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合理续编故事,并连贯讲述。
2、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同伴的情感,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皮鞋车》课件、小动物头饰、旧皮鞋一只、旧挂历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旧皮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鞋子?(又脏又破)
(2)如果你的家里有这样的鞋子,爸爸妈妈会怎样做?(扔掉、卖掉等)小结:刚才小朋友回答的'真好,说了这么多。
二、基本部分:
1、讨论:森林里的草地上也有这样的一只旧皮鞋,小动物们看见了会怎么样呢?(分组讨论、回答)小结:小朋友都说小动物会把它扔掉、卖掉,小动物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2、通过表演,了解故事内容
(1)快看,有一只小动物过来了,它是谁呀?(小兔子)小朋友猜一猜小兔子会怎么做,怎么说呢?(自由说)
(2)又有一只小动物过来了,它是谁?(小松鼠)咱们再来猜一猜它会怎样做怎样说?(自由说)
(3)小朋友再看谁来了?(小老鼠)小老鼠请小朋友猜一猜它会怎么做怎么说?谁来说一说?(自由说)
(4)小朋友说小老鼠怎样才能把旧皮鞋变成皮鞋车呢?(分组讨论)(擦干净、按上车把、轮子等)
(5)变废为宝教育:
小老鼠真是一只聪明的小动物,它不怕脏、不怕累,把一只旧皮鞋变成了一辆又干净漂亮又很有用的皮鞋车,如果小朋友有这样一只旧皮鞋,你会把它变成什么有用的东西?(自由说)3、续编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一想:
(1)小老鼠开着干净漂亮的皮鞋车会干什么呢?(讨论,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2)你喜欢故事里的那只小动物?为什么?
(3)如果你有一辆这样的皮鞋车,你会开着车做什么呢?(自由说)
4、完整欣赏故事:
现在我们完整的听一遍故事《皮鞋车》,小朋友可以小声说一说小动物们说的话。
三、延伸活动:
1、小结故事大意。
2、废旧物品制作:
小朋友想不想要一双漂亮的鞋子呢?桌子上有老师准备好的旧挂历纸、胶水等,小朋友可以用这些材料做一双漂亮的拖鞋,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自由分工,一起做一双鞋子。
活动反思:
活动开展下来总的来说达到了目标。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比较感兴趣,能很好地配合老师完成各活动环节。能打破旧的教学惯例进行教学,先让幼儿观察故事挂图,大胆想象,锻炼说话,连贯理出故事情节再完整地听讲故事。活动效果良好,大部分孩子基本上熟悉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内容进行故事表演,并得到了废旧利用的教育。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师引导幼儿说话耐心不足,不能从多方面考虑着手。另外,组织故事表演有些乱,有待加强。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梨”、“梨树”、“鸭梨”、“梨园子弟”
活动准备
字卡、幻灯片、实物鸭梨,挂图梨树
重点认识
鸭梨、梨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梨
小朋友都认识我手里的水果吧,它是什么水果?(一个梨)好,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梨”字。(出示字卡“梨”带着幼儿读几遍)讨论:梨是什么形状的?颜色怎样?你吃过的'梨是什么味道?(甜甜的、酸酸的)你吃过什么样的梨?(鸭梨、苹果梨、甜梨)
二、给“梨”字找朋友
“梨”字小朋友很孤单,我们来给他找个朋友吧!
