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24 09:11:5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品)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精品)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1、知道有坏人闯入幼儿园自己该怎么办。

  2、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保护自己。

  3、通过情景表演,体会在面对危险时要机智勇敢。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

  (1)教师:如果有坏人进了幼儿园,小朋友该怎么办?我们一起看看飞飞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对吗?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①图上有谁?他在做什么?他发现了谁?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②有坏人闯进幼儿园,飞飞是怎么做的?

  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坏人去哪里了?

  (2)教师小结:幸好飞飞及时发现了坏人并报告了老师,要不然坏人可能就会来伤害小朋友和老师了,飞飞真是好样的。

  2、活动展开:情景剧表演。

  (1)教师谈话导入:那么,如果有坏人闯进幼儿园,我们还可以怎么做?请小朋友们来看一个表演,想一想下面这几种做法,那一种正确呢?

  (2)教师用布偶表演情景剧《坏人来了怎么办?》

  场景一:看到坏人,小男孩自己冲过去和他打起来。

  场景二:看到坏人,小男孩下的大喊大叫。

  场景三:发现坏人在远处,小男孩赶忙跑去报告老师。

  场景四:正在玩耍,看到坏人出现在附近,小男孩偷偷躲藏起来。

  3、活动展开:讨论坏人闯进幼儿园该怎么办?

  教师:(1)如果有坏人闯入,能不能自己跑过去抓他或者吓得大叫呢?

  (2)如果坏人离你比较远,你该怎么办?离你比较近呢?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正确的应对的方法。

  4、活动总结:集体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幼儿总结。

  幼儿分组讨论。

  (1)分享讨论结果。

  (2)教师总结。如果碰到坏人闯入幼儿园,我们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静,进来那个不要让坏人发现。如果坏人离你比较远,你可以跑去告诉老师或者保安;如果坏人离你比较近,你要想办法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就像这个小朋友一样。总之,遇到坏人,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5、活动延伸:表演情景剧

  1、知道值日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2、能够看图说出值日时的安全规则并自觉遵守。

  3、体会身为值日生的责任感、自豪感以及安全值日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1)教师:我们大班洗掉朋友不仅可以吧自己的事情做好,还可以做值日生,为全班小朋友服务,真能干。当你做志愿者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讨论:在做值日生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有什么危险吗?

  (3)幼儿讨论。

  (4)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非常好,都知道怎么样安全值日,在值日时不做危险的事情。

  2、观看教学挂图。

  (1)一起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时怎么值日的?引导幼儿判断途中幼儿行为的对与错,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都很棒,知道要安全值日,不拿笤帚、拖把等劳动工具玩耍正确搬小椅子,端饭时候洗干净手,不端送热汤等。

  3、分组讨论怎样安全值日?

  (1)幼儿分组讨论记录。

  (2)分享讨论结果。

  4、活动总结。

  (1)正确使用笤帚、抹布等劳动工具,不拿值日工具玩耍打闹。

  (2)搬椅子姿势要正确,一手抓好椅背下沿,一手抓紧椅面下沿,不拖椅子。

  (3)摆放椅子时要轻拿轻放,不奔跑,以防碰到自己和别人。

  (4)端饭、发筷子时候要把手洗干净。

  (5)不做老师不要求的事情。如端热汤、送杯子等。

  (6)认真值日,不在值日中玩耍嬉闹。

  (7)用完工具要放回原处,收拾整齐。

  1、知道一个人在家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2、能够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

  3、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一个人在家时的警惕性。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每组一张白纸和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1)有事爸爸妈妈都出去了,你一个人在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2)一个人在家时你回做些什么呢?

