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通过巨人与蚂蚁的对比,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理解努力就能达成目标成就梦想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大朋友和我们一齐上课,还带来一个小朋友(课件蚂蚁)
2.周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睁大眼睛,你发现了什么?生读
师:你会读准音
师:再观察他们的字型有什么特点?偏旁说明他们是小虫子,右边是读音(形声字)
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今天我们将认识一只不一般的蚂蚁,(师板题)这是一只~~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你们想认识这只蚂蚁吗?下面就翻到语文书的69页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二.初读课文,正音
1.请大家轻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2.分三个部分汇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指名读)
理解魁伟,找到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的地方,读读这一句
第二部分:3—7自然段(女生读)
重点指导“酸”平舌音,“哟”轻声调
第三部分8—13自然段(男生读)
对比仰——俯仰和俯都是单人旁
师:你们来做动作,还能发现什么?一对反义词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一组词来吗?举例反义词
3、师:词语朋友都出来了,我们静静地每个读两遍
三.研读
1、感受大树
师:课文里描写了一棵神奇的树,(师画大树)这是一棵通天树,我真想知道通天树是个什么样?谁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我听呢?学生自由找指名读
师: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很高很高,高得~~(引:插入云霄)
(生读,感受树的高)
师:这棵通天树可有一个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能上天)
师:怎样才能到天上去?
师:从“一直”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一直”代表的是坚持与不放弃,齐读相关句
2.交流巨人的表现
引语:面对通天树,都有谁想上天呀?(巨人、蚂蚁)我们就先来看看巨人的表现
师:小手指书,轻声自读3—7自然段,想想巨人站在这棵树前,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站在树下的巨人他在想什么?
师:说明了什么?(很想上天)你能用你的读书让我们感受他的急切吗?
师:很想上天的巨人面对插入云霄、望不到树尖的树他说了什么,谁找到了句子
出示: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此时的巨人觉得自己爬上树能行吗?(不行,板书:我不行)
师: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他的不自信?(摇摇头)
生读句子
师:谁还能读出他的没勇气
师:此时他的动作是~~摇摇头(引读)从这句我们可以知道,要准确描述人物的内在心情可以从动作和语言来表达。那此时巨人的心情是……(沮丧)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根据《上天的蚂蚁》这篇课文展开合理的想像,续编故事。
2、能把故事写下来,语句通顺。
能力目标:有丰富的想象力,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喜欢写话,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贴贴纸(小蚂蚁、金话筒、铅笔)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4分钟)
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曲子是《乘着歌声的翅膀》,这节课,就让我们伴随着这首优美的曲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口动手编故事,好不好?
这节课,我们还将设立两个奖项:金话筒奖和小作家奖,大家想不想争取?
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
同学们,谁来了?(丁丁和冬冬)
丁丁和冬冬邀请我们一起听老师讲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呢?
课件演示。板书开始爬树
二、猜一猜:2分钟
小蚂蚁开始爬树了,它最终能不能爬上天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三、说一说:10分钟
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小蚂蚁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是,不管结果怎样,小蚂蚁都想去试试,而且它还很有信心呢!小蚂蚁要继续出发了,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去呢?板书结果(成功、失败)
把贴贴纸贴在额头上。互相看看。你们都变成什么了?
现在,你们都是想上天的……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个磨难,你们在爬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大胆地想象一下,你们都会遇到什么困难,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想、说什么、怎样做。
板书遇到困难想说做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你会碰到什么样的天气?
2、爬着爬着,你会有觉得怎样?
