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04-10 09:08:4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10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简析和教学目标

  (播放视频)刚才,大家看到学生们正在轻松地玩,你能猜到这是哪部分知识点吗?是的——《认识方程》,我将静态知识进行了动态化处理。

  评委老师,下午好!

  《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已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同时又是即将学习“解方程”的基础。

  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生活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经历从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到发现、创造的乐趣,经历数学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思路

  我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建立方程模型---然后运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本课的教学不拘泥于方程定义的文字描述,而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自主学习.感知方程;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三、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扑克游戏、激疑引趣

  我设计了一个“扑克牌猜数”游戏。拿出13张扑克牌,分别代表数字1—13,让学生从中任抽一张,不让老师看见这张牌。然后跟学生说只要你们用这张牌上的数字按要求计算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快速猜到所抽的数字。

  学生应该会兴致勃勃地上来抽一张牌,按要求计算后报出结果,比如得数是75,我猜到数字6,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再次玩游戏,比如这次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5,我猜到数字3.

  (2)导入课题、提出问题

  在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兴趣后,我赶紧介绍帮我忙的就是数学王国中的“方程”,导入课题。(板书:认识方程)

  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我顺势确定两个作为本节课将要研究的大问题。“什么是方程?”“为什么要学习方程?”(板书:“什么是方程?”“为什么要学习方程?”),关注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

  2.自主学习感知方程

  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

  (1)想象游戏

  在学生明确“天平平衡,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之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进入想象游戏状态:“伸出你的双手,闭上你的眼睛,现在我们都变成了一架天平。请注意,您的左盘放进了10克砝码,紧接着您的右盘放进了30克物体。此时此刻,左盘来了救兵——20克砝码。亲爱的天平们,oPENYoUREYEs,您现在怎样了?”

  (课件演示上面天平的过程.快速的)“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相等的状况吗?”学生很容易说出“10+20=30”。

  想象游戏中多感官的参与,帮助学生建立“等式”概念。

  (2)不同方式表达

  “同学们,我们继续玩天平!”(课件动态演示:左盘先放一个樱桃,右盘放20g砝码)“要使天平平衡,该怎么办?”学生应该会说“在左盘放上物体吧”。(课件演示)在创设了樱桃生活情境后,我尊重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开放地处理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天平两边相等的状况。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

  a.生活语言樱桃的重量加5克等于20克

  b.生活+数学语言樱桃+5克=20克

  c.图片+数学语言《认识方程》说课稿+5g=20g

  d.数学语言X+5=20

  “请思考:你觉得他们写的都对吗?这几种表达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们在观察、思考、对比、评价和选择的思维撞击过程中,逐渐清晰这几种表达方式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那就是等量关系完全相同。顺利从物化天平中抽象出数学语言X+5=20,充分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优势:简洁明了。(板书:X+5=20)

  (3)自我挑战

  紧接着,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天平了,你怎么找平衡?”我将教材中后面两个例题处理为挑战题。放手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学习汇报的探究学习过程。学生可能会知识正迁移地说“我在脑子里想象有一架天平,左盘放4个月饼,等于右盘的340克”。也可能会说“我去找等量关系:两个热水瓶的盛水量+180毫升=20xx毫升”。

  紧扣本课的重点“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板书:4y=3402n+180=20xx)

  (4)阐述“方程”

  (老师将黑板上的方程用红粉笔圈起来)“同学们,这些都是方程!请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说说你理解的方程是怎样的?”

  此时,学生们已经比较充分积累了活动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方程也就水到渠成了。(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我分层次设计了两个练习。

  (1)看图列方程

  学生运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前后呼应、揭示谜底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看“方程”到底是怎样帮了我的忙呢?”我把扑克牌上的.数看作X,根据之前学生的两次计算得数现场编辑两道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文字中的等量关系尝试列出方程,然后我告诉学生,我就是通过解方程求出6和3,它们就是你们抽的扑克牌数字。

  “那到底怎样解方程呢?后面我们将继续学习。”

  利用“扑克猜数游戏”资源,前后呼应进行解密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共建课堂,将知识点指向“解方程”,也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多得。

  四、总结陈述

  各位评委,刚才我描述的这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是一个“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将现实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数学化、符号化的活动过程,然后运用方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并不是否定语言的交流功能,但是实际上,好多事情都是无法靠语言传达的。”这是日本畅销书作家养老孟司在《傻瓜的围墙》一书中强调的一句话。我想,我们的说课也是这样。

  谢谢!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第73页例1~例4。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三、学具准备:

  同桌的两名学生准备用硬纸条做的米尺一把;长短不一的纸条(长度要大于5分米);剪刀一把。

  四、教学过程:

  师:[板书:0.6元0.60元]0.6元、0.60元各表示多少钱?说明了什么?

