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7-21 08:00: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精华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精华3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诗歌中"家"的含义,读准"树林、田野、花园"的字音。

  2、借助教师提供的图片,学习诗歌,并迁移生活经验,进行仿编诗歌的活动。

  3、积极参与仿编活动,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磁性图片: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小朋友;天空、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歌曲《办家家》

  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边唱歌边表演《办家家》。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教师分别出示图片: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小朋友,提问:这是什么?它(他)们的家在哪里?启发幼儿说出:天空、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图片。

  三、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讲出诗歌的部分内容。

  1、教师指着天空,说:蓝色的天空是谁的家?

  2、教师指出田野,说:广阔的田野,是……采用等待或放慢速度的方式鼓励幼儿接着往下说出:是花朵的家。

  3、下面几句诗的学习方法同上,并带领幼儿重复说一遍。

  四、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片的提问完整地朗诵1-2遍。

  五、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段句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为什么说蓝色的天空是云朵的家?

  2、为什么说广阔的田野是花朵的家?

  3、按照上述方法,引导提问,理解诗歌的含义。

  六、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阅读"幼儿观察图夹文",阅读诗歌《家》。

  七、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结构仿编部分诗歌。建议提问:

  1、蓝色的天空是云朵的家,还是谁的家?还有谁在天空上?

  2、广阔的田野还是谁的家?

  3、密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

  4、清清的小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是谁的家?(鼓励幼儿仿编每段诗歌的第二句,教师可以将幼儿仿编的内容,快速地画在纸上,然后,带领幼儿完整地念一念仿编的诗歌。

  八、教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仿编诗歌。

  教学反思

  这节语言活动课我采用了对话法,图示法,表演法,创编法,完成了教学目标,幼儿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了解了客观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

  优点:

  1、整体设计结构紧凑,重点突出,幼儿参与性很高,思维得到开阔。

  2、和孩子说话亲切,适合年龄特点。

  3、能为幼儿创造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表机会。

  不足:

  1、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对幼儿好的词语没有充分的总结,失去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

  2、朗诵诗歌最好配乐。

  3、创编诗歌部分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创编不是很理想。

  通过教学反思,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学习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团结、互相帮助。

  2、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现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孩子把基础律动和表演律动结合起来共同表演。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动画课件

  2、一对水桶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讲故事来导入本节课,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自己挑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他们商量着抬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一个和尚,这下他们共有三个人,于是怎么办呢?他们都不愿意去挑水喝所以他们就没水喝、没水喝。

  2、以念儿歌的形式来让孩子加深印象: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和孩子用基础的律动表现儿歌旋律(拍手、连指、拍手、连指)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4、以表演律动表现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5、合作表演,分组进行。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之美。

  2、初步学习用甜美、自豪的声音朗诵诗歌。

  3、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一幅;图夹文儿歌大图片;小图卡:文字“南”、“北”。冬爷爷、雪花,春姑娘、花。滑雪、游泳、围着火炉吃西瓜。

  2、抒情的背景音乐,笔记本。

  3、教师和幼儿事先共同收集“祖国大、祖国美、祖国物产丰富”的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探究祖国之大。自然认读文字“南”、“北”。

  (1)老师要请小朋友看一样东西。

  (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什么?谁能在地图上找到祖国的最南边和最北边?

  (2)教师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南”、“北”,幼儿自然地认读。

  (3)地图上最南边和最北边是哪里?(最北的地方是漠河,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

  2、了解南方与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

  (1)讨论:每个地方的`天气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那里的孩子又会做些什么呢?(北方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南方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2)随着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3、幼儿欣赏诗歌。

  (1)教师结合小图卡,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教师:听了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感受?(注意让幼儿感受到祖国的大、祖国的美,激起幼儿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3)教师:这首诗歌是怎么赞美我们祖国的?它的语句听上去怎么样?(让幼儿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简练。)

  4、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学习朗诵诗歌。

  (1)幼儿看着小图卡,跟着教师朗诵诗歌。

  (2)幼儿分成两组轮流朗诵诗歌的第二句、第三句,共同朗诵第一句和最后一段。

  (3)全体幼儿起立,跟随教师在音乐声中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4)结合诗歌内容表演相关的动作。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7-1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12

大班语言教案06-13

大班语言教案【精】06-16

大班语言教案【热】06-16

【精】大班语言教案06-16

【热】大班语言教案06-16

大班语言教案【推荐】06-16

大班语言教案【荐】06-16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