3、在爬树的过程中,你会遇到谁?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根据问题展开想象。请几只小蚂蚁说一说。
表达要清楚,说完整话,声音响亮,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
教师相机指导,鼓励合理的奇思妙想。
四、编一编:13+10分钟
同学们,你们当了一回上天的小蚂蚁,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你们的想象就像一颗颗珍珠,珍珠用线串起来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如果你们把刚才的想象按黑板上的这条线串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件演示丁丁冬冬编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象丁丁冬冬一样,编一个蚂蚁上天的故事呢?现在,请发扬小蚂蚁擅于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编故事。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说的先说,说完再写:喜欢写的先写,先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修改。呆会儿说得精彩的同学就能获得金话筒奖。写得好的同学就能获得小作家奖。
1、请几个同学来讲讲蚂蚁上天的故事,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发言的同学说得好,请把掌声送给它。如果你有什么想法的话,可以等发言的同学说完,你再来点评。
教师相机指导。
2、作品展示、同学点评。
五、结束语:(1分钟)
同学们,……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2、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3、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字词,在情境中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创设情境,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1、师画简笔画:文中提到这棵树很高很高,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引出: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请一名学生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2、今天老师教大家另一种读书方法——默读。出示幻灯:不用手指、嘴不出声
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养成边读书边标记的好习惯。
a、出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怎样爬?在你说说这棵通天树就像是什么?(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句话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
b、出示: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1)巨人怎样做的,请你学一学。
(2)同学们,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
引读:他看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树尖。
他看到了小鸟,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树尖。
这通天树——实在是太高了。
来,我们读出通天树的'高,谁愿意读,起立齐读。
(二)巨人的懦弱
1、过渡:巨人摇摇头,“唉”,(叹了口气)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加上合适的词语也来领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结: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得有味道。
2、这时,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大家会怎样鼓励巨人?
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不行,我爬不上去。”
引读: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3、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连连告退)
身材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懦弱、怕吃苦)
(三)蚂蚁的努力
1、面对这棵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2、蚂蚁说了四句话,我们先看前三句,课件出示句子:
“我能爬到天上去!”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我能行!”
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反复读这三句话。
3、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小蚂蚁的什么?(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评价语言: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5、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三、深化主题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配乐)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2、通过朗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b、指名读。c、全班齐读。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3自然段)指名回答: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一看哪一组最团结)
三、讲解课文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生看图:通天树
问:这棵树到底有多高?指名回答。
你认为蚂蚁容易爬到天上去,还是巨人更容易爬到天上去呢?出示课件
b、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师:旁白生1:白胡子老爷爷生2:巨人。)
你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巨人吗?指名回答
课文有两个词语形容了巨人的身体,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请用把这两个词语括起来。说明巨人的.身体很高大,很强壮。
巨人说了什么?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巨人的话。
出示小黑板:巨人的话
指名读一读,你能读出巨人胆小怯懦的语气吗?
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大树,巨人是怎么做的?(从书中画出来)
(他先抬头仰望,接着摇摇头,然后连连告退,最后跑掉了。)
你想对巨人说什么?指名回答
胆小、怯懦的巨人逃走了,我们再往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c、指名分角色读8—13自然段。师:旁白生1:白胡子老爷爷,生2:蚂蚁
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小蚂蚁说的话。出示小黑板:蚂蚁说的话
全班一起读一读。重点重复读最后一句话。
d、对比蚂蚁和巨人的话。出示小黑板(对比)
看到蚂蚁和巨人你想说什么?指名回答
分角色朗读蚂蚁和巨人的话。(女生:蚂蚁男生:巨人)
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为什么?指名回答
e、你认为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师:生活中会出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向巨人那样退缩呢?还是向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去战胜困难呢?学习了《上天的蚂蚁》这一课,以后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象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孩子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困难说“我能行!”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主体课文。这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要求,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词语的理解、运用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因此,我以词语教学为主导,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体会通天树的高;第二步:体会巨人的懦弱;第三步:蚂蚁的努力。在情境中理解词语,进而反复品读文本,抓关键词、读重点句,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使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学习蚂蚁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体会蚂蚁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蚂蚁和巨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猜吗?
