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一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有、无、来”三个生字的音。
2、能正确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课文插图,引出古诗。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思考:从上往下,看一看,图上画着些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图,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明: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有顺序地展开观察,初步建立画与诗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一开始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的仪态、声音,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初步感知,读通古诗。
1、听教师配乐感情朗读古诗。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教师标注停顿,再次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相听一听。
5、男女生对读,齐读。
说明: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序,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这种美体现出来。大量事实也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逐句串讲,事倍功半,也扑灭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加强朗读指导,让他们从读中体会古诗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感情。
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意境,帮助学生体验感情。其次,读的形式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变换,如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读、全体读等。再次,不要让学生变成“盲读”,因为学生有些字不认识,有些学生就有可能不是看着字读,而是背诵诗句。因此在起始阶段引导学生字字过目,帮助学生掌握指读的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点字,跟着老师的速度指着字读。
三、了解意思,学习生字。
1、教师对照课文插图,讲解古诗的意思:远远看去,山是那样绿,走近一看,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可是花儿仍旧开放着,小鸟在树上站着,有人走到它的身旁,它也不惊慌、不害怕。
说明: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如让学生先理解诗句中一些字的意思,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逐字逐句的理解割断了诗句的意境,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古诗的乐趣。所以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2、学习“有”、“无”。
(1)指名读古诗的第一、二句。
教师板书:有、无。
跟老师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说话练习:同学们,你有什么?
(3)教师解释“无”的意思:“无”在这里就是“没有”的意思。
(4)思考:为什么看到小溪从山上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声呢?
(5)再次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
3、学习“来”。
(1)指名朗读古诗第三、四句。
教师板书:来。
跟老师读,开火车读,齐读。
(2)端正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做做手指操。
(3)复习田字格。
(注意:中心点、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4)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笔画?
(5)指导描摹“来”。
先看老师写一写,再自己书空练一练。
(注意:“来”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一竖在竖中线上。)
说明:
“来”这个字笔画虽然比较多,但所有的笔画都是学生学习过的,正好借此机会把学过的笔画进行一个小复习。在写字的过程中,要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训练。
(6)思考:为什么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开得那么鲜艳;有人走过来了,小鸟一点也不惊慌、害怕呢?
(7)感情朗读第三、四句诗。
(8)教师小结并揭示诗的名字《画》。齐读古诗。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挑战读古诗,师生一起评一评。
2、学生表演读古诗。
3、对照课文插图,试着背诵古诗。
说明:
采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使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从中自然地接受了古诗语言美的熏陶,也增强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结合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评价语应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并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学生当当小老师评价同伴,训练学生一起认真听、仔细评。
五、做游戏,复习巩固。
1、游戏:“照镜子”。
2、动脑筋:在这首古诗中,“有”与“无”是意思相反的,那么与“来”的意思相反的又是哪个字呢?出示:去
模仿着找一找:远——近
学生交流,教师圈出这6个生字。
3、齐读(背)古诗。
说明:
“照镜子”游戏目的是复习巩固生字,培养同伴意识。具体方法是同桌一起抽读生字卡片,互相纠正。
设计的动脑筋题,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再认识几个汉字,而是初步体验一下古诗的对仗,感受到古诗的有趣。
一年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图1:小明9时半图2:小军8时半图3:小强9时4、快乐的周末第95面的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识“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作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说话。
教学准备:
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和小鱼儿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魔术引入课题。
准备一个圆,我们来玩一玩变魔术的游戏吧,这个圆你能变什么?生答。
师:天气越来越热了,我的这个大圆就迫不及待地跳到了池塘里洗个澡,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呢?一起说,荷叶,师:对呀,这个大圆真的变成了一张荷叶,这荷叶多美啊!你能说说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生:……师:看来,你们都挺喜爱荷叶的,要不带着你们的喜欢来读一读。谁来读读?(屏幕: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读得真好!老师听出来了,荷叶又圆又绿。谁看到的荷叶比这位同学看到的还圆还绿呢?再来读一下!指名,多投入啊!我们一起来读,生:(齐声)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这么美的景色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了一位大作家,他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荷叶圆圆》,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所以有好多小伙伴都喜欢荷叶,我们来听一听,都有谁喜欢荷叶呢?