  生:0.6元表示6角钱,0.60元也表示6角钱。说明了0.6元等于0.60元。

  师:很好,[板书:0.6元=0.60元]

  师:[板书:5、50、500]“5、50、500”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数,谁能添上不同的单位名称使它们所表示的量相等?

  生:5元、50角、500分。

  生: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生:5米、50分米、500厘米。

  师: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选其中的一组来研究。

  [板书: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这三个数量相等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纸条,再拿出自己用硬纸条做的米尺,第一大组的同学在长纸条上量出5分米的长度,剪下来,第二大组的同学在长纸条上量出50厘米的长度,剪下来,第三大组的同学量出500毫米的长度,剪下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量得很好,请每个大组交上来一张剪好的纸条。[教师依次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长的纸条对齐贴在黑板上]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三张纸条一样长。

  师:对,这说明了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教师在黑板上的5分米、50厘米、500毫米中间添上等号]

  师:谁能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生:5分米是0.5米,50厘米是0.50米,500毫米是0.500米。

  师:[板书:对齐上面板书的5分米、50厘米、500毫米,分别在它们的下面写上0.5米、0.50米、0.500米]0.5米、0.50米、0.500米相等吗?为什么?

  生:相等。因为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师:[板书:0.5米=0.50米=0.500米]

  师:我们再来比较0.3和0.30的大小(见图30)。

  请同学们拿出印好的两个正方形,用阴影分别表示出0.3和0.30。

  [同时请一名学生在幻灯片上的正方形中分别画上阴影,表示出0.3和0.30]

  师:[教师巡视]很好,同学们都画完了,请看幻灯演示[用抽拉片将两个正方形中的阴影部分重合]同学们看出了什么?

  生:0.3等于0.30

  师:[板书:0.3=0.30]请同学们观察0.3和0.30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0.3和0.30都是小数。

  生:它们的整数部分都是0,十分位上都是3。

  生:它们的大小都不够1。

  生:它们的大小相等。

  师:再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0.3是一位小数,0.30是两位小数。

  生:0.3的百分位上没有0,0.30的百分位上有0。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它们最主要的相同点是大小相等,最主要的不同点是0.30的百分位上有个“0”,现在看看这个“0”在小数的什么地方?

  生:这个“0”在小数的最后面。

  生:这个“0”在小数的末尾。

  师:对,这个“0”在小数的末尾。今天我们专门来研究小数末尾的“0”。

  [教师指着板书的等式0.3=0.30]从左往右看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添了个“0”。

  师:从右往左看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去掉了“0”。

  师:它们的大小变了吗?

  生:它们的大小没变。

  师:请同学们再看前面板演的等式。

  0.5米=0.50米=0.500米

  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怎样?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了“0”。

  师: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怎样?

  生:小数的末尾去掉了“0”。

  师:它们的大小变了吗?

  生:它们的大小没有变。

  师:[再指着第一次板演的等式0.6元=0.60元]请同学们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它们的大小怎样?

  生: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了“0”,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去掉了“0”,它们的大小没有变。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小数的性质”。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4页看第二段,谁来读?

  生:[读]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师:[在黑板上出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分几部分内容?请你讲一讲。

  生: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二是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很好!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第74页第三段。[看完后请学生回答]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化简。

  师:对,怎样化简小数呢?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生:把0.70末尾的零去掉。

  师:[板书:0.70=0.7]105.0900这个小数化简时只能去掉哪里的“0”?谁上来指一指?

  生: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

  师:[板书:105.0900=105.09]

  下面我们进行巩固练习(做练习十九第2、3两题)。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2.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0 0.0750

  [学生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然后集体订正,及时反馈矫正]

  师:学习小数的性质还有什么用途呢?请看课本第74页第四段,看完后回答。

  生: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生:可以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师:对,[出示例4]

  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生:0.2=0.200

  生:4.08=4.080

  师:很好,根据什么可以这样改写?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怎样把“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呢?

