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探究的问题:用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一端削尖),在两个手指上留下的痕迹有何不同?
试一试。
幼儿用左右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一端平面,一端削尖)。
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尖的头扎在手指上有很深的印儿。
(2)另一个手指几乎不出现痕迹。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探索启动玩具的不同方式,并乐意和同伴交流。
2、幼儿根据玩具的启动方式,自主给玩具进行分类。
3、乐意和同伴交往,体验与他人分享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发条、开关、拉线玩具。
2、发条、开关、拉线玩具的标志,小黑板一块。
3、玩具城堡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引起兴趣老师出示一个较漂亮的玩具,并提问:你喜欢这个玩具吗?为什么?引起幼儿探索玩具的兴趣。教师打开开关,玩具动起来,追问:喜欢动起来的这个玩具吗?为什么?
二、幼儿玩玩具,探索启动方式
(1)小朋友自选玩具玩一玩,鼓励幼儿初步探索玩具不同的玩法,探索玩具动起来的方法,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2)请幼儿说说玩的是什么玩具,以及是怎么玩的?依次出示(开关玩具、拖线玩具、发条玩具)的标志。
三、再次玩玩具,同伴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让幼儿去玩具城堡玩玩具,知道自己玩的玩具是怎么动起来的,是属于哪一种玩具?幼儿自由玩玩具,鼓励幼儿边玩边说自己玩的是哪一种玩具,并愿意与他人交换玩具。
四、游戏活动:送玩具回家幼儿按三种标志送玩具回家。
五、拓展延伸,经验迁移
1、今天我们小朋友发现了这么多使玩具动起来的方法,你还玩过什么玩具是用别的.方法让它动起来的?现在我们也来看看这些玩具是怎么动起来的?我们一起来玩玩吧!
2、回家后再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玩具动起来的方法和今天我们发现的不一样。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水仙花的名称、外行特征以及生长特点。
2、有兴趣观察水仙花、欣赏水仙花的美丽。
3、愿意照料水仙花,懂得基本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水仙花一盆,水仙花挂图一张。
2、在教师坐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教室里多了什么?
(引导幼儿找到水仙花。)
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这叫水仙花,是在冬天生长的一种花。
你们以前有见过吗?
在哪里见过?
二、认识水仙花。
1、认识水仙花的根。
师:植物的根一般都是在它的底部,来吸收水分以及营养的。那我们来找找看,水仙花的根在哪里啊?它长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白色。
师:那你们知道着看起来这么丑的根,它有什么作用吗?
(幼儿发言)
师:水仙花的根可以吸收水分以及水分中的营养。这样子才能快快长大,开出美丽的.鲜花。
2、认识水仙花的茎。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里,这个圆圆(幼儿教育 www.300168.com)的部分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它叫“水仙头”,是水仙花的茎。
那它有会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发言。)
师:它本领可大了。除了可以储存水分和营养之外,它还会不啊水分和营养送到水仙花的各个部分。
3、认识水仙花的叶子。
师:我们认识了水仙花的根和茎,那它的叶子是长在哪里的呢?
(出示图片)我们还可以看这张图片,这也是水仙花。只不过老师带来的水仙花是还没开花的。
是什么颜色的?
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像什么?
4、认识水仙花,以及水仙花的形状、生长习性。
师:水仙花到了二月份的时候还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开出来的花就是图片上这样的。
那它(水仙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呢?
师:我们平时看到的花和水仙花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它是生长在水里的。
三、小结。
这盆水仙花以后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了。我们要怎么样啊?是不是要好好照顾它啊?能不能经常去乱动呢?(不能。)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还潮、变质。
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简单的封口办法,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好的封口方法,并用标记作记录。
3、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一袋已开袋的饼干,大记录表一张。
2、人手一只已开封的食品包装袋(如:暑片的包装袋)保鲜袋,毛线、双面胶、塑料夹、封口夹、五角星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出示已开袋的食品,提问:
(1)食品吃不完,就这样放着,过几天吃感觉会怎样呢?
(2)为什么吃上去不香了?
2、幼儿讨论交流——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办让食品吃上去还是香香的?
3、幼儿实践交流。
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
师:你的袋口封住了吗?,你是怎样封住袋口的?
4、实验比较记录。
(1)师:小朋友刚才都试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们来做个实验。
(2)幼儿实验,将保鲜袋装满空气后封口,看哪种方法不漏气。
(3)进行记录,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下贴一个五角星。
(4)师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明的产品越来越先进,就象这个食品封口夹,夹起来很方便,而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经验
师:生活中我们除了没吃完的食品要封口,还有什么时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怎样封口?下次,我们小朋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将塑料袋封口。
四、活动延伸——继续探索其它为塑料袋封口的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花生对幼儿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它通常是我们自然角中的常客。有时,“馋嘴”的孩子会忍不住偷偷地剥开它。同时,《纲要》中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中班科学《花生》酝酿而成,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拓展延伸”的过程,帮助幼儿从外到里的认识花生,鼓励幼儿自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的主要特征,感知花生壳内花生米数量的异同。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想。
三、活动准备
1、带壳生花生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附)
2、小碟子、小篮子每桌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花生的主要特征。
1、小朋友看,在你们桌子上有什么呀?这些花生是怎么样的呢?