2、听范读,回答问题。
3、都有哪些小伙伴喜欢荷叶呢?生回答,师贴图。
4、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啊!你们想不想也来读读呀!赶紧打开书第70页认真读一读吧。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读完后,坐端正,明白了吗?
师: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件),你标对了吗?
三,研读,赏析课文。
师:这么美得景色,这么美的文章,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齐读: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师:作者从荷叶的形状,颜色两方面来描写荷叶的,你能试着像这样说一说苹果吗?(举例练习句式)
1、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写的是谁啊?生:小水珠。随机教学:“珠”这个“珠”是个生字,谁来办法记住它?(结构法,加偏旁,换偏旁)
师:同学们仔细看,珠的左边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大多和玉石有关。
师:小水珠是怎么喜欢荷叶的呢?对,把小水珠的话读一遍。
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你们看出来了这颗小水珠什么特别的.亮。
生:亮晶晶的眼睛。
师:对,小水珠的眼睛特别的亮。课文用了亮晶晶来形容。(卡片:晶)来大家来读一读。
生:(齐声)晶
师:这个晶有什么特点?三个“日”组成就读晶
谁来编一编顺口溜:
生:三日晶,亮晶(jing)晶(jing)。什么东西亮晶晶呢?(亮晶晶的眼睛亮晶晶的宝石)还有谁也喜欢小水珠的请你来读一读
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读得真是好极了!师:小水珠是怎么呆在荷叶上的啊?生:躺在荷叶上。师:(板书:躺)这个字读什么呢?谁知道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呢?它的偏旁是什么呢?身字做偏旁时撇就不出头了,它叫“身字旁。”生齐读。师:小水珠是怎么躺在荷叶上的呢?
生:很舒服地躺在荷叶上。
师:让我们都感受你的舒服,你是怎么做动作的呢?谁能用你的手和脚比划一下是怎么舒服地躺在荷叶上的。
师:看来你躺得真舒服。谁还能比她躺得还舒服的——生:用手枕着后脑勺躺着。
师:那你们就用手枕着后脑勺躺下,把你的手当成你的枕头,用你喜欢的方式往后躺,现在后面就是一片大大的圆圆的荷叶,一阵微风吹来,你的身体跟着荷叶,左一摇,右一摇,又左一摇,右一摇。此时,你觉得自己好像睡在哪里?(摇篮)
师:真温暖真舒服,你们看出示对比图,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多像婴儿躺在摇篮里啊!“摇”左右结构,提手旁,齐读。
师:我们就是小水珠,睡在摇篮里吧。小水珠说——生:(齐读)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多美的画面啊,看到这一幕谁也迫不及待地飞过来了。
生:小蜻蜓迫不及待地飞到了绿油油的荷叶上。怎么说的——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师:读得真好!看你的身体多轻盈,请你给我们做一个小蜻蜓飞翔的动作。
教学“翅膀”(一支羽毛,月亮在旁边)
师:你们看到没有,我们张开双臂就好像小蜻蜓展开翅膀,小蜻蜓飞翔的时候就像是一架飞机,所有的小蜻蜓觉得荷叶是他的——“停机坪”。
师:再请只小蜻蜓给我们读一读——
生: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师:多美的翅膀啊!带读“透明”我们来看看小蜻蜓是怎样立在荷叶上的——(屏幕显示一只美丽的小蜻蜓)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做做那只小蜻蜓,谁是那只可爱的小蜻蜓。
注意“立”的动作
齐读: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生做动作)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谁喜欢小青蛙,来给大家读一下第四自然段?请生朗读
师:读得很好,特别喜欢你读得最后一句。我们就知道青蛙的歌声是怎样的——生:(齐声)呱呱地。
师:真好,读出了青蛙对荷叶的喜爱之情。还有“小青蛙”吗——
师:小青蛙的心情看来是真的很好,她把绿绿的圆圆的荷叶当成了自己的——歌台。(板书:歌台)所有的小青蛙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小青蛙说……生:(齐读)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师:你们看,真正的青蛙在唱歌的时候,姿态是怎么样的?你来做一做。师:两条大腿弯曲着,蹲着唱歌的。蹲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当我们蹲着的时候我们的腿就要弯曲,蹲是“足”字旁。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听到小青蛙呱呱的歌声,小鱼儿也游过来了,他们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
请你做一个笑嘻嘻的表情,说明小鱼儿此刻的心情很怎么样?
