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10篇[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关注演示环节,应让幼儿充分认识各种材料,并借助已有经验,创造性的使用这些材料。
2、粘贴装饰物的方法:横着粘、竖着粘、分散粘等,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3、幼儿用蜡笔、水彩笔等材料涂色中,不能涂在小雨伞以外的空白处。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1、给每一位幼儿准备一张画有小雨伞的纸。
2、准备蜡笔、水彩笔,胶棒以及小纸片等材料。
教学过程:
1、师:小朋友,雨天我们离不开什么?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是什么?
幼:小雨伞----我亲爱的朋友。
师:是啊,我们用伞来挡雨,在炎热的夏天还用它来干什么呢?
幼:我们还用它遮太阳。
师:现在老师有一把小雨伞也想有美丽的.花纹,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
2、引导幼儿观察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并在教师制作的小雨伞上演示使用的方法。
师:看一看,都有什么材料?可以怎样使用它们装饰小雨伞?
创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大胆装饰小雨伞。
师:试试看,也来装饰一把漂亮的小雨伞吧。
教学延伸:
活动后,将制作好的小雨伞展示在活动室的四周,供大家欣赏。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孩子们喜欢来到自然角观察那些发芽的植物,每天都会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很感兴趣。同时,孩子们在“找春天”的活动中发现,很多植物都长出了新芽,树上也长出来绿绿的嫩芽。孩子们知道在树上的嫩芽长出来之前,树上的树叶都掉了,是光秃秃的,但他们对树木长出嫩芽后的生长变化并不是很清楚,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图片和故事《树叶小耳朵》,请幼儿讲一讲、听一听中,感知春天树木的变化。第二环节,春天魔法师,尝试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感知树木的生长过程。第三环节,幼儿变身小小魔法师,自己进行操作,通过树叶生长变化和春天景物的添画,感受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试着用棉签点画、手指印画来表现树叶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2.感受春天的美好,萌发爱护树木的愿望。
活动准备:
故事《树叶小耳朵》、树叶生长图片、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树叶小耳朵——春天树木的'变化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季节的大树呢?(冬天)为什么?(大树的树叶都掉光了)
2.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了,温暖的春天到了,你认为这棵树会有什么变化吗?(长出树叶、树叶变绿等)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树叶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讲述故事)
4.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长出绿芽、绿芽长成树叶、开出花朵)
5.小结:春天到了,大树会发生很多变化、让我们的春天变得更美丽。
二、春天魔法师——尝试艺术表现
1.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春天的魔法师吗,我们来帮助冬天的大树变成春天的大树。
2.(出示材料盒)这是我们的魔法箱,里面藏着许多有魔法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些什么。魔法棒(棉签)、魔法药水(颜料)、魔法印泥。
3.我们用什么魔法工具能帮助大树长出绿芽芽呢?(魔法棒和魔法药水)请你来试一试。(引导幼儿边点画边念咒语:变变变)
4.用指印画画出小花朵。
5.小结:我们是春天的魔法师,用魔法箱里的工具就能把大树变美丽。
三、我是小小魔法师——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尝试。
2.大树上长满了绿叶、开满了红花。要把你的大树打扮地满满的。
3.鼓励幼儿把唱歌的小鸟和飞舞的蝴蝶蜜蜂添画出来。
4.小结:有了小鸟、蝴蝶和蜜蜂,大树再也不会寂寞了。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我预设的活动目标重在使幼儿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探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不足:
对作品评价时,语言还不够精炼。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一、设计依据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任何新鲜的事物对幼儿都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在美术活动中利用游戏、实物调动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感到一种享受,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我设计了中班美术活动《会唱歌的小鱼》,让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世界,表达内心感受。
二、活动目标
(一)启发幼儿想象小鱼在唱歌时的情景。
(二)培养幼儿练习画圆的技巧。
三、重难点
(一)重点: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画鱼鳞。
(二)难点:鱼鳞在轮廓里的安排。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画圆圈的经验。
(二)物质资料准备:小鱼的半成品若干,水彩笔,实物鱼、鱼缸,鱼的图片。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大家看,我们墙上的'折纸多漂亮,它是什么呀?有谁知道它喜欢吃什么?
幼儿:在我们教室的墙上有小猫,小猫它喜欢吃鱼。
老师:仔细想想小猫喜欢吃什么?
幼儿:小猫喜欢吃鱼。
2.出示用布遮盖的鱼缸,激发幼儿绘画的乐趣。
(1)老师神秘的打开鱼缸,给幼儿一个惊喜。
老师:鱼缸里面有小鱼在游,看!他们还在吐泡泡呢,像不像在唱歌呀?但你们看我手里的这些会唱歌的小鱼还没有衣服穿,你们愿意给他们画上好看的衣服吗?
