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十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感受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画、批说明方法。
2.借助列表,理清说明顺序。
3.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拓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白人类的生存依托于“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倡学生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教学策略
1.借助资料、结合说明方法感受只有一个地球。
2.通过读、思、议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要精心保护它,初步感受保护环境的教育。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写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认识说明对象
出示课件地球图片:在浩瀚的宇宙间,有这样一颗星球,它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水分;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有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有人们在蓝天下愉快的生活,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载歌载舞,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它就是?这篇课文要说明的对象是谁?(地球)对,读课文要先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学习词语,发现书写规律
1.听写词语。
矿物、恩赐、枯竭、威胁、目睹。
2.发现规律。
这几个字:矿、赐、竭、胁、睹。都是我们这课的生字,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规律:左右结构的字要左低右高、左窄右宽。
(三)发现写法,整体感知结构
1.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从几方面介绍了地球?外观、体积、资源、移居。
2.作者从这几方面要说明地球的什么特点呢?又是怎样说明的呢?
3.默读画批:细细品读课文,用曲线画出地球的特点,读读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批注在旁边并想想作者这样运用的好处。
(四)体会写法,认识地球特点
1.“外观”特点。
(1)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让地球的美跃然纸上的?谁来读读?
“水蓝色的纱衣”:相互交错、薄薄的纱衣。借助插图,展开想象。
(2)说到母亲,想到摇篮,你会想到什么?
赋予了地球一个尊贵的身份母亲,赋予了地球一个神圣的.地位“摇篮”,把地球写得更加亲切、可爱,一下子接近了与我们人类的距离。
2.“体积”特点。
(1)列数字:六千三百多千米:63000000。(看着这些零,地球挺大的啊)
(2)打比方:一叶扁舟。
(3)作比较:这几句话都在说明地球的小,为什么这么说呢?
(4)朗读:列数字、作比较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地球,你能读出它的特点吗?
3.“资源”特点。
(1)“拿矿产资源”举例子。
(2)列数字:“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从数字中感受到什么?
形成这么难却被人们随意地破坏,说明人类对资源的破坏之大;而且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勾连上文“母亲”,联系上下文我们加深了对“母亲”一词的认识。
(3)用词准确:在谈感受时,有同学说“人类的破坏”“乱用化学试剂”,但书中用的是哪两个词?毁坏、滥用。它们有什么不同?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借助工具书来帮忙。
(4)表达效果:我们学习了好几种说明方法,为什么在说明“资源有限”时作者要采用举例子的方法呢?
(5)资料辅助:自然资源的种类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结合课前筛选的资料,从图表中挑选一种资源,也试着来说说地球资源是有限的。
(6)段落结构:同学们,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这些资源中有些本来是可以再生的,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但是,一起读读课文。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7)联系实际:读到这些语句,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画面?面对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
(8)拓展写话:出示补充资料,这是20xx年与20xx年我国水资源数据的对比表格,另一份是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文字介绍。请你围绕“珍惜资源”这个话题,利用资料写一段话。
4.“移居”特点。
这些语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运用“至少、没有、不能”等这样简洁的词语,准确的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
5.结尾。
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说明了地球的特点,为了是要写出自己的心声,是什么?
(五)回归课题,感知写法
回顾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然后要能够发现说明方法,感知说明对象的特点,借助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科学的认识说明对象。
(六)活动学习
1.结合“资源有限”发现生活中浪费的现象,搜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写“倡议书”。
2.搜集“珍惜资源”的好做法,制作宣传小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目标预设:
1、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书的知识。
2、 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 了解获得书的途径。
4、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激发读书的兴趣。
相关资料:
1、 教师准备:书的资料
2、 学生准备:利用周末时间在爸妈的副食下买一本适合自己看的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购书的途径。
2、 认识书的封面、封底、目录和序文。
3、 认字2个,写字1个。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流程:
一、组织交流扩展读书途径
1、 上周末,老师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外出,购买一本适合自己看的书,你们买到了吗?学生展示已买到的书。
2、 你们买了什么书?在哪儿买的?学生交流书名及购书的途径。
3、 观察图画,你发现哪些地方图书很多?生活中你在哪些寺方能见到图书?
4、 老师出示词卡:新华书店、图书馆、阅览室、文化站、报刊亭,认读词卡。
(孩子进行买书实践,为学习书的封面,学会查找目录打下基础。)
二、认识图书
1、 老师出示图书:从封面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著作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等)书的封底有什么?(发行单位、书号、定价、条形码等)
一本书除了封面、封底、正文外,还有什么?(扉页、序言、目录等)
2、 展示台投示,认识目录
你们知道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吗?你是从哪儿发现的.?咱们学会看目录,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看目录,感受目录的作用。
3、 课件演示认识序文:我们拿到一本书要想快速了解它的主要内容,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介绍序文,认识序文及其作用。
(指导学生了解目录、序文的作用,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三、自主识字、写字
1、 我们全面认识了图书,这几个词语你能读读吗?