  2、展开活动:观看教学挂图。

  (1) 出示挂图并提问:

  ①让幼儿来看看妞妞一个人在家时是怎么做的,她的做法对吗?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家时如果害怕,可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如果觉得无聊可以看书,画画、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等爸爸妈妈回来。

  (2) 出示下一幅图,这些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时都做了什么?他们的做法①对不对?为什么?(幼儿逐一描述、讨论图片内容。)

  ②教师小结:自己一个人在家,害怕时不要大声哭闹,不然可能会引起坏人的注意;不能自己一个人溜出家门,这样可能会遇到好多危险,而且爸爸妈妈找不到你会很着急;不做危险的事情,比如:爬窗户或爬其他高的地方,这样可能会摔伤甚至有生命危险。 请幼儿整体阅读所有内容。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一个人在家时还应注意什么安全问题?

  (1)教师:一个人在家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呢?如果有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能不能玩火、水、电以及像刀子、塑料袋这样的危险物品呢?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个能力较强的小朋友,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在家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4)集体分享各组讨论内容,制定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集体讨论。

  4、活动总结: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我们制定的安全注意事项是:一个人在家害怕时不要大声哭闹,不要溜出家门,不要试图从窗户爬出,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要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急救电话号码。

大班教案 篇2

  《纲要》中指出:幼儿需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在幼儿的生活中到处有规则,如:区角规则,游戏规则等等。

  阅读区的活动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薄弱,而本次活动就是让幼儿了解在阅读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规则,只要大家共同来遵守这些规则,这样活动时就会更加井然有序,而这些规则需要用孩子理解的语言来表现,孩子们自己来设计标志制定规则。

  标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符号带来了方便,幼儿对于标志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大家有活动经验比较有兴趣,多媒体的运用特别是同龄幼儿的录像更是抓住的`幼儿的目光。

  通过小组的不断研磨,第一次活动时整个活动的环节、轮廓已经基本清楚,重点理解爱护图书、安静阅读和图书借阅三方面规则,活动的气氛很好。第二次活动时精简了多媒体课件,同时增加了图书这一环节,每一环节中以图文形式的儿歌加深幼儿的印象。

  不过活动气氛又略显冷清了些。

  第三次活动中各个环节更紧扣合理,活动一开始以介绍新朋友直接切入主题,给幼儿一种神秘感,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活动中。

  通过多媒体课件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本次教学活动,重点探讨在我们阅读区中需要注意和遵守的规则,爱护图书、安静阅读、借阅图书和图书四方面规则,最后以儿歌形式来归纳明确规则。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选用“录像”和“图示”的手段,把幼儿应掌握的规则具体形象地通过对比展示出来,这样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记忆也较深刻。

  当然,活动还有不少不足之处,像老师的引的指导性可更强一些;丰富幼儿的合作经验;多媒体出示的儿歌幼儿看的很清楚,如果加上动听的音效就更加声情并茂。

  最后制作的标志思路单一,呈现的形式有些凌乱,这些细节需要进一步研磨、讨论。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位,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中物体所处的位置。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一):感知5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火车车厢,引导幼儿观察:

  (1)火车有几节车厢,邀请小动物坐上火车。

  (2) 从前后不同的方位说一说:小动物坐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按教师指令的要求,邀请小动物坐火车郊游。

  3、游戏:开火车:听指令,请乘客下车。

  4、幼儿跑组活动:

  (1)、小树排队:提供5棵高矮不一的`小树排队,并用数字卡片标上序号。

  (2)、串珠子:提供5粒不同颜色的珠子,幼儿串好珠子后记录珠子的序号。

  (3)送小动物住新房:根据卡片的要求,把动物送回家。

  活动(二):感知10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旅馆"的挂图,提问:

  (1) 动物旅馆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房间?

  (2)小兔、小猫、小狗分别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从不同的方向判断动物所在的位置)

  2、游戏:猜一猜,它住哪里?

  规则:按教师的指令把动物准确送回家。

  3、幼儿跑组活动:

  (1)找座位:幼儿两两玩找座位游戏,甲幼儿拿电影票,由乙幼儿随意抽出一张,并把电影票插入座位中。再由甲幼儿检查是否正确,游戏交换进行。

  (2)跳格子:5个幼儿共同玩,比一比谁跳得最远,并说一说"我跳的是第几行的第几格?"