  生:在“3”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3个“0”,3=3.000。

  师:很好,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就能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做练习十九第4、5两题)。

  1.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 18元 6角 1元零3分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5.4 30.04 7 8.01

  13 4.87 0.9 185.34

  [学生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集体订正]

  师:[挂出小黑板]我们再进行下一项练习。

  3.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用直线连接起来。

  0.300 2.08

  0.003 2.80

  2.080 0.030

  2.800 20

  20.00 0.3

  [请一名同学在小黑板上连线]

  师:为什么0.003不和0.030连接起来呢?

  生:因为0.003和0.030不相等。

  师:对。请同学们再看下一道判断题。

  4.判断(对就打“√”,错就打“×”)。

  小数点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

  [请一名同学在小黑板上判断]

  师:这位同学打的是“×”,错在哪里?

  生:应该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而不是“小数点&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云周小学,共同行走在“生本”课堂的道路上。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评课。应老师的这节《三角形内角和》,无论是他的设计,还是他对课的演绎,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学生的起点在哪里?

  既然是生本课堂,那我们在备课之前,就要做到备学生,找起点。新课导入时,应老师花了一些时间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和平角的知识,充分唤醒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分类是为了抓住三角形的本质,缩小验证时选材的范围,而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的练习,则为学生之后的验证搭好一个脚手架,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但从课堂上来看,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且当出示平角那道题时,学生立刻说出180°是三角形内角和,而没有想到平角,这需要我们来反思这个环节的必要性。为什么学生会联想到内角和呢?我想可能是应老师在此之前询问了:“三角形有几个角?如果告诉你两个角,会求第三个角吗?”同样是为了复习,却产生了负迁移,反而没有达成预定的效果。再此之后又介绍“内角”等概念,这样难免有回课嫌疑。课堂选材要有取舍,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删除。

  二、既然量正确了,为什么还要拼?

  有位老师说过:“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就是不一样,语文老师会发散,将一句简单的话复杂化;而数学老师会收敛,将复杂的例题、方法融汇成一句话。”所以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应老师放手让学生想方法验证猜想,学生首先会想到量出内角并相加,从反馈来看,学生量得的结果都是180°,既然得到想要的结果了,再拼不是多此一举了吗?课堂上应老师也对学生的精确结果赶到意外,究竟量角的误差在哪里?

  学生的心里总是不敢犯错的,这就会让很多数据失真。其实误差不仅仅只是存在于内角总和,还存在于每个内角的度数。课堂反馈上,对于同样的锐角,学生量出了“60°,40°,80°和55°,45°,80°”同样一个三角形,为什么内角度数会有所不同,此时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量角时有误差,容易改变角度,看来量不是最准确的方法,而撕角拼角则不会改变它的大小。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将力气花在剪拼法上了。

  三、如何凸显内角和的本质?

  通过各种方法的验证,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难道点到即止吗?应老师巧妙借助几何画板,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并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这一简单的演示却寓意深远,无论形状大小如何改变,三角形内角和永远是180°,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只要确定两个角,第三个角永远的唯一的。结论只是静态的文字,而课件是动态的演示,这种动静结合的美渲染了我们的眼球,同时也凸显了内角和的本质,让结论更具说服力。

  四、练习设计的创新点在哪里?

  练习是一节课的精髓,这节课的练习主要分三层,一算二辨三延伸。应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很注重一材多用,而且非常有坡度性,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只知道一个角”的环节中,应老师设计了只露出一个70°角的等腰三角形,求另两个角。大多数学生只想到一种情况后,便沾沾自喜,不会更深入思考问题,因为在学生潜意识中总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关注答案,更要关注学生解题的意识,引导学生从多维角度思考问题。

  这里我有一个的想法,这个想法也来源于作业本的习题。能不能把70°角改成40°,当学生算出答案后,询问学生,如果按角分,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沟通按角分和按边分三角形的横向联系,在练习中温故而知新。再设计已知一个角是140°的等腰三角形的练习,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并不是所有等腰三角形都有两种可能。之后再询问:“一个角都不知道,如何求内角。”让练习更具层次性。

