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8 12:13: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了解和认识传染病。

  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知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3、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传染病的预防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踏着时间的节拍,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秋季。进入秋季之后,气温将会逐渐的下降,秋季风大干燥,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一些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都是秋季高发的疾病。

  2、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首先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并判断一下会不会传染。(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等。)

  讨论: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下列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传染的?”。

  总结:这些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出示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

  3、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传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在一定区域暴发,所以传染病还具有流行性。

  4、传染病的预防。

  (1)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在不同季节里发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较多发,这与苍蝇活动频繁、繁殖加速、人们接触生冷饮食、瓜果蔬菜较多有关。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搞好厕所卫生,严格粪便和污水处理,消灭老鼠、苍蝇、蜘蛛等有害动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冲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等卫生习惯。

  (2)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吐痰时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进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死亡率最高。

  患呼吸道传染病后就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吐痰、闷气、流鼻涕、喷嚏、流泪等,有些还能使人出疹,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期主要在发病期,病愈之后,传染性就很快减弱。但也有例外情况,如白猴、流脑、百日咳等,病愈后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预防接种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水痘、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病人隔离治疗,教育学生不乱吐痰、擤鼻涕,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教室每天要开窗2次,每次10分钟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使室内空气中病菌减少80%左右。还可用食醋熏蒸教室、宿舍,以杀灭空气中的病菌。

  (3)、怎样预防虫媒传染病

  通过昆虫而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传染病。应该彻底消灭蚊子、虱等吸血昆虫。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检查治疗,充分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具体来讲,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而控制疟疾传播的重点是彻底治疗病人和可疑病人。对于班疹伤寒和回归热,则以来灭虱为重点。

  (4)怎样预防经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动物中一些传染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传染给人类,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等。鼠能传染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病,狗、猫、狼能传播狂犬病,家畜、禽类除能传播上述疾病外,还可以传播快乙型脑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这些经动物传播的疾病叫动物源传染病。

  预防动物源传染病的'要点是杀灭有害动物,如消灭老鼠、杀死并深埋病狗、病猫。搞好畜、禽圈卫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如被狗、猫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5、课堂小结:怎样做到预防秋季传染病?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教室、电脑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商场、浴室等;

  (4)勤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应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培养健身兴趣,加强体能锻炼,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11)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将它们拒之门外。

  五、课外活动安排:

  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要预防传染病,我们还要哪些坏的习惯要改掉?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预习准备:

  1.读熟课文。

  2.回顾在生活中母亲关心自己的事一两件。(整理在笔记上)

  二、识字写字、积词用词。

  1.学法指导:读通读顺课文,找出生新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达标训练:

  (1)正确读准下列的词语,并给生字标上拼音:打蔫儿怔住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坠入忐忑不安拖沓磨炼冷漠聊胜于无

  (2)文中易写错的生字是:

  (3)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蔫niān骥jì沓tà倚yǐ

  (4)联系上下文(书包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注明在书上。)雪上加霜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聊胜于无

  三、初读感知

  1.学法指导:带着以下的问题,认真默读,边读边想。

  2.达标训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品味。

  1.学法指导:细读课文,边读书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里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2.达标训练:

  (1)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她为什么这样做?

  (2)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并在书上注明体会。

  (3)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母亲的感情变化是:

  (作出决定)—()—( )—( )—(勇气回升)

  (4)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是。

  (5)有感情地朗读画出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母亲的感情。

  (6)选择下列场景中的一个场景写写“儿子”的心理活动:

  a、妈妈决定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b、妈妈改变主意了,要领我上医院()。

  c、我学会了看病,走在回家的路上,()。

  (7)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举例说说:

  五、质疑问难: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的问题不理解:

  六、谈论收获: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还有什么收获?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读” 、“说”、“议”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4、通过课文理解母亲深沉的爱。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感受、理解、回报这份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前准备:预习。上课前听《懂你》这首歌。

  一、导入

  (课前多媒体播放《懂你》)

  1、同学们,刚才听的那首歌是什么?(懂你)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呢?(母亲)是啊!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几篇关于父爱母爱的文章,老师很受感动。现在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此时的感受。

  2、(会背的和老师一起背)多媒体出示:

  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着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她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三八妇女节那天/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

  师: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生:拥有妈妈的爱真是太幸福了。

  生:妈妈太关心我们、太爱我们了。

  生:我也被妈妈的爱深深地感动了。

  师:(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老师:昨天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快速默读课文,看有没有不懂得新词,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生默读课文后,共同解决生字新词)

  2、谁愿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这篇课文主要写得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说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位母亲为了锻炼儿子的生活能力,在儿子感冒发烧的时候,逼儿子自己去医院看病。表现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三、深入理解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来。

  (生自由提问,其他问题互相解决。师筛选出三个问题:a、母亲为什么要逼着儿子去医院?b、你觉得妈妈这么做有必要吗?c、在儿子去医院时,妈妈的心情怎么样?)

  2、在小组内讨论以上三个问题,要求: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多媒体出示以上三个问题)

  3、汇报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

  第一个问题: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同时理解口授线路图的含义。

  第二个问题:课文开头的`母子对话。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其他同学说说从母子对话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这个孩子已经对父母十分依赖,此时对他进行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简单渗透给学生,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这个影子呢?)

  第三个问题:母亲的心理变化,重点理解下面词语,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板书)】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板书】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以上句子感情朗读)

  四、感悟升华

  1、师:是啊,现在你们是株株幼苗,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不再有这份呵护。到那时,要想经受住生活的风吹雨打,现在就要经受锻炼。相信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后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说。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此时的感受。可以是相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可以是学问后的感悟,可以是你和文中小朋友类似的经历……

  2、生自由写感悟。

  3、交流。

  4、教师寄语:(多媒体展示)这篇课文有一次向我们诠释了母爱的伟大,母爱的光辉折射出炫目的光芒。父母的爱不需要有任何华丽的语言表达,任何华丽的语言也无法诠释这份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自己的成长,成功,让他们放心。咱班同学行吗?(生大声回答:行!)

  五、作业超市(多媒体出示)

  1、生活中,有很多事我们是靠父母的帮助才完成的。今天回去,尝试独立做一件这样的事。

  2、搜集有关母爱的小故事。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二、重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四、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二、揭示课题、交流成果,初步感知检查交流预习成果、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3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4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

  七、教师小结: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

  八、布置作业: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人物语言心理活动

  教学反思:

  课文通过一次锻炼,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学生在谈感受的时候很多话说,都是家长不放心让他们去做一些很简单的小事,引导他们收集起来,正好作为习作的材料。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02-25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优秀05-11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最新02-20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5篇03-21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5篇)03-22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3篇04-16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5篇02-27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合集15篇)04-21

【优】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