  (3)练一练:提供10以内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幼儿按顺序排列并放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4)看谁飞得远:提供纸飞机,幼儿站在同一起点线上飞,飞机落地后,说"我的飞机落在第几行的第几格?"

  活动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经过直观教学,加上动物图片,幼儿都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元游戏使每个幼儿都开心的融入到这次教学中,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使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更好的得到了发展。

  (2)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很好,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进行教学活动。

  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和幼儿互动这块做的很好,也是这次教学活动达到了之前预想的结果,幼儿基本都掌握了。

大班教案 篇4

  进入大班,幼儿的目光开始投向周围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思想也更加活动起来。他们对周围事物探索和发现的越来越强,对问题的探究也越来越主动。最近,随着主题《有用的植物》——“绿色菜篮子”小主题的开展,幼儿的关注集中在了蔬菜上,如:吃饭时对家里吃的蔬菜感到好奇,想知道它们是什么蔬菜,是什么样子的,哪些部位可以吃,怎么吃。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我还发现,我们班幼儿对于图书区提供的有关于蔬菜的儿歌和谜语都特别感兴趣。在《学习活动》用书中,有一首儿歌“菜地歌谣”,它将蔬菜的外形特征、口味、生长位置编成琅琅上口的问答歌,让幼儿在一问一答中巩固对蔬菜的认识。我以这首儿歌为载体,在通过集中观察比较蔬菜,在充分了解蔬菜外部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学习儿歌、进行仿编,自由问答,并引发幼儿对生活中更多蔬菜的关注及对蔬菜的喜爱。

  【活动目标】

  1、根据常见蔬菜的不同特征,尝试仿编歌谣,体验仿编问答式儿歌的快乐。(重、难点)

  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活动准备】

  课件;蔬菜及儿歌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蔬菜。

  1、出示PPT1:

  这个影子可能是什么蔬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蔬菜只有细长的形状吗?

  小结:蔬菜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出示PPT2:

  这绿绿的会是什么蔬菜?蔬菜都是绿色的吗?你还知道哪些颜色的菜?

  小结:蔬菜是五颜六色的。

  3、出示PPT3:

  (1)这是蔬菜,你还能说出其他藏在泥土里的蔬菜吗?

  (2)除了藏在泥土里,有没有长在其他地方的蔬菜?(藤上、水里)

  小结:菜地里的蔬菜长得真奇妙。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还有的生长地方也不一样。

  4、你们喜欢吃蔬菜吗?为什么?

  小结:蔬菜既美味营养又丰富,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能使我们更健康。

  二、念念歌谣。

  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歌谣《菜地里的歌》,这首歌谣和我们平时念的可不一样,我们来听一听吧!

  1、根据线索,破译歌谣。

  提问:它告诉了我们蔬菜的什么特征?

  小结:歌谣是根据蔬菜的形状、颜色、生长环境等特征来介绍蔬菜的。

  2、跟着节奏,念念儿歌。(口齿、速度)

  第一遍:教师问,幼儿答。

  第二遍:幼儿问,教师答。

  第三遍:个别幼儿问,其他幼儿答。

  小结:这首儿歌一句问、一句答,线索就在问句中,这样的儿歌形式叫做问答儿歌,非常有趣。

  三、编编歌谣。

  过渡:这些只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们想不想将其他品种的蔬菜也编进菜地歌谣呀?我们编的时候可以根据蔬菜的颜色、外形、生长地方来仿编。

  1、交代要求。

  (1)两人一组。

  (2)商量选择两种或三种不同的蔬菜。

  (3)编一编、说一说,一个问、一个答。

  2、小组介绍。

  四、活动延伸。

  将生活中其他的蔬菜也编进歌谣里。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3

大班音乐教案05-31

大班健康教案06-15

大班手工教案(精选)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选)07-08

[精选]大班手工教案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选】07-08

《大班语言》教案07-12

大班教案[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