  应老师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应老师自如的教态、亲切的语言让学生倍感温暖;精心准备的教具让课堂不再沉闷;精彩的练习让知识落到实处。以上是我对这节课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以及在线的所有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大赛!选择这一课后,有点犯难了,这部分内容是传统教材没有的部分,也是上网查资料中很少、近乎没有任何资料来源的一课,我心里压力也很大,可是我又是幸运的,在朋友的帮助下,让我很清晰的认识到,这个知识领域中,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应该怎么教,这才是我真正的收获!真诚的谢谢帮助我的各位老师和朋友们,我想今天说课精彩之处,来源于他们的智慧火花的闪亮……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

  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我的孩子们:

  《图形的旋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并且是空间领域里最原始的基础,学生在这个时期是孩子空间观念敏感期,这种数学观念发展的好,创造能力也将是无限的。

  其实,我们班级的孩子思维很敏捷,活泼好动,经常给我很多惊喜!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物体或图形运动的经验,他们经常做折纸、转风车等手工活动,从中积累了图形变换的知识,三年级又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本次的学习,在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谈谈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有三大来源:一是来自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三是来自教材的学习素材。

  1 、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3、情感态度目标:A:学会按一定的角度有规律的.旋转,得到漂亮的图案,学会欣赏数学美。B:培养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是目标:3

  最后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课的伊始,我采用了辉煌老师的建议,通过学生演示自己动手制作的纸蜻蜓,揭示了生活中的旋转的事例,让孩子们对图形的旋转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表象认识,这样联系生活学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接下来播放课件):出示一组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只是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案,可是通过我试讲后,发现学生对于旋转角度的掌握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一部分学生就出现了困惑,因此我觉得再次教学本课,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图形旋转的角度。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奠定基础。

  在观察演示这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1、演示教材53页风车的图形, 做为动画出现的,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能清晰的看见旋转的过程。学生很轻松的就把53页的填空做的很好。

  2、演示的是54页1题强化中心和方向的问题。

  3、演示的是54页2题关于怎样判断旋转角度的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旋转方法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就提出来,是否强调逆时针旋转的问题,当时我就很困惑,我寻求到辉煌老师的门下,在辉煌老师的引导下,我再次细读教材,进一步明白了教材编写的意图,并且把这部分知识渗透在开篇和学生演示蜻蜓的时候。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2、教材分析:

  大家知道,人教版的新教材都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植树问题的典型问题: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例3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借助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求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多少棋子的问题,介绍如何解决类似的植树问题。

  教学时,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教材上的女孩子一样,认为每边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就是19×4=76个棋子,而忽略了角上的棋子算重复了。

  教材用直观图的形式展示了两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先看上下两个边,每边是19个棋子,然后再看左右两边,由于上下两边已经包括了两个端点,所以左右两边每边都少了2个棋子,只有17个,把四边上的棋子加起来就可得到最外层总共的棋子数。另一种想法是:每边都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正好都是18个棋子,18×4=72得出结果。接下来小精灵提出“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鼓励学生开阔思路,找到自己的方法。教材这里没有给出解决关于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规律,而是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可以接受的话,也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植树问题中包含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例如,围棋盘最外层摆放的棋子数等于最外层每两个棋子间的间隔数,最外层每边有18个间隔,最外层总共摆放的棋子数是18×4=72。

  3、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4、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时,教师从围棋的棋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颗棋子、5颗棋子、6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围棋和方格纸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讨论汇报。让学生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发现规律,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正确,教师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学习、吸收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练习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并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让同学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围棋知识,教师提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一场特殊的围棋比赛。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教师巧妙地设置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让学生说说“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学生口答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9颗、8颗、12颗。教师课件演示,确定正确答案。

  接着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又会出现多种数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并随时表扬学生的创新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3×2+2=8(上边和下边各3颗,左右两边还有2颗)

  3×3-1=8(一共有9个交叉点,中间一个点没有摆)

  2×4=8(2颗2颗数)

  直接点数

  ……

  2.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

  课件出示每边放5颗棋子的格子图,四人小组动手摆一摆,摆完后小组讨论一下数的方法。小组汇报时着重请学生说出数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这次,学生数的'方法会比第一次多很多,所以要请学生说清数的方法,必要时还要演示一下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5×2+3×2=16(上边和下边各5颗,左右两边各3颗)

  5×5-3×3=16(假设全部摆满,一共是5×5=25颗,实际上中间9颗没有摆,去掉9颗)

