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25 08:52:2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优选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优选9篇)

大班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1、通过为小区排盆花,产生爱护小区、美化小区的积极情感。

  2、尝试用多种表述方法表达自己的排序方式,进一步积累模式排序经验。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建的小区4个。

  2、盆花:20盆三种颜色的花为一组,一种颜色10盆,另两种颜色各5盆。尝试用间隔的方法将花盆排列在小区的道路上。

  3、记录纸。

  指导要点:

  一、激发兴趣

  t:最近我们把我们的小区建造完成了,但由于时间仓促,我们什么没有完成啊?(种绿化)园林叔叔听说小区完成了给我们送来了盆花,说说送来了哪些盆花?(出示三种颜色的盆花)

  t:虽然园林叔叔给我们送来了盆花,可是他在很远的地方来不及赶回来,那这些盆花怎么办呢?(激发幼儿主动排盆花的积极性)

  t:那我们一起帮园林叔叔来排盆花吧,不过我们的盆花排出来是给小区居民看的,排好后肯定为给居民来介绍一下的。那你在把盆花排好后,想一想你要怎么介绍你的盆花,你有几种介绍的方法?

  t:园林叔叔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花架,看看从哪里开始排?(有标记处)(幼儿操作)

  二、尝试操作

  观察要点:

  1、按什么规律进行排列?

  2、是否有将20盆花全部排完?

  三、交流分享

  t:我们刚刚都为了美化我们的小区,辛苦不辛苦啊?哦,这么辛苦,但你们排的盆花可真漂亮,这些盆花放在小区里小区的居民看了肯定非常高兴,那谁愿意给居民来介绍一下你的盆花?(请一个幼儿介绍)

  小结:原来排盆花可以有这么多种方法。

  t:有没有把20朵盆花全部排完的?

  t:你是怎么排的?谁还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

  四、再次尝试

  t:这次请你用一种新方法排盆花,而且要把所有的盆花都排完。

  t:你们今天排的`盆花都是那么特别,住在你们的小区里肯定觉得空气清新、心情愉快,你们觉得怎么样,喜欢自己的小区吗,园林叔叔也说谢谢你们。那除了放盆花,还能放什么?(种树、草)那我们下次再用绿化来打扮我们的小区好吗?现在把我们排的盆花放在我们的小区旁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废旧报纸再利用,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

  2、引导幼儿探索废旧报纸多种玩法,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3、通过一物多玩的活动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若干;大灰狼头饰一个;音乐磁带;方便面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知用报纸游戏的快乐。

  教师用报纸变魔术(望远镜、喇叭)引起幼儿兴趣。幼儿自由尝试练习裹的技能。

  二、探索废旧报纸的用途。

  1、你在哪里见过报纸?

  2、谁喜欢看报纸?

  3、为什么喜欢看报纸?

  4、旧报纸也是个宝,我们用报纸可以做什么?(包东西、擦玻璃、剪纸······)

  三、和报纸做朋友,探索报纸的多种玩法。

  1、用自己的身体和报纸一起玩。

  以“报纸朋友有悄悄话告诉小朋友”、“邀请小朋友用身体和报纸一起玩游戏”,启发幼儿大胆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玩报纸。

  2、探索旧报纸的多种玩法。

  一个人的玩法(顶着报纸走,做望远镜、喇叭等。)

  两个或多个幼儿玩(夹着报纸走,铺成小路走着玩,做成小球踢着玩。)

  四、集体和报纸做游戏。

  1、做面条

  以报纸朋友过生日,给报纸朋友送一碗香香的生日面条为由,鼓励幼儿想办法(可撕)将报纸变成长长的面条。

  2、赶走大灰狼

  以大灰狼闻到香味赶来为由,玩报纸游戏,启发幼儿用报纸变出不同的东西赶走大灰狼(用报纸团做成纸球打退大灰狼等)。

  五、在欢快音乐声中结束教学。

  小朋友和报纸玩的开心吗?只要你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你会发现生活中废旧的物品都会变成宝,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我和孩子们在上一节教学活动《我和报纸做游戏》。体会“风的阻力。”图为我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他们熟悉的报纸,他们拿着报纸喜笑颜开。我在前面给他们讲明活动步骤:

  一是让孩子尝试将报纸贴在肚子上,手离开会发生什么.