2、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
二、复习课文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云霄仰望鼓励告退充满自信终于俯下身材魁伟身强力壮
2、小老师教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
(一)对比蚂蚁和巨人的形象
1、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还学习了那些童话故事呢?课文讲了谁和谁去爬树的故事呢?
2、粘贴巨人和蚂蚁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巨人是什么样子,蚂蚁又是什么样子。(板书:身材魁伟很小很小)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身材魁伟的巨人很小很小的蚂蚁”。
(二)感受通天树的“高”
1、巨人和蚂蚁要爬的'树怎么样呢?请你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2、指名说句子。
3、感情朗读这三句描写树高的句子。重点指导第一句: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三)巨人的胆小
1、当白胡子爷爷把通天树的秘密告诉巨人时,巨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指名说巨人的言行。(请学生表演连连告退)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4、分角色朗读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
5、读一读,照样子说句子。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_____鼓励_____:“试一试吧!______。
(四)蚂蚁的努力
1、当巨人后退时,谁自告奋勇地站出来?
2、默读课文8—13自然段,用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3、指名说出蚂蚁说的话。(共四句)
第一句:我能爬到天上去。
(1)课件出示该句。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声音?
(3)谁能充满自信地读这句话?指名几人读、评,再比赛读。
第二句: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1)课件出示该句。
(2)扮演白胡子爷爷引导学生读这句。
第三句:我能行。
(1)课件出示该句。
(2)引导学生自信地朗读。(自由试读、引导读、比赛读、拍拍胸脯读)
第四句: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1)课件出示该句。
(2)蚂蚁是怎样地爬?
(3)朗读“一步一步地爬”“不停地爬”“一步一步不停地爬”
(4)蚂蚁会中途停下来吗?会后退吗?会放弃吗?
(5)齐读该句。
4、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5、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分角色朗读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同桌合作、师生合作)
6、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7、蚂蚁的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8、齐读课文。
四、拓展
蚂蚁即将开始它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五、深化主题
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板书设计:
上天的蚂蚁
连连告退不行充满自信坚持不懈
努
巨人力蚂蚁
实现梦想
白胡子爷爷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6
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老师还带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课件蚂蚁)仔细观察,谁来说说它长得什么样?(观察得细致,表达的清楚)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你们睁大眼睛叫出它的名字。(齐读)看着蚂蚁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虫子旁)虫子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明他们都是小虫子)你还发现了什么?(形声字)左边是虫子旁,表明他们都是虫子,部首右边字的读音又和他们的读音是一样的,一半表义,一般表音,所以它是形声字,你们的眼睛可真尖。今天我们将要认识的这只蚂蚁可不是一般的蚂蚁,他能爬到天上去,你们信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
二、学习课文。
1.师: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送给你们一个大宝贝(师板画大树)。这是什么?这可
不是一般的树,他有特异功能,特别神奇,想知道吗?
2.出示读书要求:请你大声的读课文,找一找通天树有着什么样的奥秘,画出来读一
读。(这是一棵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唉,通天树能从地上一直连接到天上,他像什么?他居然能让你从地上一直爬到天上,说明它长得怎么样?到底有多高,谁知道?(指名读、齐读)(云霄图)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还得画点云,树腰飘着云,树都已经插到云霄里去了,看来树的确是很高。
3.其实在课文中描写树高的句子不只这句,还要好几处呢?
