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时间:2022-07-23 16:33:1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苹果》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苹果》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水果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幼儿最熟悉。通过这样的材料让幼儿来主动的探讨和数数.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分苹果”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分苹果”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两数之间的多大小”的特征。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数数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数数,可能要求会比较的底,但是在对数与数之间的多大小来理解。

  三、目标确定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在接触中发现,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数数,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启发他们在操作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积累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分苹果”的规律特征。因此,根据《纲要》中数学领域的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对事物归纳总结的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的`能力”,我决定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幼儿自己先自己来数数;

  2、教师示范引导,帮助幼儿了解每排五个的基本特征.这里,我准备卡纸水果,首先,我将20个苹果,15个犁,10个西红柿小朋友就会按五个五个来数,然后,我再请小朋友对20个苹果跟15个犁来进行比较.

  3、幼儿再次操作

  活动准备:

  1.一张图,20个苹果,15个犁,10个西红柿,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苹果贴贴纸

  四、教学方法

  为实现本次活动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尝试操作法、语言讨论法

  1、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数”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20个苹果,15个犁,10个西红柿,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让幼儿过来进行比较苹果跟犁多几个,犁跟西红柿多几个,。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开始时,我就引导幼儿先数数再讨论,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20个苹果跟15个梨多,就是20比15多,也就是20比15大,依次说苹果和梨,梨和西红柿的大小关系.

  五、教学流程: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1、通过对水果的兴趣进行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

  2、启发诱导,在自由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先引导幼儿观察图案励幼儿自由的操作,在自由探索中发现分类的方法;

  4、幼儿再次操作;

  5、游戏活动,扩展思路加深印象。

《分苹果》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核心内容是学会10的加减法,在分苹果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知识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学会凑10法.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重点:

  10的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

  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课件1)

  二.新授

  1.导入.(出示情景图,展示课件2)

  今天老师请你们帮个忙,把这堆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你有几种分法 (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每个人用10根小棒试着分一分)

  2. 建立模型,体会10的加减法.

  (1)全班交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9个一堆,1个一堆,可以列式:9+1=10,1+9=10

  8个一堆,2个一堆,可以列式:8+2=10,2+8=10

  7个一堆,3个一堆,可以列式:7+3=10,3+7=10

  ...

  最后总结出几加几得10的所有算式,让学生自己吧算式整理排列好,并问:哪种排列方法好 并说出理由.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6+4=10

  7+3=10 8+2=10 9+1=10

  让学生看算式,找一找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1)使学生初步感知:在总量10不变的前提下,一部分量依次增加,另一部分量就依次减少

  (2)出示表格,问这个表格怎么填(只要表格中上下两个数相加等于10就行)

  通过填空体会10减几得几的减法.

  10减1得9,10减2得几 10减3得几 ......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从而总结出10减几得几的规律.

  10-9=1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3)数学游戏——数字划拳游戏(同位同学相互做,比如说:一个同学出2根手指,让对方同学出8组成10)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2,3,4题.(展示课件4)

  练一练

  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连一连.

  练一练

  10-3=

  5+4=

  10-5=

  2+8=

  8-2=

  10-7=

  10-4=

  10-6=

  3+7=

  4+6=

  9-3=

  0+10=

  四.说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象.声音.文字于一体,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景图的'展示,作业的设计就充分利用了这点.

  2. 情景展示与实物演示法

  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新的知识,另外通过数小棒这些真实的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加深了他们的记忆,也在游戏中学习了新的知识.

  五.说学法

  1.自主学习

  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学习 习惯,让他们独立思考,独自发现规律,不能由老师全权代替.

  2.合作互动学习

  合作互动学习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合作互动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易于合作.

《分苹果》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二、说教学目的难重点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算减法的基础薄弱。<2>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三、说教法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学习兴趣,真诚,不受谎话。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采取同桌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教师的权威作用淡化,同时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方式。

  3、评价起点不同,学生入学不仅各方面的能力、态度、习惯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四、说学法

  1、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分10个苹果,使学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过指名上分,使学生思维规律化、有序化。最后,通过对比观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这些都是在操作中进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戏中学习

  通过“吃苹果”、“贴绿叶”、等游戏,有意引导学生在小小游戏中操作,为学习时间而“动起来”,例如“打靶”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竞争意识是孩子们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空难挑战的学习习惯。同时小组游戏中,又加强组织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渐渐变成“乐之者”,一步步走向“乐学”大门。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拍手引出课堂内容,板书课题。

  2、分苹果

  学生拿出10个学具苹果把它分成两堆,学生任意放,看看有几种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这一组练习的目的,感知10的分解,活动贴近生活,学生操作一分钟左右,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做事有顺序、有规律。教师板书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9 8 7 6 5 4 3 2 1 0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哪一组与哪一组可以合起来,变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

  10 1 2 3 4 5 9 8 7 6 5

  教师和学生总结出得数是10的加法

  2、吃苹果

  我设计吃苹果即学习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吃了几个,还剩几个。怎样算式表示。教师板书减法算式

  3、记忆10的加减法,

  学完新知识给学生记忆的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记忆一下很有必要,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有使知识系统化。

  4、 巩固新知识。

  两个游戏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把整节课推向。......。

  5、说板书

  板书简明同时又是一图四式的教学埋伏。

《分苹果》说课稿4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2课时——————《分苹果》,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

  一、首先我来分析教材。

  《分苹果》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认识除法的重要性,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物体,勇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教学难点: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故事情境导入法;2、激励法;3、多媒体辅助法;4、开放式教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获取新知,领悟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以“分苹果的”这个故事情境贯穿课的始末,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呀,今天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哦,原来,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她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笑笑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大家看,她拿出了什么?(课件出示)哦,这么多又大又甜的苹果呀!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大苹果?