  二是让孩子探索“当我们跑起来,手离开报纸,那么报纸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图片是孩子正在尝试,有的幼儿身上的报纸没有掉下来,有的则掉了下来。我又让掉下来的.孩子再次尝试。通过让孩子多次尝试,孩子对如何让报纸贴在身上有了具体的理解和实施。接下来,我又及时抛给孩子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跑起来的时候报纸掉不下来?从而引出“风的阻力。”

  活动整个过程针对大班孩子的好奇心,爱思考,爱动手操作的特点,选取孩子熟悉的报纸作为教学材料,让孩子们尝试。通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次进行尝试探索,最后认识了空气的阻力。活动整个环节以游戏展开,使用了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教学法等等实现了教学目标。,这一切都得感谢国培。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力及表现能力。

  3、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得季节。

  活动准备

  1、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挂图一幅 。

  2、录音机、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小鸟的歌”做律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2、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自己在春天里发现的秘密;如:春天的天气、动物、植物有什么变化;农民伯伯忙着做什么?小朋友参加了那些活动?

  3、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春娃娃串门”。

  4、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故事后,提出问题。

  (1)春娃娃去了哪里串门?

  (2)串门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你喜欢故事中的动物、还是植物?

  5、 幼儿分角色,学布谷鸟唱歌、柳条飘动,桃花、梨花盛开,进一步感受万物复苏的春景。

  6、启发幼儿分组表演故事。

  7、组织幼儿讨论:你觉的故事中哪些句子有趣?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表演出来,好吗?春娃娃还会到哪里去串门哪?

  8 、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

  活动结束

  为幼儿提供一些富有春天气息的粉红色、浅绿色、黄绿色的`毛线、花布、皱纹纸等,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材料粘贴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小鸟、春娃娃等;感受春天的特征。

  附: 故事《春娃娃串门》

  春娃娃真调皮,春风一吹他就去串门。春娃娃跑到布谷鸟家里轻轻对布谷鸟吹了一口气,布谷鸟生气的说:“干吗捣乱?”春娃娃说:“布谷鸟姐姐,快起来吧!农民伯伯正等着你唱歌播种呢。”布谷鸟惊叫起来:“哎呀!我怎么把唱歌的事情给忘了。”“布谷,布谷!”布谷鸟清了清嗓子唱起了歌。

  春娃娃跑到扬树姐姐那里,从早到晚不停的给扬树姐姐梳头发。扬树姐姐的头发由短变长,可漂亮了。春娃娃跑到大地那里给大地抓痒:“你这个懒虫,该穿衣服了。”大地说:“别动,别动,再让我睡一会儿。”春娃娃说:“不行,你得赶快穿衣服,小朋友还在草地上等着玩呢。”大地没办法,只好披上了绿衣裳。

  春娃娃一会儿去催杏花姐姐开花,一会儿又催桃花姐姐开花,最后春娃娃实在跑不动了,就躺在梨树姐姐的身上睡着了。第二天,春娃娃睁开眼睛,看到梨树姐姐穿了一身洁白的衣服,还有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边玩边唱:“春天来,花儿红,柳叶绿,大家一起做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教育目标:

  1.探索不同形态的广告纸落下时的不同轨迹。

  2.对物体下落现象产生兴趣,并能积极交流探索中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重、难点:

  在探究中发现不同形态的广告纸落下时的会产生不同现象。

  活动准备:

  广告纸片、广告纸球等

  活动过程:

  一、聊聊广告纸

  1.(出示广告纸)这是什么呢?广告纸上印了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印在广告纸上?

  2.过期的`广告纸你们家会怎么处理?

  3.今天我们来玩一玩广告纸吧。

  二、广告纸落下来

  (一)纸团和纸片落下时一样不一样

  1.认识材料。

  2.提出玩的要求。每人拿一张广告纸片,一个纸团,玩的时候仔细观察:广告纸片和纸团落下来的现象一样不一样?纸团是怎样落下来的,纸片是怎样来的?

  3.幼儿进行探索。

  4.交流:一样不一样。

  (1)从速度上——纸团快,纸片慢。

  (2)从路径上——纸团直直地落下,纸片飘下来。

  此环节重点在于让幼儿来发现以上两种现象,并充分让幼儿来表达。

  5.拓展:如果这两样东西同时放手,谁先落地?(请一名幼儿来试一试,观察结果。)为什么?