  4×4=16(每边只数一个角上的棋子,另一个角上的棋子放到另一边去数)这时可以有的同学一下不理解,请这位同学来演示数的方法,数一遍给大家看。

  4×5-4=16(4个角上的棋子重复数了一次,所以要去掉4颗)

  3×4+4=16(4个角上的全部不数,每边是3颗,再加上4个角上4颗)

  ……

  数的方法很多,但有的方法算起来很麻烦,所以要让学生在比较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教学每边摆放6粒棋子的方法。

  这时学生已经有了摆和数的经验,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并写出算式。汇报时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最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发展。

  三、总结规律

  (1)根据板书,请学生试着总结数的几种方法,教师适当加以点拔。

  (2)根据规律计算:如果最外层每边放10颗、18颗、19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进行计算。

  学生根据规律,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4)运用规律口答: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5)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三角形,怎么算?一个五边形呢?(集体口答)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归纳问题;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第121页第三题。

  为迎接元旦,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9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这一题的第一个问题与例题相同,只是在例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问题,即求整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

  2.请你思考:

  元旦即将来临,四(1)班同学准备开联欢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14人,(如下图),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8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

  这题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上当,把它当成用规律进行计算。这题的设计要让学生知道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3.请你参加:

  12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这题知道了正方形四边上的总人数,求每边有几个学生,是例题的逆向思考的题目,所以要在学生充分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计算后请12名学生在教室里围一围。

  4.请你设计:

  学校为了庆祝元旦,改变校园环境,想全校范围内征集校园花坛设计方案。有以下三种,请每组同学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如果每边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摆放多少盆花?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教学流程:

  (一)、从生活实际抽象出数学模型

  (出示图片)两条笔直的铁轨,看成两条直线,把它们画在纸上,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同等号。如果你也来画两条直线,还会有什么不同的位置关系呢?

  学生画一画。

  (二)、分一分,初步感知平行与垂直的特点

  1、让我们用两根食指比划比划每组中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让你给这几种情况分类,你打算怎么分?先自己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和总结。

  2、、交流分类情况。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分法:

  第一种:分两类——相交、不相交

  第二种:分三类—— 相交、快要相交的,不相交

  第三种:分四类—— 相交、快要相交的,不相交,相交成直角的。

  (三)、归纳特点,探究规律

  平行:

  1、大家先来看第一类,这一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特点,想象一下再画长点,会相交吗?

  2、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平行线,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平行线?

  3、我们打开书56页,看看书中是怎么定义平行线的。(齐读)

  4、在这个概念中,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

  5、引导学生正确表述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6、介绍用符号表示平行线的方法。

  7、出示课件:判断是否成平行关系。

  8、再一次出示铁轨,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平行的例子吗?

  垂直:

  1、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类直线有哪些共同特点?(有交点,都成了四个角)能不能按照角的大小也把它们分分类?有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有的四个角不是直角),你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的角是直角呢?(三角板、量角器),

  2、谁知道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是什么关系?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垂直?

  4、我们打开书57页,看看书中是怎么定义互相垂直的。(齐读)

  5、在这个概念中,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相交成直角”,“互相垂直”)

  6、引导学生正确表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介绍用符号表示互相垂直的方法。

  7、完成题卡:判断每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用符号表示出平行和垂直,写出读法。

  8、生活中,很多时候平行和垂直都是同时存在的,把它们掺杂在下起,同学们能区分出来吗?

  (四)、小结,梳理知识结构

  刚才,同学们在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找一找等探究活动中,知道了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成两大类,相交和不相交。不相交的这一类叫做平行。相交的这一类按照是否成直角也可以分成两类,其中相交成直角的'叫做垂直。生活中有了平行和垂直,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有序和美丽。

  (五)、拓展练习,巩固知识

  辨析题: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2、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3、垂线和直角如同孪生兄弟,有垂线的地方就有直角。

  4、如图 + 直线b叫垂线。

  (六)、拓展提升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关系,如果再加入一条直线,你还能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出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之间是什么关系?