捧起呢?你来做一下动作。
“一朵很美的水花”和“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有什么区别?
四、拓展思维,启迪联想,练习说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外,还有谁喜欢荷叶呢?它们又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呢?
(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小船。”它能把我带到我想去的地方。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我在荷叶上跳舞。”小鸟说:荷叶是我的大床,可以躺在床上睡大觉。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跳跳床,在上面跳来跳去。小虫子说:荷叶是我的大软床,可以让我舒舒服服的躺在上面晒太阳。)
2、那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呢?你们想对荷叶说些什么?荷叶是小朋友的凉伞,荷叶是小朋友的凉帽,荷叶是小朋友的风景。
3、小结:这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这么美的荷塘景色,这美妙的景色需要我们人类精心地呵护。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彩笔,画下这美丽的景色,然后在一旁写上你想说的话。
一年级教学设计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有规律的葡萄,让学生们猜一猜下一串会是什么颜色?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像葡萄这样一串紫一串绿连续重复出现的,我们就说它们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排列帮大家猜准了葡萄的颜色。其实在生活中对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规律。(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超市开业情境图,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吧!开始。
2、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有什么规律,你能说说吗?)
彩旗的排列规律是……(多找同学说)(和同桌说一说)
师:我们看彩旗的排列规律是一面红色,一面黄色,一面蓝色,三个一组连续重复出现的,也就是这一组的后面紧跟着又出现一组,又一组,这就是连续重复出现。
(板书:一组一组连续重复)
这样我们发现了彩旗的排列规律,那按规律我在接着往后插一面,应该是什么颜色?再往前插一面是什么颜色?
师:我们找到了彩旗的排列规律,下面我们接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学生想说哪个说哪个,提示学生用完整的话说)
三、游戏
师:好了,现在我们放松一下。
做拍手、跺脚、伸手臂游戏
师:其实我们都发现了规律,知道后面怎么做了,我们把拍手、跺脚、伸手臂这一组动作连着做了三次,我们就发现了规律,找到了规律,我们就知道怎么做了。其实一组固定的事物,他就是要连续重复出现三次,也就是至少要三次,三次可以,比三次多也可以,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我们就能找出规律,并且按规律接着去完成了。
四、找规律
师:好了,等了这么久,我们去超市看一看。
瞧,这些物品多整齐啊,它们的排列有规律吗?(小组合作学习,找同学汇报)
五、闯一闯
师:对规律的知识我们越来越了解了,下面我们利用有规律的知识去完成闯关练习,敢不敢?
(学生说一道解释为什么?)
第三关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倒出里边的学具,再拿出作业纸,把长长的双面胶撕下来,用这些学具在作业纸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听明白了吗?开始。(你可以边摆边说)
找同学说设计想法,并把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六、欣赏
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有规律的事物?
