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体验,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仿编儿歌。
3、学习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坐好,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想)(演示P2动物园)看!这是什么地方?(动物园)没错了,就是动物园。想知道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吗?(想)那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可是在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希望小朋友们能边听儿歌边看,不要把小动物们吓跑了,好吗?(好)。
二、演示动物园里的动物。
让幼儿边听儿歌《谁的耳朵》边观看画面。
三、逐一演示画面里出现过的动物,并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动物耳朵的特征。
1、师:好,小朋友们刚刚都很认真地边听儿歌边看画面,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动物?
2、(演示驴)请幼儿说出这是什么,让幼儿观察驴的耳朵有什么特征。(长长的)
3、以同样的方式,逐一演示图片马、象、猴、猫和狗,请幼儿分别观察并说说它们耳朵的特征。马的耳朵(短短的)、象的耳朵(大大的,遮着脸的)、猴的耳朵(圆圆的)、猫的耳朵(尖尖的)、狗的耳朵(耳朵灵,听得远)。
四、学习儿歌《谁的耳朵》。
1、师:刚刚你们在观看图片的时候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儿歌内容。
2、以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逐一演示儿歌内容,并教幼儿读一遍。
3、请幼儿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五、学习仿编儿歌。
1、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学习了儿歌《谁的耳朵》,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我们还能从动物的哪个部位的特征来仿编一首儿歌呢?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2、师:好,那我们就以动物尾巴的'特征来编一首儿歌吧。演示P7,请幼儿观察并说说画面上的动物的尾巴的特征。
3、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演示P8与幼儿一同读出仿编后的儿歌《谁的尾巴》。
六、教师小结并组织幼儿跟动物们说再见,结束课程,离开场地。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和音乐的神奇、美妙。
2、 丰富词汇甜蜜蜜。
3、 能用恰当的语言续编、仿编故事中的部分情节。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 认识小提琴,了解小提琴悠扬的音色特点。
2、 轻柔的音乐如《梦幻曲》、小提琴曲,《梨子小提琴》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5幅、动物头饰各两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画有半个梨子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想象,提出问题你能用它做什么?小松鼠会用梨子做什么,引出故事。
2、 利用教师教学资源或挂图分段讲述,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 从开头讲至“传出很远很远去”,请幼儿说一说小松鼠用半个梨子做成了什么。
(2) 继续讲至“小兔子听音乐会觉得暖和些,”请幼儿说一说,美妙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不追了?它们怎么说的?鼓励幼儿戴头饰进行合作表演。
(3) 继续讲至“都可以做提琴呢!”请幼儿说一说小音符会掉到哪儿去,掉到土里会怎样。鼓励幼儿发散思维进行续编。
(4) 讲述至最后,引导幼儿进行概括,并试着给故事起名字。
3、 完整欣赏故事,理解内容,感受音乐的`神奇美妙。
(1) 建议提问为什么动物们听了音乐后不再追来追去了?
(2) 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帮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的作用。
小结原来音乐还这么神奇呀!能吸引人,能打动人,还能改变人。在生活中就有一种利用音乐进行治疗的办法,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对治疗疾病有帮助。
4、 请幼儿仿编故事合作表演,进一步体验作品的内涵。
(1) 请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可能会听到这美妙的音乐?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2) 请幼儿选择小动物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小组互相讨论,提示幼儿扮演什么,怎么演。要求表现动物们听到音乐的前后变化。
表演开始,森林里一片混乱,老虎在追小兔,狼抓住了一只小羊。突然,小松鼠拉起了小提琴,好听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凶猛的动物们安静下来了,老虎不再追兔子了,大灰狼放了小羊,把它揽进了怀里。
(3)、给幼儿推荐“神秘园”的音乐,鼓励幼儿多听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畅、明亮。
活动延伸
1、 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3第16—19页,感受故事的温馨、柔美的意境。
2、 在生活环节播放《梨子小提琴》音乐。
活动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动画片,在讨论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时,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孩子们积极回应,飞扬说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的音乐,慧慧说喜欢钢琴的声音,彭东海说喜欢去海边时大海螺里的声音,还有的小朋友要把最喜欢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原来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样的快乐啊!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目标:
1、能大胆描述场景、面部表情、心理变化等,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调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战胜大灰狼,进行发散性思维。
准备:
森林图一幅,小花猫、小白兔、小猴子、大灰狼图片。
重、难点:
学习摆图讲述,激发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
1、出示“森林图”,激发幼儿兴趣。
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请幼儿用上好听的.词说一说。
教师引导幼儿把图片上的内容有顺序的连起来说一说。(有……有……还有……)
2、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出示猫图片,引导幼儿说说猫妈妈和小猫会去干什么?
