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通用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纸船和风筝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1
一、分析教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新入选的一篇阅读课文,它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这两样孩子们都喜欢的东西,让松鼠和小熊这两种可爱的小动物成为了好朋友,并且成了维系、发展他们俩之间友谊的纽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着上述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采用不同的形式。
2、在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内心变化过程正是其友谊加深的过程。
3、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的个性特点,我采用了“读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体会”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读为主,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老师的导入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可以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能带着问题去读,这样读书就能够读得更仔细、认真。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课文,对全文有个初步印象,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而且在读书之前,我就出示了自读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些什么或弄清楚什么,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有的放矢。
3、 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文的三幅插图,让学生能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课文 。而且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不让学生的思维限制于一个固定的方框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特的想象力。
4、 整体梳理,加深印象
阅读教学要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因此,让学生在细读课文以后再共同回忆梳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5、 表演体会,巩固提高
设计表演课文内容这个环节,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体会,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的内涵,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边动边说边演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四、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2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细读课文发现,里面蕴涵着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第二个故事是:松鼠和小熊因为一件小事的争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不见了,两个小伙伴也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中。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向对方伸出了友谊之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这一段真挚的友情。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本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8个生字,学写“福”字。
2、学习课文1——6小节(第一个故事),体验情感,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3、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分以下几部分:
一、课前谈话,铺开师生友谊之路。
课前我与学生进行了简单地谈话。我说两句话,请学生来当评判,“我是你们的好朋友。”“你们是我的好朋友。”目的是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铺开了课文的友谊之路。
二、整体感知。
有了前面新课程研究课的前车之鉴和何老师从杭州带回来的名师们教学理念,因此我也将把握课文的整体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用填空的方式把课文大意进行概括。同时将生字教学穿插其中,先学习这段话中的4个生字,再从词语中学习另外4个,再独立认读。在感悟文本时,又将两个“飘”“漂”字作了重点强调,这两个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学生往往会混用,我就利用板画的方式,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理解。最后采用送纸船的方式巩固生字,学生学得愉快,又将课前谈话时铺开的师生友谊之路进一步巩固,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友谊带给我们的幸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如何让生字教学有新意又学得扎实,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三、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的具体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1、 保证充分的阅读。“批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中,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品味、去感悟。在学习1-6小节时,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体会,采用指名读、男女生朗读、师生接读、齐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生成自己的体验,体会小熊和松鼠相好时的快乐。
2、 营造体验的'情境。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就要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因此我让学生说说你有没有乐坏了的时候 ,联系自己的真实情感,发现乐坏了就是乐得不得了的意思。再回到文本,什么原因让小熊乐坏了,让学生感受到这肯定不是一般的纸船,是因为这是松鼠亲手折的,还放上了自己最爱吃的松果,写出了发自内心的祝福,这才让小熊乐坏了。
四、学写“福”字,升华友谊。
纸船和风筝送出的是祝福,松鼠和小熊得到的是幸福。一个“福”字,将刚刚建立的友谊之情提升到了幸福的高度。教学中我又渗透了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倒福”,“百福图”,道出了中国老百姓喜欢“福”字的原因:希望自己得到幸福,也愿意把祝福送给朋友,写着这个“福”字,感觉心里也是暖融融的。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第20课《纸船和风筝》。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深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它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教学目标:
1、认识“莓”“吵”等8个生字,会写“坏”“松”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激发学生对真挚友谊的向往。
4、使学生懂得当朋友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时那种快乐的心情。
难点是“扎”的读音和“抓”的书写。
教具准备:
课件,风筝,小熊的图片和头饰,玩偶小鸟,录音机和钢琴曲磁带。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令人吃惊,老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学生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法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课件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设计了谈话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五、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2)设置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进而体会课文的含义。
六、说过程
(一)、设计情境,激发兴趣
1、引入课文中没有的角色“小鸟”,拿一只玩偶小鸟亲切地与同学们打招呼,说明它的来意,和学生一起学习。
2、“小鸟”带学生去看书中的图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及比较难读的句子,培养学生自学的学习方法,通过4人小组讨论,记生字的方法,汇报给大家。
2、出示4个较难读的生字,生自由读,指名读。
3、通过做游戏的方法学生字,记生字,难写的“扎”“抓”师反复强调。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再读课文指导学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经过。“小鸟”以“我是他们的邻居,怎么不知道他们怎样成为朋友的?”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2、童话是容易感染的,让学生通过自学,找找划划在了解教材的过程中,就会让学生了解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心情,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友谊给人带来得快乐。
3、师简笔画,形象地演示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过程。
4、小熊和松鼠闹别扭后双方都很难过矛盾,这时,“小鸟”站出来主动要求倾听他们的心事。在向“小鸟”诉说的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深深体会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朗读这一部分时要配上忧郁、低沉的音乐,以烘托气氛。
5、学生分角色朗读及表演。
七、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
板书如下:
20纸船和风筝
松鼠 小熊
纸船 → 松果 祝你快乐
草莓 祝你幸福 ← 风筝
看不到了
都很难过
受不了了 放纸船 ←→ 放风筝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相关文章:
纸船说课稿08-18
《纸船》说课稿07-13
纸船风筝教学反思11-30
《纸船和风筝》教案04-24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11-23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05-22
纸船和风筝优秀教案02-21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09-30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10-25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