  小结:广告纸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同一大小的两张广告纸,把其中一张的形状揉小,那在同一个高度让他们往下落,纸团会先落地。

  6.再次验证。

  (二)玩小纸丫

  1.师:再给你们看一样东西?(小纸丫)什么做的?

  2.请你猜一猜,它会怎么落下来?(幼儿猜测)用事实来说话。(教师玩一玩)和刚才落下来一样吗?再变给你们看一遍。

  3.教师示范制作:撕一个小口关上门,变成什么了?再给它反一个身,再撕一个小口关上门,变成了什么?竖起来,撕一个大口弯一弯,像什么?

  4.那请你们也来试一试。(幼儿制作小纸丫,并玩一玩。)

  三、记录:落下来

  1.教师在白纸上写下“落下来”,记录下纸片、纸团、小纸丫三种形态。

  2.你记得小纸片是怎么落下来的?教师记录“飘下来的轨迹”。

  3.请一名幼儿来画纸团是怎样落下来的。

  4.最后一个东西是怎么落下来的?请幼儿来画一画。

  5.原来,做成小纸丫后会转着圈的落下来。

  6.那我们试着把这个过程编成一首儿歌吧。教师示范:广告纸,像树叶,飘呀飘呀落下来。

  延伸:如果这小纸片什么也不变,会怎落呢?那我们回去再试试。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前评析

  一首优美的乐曲,会诞生出许许多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活动设计,但不管是哪一种活动的设计,我认为它都应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再现。如何挖掘音乐欣赏的素材,如何设计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我认为最终的出发点还是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经验积累与真实体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提到: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经验,以游戏生活的形式使幼儿愿意学、乐意学、快乐学,提供幼儿主动操作的情景,在生活中找到教育,在教育中体现生活。“海浪的旅行”这一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就源于我班幼儿都有去海边玩耍的经历与体验,对大海的向往和眷恋之情都存在着恋恋不忘,加上这首典型的ABA结构音乐,由舒缓、优美到高潮部分的激昂、高亢、再回到舒缓、优美;这样一首极富音乐情绪起伏变化的曲子,很容易感染幼儿,同时,听后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与创造,想融入其中的情景,因此,我将人们都向往的大海作为情景主线条,贯穿整个音乐欣赏活动,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的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样的身体动作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跟随相应的'故事情节及音乐的变化,层层递进,由静到动,由小到大,再恢复到静和小,让幼儿的兴趣一直随海浪的起伏而持续与波动,最后达到活动的高潮,出示绸缎,更情景化、游戏化的将活动完整的结合为一体,使海浪的旅行在生活化、游戏化中完整呈现。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感知音乐的低潮和高潮,让幼儿初步体验音乐中情绪起伏的变化。

  2、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融入到游戏情景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绸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里住着谁?今天,美丽的大海有话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听听美丽的大海发生了什麽事情?

  2、活动进行:

  (1)、熟悉音乐,理解音乐

  幼儿欣赏音乐“海浪”,老师配乐朗诵讲述一段海浪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内容,并初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提问:美丽的大海告诉我们什麽事情?你有什麽感觉?

  (2)、感知音乐的低潮和高潮的变化

  欣赏录音磁带第一段,提问:这是大海高兴还是生气?那怎样表现小小的波浪?

  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小波浪的优美动作。

  欣赏音乐第二段,提问:这时大海怎麽了?

  狂风吹来了,海面掀起了一个个的大浪,大浪是什麽样的呢?

  重点指导:幼儿作出大浪与狂风巨浪不同的动作。

  (3)、老师边讲故事,幼儿边进行表演,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含义。

  (4)、运用绸带进行幼儿间相互合作的情景游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活动结束:

  分角色进行情景游戏《海浪的旅行》,让幼儿体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反思

  音乐是情感的形式,音乐以心灵的律动美化情感。自然而纯真的心灵最容易被音乐唤起,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所能带来愉悦心情甚于其他的艺术。以音乐欣赏来启迪儿童的心灵、智慧和思维,不仅是对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更是达到其全面发展的捷径。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愿意并大胆地表现对音乐地感受。

  2、学会区分《动物狂欢party》乐曲中低沉的、优美的、跳跃的音乐。

  3、能运用打击乐器、身体动作等完整地表现音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 幼儿准备:掌握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已了解常用打击乐器的声音特点。

  (2) 教师准备:熟悉音乐,能充分理解作品《动物狂欢party》的'内涵。

  2、物质材料准备:

  (1)乐曲磁带 、录音机。

  (2)各种动物的头饰、表演道具、打击乐器等。

  3、环境准备:

  大环境:《动物王国》主题墙饰。

  小环境:音乐区:设置各种动物的头饰、表演道具、打击乐器等。

  科学区:添置各种小动物、动物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发幼儿兴趣

  1、以游戏的口吻导入:“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森林里正在举行狂欢party,动物王国邀请我们小朋友也去参加狂欢party!”