(鸭梨、梨树、梨花、大梨、小梨)
三、用“梨”字说一句你喜欢的话
我喜欢吃鸭梨。
春天来了,梨树开花了……
四、游戏 宝宝大变身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梨”字,还会给它找朋友,用梨字说话,你们真了不起。回家后你把这些学到的知识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游戏介绍
《青蛙小姐的大笔小屋》是语义认知类的游戏。语义认知能力指的是对词语信息的理解能力,比如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动物、植物”等一些类别、理解“大、小”等一些关系,都需要这种能力。本单元的游戏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对复杂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
在活动中,围绕青蛙小姐的笔,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故事情境,让幼儿在理解语言指令的基础上,辨别、选择符合要求的选项。这些语言指令包含了“位置、大小、长短、粗细”等信息,难度逐渐增加。通过对复杂语言信息的倾听和理解,可以促进幼儿对复杂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同时,在选择的过程中,还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辨别和判断能力。
游戏活动安排
活动1 大笔小屋
活动2 穿新衣
活动3 外出旅游
活动4 选礼物
游戏目标
理解复杂语言信息
理解大小、长短、粗细等关系
能根据语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选项
游戏材料目录
教具:<青蛙小姐的朋友们>大游戏图、<青蛙小姐的水杯>大游戏图
幼儿游戏材料:<大笔小屋>/<穿新衣>双面游戏图1张,<礼品店>/<卡通小彩笔>双面游戏图1张,<旅行包>图卡1张,<铅笔卜2>卡片2张,长颈鹿尺子1个,练习册1本
记录纸1?张,彩笔1套、干净湿抹布(自备),
活动1 大笔小屋
游戏材料准备:
教具:<青蛙小姐的朋友们>大游戏图、练习册1本
幼儿材料:<大笔小屋>游戏图,长颈鹿尺子1个,记录纸1张,彩笔、干净湿抹布(自备)
重点:
理解复杂语言信息。
能根据语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选项。
活动过程:
(一)游戏“它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青蛙小姐的朋友们>大游戏图,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青蛙并说出其序号。教师可以以下情节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有一只漂亮的青蛙小姐,她有许多青蛙朋友:这就是她朋友们的照片(大游戏图)。你能按我的要求找出她的朋友吗?”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理解指令,并根据指令进行判断,找出正确的答案,为下面的游戏作铺垫。
教师指令参考如下:照片上最胖的青蛙是青蛙小姐最好的朋友,你能找出它是谁吗?等等
(二)引导幼儿观察<大笔小屋>游戏图。 教师可以以下情节引入活动:“青蛙小姐有一个爱好,她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笔,并且收藏了许多种笔,有铅笔、毛笔、油画棒、钢笔…这些笔都放在她的‘大笔小屋’里,你们想参观吗?”
(三)幼儿操作:教师按照练习册练习一逐一提出指令,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在<大笔小屋>游戏图上选择合适的笔,并将其序号记录在记录纸上。
问题十
此环节的目的是提高幼儿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另外,在观察、辨别、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游戏前,教师可先在黑板上画出左图,举例、示范记录答案的方法根据选择的笔的序号在相关问题相应序号的空格里做标记。教师提问题时语速要慢,并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仔细观察。每个问题中都包含了多重语言指令,如“又细又长”、“最短的铅笔”等,幼儿要充分理解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的限定要求,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游戏后,教师可将长颈鹿尺子作为奖品送给幼儿。
(四)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当幼儿有争议时,教师可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然后用长颈鹿尺子进行测量,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大笔小屋”的游戏。
2、家长发出多重语言指令,让幼儿按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如:“请你到茶盘上那一个最高最粗的水杯,再到茶叶盒取出一袋茶叶,放在杯中,送给奶奶沏茶用。
活动2 穿新衣
游戏材料准备:
教具:<青蛙小姐的水杯>大游戏图1张、练习册1本(图同上)
幼儿材料:<穿新衣>游戏图1张、彩笔1套(自备)、干净的湿抹布(自备)
重点:
理解复杂语言信息。
能根据语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选项。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水杯”:引导幼儿观察<青蛙小姐的水杯>大游戏图,然后根据教师的语言指令,找出相应的水杯并说出其序号。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根据指令进行判断,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为下面的游戏作铺垫。教师提问参考如下:
1、请你找出最细的水杯。
2、请你找出最小的水杯。
(二)游戏“穿新衣”:教师按照练习册练习二逐一提出指令,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在<穿新衣>游戏图上选择合适的笔并将其涂上指定的颜色。此环节的难度有所增加,练习册的问题中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信息:笔的位置、粗细、长短、类别等。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游戏的难度和进展情况,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提问,剩余的问题可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进行。游戏前,教师要帮助幼儿理解一些语言信息的含义,如“第三排”、“不粗不细”、“不长不短”等。例如:“不粗不细”是相对游戏图中的粗铅笔和细铅笔而言的,它的粗细正好介于粗铅笔和细铅笔之间。如果幼儿目测分辨不清或不理解,可让幼儿用长颈鹿尺子动手测量,通过测量体会什么是“粗”、什么是“细”、知道“不粗也不细”介于两者之间。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气和语速,重点突出问题中的限定条件,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倾听、理解、观察、判断,必要时可以重复发出指令。游戏前,教师可先和幼儿辨认一下彩笔的颜色。游戏中,可让幼儿只给笔做上相应颜色的记号,不必要求全部涂色,可在课余时间继续涂色。