(二)基础部分
1.老师出示小鱼的半成品范例,提问鱼鳞长的位置。
老师说:咱们给小鱼穿上花衣服吧!花衣服穿在小鱼的哪个部位呢?请小朋友用手圈出花衣服的位置。
2.老师示范用圆圈给小鱼画鳞片。
(1)边画边唱。
老师说:小鱼是快乐的歌手,你们猜猜它在唱什么歌呀?小朋友说出一首歌,老师就在鱼身上画一个圆,如果小鱼轻轻的唱歌就画小圆,唱首很长的歌就画大圆,换首歌就换个颜色继续画圆。
(2)鼓励幼儿边唱歌边画圆圈,体会圆圈变成鱼鳞的快乐。
3.小朋友们添画《会唱歌小鱼》,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注意圆圈排列的顺序。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对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把着幼儿的手画,再让幼儿自己画。
(三)结束部分
1.展示作品。
2.体验绘画的乐趣:小朋友们,小鱼的衣服画好了,让我们把他们贴到创意墙上,让他们在哪里唱歌,好不好呀?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目标
1.在画直立人的基础上学习绘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动态,表现与好朋友的亲密关系。
2.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
过程
1.观察好朋友。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两个幼儿与一人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2.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每位幼儿选一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哪里玩,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3.说说我的好朋友。
――展览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千什么。
――启发幼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它们记录在图画背画。
建议
1.可根据幼儿的绘画基础,提示幼儿注意合理布局、色彩搭配等。
2.可在周围环境中提供一些小朋友在一起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3.可请幼儿将作品带回家,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二方连续图案的对称美和节奏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制作二方连续图案。
3、让幼儿尝试用鲜艳的色彩搭配装饰。
活动准备:范画、画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饰有花边的盘子、帽子及花边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这里有许多盘子、帽子,好看吗?谁来说说你喜欢它们的什么地方?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花纹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这些花纹色彩怎样?是怎样排列的?
2、教师小结:这些花边由点、线、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及小花、小草等花纹组成,它们排列很有规律,间隔开的各种花纹是一样的,形状大小、颜色都是一样的。两种花纹向两个方向一个隔一个地排列下去,就会变成花边,这种花边也叫二方连续图案。
二、教师操作活动花边图案进行讲解演示。
1、出示范画,老师讲解示范。教师用两种活动的'单独花纹为一个单位,向左右两个方向排列成一条花边。提示幼儿注意花纹排列的规则。
2、请小朋友说说你想设计怎样的花边?
三、幼儿设计花边,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在纸上设计花边,鼓励幼儿自由选用花纹,大胆使用鲜艳的颜色。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寻找规律,掌握二方连续图案。
四、欣赏和评价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图案中花纹的颜色和对称美。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
2.能够根据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大胆添画成新形象。
活动准备:
动画片片段、背景音乐、记号笔、油画棒、象形字的画纸若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36个字》,引起兴趣
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萌发创作欲望。
我国古代有许多象形字,象形字就是利用图来当文字使用的,在形状上很相像。
2.动画片中象形文字越来越多,幼儿尝试猜测象形文字的意思,随着画面越来越丰富,最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幼儿尝试借形想象。
1.教师出示多张象形文字,请幼儿猜字并进行想象添加,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2.幼儿选择喜欢的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
启发幼儿可以拿着字上下左右从不同方向转着看,想象它像什么。
3.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丰富画面。引导幼儿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像什么,在什么地方添画。
(2)提醒幼儿主体物要大,线头要接住。
(3)对有创意、画面安排合理的幼儿进行及时的点评,起到推广作用。
(4)提醒动作快的幼儿可以在画面上添画相应的背景。
(5)用油画棒给画面添上丰富的颜色。
三、展示欣赏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边欣赏、边引导幼儿说说画面里的`故事,进一步感受汉字变变变的乐趣。
3.重点评价想象丰富、构图合理、涂法新颖的作品。
4.我国古代有许多文字可以变出各种不同的画面,你们有没有兴趣以后再变呢?那我们再去找些文字吧。
活动延伸:
小朋友的画充满了想象力,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活动后继续寻找你喜欢的象形字宝宝进行借形想象,也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进行想象创作。
效果评析: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让我吃惊!同时也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毕竟,更大限度的发掘幼儿的潜能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大班幼儿的接受速度几乎是一日千里,我们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孩子们引导者。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一方沃土,孩子们能从中汲取养分,我亦可从中汲取乐趣,这节拖色想象课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起点,我相信,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的美术活动会越来越精彩的!
中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会欣赏雨花石中图形与色彩的美。
2.知道雨花石是南京特产之一,可以用作收藏、装饰、美化生活。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雨花石、雨花石图片及雨花石饰品。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选石头,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小盆石头,让幼儿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石头,并说说为什么选它,这种石头叫什么名字?