  (七)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提升平行与垂直的应用价值

  出示图片:(铅锤测平行,水平仪定平行垂直,测量跳远成绩)

  引导学生了解平行和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为下节课做渗透。

  板书: 平行与垂直

  不相交—平行 (∥ )( = )( )记作: a//b读作:a平行于b

  同一平面内

  相交—成直角—垂直( ∟ )(+)(⊥) 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62、63页。对称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也接触过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过程。那么本课要在这基础之上,着重在对"对称轴"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学习,能画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正确判断对称轴的条数。学生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应该已经有这方面的朦胧认识,但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使这种认识浮出水面,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结构,进而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2)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分析判断、动手操作、实践验证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教学理念,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五、说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平面图形、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四)总结欣赏,反思延伸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本课的开头,通过让学生对图片的观察,从而自然的回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何表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储备,也为本课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究对称轴的条数,正确画出对称轴打下一个知识基础。接着让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图形的对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

  1、探索长方形对称轴。

  2、指导学生画对称轴。

  3、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和长方形的对称轴。

  首先第一部分探索长方形的对称轴,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他们是有能力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操作并得出结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可以上下对折,也可以左右对折.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我没有在这里放过多的时间。

  其次,指导学生画对称轴,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第二层次指导学生画对称轴上.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同学们是通过对折的方法找到对称轴的位置的,可是很多轴对称图形是不能对折的,比如黑板上的这个长方形,你怎样来画出这个长方形的对称轴呢?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尝试自己画长方形的对称轴,然后交流自己的方法。

  而老师要做的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规范方法,在长方形中,只要找到两条长(宽)的中点这两个关键的点,就能很快地确定对称轴的位置,连接两个中点,就是一条对称轴,正确规范地画出长方形所有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经历发现长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思考、进而自主地探索、尝试,想出解决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使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因为学生需要而去解决。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而教师的示范作图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规范、严谨。】

  3、正方形的对称轴

  在第三层次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猜猜它有几条对称轴,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操作验证,再在书上画出结果,有了长方形对称轴的探索基础,学生能轻松找到并画出正方形的所有对称轴。

  最后,我追问:你在画对称轴时是怎么确定关键的两个点的再次强调图形对称轴的正确,规范画法,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认识。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长方形对称轴的探究经历,放手让学生尝试折一折,作图等方法,认识正方形的对称轴,启发他们通过操作自己发现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确画出正方形的对称轴。这样很好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练习部分,我比较注重对习题的开发和利用,进行适当地顺序调整、拓展和延伸,使练习部分成为本课的亮点。主要分为5个层次来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2.正多边形的对称轴。(想想做做第4题)

  在学生完成画出正多边形的对称轴后,我适当追问,引起学生思考:按照这样推断,那正七边形会有几条对称轴?正十边形呢?正一百边形呢?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么说?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这道题中隐含的规律: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

  3.比较复杂图案的对称轴.(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完成题目要求后,我又追问:你在找,画它们的对称轴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和我们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吗?分别是哪些图形?

  【设计意图:这样的追问培养学生经常思索的良好品质,学会知识的整理、迁移、归类,更好地解决问题。】

  4.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示想想做做第3题: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它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这里,我也非常注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找最准确。

  5.设计轴对称图形

  请学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发挥想象力,自由设计对称的图案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因为本课新授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我在练习部分巩固知识的同时,注意知识的拓展和提升,针对所学知识重组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阶段性地提高认识。】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54-55页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引领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

  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会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由主题图情境导入新课。

  师:商场要进行大拍卖,王老师来到了商场,同学们看这副图,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情境导入:师:这么便宜,王老师决定买2件夹克衫和2条裤子,你知道我一共要付多少元?我们一起来口头列式。

  (65+45)×2 65×2+45×2 —板书

  2.猜测验证:猜想一下,两道算式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有猜想就要有验证,同学们来认真计算,看计算结果是否如你的猜想!

  3.交流汇报:计算结果是相等的,两个算式可以用“=”相连。来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等式两边都有65、45和2,一个式子是先求和,再求积,另一个式子是先求积,再求和等)

  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65+45)个2,不就是65个2加45个2吗?(师比划)

  4.师:假如老师要买的是2件短袖衫和2条裤子,老师需要付出多少元呢?

  (要求生尝试用两种方法完成,完成后简单交流)

  (32+45)×2 32×2+45×2 —板书

  师:(32+45)个2,就是32个2加45个2。(师比划)

  5.比较类推:

  师:这两组算式左右两边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呢?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类似这样的算式呢?(强调计算结果)

  6.表达交流: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所有具有这种规律的等式都包括在内吗?可以交流讨论。

  小结:如果用字母a 、b 、c来表示这三个数,这样的规律该怎么表示?

