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学生能够体会家庭的温暖与温馨,逐渐产生对自己家庭热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歌曲《可爱的家》,并配以聆听,模唱等方式,学生在歌曲演唱中能够掌握换气方法。
【知识与技能】
体会弱起小节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能准确地演唱弱起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运用饱满的感情流畅的演唱整首歌曲。
【难点】
弱起节奏准确地把握以及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换气。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我爱我家》片段,并提问:从这个电视剧片段中你能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就像电视剧中表现的`一样,我们的家庭都是非常温馨幸福的,有爱我们的家人,有可口的饭菜。那在在外的游子眼中,家又是什么样的呢?
顺势揭示课题《可爱的家》。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音乐,并提问:这首歌曲有着什么样的节奏呢?你能感觉到什么样的气氛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平缓地,情绪是温馨地。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表达了作者虽在外游历,但是对自己的家依旧充满着思念之情。不管身在何处,依然热爱、想念自己的家。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教师带领学生用“mi ma”为母音,以“1-3-5-3-1”为音节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学生演唱时嘴角微微上扬,保持放松的状态。
2.教师弹奏钢琴进行范唱,学生跟随旋律小声哼唱,并哼唱开始之前,教师进行提问:观察乐谱,乐谱普的每个小节都一样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小节的时值最少,这一小节叫做弱起小节。弱起乐曲从弱拍或弱位开始,叫做弱起,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做弱起小节;也有说法将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教师总结完毕后带领学生进行练习,保证学生能准确进行弱起小节的演唱。
3.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旋律,并提醒学生在恰当的地方进行换气,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并做示范。
4.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歌词朗读。
5.歌词朗读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歌曲演唱。演唱结束后,教师伴奏,学生跟随伴奏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这里教师提醒学生要运用饱满的情绪,将对家庭的热爱与依恋表现出来。
(四)巩固提高
教师播放《可爱的家》英语版,让学生跟随音乐,用十分钟的时间简单地画一画自己的家庭。学生绘画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说一说自己与家人的有趣的故事。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难点弱起节奏。回顾后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家庭给予我们的温暖,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因此,我们也要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布置课后作业: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父母,并给他们唱一唱这首歌曲,再搜集一些其他有关爱家的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家”为主题。《可爱的家》是本单元的演唱歌曲,《可爱的家》选自英国作曲家、比肖普、歌剧《米兰的少女库拉莉》中的主题歌,也译作《甜蜜的家》,创作于1823年,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歌曲。歌曲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怀念,对安详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向往。
【设计理念】
通过学唱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懂得“家”对我们每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启发学生珍惜幸福家庭,用自己的爱回报父母的爱,同时关心那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最终达到珍爱家庭、关爱他人、热爱父母的单元总目标。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布娃娃》
2、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深情而饱满的声音演唱;
2、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3、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能关爱父母和身边的人。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暖,通过欣赏歌曲《布娃娃》激发对弱者的同情。
【教学难点】
认识弱起小节,并准确演唱弱起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排队有序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音乐课堂常规练习:
1、发声练习;
2、柯尔文手势练习。
三、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1、教师简要导语: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儿歌《布娃娃》,大家听一听歌曲里唱到了什么,可以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儿歌《布娃娃》)
2、生:回答歌曲里的故事。谈对歌曲的感受。
3、教师做补充:同学们讲的很好。这首歌表达了小主人公对遗弃的布娃娃的同情之心。
4、师:好、同学们!再请大家欣赏另一组图片,同学们认真观看,等会儿说说你看了这些图片,心中想到了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
(课件播放一组表现和谐家庭生活的图片,背景音乐为将要所学的歌曲《可爱的家》)
师:同学们,看完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答:幸福,快乐,和谐,温馨-------。
师:有谁来说说你幸福可爱的家
生:……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同学们的感受是对的,家给我们的感受是非常的幸福,快乐、和温馨。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歌曲名字就叫《可爱的家》,一起读课题。在学唱歌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歌曲的相关知识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两首不同情感歌曲的欣赏,形成较大的反差,使学生体会没有家和有家的感受。
四、新授歌曲:《可爱的家》
1、作者简介:
这首歌本是英国音乐家比肖普的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中的一首主题歌,歌剧表现了身在他乡的游子思念故乡想念家园的思念之情。如今歌剧已经被人遗忘。而歌剧的主题歌《可爱的家》仍在人民中间传唱。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当时在演出歌剧结束的时候,听众总是再三要求他们加唱《可爱的家》才肯散场,说明它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而这首使人感到亲切温暖的主题歌却被人们世代相传,直到今天。
2、聆听歌曲《可爱的家》
学生可轻声跟着旋律哼唱、感受歌曲情绪及优美的旋律。
师:同学们都听的很认真,老师发现已经有很多同学可以哼唱一些句子了。下面老师有问题问大家:1、歌曲是用了什么样的情绪演出的?2、歌曲旋律中有哪些特点?3、歌曲中的难点在哪里?同学们自主学习3分钟后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
3、学生自主学习3分钟:
4、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5、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作补充回答:
师:①歌曲的情绪:深情、安详。
②歌曲旋律:优美、平缓。
③歌曲的难点有几处:歌曲的开始弱拍起,旋律中的四分附点音符很多,歌曲是4/4拍要把握好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同学们还记得4/4拍的强弱规律吗?
6、综合练习:
① 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② 节奏练习:xx | x. x x x| x – 0 ||
7、按强弱规律跟琴学唱歌曲旋律,边学唱边用手指画出旋律线。
8、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
9、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唱歌词。
10、歌曲感情处理: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但老师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同学们唱的时候觉得这首歌每一句都是同样的感情吗,那一句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呢?哪一句最能体现对家的喜爱?
生答:中间两句、开头和结尾都比较平缓,“可爱的家庭啊”最能体现歌者对家的喜爱。
师:歌曲的题目叫“可爱的家”,可爱的感觉该怎么用歌声表现一下呢?
① 播放《可爱的家》伴奏课件、学生带着深情平缓的情绪练习演唱
② 前8小节找一名学生领唱、后面齐唱。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四四拍强弱规律、使学生更为轻松直观地学习弱起小节。通过歌曲情感处理、使学生了解歌曲每个乐句的演唱力度及演唱情绪。
五、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演唱的很好。今天!我们通过学唱《可爱的家》这首歌,使我们大家懂得了“家”对我们每个人多么的重要,家是我们幸福快乐的港湾、爸爸妈妈的关爱与呵护、使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应有感恩之心。哪!我们应该给爸爸妈妈做点什么?
生:……
师:好!同学们讲的很好!我们不但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要爱爸爸妈妈、爱家人,同时还要关爱我们身边的其他人,像2008年5月19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今年4月14日凌晨青海玉树地震,同学们都做得很好,大家都积极踊跃的为地震灾区捐钱捐物,献出了同学们应有的那份爱。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因为你们都是心怀感恩,充满爱心的孩子,真的很棒。好。让我们带这着颗感恩的心,想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再次演唱这首《可爱的家》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进行情感教育。
(播放歌曲伴奏课件学生演唱)
六、结束:
师生再见、学生听音乐有序离开教室。
【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06-23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8-04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精华】07-11
(荐)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5-27
《可爱的家》教学反思04-20
小学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07-15
(实用)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4篇02-27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汇编【15篇】05-15
音乐设计教学教案05-16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