生:自由说。(说出具体的规律)
师: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这也有几幅有规律的图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最后,请同学们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画。
一年级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内容,通过让学生寻找变色龙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变色龙这个特殊的形象和它特有的能够变色的习性对孩子来说充满了好奇,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让孩子产生自己动手探索、制作的愿望。本次围绕着和变色龙躲猫猫的游戏情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场景颜色来为变色龙涂色,这是一个对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学生在选择、对应、涂色再对应的游戏活动中,积累涂色的经验,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
3.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变色习性。
教学难点:相似色的恰当运用。
教法、学法:观察发现法、教师示范法、自主表现法。
教具准备:课件、纸、教师范画、颜料。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程序:
一、找一找
寻找游戏
激趣导入
1、寻找变色龙游戏:
在这片树林里,住着一位有隐藏本领的小家伙,它是谁?你能找到它吗?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相同呢?
小结:变色龙能根据环境来变化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
二、涂一涂
认识方法尝试练习
1.教师出示一幅画,问:既然变色龙的.颜色能72变,你能选出适合变色龙隐藏在画面中的颜色吗?
2.学生说说颜色,教师涂鸦色块,教学生认识更多的颜色。如:淡绿、柠檬黄、草绿、湖蓝、普兰等颜色。
3.请选择一种颜色,为变色龙涂上。学生涂色。
4.平平的变色龙怎样让它活起来呢?教师示范重叠涂画法,在动物的边缘重叠稍深的颜色。
5.学生尝试使用重叠涂画的方法练习涂画。
6.教师点评
问题1:重叠涂画要在物体的边缘开始重叠。
问题2:重叠的颜色比本色要稍深。
小结:重叠画法使颜色更有层次变化。
三、看一看
观察形态了解步骤
1.出示变色龙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变色龙长什么样?扁扁的脑袋、椭圆的身体、四条腿、卷长的尾巴。
2.教师在白纸上示范画一只变色龙。
3.展示另外两幅步骤图。
第二步:添加了背景
第三步:添加变色龙以及背景的颜色
4.作品欣赏
白天在花丛中的变色龙、晚上在树叶上的变色龙。
5.师:说说你还想让它藏在哪儿?变什么颜色?
小结:变色龙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生活着。
四、画一画
展开想象、
自主表现
1.大胆想象,利用叠色涂法,把变色龙藏进你的画中,想想它的皮肤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一评
欣赏评述
1.自评:说说自己的变色龙藏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颜色?
2.互评:说说你觉得谁画的变色龙隐藏得最好,为什么?
六、玩一玩
课后游戏
请同学们将作业进行相互欣赏,找找隐藏在别人画中的变色龙。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画变色龙,并且能够选择出适合变色龙隐藏的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变色龙的小动物,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或者是攻击猎物身体幻化成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物,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认真观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附:板书设计:
16、变色龙
头:三角形
身体:长筒形
四肢:弯曲
尾巴:长、卷
一年级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3、利用教材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带调的6个单韵母和学过的10个声母的字母卡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我会读。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集体读)
2、按顺序连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区分字母不同的发音方法。
二、第二题:我会写。
1、出示:b---df---tn---mu---ü
先集体认读,再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顺口区别。
2、对比抄写,边抄写边小声念字母。
3、游戏:给声母找朋友
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个同学的胸前,这些同学依次走上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学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所拼出的音节。
第二课时
一、第三题:看看读读。
1、看看图上画着哪些东西,你认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音节:lǎ?bɑ、mùtī、yīfu、pùbù、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3、读音节。(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二、第四题:我会连。
1、看看图上画着哪几种动物?
2、拼读音节,指一指音节所说的动物在哪里?
3、画线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三、第五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大、土、米、我、马、地、爸爸、妈妈。(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给生字扩词,看谁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3、游戏: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或请学生来组词,说出一个词语时,拿着词语中所带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台来,并拿着卡片领着同学读,如:“大,大家的大”。小朋友的本领真大,这节课,小朋友们又认识了一些新的词语,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一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年级教学设计07-30
一年级教学设计08-06
一年级《彩虹》教学设计01-10
一年级比尾巴教学设计11-24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08-13
一年级《比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12-26
人教版一年级识字教学设计09-20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01-02
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07-19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