2、那现在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我们一起来摸摸,看看上面有什么呀?
原来花生壳上有许多小洞洞,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你们的花生有什么不同?
(评析:活动开始,调动幼儿的触觉和视觉神经参与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花生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并通过与旁边小朋友花生的对比,了解花生有长短、大小的异同,让幼儿对花生有一个初浅的认知。)
(二)记录花生壳中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测
1、猜测活动
1) 那花生壳里面是什么呢?猜一猜,你拿的花生里面有多少颗花生米?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请你们把猜的记录在这张表上吧,应该记录在哪个格子里呢?
3) 幼儿记录自己猜测的结果。
4) 你猜了几颗?你是怎么记录的?
2、验证活动
1) 那怎样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呢?
2) 你来说说怎么剥? (幼儿说到的动作,教师学一学)
3) 小朋友刚才说的方法都很不错,可以捏、拧……那就用你们的方法去试一试吧,看看到底有几颗花生米,并把它记录下来。
4) 幼儿记录数到的花生米的数量。
(评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请幼儿先后进行两次记录。教师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让他们自由猜测花生壳内花生米的数量,但相信有经验的幼儿便会发现花生壳上凸起的地方能帮助我们进行猜测,无意中幼儿自己解决了困难,这时再引导全班幼儿用此方法有目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测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猜测结果。随后再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剥开花生,验证猜测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三)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记录
1、你们猜的和数到的花生米一样多吗? 这样吧,请你们把记录表给旁边的小朋友看看。
2、谁是不一样多的?
猜了几颗?数到的是几颗?那你问什么要猜x颗呢?
3、师幼共同小结:你们都知道,猜的和剥出来数到的有的是“一样多的`”,可有的是“不一样多的”,但是只有剥开来数到的才是最准确的哦。
(评析: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介绍自己前后两次记录的异同,幼儿可以尽情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发现只有剥开来数到的数量才是最准确的。)
(四)拓展经验
1、那花生米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花生米不但用处多,而且营养还很丰富,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长生果。
(评析: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花生米的用处,不但再次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最后再此基础上让幼儿了解花生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长生果。)
五、反思
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对花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此,在活动中花生本身就吸引着幼儿的眼球,使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于活动中。并通过幼儿自由的观察比较,无形中了解了花生的主要特征;通过幼儿的探索操作,了解了花生米与花生壳的关系;通过两次猜测与验证的记录,强化了记录的方式方法。可以说,活动是按照逐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开展的,孩子们在自由的探索与操作中,渐渐的掌握了新的知识内容。但整个活动给人感觉一切都在教师高度控制的状态完成,活动的提问可以更开放些,教师的指导语与肢体语言可以更夸张些,让活动的气氛更活跃,幼儿的情绪更高涨。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意图:
树在孩子眼里只是些实物,许多幼儿不知道怎样了解树的年龄,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让中班孩子对树年轮有正确认识,了解树年轮的特征、用途,激发对植物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对树木年轮产生兴趣。
2.了解年轮作用及形成。
3.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树一段(分切成20小片)、松树枝若干。
2.投影仪。
3.年轮生成的课件、《祝你生日快乐》和《小松树》的课件。
4.每个幼儿一个小袋,内有一颗小松树,一支彩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1.欣赏课件歌曲:《小松树》
2.出示实物松树
怎样知道松树活了多少岁?
二、幼儿探索
(一)探索观察树干外部特征
1.每人发放一段树干。
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树干长什么模样?”
树干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闻一闻,树干是什么味道?
和小朋友交换树干,再观察。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年轮的特征
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教师把一段年轮清晰的树干放到投影以上)
1.这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2.它叫什么名字?
年轮有什么作用?
年轮怎样数?
3.年轮是怎样形成的?
①出示泡沫:树干是由细胞构成的,就像泡沫,每一个豆豆就是一个细胞,他们挤在一起,就形成了树干。
②教师粘贴不同颜色的泡沫豆豆:“春天来了,天暖和了,细胞们分裂的多,颜色就浅,长得宽:冬天来了,天冷了,营养少细胞们就分裂的少,颜色就深,长得也窄。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就形成了年轮。
③观看年轮生成的课件。
(三)了解树木的`作用,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
树长大了,有什么用处?
一起数一数手中的树干,刚才那棵松树的年轮。(40岁)
三、给大树送礼物
知道了树的年龄,我们来给它过生日,做个漂亮的生日礼物。我这有好多的小松树,请小朋友们画上年轮。画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松树是几岁。
(教师给松树复原)
幼儿全部画完,放到松树边的桌子上,并说“生日快乐”。
播放课件《生日快乐》
活动延伸:
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有年轮的。
活动反思:
活动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等,使幼儿自主动脑、动手去探究年轮的秘密,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从而能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不足之处:
在口语表达上,平翘舌音有个别幼儿的没咬准。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6-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4篇06-09
【必备】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5-17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纸》03-27
【精品】中班科学教案3篇05-14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4篇05-1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5-11
中班科学教案汇总6篇05-1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9篇05-30
【实用】中班科学教案3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