2、 抽读生字。’
3、 学生扩词:封()()录()()
4、 怎么写“录”字才美观呢?
5、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书写,学生评价。
(巩固认识生字,进一步认识图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选择好书做朋友。
2、 学会给图书分类。
3、 认字6个,写字3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你最喜欢什么书?为什么?
二、图书会
1、 丁丁冬冬也有许多爱看的书,瞧,他们请来了图书朋友,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的故事、中国古代传说、伊索寓言、丑小鸭、宝葫芦的秘密、木偶奇遇记、小王子等)
2、 学生介绍自己看过的书。
3、 这么多朋友,为什么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手拉手站在一排?
4、 你听说过四大名著吗?能介绍一下相关的资料吗?
(识字与介绍课外书巧妙结合,让学生重点了解四大名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大多没看过四大名著,可引导其认识名著的作者,鼓励今后读书。)
三、和好书交朋友
1、 出示句子: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2、 爱书的孩子,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
3、 教师出示两本书:《蜡笔小新》与《新语文读本》你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蜡笔小新》是漫画书,知识容量小,书里有一些不文明的语句,读后收获很少。
《新语文读本》有许多优美的文章,知识丰富,读后受到做人做事的教育。)
4、 好书让我们学到知识,好书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与好书做朋友,我们的心灵会更加纯净。你也有好书介绍给大家吗?
(引导学生挑选好书,帮助其分清良莠,通过相互讨论,不但使学生知道了许多好书的书名,增长了见识,还在口语交际中锻炼了说话能力。)
四、为好书安家
1、 图书也有自己的家,它们的家在哪儿?你在书店查找图书方便吗?为什么?
2、 我们在家里整理图书,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教师相机出示词卡: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童话书等。
3、 学生朗读后,做游戏:给好书找家
将自己手中的书按“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分类,将它们分别送回自己的家,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4、 好书是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学生介绍护书方法)
(给图书找家,既有利于学生寻找图书,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爱书护书习惯。)
五、自主识字写字
1、 出示词卡: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西游记、小王子
2、 认识这些生字吗?有什么办法记住它?给它们组组词吧。
3、 谁能把下列生字写得美观?义、丑、王
4、 学生练一练,自评、互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字词:开火车认读词语
二、参观图书室
1、 给自己的图书安家之后,让我们去看看学校的图书之家吧。
2、 参观图书室,图书室分哪两部分?(阅览室和藏书室)
3、 参观藏书室,了解这里的图书是怎么分类的?
4、 我们怎样在图书室借阅图书?请图书管理员做介绍。
(借阅图书的过程较为复杂,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同时练习借阅。)
三、学写读书笔记
1、 读书后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巩固知识,积累优美词句)
2、 怎么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写体会、剪贴文章;提问解答等)
3、 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读书笔记贵在坚持,它既是对生字的巩固,又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四、拓展性学习:
你还喜欢看哪些书?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所得写出来让大家欣赏。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题目叫《院子里的悄悄话》。你能根据课前预习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梳理,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1.谁和谁在说悄悄话?
2.它们的悄悄话实际指什么?
3.它们说了哪些悄悄话呢?
下面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思考:老槐树和小槐树说了哪些悄悄话?
2。再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3.检查效果,师生议答。
(1)指读课文。(正音)
(2)引导学生对老槐树与小槐树谈话的内容加以简单总结。
三、精读课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提供阅读提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1)年轮是什么?树冠是什么?
(2)年轮和树冠有什么作用?
2.学生根据提示自主阅读。
(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小组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4.全班交流,探究学习。
(1)联系课文内容说出什么是“年轮”、“树冠”。
①引导学生动笔画出树龄七年的年轮,体会年轮的形成过程。
(画图演示,加深认识。)
②多媒体出示大树图,让学生指出树冠部分。
(2)引导学生理解“年轮”的作用。
①联系语言文字说出年轮的作用。
②出示多媒体课件,树木的年轮,学生辨别方向、气候。
(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年轮作用的认识,形成认识事物的能力。)
(3)启发学生理解“树冠”的作用。
①用书上的'语言说出树冠的作用。
②多媒体展示树冠图,让学生辨别方向。
③着重强调修剪后的树冠不能指示方向。
5.引导学生认识到小槐树是个善于观察、爱提问题、聪明好学的好孩子。
(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接受得自然,起到滋物无声的作用。)
6.指导朗读。
四、结合板书,全课总结。
五、课堂练习。
请你运用童话故事的方法给同学们讲一个科普知识。
六、实验活动。
去野外观察,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奇妙现象,再查阅资料,探寻其中的奥妙。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18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31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06-25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7-02
小学语文教案【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