2.教师与幼儿讨论雨花石的色彩、花纹。
教师从幼儿的选择中,选出两、三个雨花石,用投影仪放大,供幼儿欣赏,并讨论。
雨花石中有哪些好看的颜色?
提问:雨花石中什么样的花纹?像什么?
雨花石上的花纹是怎么来的?是人们画上去的吗?
小结:雨花石的颜色有ⅩⅩ、有ⅩⅩ……色彩非常艳丽。雨花石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有的.像ⅩⅩⅩ、有的像ⅩⅩⅩ……这些花纹都是自然形成的,这种石头产在我们南京雨花台,是南京的著名特产之一。
3.讨论雨花石的用途。
提问:你们知道雨花石有什么用吗?
小结:雨花石可以做成装饰挂件,可以放在鱼缸里观赏,可以养水仙花,美化我们的生活,还可以用来收藏。
活动反思: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所说: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孩子更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做一个生活的热爱者。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更应该注重激励、呼唤、鼓舞幼儿去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
中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圆形,三角形,方形,以及心形的画法,并启发幼儿想出更多的图形的画法,促进幼儿的思维发散性。
2.基本掌握蜡笔涂色,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3.初步感知毛笔的画法。
活动准备:
画上格子"桌布"的铅画纸,手工纸劫财的花瓶,蜡笔,毛笔,绿色炫彩棒,水,毛笔,固体胶。
活动过程:
1.讲解。
教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漂亮的鲜花吗?
幼儿:喜欢!
教师:那今天我们也来用美丽的鲜花打扮一下自己的家吧。我们先在桌布上贴上一个美丽的花瓶。注意,要和桌布的颜色不一样哦。
等幼儿都贴好后,教师:好了,孩子们,你们看好了哦,美丽的花应该怎么插在花瓶里才会好看。要在花瓶的开口上把美丽的鲜花画出来。这样,花就可以插到花瓶里了。我现在要问一个小朋友了,鲜花要第一个画什么?(挑幼儿回答,直到回答正确)嗯,对了,要先用蜡笔画花心。就是一个圆点,但是不能太小哦。太小的话就不好看了。我们多画几朵。花心的颜色要基本差不多,可以稍微变的.深一点或者浅一点。还有,那位小朋友告诉我,绿色能不能用?……嗯,对了,绿色最好用来画叶子。
画好花心以后呀,就要画什么了?对,花瓣。我们可以给小花画上圆的,方的,三角的,还有爱心形的花瓣。待会儿我看看有没有小朋友可以画出比陈老师还要好看的花瓣来。画好以后还是用蜡笔给花瓣涂上颜色。可以涂上很多种颜色哦。然后再用绿色的蜡笔,把插在花瓶里的花茎画出来。看好哦,一定要把花插在花瓶的瓶口里面,不然话都要枯萎了。
等到画好花茎涂好花瓣了,就用绿色的炫彩棒在四周画上一些叶子。不要画很多,一片叶子涂三下就可以了。涂好了的小朋友举手,陈老师就给他发毛笔,用毛笔把叶子涂开。就像这样。
好了,可以开始画了。
2.对一些说不会画的孩子进行鼓励,尽量不做手把手的帮助。而是用手指在纸上给他做示范
3.对画的快的幼儿给予更高一点的要求,让其涂色更均匀。对提前画完的幼儿可让其协助自己,避免其因无所事事而有所捣蛋。
4.展示一些画好的幼儿的话,并对原来绘画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鼓励。
最后自然结束,和自主游戏串联
中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变成其它各种造型,并选择喜欢的颜色涂色。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想象画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水果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水果变变变”的`游戏,我们来看看哪个水果宝宝先来了?
二、观看不同的水果造型
PPT(1):香蕉变变变
a出示香蕉画面:这是什么?香蕉长什么样子?
b教师边说“香蕉香蕉变变变”边打开香蕉变化的三个造型:香蕉船、蘑菇、彩虹。香蕉宝宝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的?
PPT(2):苹果变的娃娃、芒果变的鱼、梨变的叶子
1、看这些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水果变的吗?是怎样变的?(苹果变成了娃娃;芒果变成了小鱼;梨子变成了扇子)
2、:原来我们根据水果宝宝的不同形状可以变出这么多的造型,小朋友想不想把这些水果变出其他的造型呢?
三、选择材料进行水果造型。
1、出示水果图片,讲解并示范操作要求。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四、向客人老师和同伴介绍作品,分享创作带来的快乐。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06-12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07-21
(精选)中班美术教案07-21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07-21
【经典】中班美术教案07-21
中班美术教案【精品】07-20
中班美术教案(荐)07-20
实用的中班美术教案07-21
中班美术教案(热)07-20
中班美术教案[集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