出示兔子图片,说说小白兔为什么哭?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大灰狼图片,揭示谜底。
请小朋友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如何才能逃脱大灰狼的魔爪。进行发散性思维。
出示小猴子图片,小猴子非常着急,大声说“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本领就使出来吧!”
小动物们有什么本领?引导幼儿合理想象、讲述。
大灰狼怎么样了?它可能会说些什么?
小动物们得救了,会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3、给故事取题目。
培养幼儿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比较及尝试操作,使幼儿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丰富幼儿的词汇。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电脑、大小皮球各1个、糖、药、木块、海绵、沙子、图片若干份。
活动过程:
1、导入:
①拍手游戏,上下、左右、前后。
②(配班老师偷偷敲门)师:咦,谁来敲门了?(师打开门拿进包裹)快递叔叔送来了一个包裹,我来看看是谁寄来的。
(师念包裹上的字给幼儿听,引起幼儿兴趣!)我们来看看到底寄来了什么啊?出示大小不同的纸球,王国里的小宝贝们的玩具纸球,他们的纸球是这个样子的(师出示),你有发现什么吗?(幼儿观察思考,一个纸球大,一个纸球小,大和小时一对有意思反义词大的反义词是小,小的.反义词是大)(师分别出示长短不一的绳子,软的海绵硬的木块,轻的积木重的铁块,里外)引导幼儿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通过小游戏说出一组一组的反义词!
师摇一摇包裹:咦,还有声音,我来看看还有什么,师取出信,用国王的声音读出信上内容,进入下一阶段。
2、幼儿通过PPT,进行二次尝试
①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反义词图片。
②出示胖国王和瘦王后,你们非常聪明,我们送了一个小礼物给你们,在你们的椅子底下,把它们贴在你们的胸前,它们就是你们在反义词王国的通行证,用这个通行证还可以找到你们的好朋友哦。
师介绍游戏规则,在音乐声起后,找到和你通行证上相反意思的通行证,和你的好朋友拥抱。
师:国王王后邀请小伙伴们多到反义词王国玩,找到更多的反义词伙伴。
3、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到听、念及改编儿歌的乐趣,发展幼儿听与说的能力。
2、培养幼儿声音自然、态度大方地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画有猴、猪、兔、猫等动物的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许多画有小猴的皮球,引起幼儿用儿歌的语句描述皮球的兴趣以及皮球的愿望。
老师:小朋友大家好!今天李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可爱的皮球,你们想玩吗?
幼儿:想
老师:你们看看这个皮球上画着什么?
幼儿:小猴(幼儿观察老师手上的皮球回答问题)
老师: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我有一个皮球,上面画个小猴.(出示儿歌一二句)。原来调皮的小猴子偷偷地藏在皮球上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与小猴一起玩吗?
幼儿;愿意.老师:现在小朋友从椅子下拿出一个皮球,像李老师一样把自己的皮球介绍给大家听:我有一个皮球,上面画个小猴。明白了吗?谁来?