4.请先看读书要求:
(1)小声读课文。
(2)用~~画出描写树高的句子。
反馈:
(1).“这是一棵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到天上去。”
师:它是一棵通天树,通往天上的树自然很高(指明读)谁能超过他,比他读得更高?(2-3)齐读。从老爷爷的`对话中能看出树高,还有哪些地方说明树高?从巨人的动作上找找。
(2)“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说明树高?巨人你见过吗?在动画片里都见过巨人吧。从动画片里你都知道哪些巨人?那巨人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他?(出示图片,板书:身材魁伟)巨人很高大,但是连这么高大的巨人脖子都仰酸了,还看不到树尖。孩子们一起来,把你的头抬起来仰望,哟,脖子都仰酸了,你们看到树尖了吗?当然望不到树尖的树真高呀!我们一起来读句子。起,对了,真高!还有哪个句子说明树高?从巨人的语言上再找找。
(3)“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根本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个词?(肯定、绝对)
师:同学们读一读红色字的部分,体会一下巨人说话时的语气。(指明读、齐读)同学们刚才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咱们把描写树高的句子放到了大屏幕上,我和你们合作读,你们度描写树高的句子,老师读其他部分的句子,听明白了吗?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树有多高!
师:是啊,孩子们,这棵树的确很高,今天老师就把这个大宝贝送给你,面对通天树,你想干什么?(上天)今天除了你们,还有两个人也很好奇,他们也想到天上去看看,他们是谁啊?(巨人、蚂蚁)从文中有一句话能够看出巨人特别想到天上去,赶快找!(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巨人想不想到天上去看看?我变个魔术把句子变一下:巨人很想到天上看看。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是啊,孩子们,同样的一句话但因为标点和语气的不同能为我们展示完全不一样的心情。你能不能用“谁多么怎么样啊!”来说一句话。
真棒孩子,你的学习能力真强!
师:我们说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但是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树,巨人说了什么?(不行,我爬不上去)这个可高了的树把巨人吓到了,谁愿意来给巨人加加油打打气?不仅我们在巨人加油打气,白胡子爷爷也在鼓励巨人,白胡子爷爷说了什么?(试一试吧!你身强体壮,也许能爬上去。)对了,现在老师就是白胡子爷爷,你们就是句子,我请到谁,谁就跟我对话,好不好?那我要鼓励巨人了,我想请你来。加上你的动作,好吧!
“呀,巨人呐,你身材魁伟,试一试吧,一定能爬到天上去的。”“不行,我爬不上去”“呀,天上那么美,你不是很想上天吗?”“不行,我爬不上去。”还是爬不上去呀,对了,像白胡子爷爷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巨人,但巨人又说爬不上去,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书上有一个词语谁发现了?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他却一次又一次地后退,这个词就是连连告退。孩子们,想一想,巨人在说这句话时,你能体会到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自信、胆小)
(4)正当巨人连连告退的时候,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它说:“我能爬到天上去”。这个充满自信的声音来自哪?我真为小蚂蚁担心,连身材魁伟的巨人都被吓跑了,这很小很小的蚂蚁能上天吗?(能)咱们说话可不能没有凭据,请大家读课文8-13自然段,快速读一读,找一找你从那些字句能看出蚂蚁能爬上天。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从这个句子里的哪个词你体会到了蚂蚁能爬到天上?(不停地爬)什么意思?说明蚂蚁爬的过程中怎么样?(没有停止过)也许它累了它渴了,但它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读一读,你能体会到这是只什么样的蚂蚁?(自信)这种自信是满分100分的自信,带着这种自信,谁来读?(指明读)自信满满。谁再来读?男生读读,女生试试。读得真好,你们让老师感到了这只蚂蚁的确很有勇气,的确很勇敢。
这只充满自信、勇敢的小蚂蚁到底爬到天上去了吗?课文并没要告诉我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唐僧取经”有四个高徒,还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更何况是一只小蚂蚁,看来小蚂蚁上天一定也会遇到很多的危险,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的确危险重重,但是小蚂蚁退缩了吗?它说。
这只勇敢的充满自信的小蚂蚁,努力地不停地往上爬,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它都一步一步(不停地爬),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它都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小蚂蚁相信自己,读。你们都是勇敢地努力地小蚂蚁。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02-19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15篇04-13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4-18
小班语言幼师教案范文《蚂蚁飞上天》04-06
《蚂蚁做操》教学反思04-10
蚂蚁做操教学反思12-15
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01-17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