  师生一起数苹果。

  师:对,一共有12个苹果。现在笑笑想请同学们帮她把这些苹果分别摆到盘子里,你们愿意帮忙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助笑笑“分苹果”。出示课题:分苹果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师:笑笑拿出了4个盘子,要把这12个苹果放到4个盘子里,怎么放最合理呢? 对,平均分。

  师:上节课我们在帮小猴子分桃子的过程中认识了“平均分”。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什么是 “平均分”?

  学生代表说一说。

  师:根据图上的情境,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比如:12个苹果放到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

  师:平均每个盘里放几个苹果呢?就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注意边分边说你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动手分一分。

  师:谁能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学生汇报结果。

  师:那你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

  (学生介绍平均分的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2、师:苹果分好了。咦,乐乐发现盘子有点小,放三个苹果有点挤。他建议:

  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吗?哦,明明说:”当然可以,可是盘子不够呀。小朋友们,请你帮乐乐和明明分一分。(课件出示:这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几个盘子?)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具体操作,再进行全班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学生介绍分的结果及具体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通过动手实践二个二个的分,或者借助学过的乘法口诀,都算出了可以放 6 盘。

  师:其实呀,这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3、师: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除了每盘放 2 个,可以放 6 盘。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请小朋友动嘴说一说,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同桌摆,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

  1。小兔背萝卜

  ① 先数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②如果每只小兔拿4根萝卜,需要—( )只小兔才能运走?

  2、小松鼠装松果。

  (1) 出示“练一练”中的第2题的图片。

  (2) 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① 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排队做操。

  (1)出示“练一练”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

  ②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每排4人,排6排; 每排6人,排4排;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

  1、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2、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 )个。

  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六: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分苹果》说课稿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但是由于这是开学的第一节课,编者考虑学生经历了一个假期的休整,对课堂学习还不太适应,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安排的比较少。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编者还意图通过教师教学时让学生在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是紧密联系起来的。

  (二)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2、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并乐于回答问题。孩子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的调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故事情境法:通过猜谜语、与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一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发现:通过学具的使用给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即满足了学生的动手需求,又让学生在自由的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多层次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

  3、多媒体辅助法:课件、动画丰富的视觉感知贯穿整个课堂,既抓住了学生的视线,激发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又让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适时放松。

  4、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依赖学生去发现,老师的精心讲授,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并能快速掌握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 ㈡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本节课在学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通过摆学具、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灵活、有趣层次性强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教师开课之初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创设分苹果学习情境,让孩子们与喜欢的卡通人物一起学习,激发孩子们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操作体验

  1、课件出示分苹果主题图,提出问题:每篮放5个苹果,20个苹果可以放几篮?

  2、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⑴学生解决问题前,老师首先提出2个要求:①既可以独立动脑筋想一想,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利用每组的苹果图片代替苹果,边说边摆,关键要说清你分的过程。②想完或摆完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几种算法,然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聪明,找到的算法最多。

  【设计意图:明确具体、层次分明的要求,让学生操作起来有的放矢,又尊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层次性。】

  ⑵学生独立思考或摆一摆学具,小组交流,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⑶集体交流,学生汇报不同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摆学具、小组合作探究等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多层次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渗透算法多样化,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对比、教师讲解认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⑴教师谈话引出并出示除法竖式。

  ⑵请小朋友们把竖式跟横式比较一下,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把你发现的问题跟同组小朋友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除法竖式除号的写法及被除数、除数的书写位置。

  ⑷结合分苹果的过程讲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讲解后再要求学生说说书写顺序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除法竖式每一步表示的实际含义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我开始没有采用通常直接讲解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与横式的比较中找出他们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再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性学习过程,又为教师下一步为了突破重难点的讲解铺垫了认知基础。教师讲解中结合分苹果的过程,直观形象地把数和形,形和式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构建除法竖式的雏型,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和除法竖式的'算理,掌握算法和写法;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抽象出除法竖式的完整模型,又感悟位值制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趣味练习 拓展运用

  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第一层是基本练习(智力开门)。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第二层是解决问题,延伸算法(智慧屋)。只有把所学知识置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学生会更感兴趣。

  第三层是改错练习。让学生在判断和改错中强化对除法竖式每一步实际意义的理解,深入领悟位值制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除法竖式的运算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练习,希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期望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第四环节:总结回顾 评价反思

  通过设问“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伴们注意什么?”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还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四)教学预期效果

  1、每个同学在“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95℅的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90℅的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3、80℅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分苹果》说课稿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分苹果》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大家好!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加减法(一)第八课时《分苹果》。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含义,对加法交换律有一定认识并掌握9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同时,本课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后续学习20以内加减法应用以及100以内加减法应用的基础知识,需要每一个学生切实掌握。

  教材编写首先通过分苹果为学生积累对10的加减法的感性认识奠定基础,教材创设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要,让学生将每次的分配过程用数据记录下来,从而引入10的各种分配方法。接下来通过练一练中连一连以及口算进一步巩固掌握10的加减法。爬台阶、说一说,填一填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开阔思维自主探索,结合教师的引导,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对运算学习的兴趣、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及运用数学运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说学生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他们对新知识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年龄小,认识与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直观实物操作与言语解说引导相结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设计不同层次教学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激发兴趣巩固所学,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学生们通过本章节前几节课程的学习和练习,已经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体会到加法的交换律,掌握9以内的加减法以及一定的运算思维方法,教学时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 在分苹果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

  2. 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3. 发展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分苹果》说课稿】相关文章:

《分苹果》教学反思01-15

分饼说课稿11-02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说课稿范文05-25

一分钟说课稿11-04

《一分钟》说课稿07-29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09-02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06-08

百分数的认识的说课稿02-27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