幼儿:我来。(幼儿拿皮球学诗歌第一、第二句,我有一个皮球,上面画个小猴。)
老师;小朋友真棒!现在让小朋友拿皮球和小猴子一起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请你想一想皮球可以怎样玩?而且要注意安全不要把皮球仍到电灯上呢!请出来.(放音乐幼儿自由玩皮球)
老师:请小朋友把皮球放回原位。谁来告诉我你刚才是怎样玩皮球的?
幼儿:我刚是拍皮球的。用一句话来说"我来拍拍皮球"。(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玩皮球的方法后,出示第三句儿歌)
老师:李老师现在学学小朋友拍皮球,拍的时候请你们认真地看看皮球上的小猴在干什么?(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拍皮球,我有一个皮球,球上画个小猴,我来拍拍皮球,小猴怎样呢?)
幼儿:小猴在跳等等(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朋友真认真,老师用一句更好听的话来形容小猴,小猴翻翻跟斗。
(出示第四句儿歌)
老师:你看小猴子变成一首儿歌来了,这首儿歌的名称叫做《玩皮球》,(教师示范)请幼儿也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跟老师念《玩皮球》。
小朋友念地真好听,谁来大大声地出来表演(请个别幼儿表演)
老师:咿!除了小猴子外,还有很多小动物也藏在皮球里,你们愿意找他出来玩吗?
幼儿:愿意。老师:但是小朋友在和小动物玩的时候要认真观察他们是谁?他们在皮球上是怎样动的,一会儿让小朋友来编一首新的儿歌,好吗?
幼儿:好。(幼儿自由选皮球玩,放音乐)
老师:请幼儿拿着自己的皮球回座位,首先先让老师来介绍我的皮球,我有一个皮球,球上画个小兔,我来踢踢皮球,小兔转转圈圈。好听吗?
(教师对幼儿创编的词语进行更换)
幼儿:好听。老师:谁来向大家介绍。(幼儿自由创编)
老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带小动物到操场上玩好吗?(幼儿离场)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帮助幼儿记忆儿歌,熟悉儿歌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和同伴配上拍手的动作,孩子们更是百玩不厌。整个活动打破了以往的语言教学模式,让幼儿在欣赏中发现,在讨论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幼儿的相互合作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清晰地进行讲述,并能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述。
2、会用绘画形式创造性表现想象内容。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会想办法的鱼》、录音机。
2、蜡笔和纸若干,幼儿表演的道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鱼儿吗?为什么?
2、瞧,谁来了?
(二)结合图片,了解情节。
1、内容:一天,鱼妈妈和小鱼们在水中游来游去,真高兴呀。忽然,从水面上吊下来一个鲜美的鱼食,小鱼们都想游过去吃,鱼妈妈连忙拦住了他们。
2、提问:(1)小鱼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
(2)它们发现了什么?想干什么?
(3)谁来了?是怎么做的(拦住小鱼),又会怎么说(不能吃,这是鱼饵,吃下去会没命的)?为什么要这样?
3、介绍鱼饵――引诱鱼儿上钩的鱼食。
(三)讨论交流,发散思维。
1、小鱼们真的很想吃那鲜美的鱼饵,但又不能被鱼钩钩住,该怎么办呢?
2、个别幼儿回答。
3、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绘画。
4、请幼儿依据自己绘画的方法进行表述。
(四)观察结果,体验成功。
小鱼们吃到鲜美的鱼饵了吗?是怎样吃的?(分享)
(五)粘贴图片,完整讲述。
1、讲述线索:小鱼们在什么地方玩,心情怎样?忽然发现了什么,想怎样?
鱼妈妈怎么说又怎么做的?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吃到了鱼饵?心情又怎样?
2、幼儿自由看图讲述,并给故事取名。
3、个别幼儿集体前讲述。
活动延伸:
继续创编并表演故事,而且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强,创设适合幼儿的方式抓住时机,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真正让孩子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12
【精品】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三篇05-30
实用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三篇05-30
【热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3篇05-28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12
【精品】大班语言活动教案3篇06-09
有关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三篇06-28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集锦九篇05-31
【热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七篇05-31
【实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八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