(三)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教师可引导幼儿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检查,如两人一组进行核对,或老师重复发出指令让幼儿再次判断、核对结果。如有错误或活动结束后,应让幼儿用湿抹布及时将彩笔痕迹擦干净,以便下次继续游戏。
活动延伸:
1、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穿新衣”游戏。
2、家长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自行设计一些语言游戏。例如:带幼儿去超市购物时,家长可用一些复杂的语言描述某件商品的特征,让幼儿按要求找到这件商品。
活动3 外出旅游
游戏材料准备:
幼儿材料:<旅行包>图卡1张、练习册1本<铅笔1―2>卡片2张(纸笔20支)
重点:
理解复杂语言信息。
能根据语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选项。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教师可以“青蛙小姐准备去旅游,她想用旅行包带上所有的笔,让更多的朋友们参观,请帮助青蛙小姐做好准备呢”的游戏情境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20支纸笔和<旅行包>图卡。教师可先让幼儿将这些“笔”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玩一玩。观察旅行包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出旅行包上扣子的颜色及排列位置(第几排第几个是什么颜色)。
(三)幼儿操作:教师按照幼儿材料中的练习册练习三逐一提出指令,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选择合适的笔并将其插在<旅行包>图卡指定的位置上。通过此环节的游戏不仅能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互相交流:引导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如有争议可进行讨论,说出各自的理由。
(五)游戏“铅笔超市”
准备:两人一组,共用一套游戏材料(20支纸笔)。
玩法:一人扮演售货员,另一人扮演顾客。顾客说出某一铅笔的特征,售货员根据其描述找出相应的铅笔。
两人互换角色,重复进行游戏。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自己商量制定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外出旅行”的游戏。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清楚、连贯地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创编故事情节。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教师用的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1.我们最喜欢看《小狐狸的变身法》这本图书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2.请幼儿说说哪些地方看不懂。
3.教师根据幼儿提问找出相应的图片指导幼儿,并请幼儿完整讲述图片内容,要求幼儿把图中的`背景和人 物的动作、表情讲述清楚。如当幼儿提出“小狐狸为什么要学变身法”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1)它用变身法捉弄了谁?它是怎样捉弄小兔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哪幅图片上找到答案?(第二幅。)
(2)第二幅图片讲了什么?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3)教师小结图片内容。
4.请你们再看一遍这个故事,也可以边看边轻轻地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这个故事。
5.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讲给大家听?
6.看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有了本领,只有去帮助别人,才会有快乐,才会有真正的朋友。
7.假如不下雨,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和小兔、小狗重做好朋友呢?
8.下次我们把刚才讲的故事编成《小狐狸的变身法》第二集,好吗?
附:小狐狸的变身法
小狐狸得意地对爸爸说:“我学会了变身法,会变蘑菇,会变石头,还会变其他许多东西呢!”爸爸翘起大拇指说:“你可真了不起。”
正说着,小兔走过来了。小狐狸一瞧:嘻嘻,这肯定是只笨小兔,让我“吱溜”变成个蘑菇来捉弄它吧。等它采的时候,我跳东跳西,让它累得气喘吁吁,晕头转向。哈哈,就这么办!
小兔一瞧有蘑菇就去采,谁知蘑菇跳来跳去,怎么也采不到。小兔正纳闷,小狐狸恢复了原样,得意地说:“瞧你这只笨小兔,上我的当了吧。这蘑菇是我变的呀,哈哈!”小兔听了生气地走了。
正在这时,小狗走过来了。小狐狸一瞧:嘻嘻,这肯定也是只笨小狗,让我“吱溜”变成块石头来捉弄它吧。
小狗走着走着,忽然脚底下冒出块石头,把小狗绊倒了,小狗呜呜地哭了起来。小狐狸恢复了原样,得意地说:“瞧你这只笨小狗,上我的当了吧。这石头是我变的呀,哈哈!”小狗听了很生气。
小兔、小狗都不理小狐狸了,小狐狸趴在地上想:为什么它们都不理我呀?一个人真没劲,我得想个办法,和它们重新做好朋友。
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小狗、小兔都没带伞,正着急呢,小狐狸“吱溜”一下变成一把大伞,为小兔、小狗挡住了雨,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活动反思:
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 ,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7-12
大班语言教案06-1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12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07-07
【实用】大班语言教案07-08
大班语言教案【精】06-16
大班语言教案【热】06-16
【精】大班语言教案06-16
【热】大班语言教案06-16
大班语言教案【推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