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7 11:38:1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7篇[优]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7篇[优]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对分数意义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单位1是一个整体,由许多事物组成的集合也是一个整体,从而运用分数可以描述现实世界的许多现象。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2、体会单位1是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填空:四分之一写作:,十分之三写作

  读作读作

  2、“”表示。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空白部分。

  4、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二、新授

  1、分一分(二)

  把附页2中的图7涂上不同的颜色。(红色,黄色和蓝色)

  (1)红色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黄色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3)黄色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试一试

  (1)一共有几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几分之几?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几分之几?

  (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与同伴说一说。

  三、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红花:黄花:

  长方形:圆:三角形:

  2、按分数圈一圈。

  让学生展示自己圈的结果。(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圈法,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3、他们拿的铅笔一样多吗?与同伴说一说。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相同的分数,如果对应于不同的.“整体”,那么它们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是不同的。)

  四、小结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分数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懂得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而这个整体可以是1,也可以是由许多事物组成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几个十?800里有几个百?60里有几个十?600里有几个百?

  (2)300里有几个十?420里有几个十?54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星期六淘气班将要到科技馆参观昆虫展。他们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辆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式:60÷2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板书:60÷2=)

  请学生说说60÷2的含义。

  (三)探究算法

  1.60÷2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为60里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

  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5.拓展训练:

  ⑴如果我们60人,找3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0÷3=20(人)

  (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120人,如果坐2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2=60(人)

  6.完成试一试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7.完成试一试第2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组织全班交流

  ①抽几个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②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2.“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结合本题情境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

  3.“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依题意独立解答,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4题

  先准备好计算卡片,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即一位学生做好一题,下一位学生接下去做下一题,看哪个小组先完成题目并且正确率。游戏结束,让每一位学生把这8道题都独立做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实物及相应图片的欣赏,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陶冶情操,渗透美育。

  2。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能力及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并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尺子等。

  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剪刀、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电脑演示:一个炎热的下午,一只小蜻蜓正在空中捉蚊子,这时,飞来了一只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地说:小蝴蝶,你绕着我飞来飞去,我都捉不成蚊子啦!小蝴蝶却笑嘻嘻地说:你怎么连一家人都不认识了!我是来找你玩的。小蜻蜓奇怪地问小蝴蝶:你是蝴蝶,我是蜻蜓,咱们怎么会是一家的?你不知道了吧!在图形王国里,咱们可是一家的,咱们这一家子还有好多好多成员呢。走,我带你去找一找。小蜻蜓和小蝴蝶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小河,飞到了小树的叶子上。小蜻蜓更奇怪了:树叶也和咱们一家吗?小蝴蝶说:对!在图形王国里,树叶也和咱们一家。

  师:蝴蝶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他们是一家的?请各组讨论讨论。

  (小组汇报)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的形状一样、大小一样、条纹一样、图案也一样。如果把左边和右边对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对称)

  二、操作探索

  (一)直观感知

  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衣服、剪刀、眼镜等,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

  师:老师还用长方形的纸剪出了一些图形(板贴:飞机、乌龟、小鱼),他们是不是对称的?用长方形的纸剪出这些对称图形后,剩下的`图案是不是对称的?

  (二)动手操作

  师:这些对称图形漂亮吗?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也用长方形的纸剪出一个对称图形?

  师:先请每组的几个同学商量商量,用长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后,教师板书:折、画、剪。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一、回顾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592+109= 615-457=

  让学生同位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而后指名起来说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第3题:计算并验算。

  2.第4题

  (1)说题意,你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

  (2)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3.第5题。

  (1)先说一说题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再解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4.第6题:找规则,填一填。

  5.第7题:数学游戏。

  6.第8题:谁摘的松果?连一连

  让学生独立去完成,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题

  要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入口到珍禽馆共有几条路?分别是哪几条?

  8.第10题

  做题时先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

  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_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5.复习题10.

  1)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2)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验>>复习(2)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课前谈话

  1.谈话(出示直尺):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直尺)对,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直尺,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直尺呢?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指导并板书:数字0对的长刻度线取名叫0刻度线,你知道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里的0不是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你也能学着给数字1对长刻度线取名吗?(1刻度线),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 )?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标: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3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3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6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30

小学数学教案【荐】06-20

小学数学教案【热】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