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时间的计算》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时间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秒的认识”以后,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对时间进行的简单的相关计算。本课包含两个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
说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的换算。
2、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前两个目标在课上出示了,虽然最后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上没有出示,但是渗透在我讲课的'过程中。
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中,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学,再通过后教环节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包含两个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所以我采用了两学两教,先学时、分、秒的换算,再学时间的计算,这样有利于分别总结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分析
一、板书课题
二、一学
㈠出示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明确第一个学习目标,知道要学会什么。
㈡出示自学指导1
认真看课本62页例1:
思考:1、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⑴大单位→小单位
怎样把“时”化成“分”?怎样把“分”化成“秒”?
⑵小单位→大单位
怎样把“分”化成“时”?怎样把“秒”化成“分”?
(自学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例题,边看书边思考,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归纳总结做题方法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问题搞懂了,理顺了,做题方法自然就会了。
㈢先学
、生看书,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坐姿端正。
㈣检测1:
3时=()分240分=()时
5分=()秒180秒=()分
设计意图:学生做完后检测自学效果。书上例题只讲了大单位如何化成小单位,反过来小单位如何化成大单位没有讲,但在练习中又经常出现,有些学生两种类型会都做,但有些学生只会大化小,不会小化大,所以我认为两种类型都要讲,让学生先做,先思考。最后在后教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
三、一教
1、更正
2、讨论:若对,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若错,错在哪里?
3、评正确率,并让改错
4、小结:
时60分60秒
大单位→小单位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小单位→大单位看前面包含了几个60就是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不断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左边2道是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右边两道题是小单位化成大单位。从而引导学生分别发现和总结出大单位化小单位的方法,小单位化大单位的方法。
四、当堂训练2(书上62页做一做第1题)
3时=()分4分=()秒
设计意图:巩固刚才学的知识
五、二学
㈠出示教学目标2: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第二个知识点要学什么。
㈡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2页例2,思考:书上用了几种方法计算时间?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自学时间:5分钟)
设计意图:提倡算法多样性,鼓励学生还想出不同算法。
㈢先学:生看书,边看书边思考。
㈣自学检测2
做数学书63页第4题
设计意图:这道题比较直观典型,有钟表的模型,在计算时间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多种算法,有些看钟表数格子就可以解决,还有些用减法和加法都可以算时间。
六、二教
1、更正
2、讨论。若对,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方法是什么?若错,为什么错?
3、评正确率,并让改错
4小结计算时间的方法:
1、数大格:乘法
2、减法(后面时刻-开始时刻)
3加法(把不同时间段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算不同的经过时间,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算法,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计算时间的几种方法。
七、当堂训练2(做一做第二题)
设计意图: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全课总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时间,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合理的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提供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四、说教学法:
1、教法:
1)游戏法:儿童的生活是快乐无邪的,学习也应该是美好、愉悦的。这节课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游戏、活动、童话吸引学生,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例如:本节课开始的猜谜语游戏,口答竞赛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无疑起着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节课中,学生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例如,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最后回顾一节课40分钟的经历,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学习例1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在已知1小时=60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这样子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高效的。
2)动手操作的方法。课上可让学生在在黑板的钟面上拨一拨,学生轮流操作,验证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算法的多样性。
五、说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六、说教学流程设计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11时20,12时05分,4时15分,5时25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 60+60=120分
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概念:1时=60分,再通过合作探究得出2时=120分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例2,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简单的时间的计算。鼓励学生想出各种计算时间的好办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做游戏,让学生从练习当中找到知识的影子,并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时间是无处不在的,结合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时 间 的 计 算
例1、 2时=(120)分
a) 60+60=120分
b) 602=120分
例2、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经过了(15)分钟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时间》说课稿08-31
《时间的测量》说课稿01-11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06-29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07-22
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04-03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03-28
认识计算机说课稿04-03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15篇10-04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15篇07-02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