  (a+b)×c=a×c+b×c(师比划,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比划)

  7.揭题: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8.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乘法分配律,看看“乘法分配律”它自己还有什么话要说,请认真看:

  认识我——“乘法分配律” 我秉承着家传助人的美德,默默的为我的祖国——数学王国贡献着我的智慧。 有的同学还不是很认识我,告诉你们吧,我的职责范围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举个例子来说吧,(9+8)×7=9×7+8×7=63+56=119

  要是你就这么认识我,你就错了,你把我的本事看扁了。告诉你,我的`本事大着呢。我其实有很多的变身:

  不信,我变——9×7+8×7=(9+8)×7=56+63=119,这是我的逆应用,如果你觉得这样说着拗口,也可以说是反过来应用,呵呵。

  我再变——

  (9-8)×7=9×7-8×7=63-56=7 你看,我的本事多吧,为我喝彩吧! (摘自黄崇波老师的博客,内容有修改。)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乘法分配律会变身,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出真正的他。

  1.“我是小法官”:判断正误,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27×12+43×12=(27+43)×12

  (42+35)×2=42×2+35×2

  (a+b)×c=a×c+b×c

  15×(4×6)=15×4+15×6

  40×50+50×90=40×(50+90)

  74×(20+1)=74×20+74

  2.“我算的最快”:分组比快。

  (1)64×8+36×8 (64+36)×8

  (2)25×17+25×3 25×(17+3)

  3.“我最聪明”:括号中该填什么数字才能让计算更简便,填上后快速计算。

  ( )×( )+78×21

  4.平湖小学三、五、六年级学生人数情况如下表。

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班级数333
平均每班人数464650

  (1)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

  5.自提问题,自由完成:

  一块长方形菜地种了青菜和萝卜,请聪明的你根据自己收集的数学信息自编数学问题,自由解决,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同桌交流下再完成。

  四、全课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将自己的收获写成一篇数学笔记。

  2.课后回忆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想想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9

  分析教材:

  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01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此教学内容是原人教版第六册的教学内容,而新教材是在本学期更换的,所以现在的四年级学生其实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面积和周长的对比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已是旧知。所以这节课的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过面积和周长的对比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合作、讨论、比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和感受,并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相应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比较出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能正确的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教学难点是能正确地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学法:

  由于此教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所以这节课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深对面积和周长的理解而进行了改编设计的,在设计上着重于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力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先是通过学生对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同吗?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复习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在这基础上,把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如:对房屋的装修及修建花园)中,由基础性应用思考性应用拓展性应用创造性应用的逐层提高,力求从中提高学生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1.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习方式变革,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精神。

  本节课运用把学生六人分为一个小组的学习方法,利于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精神。使学生们能做到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形成信息交流量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

  2.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生动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整堂课融入到一个童话故事中,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整个练习设计成帮小灵通修建一个美丽的家园(包括对房屋的装修及修建花园),学生每完成一个练习或活动,计算机就会显示相应的成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在讨论中比较。

  创设情景,通过童话故事的引入,让学生对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同吗?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和完成P101的例1,从而复习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和感受。

  二、在应用中比较。

  1.基础性应用。

  口头列式解答:小灵通拥有的边长是20米的土地及长16米、宽10米的房子的占地面积和周长。

  2.思考性应用。

  帮小灵通装修客厅,包括:(1)给客厅做一扇大门;(2)给客厅的地面铺上地砖;(3)用石膏线吊天花。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培养学生选取相关信息并运用已有的相应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性应用。

  帮小灵通装修房间,包括:(1)给房间围地脚线;(2)给房间窗户配玻璃要多少钱?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的意识。

  4.创造性应用。

  小组内进行两个活动。

  第一.讨论在花园内围一个面积36平方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玫瑰园,要用多长的篱笆?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第二.讨论在花园内修建一个周长为12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金鱼池,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怎样围面积会最大呢?

  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现合作的精神。

  三、小结评价。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在刚才解决这么多问题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

  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小结,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四、发展延伸。(机动)

  如有时间,可进行一个小组活动,请每一个小组在美丽的家园的图纸上设计如何在花园内修建金鱼池和玫瑰园,要求能既省材料,又美观。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0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习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习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