受到了作者那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赞美。点击出示文中第一节,齐读。(此时幻灯片上课文第一节、最后一节全部呈现)
2、首尾呼应的写法
3、三亚日出名闻天下,三亚日落同样美妙绝伦,其实风景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美”,善于发现,你就会发现——(课件出示罗丹的话)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让我们用自己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所有美好的事物吧!
4、作业
( 1)背诵课文3、4节。
(2)课后阅读巴金的散文《日出》,感受另一番情趣,或者观赏江阴黄山湖的日落景象,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板书设计:
真有诗意! 孩童
三亚落日 大红灯笼
美妙绝伦 跳水员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08-29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经典15篇11-29
《落日的幻觉》教学反思03-10
落日的幻觉教学反思11-29
优秀教学设计07-01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09-26
《gkh》教学设计优秀11-02
《鲸》教学设计优秀01-22
《登高》教学设计优秀12-12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