  2、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各种小动物来到“森林”。

  二、幼儿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动物狂欢party》,想像猜测音乐里有哪些动物?

  2、讨论:刚才听到的有哪些小动物来了?

  3、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动物狂欢party》(第一段低沉的、第二段优美的、第三段跳跃的)。

  (1)你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2)还有谁来参加狂欢party?为什么你觉得这段音乐是表现这些动物的呢?

  (3)请你学学这些动物是怎样来的?

  三、幼儿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出示打击乐器、各种动物头饰、道具扮演材料等。

  2、幼儿自由选择不同材料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四、动物狂欢party

  请预先装扮成不同动物的幼儿和教师及参加活动的幼儿集体狂欢。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角投放更加丰富的操作材料,比方说,各种绘画工具,适合幼儿表演童话剧的音乐、道具等,让幼儿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互换角色进行表现。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了解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特征,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2、知道各族儿童是一家,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儿童的感情。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观看国庆节的有关庆祝活动了解民族柱等知识、熟悉音乐《爱我中华》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出示课件)“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们知道我国有那些少数民族?这些小朋友都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有些什么特征呢?”

  “今天电脑老师要来告诉我们这些小秘密。”

  2、操作课件了解少数民族特征

  (1)老师交代要求“你想了解哪个少数民族娃娃就移动鼠标点到少数民族娃娃身上,然后按左键点击。”

  “戴上耳机边看边听。”“看完一遍要重复播放的按三角键。”“如果想了解别的娃娃就点击X键再次点击别的娃娃。”

  “我们比一比谁听得仔细了解得多。”

  (2)幼儿操作

  (3)集体交流出示图谱提醒幼儿完整讲述

  3、集体交流明白各族儿童是一家的道理(出示民族柱)“这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为什么各族儿童是一家要团结呢?”

  4、游戏:各族儿童是一家“小朋友说的真好,原来我们各族儿童是一家,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舞来。姚老师还带来了别的大班小朋友做的民族服饰,让我们打扮一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起来。

  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我授课过程中,针对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我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设计教学流程,做到以学生为本,运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自己的创编和老师的指导,展开教学。

  1、节奏练习“XX XX︱XX 0︱”。把握歌曲中重要的'节奏特点,解决歌曲的难点。认识反复记号,讲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2、学唱歌曲。这首歌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歌词多、生字多、节奏较难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多听范唱熟悉歌曲,加强记忆。

  3、表现歌曲。利用学生的童趣,根据歌词即兴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这一环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表现,是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还能够帮助学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使学生能通过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并能与他人沟通交流,融洽感情,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

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培育孩子友好相处、互相礼让的好品质。

  2、教育孩子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教学时要有次序。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课前带着孩子有次序的在室外滑滑梯并留意孩子的表现。

  2、乐曲《滑滑梯》。

  教学过程:

  一、交流教学:

  幼儿教师组织孩子交流:刚刚教师与孩子在外头玩啥了?怎么样玩的?我们又是怎么样进的教学室?启发孩子讲出排着队,有次序的`滑滑梯、进出教学室等。

  二、欣赏乐曲

  幼儿教师告知孩子有1首乐曲也叫《滑滑梯》,请孩子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K曲。

  三、提问孩子理解歌词

  乐曲《滑滑梯》里,孩子是怎么样滑滑梯的?为何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幼儿教师启发孩子讲出推挤容易将孩子推翻、磕伤。

  四、探讨:孩子在何时还应留意排好队?为何?

  幼儿教师启发孩子回想哪一些时候容易出现挤撞,例如:进门出门时;上楼梯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翻,发生意外伤害。

  幼儿教师总结:大伙儿集体出动、教学时都应排队,明白礼让,有次序的教学,从相反的方面说,非常容易出现危险,亦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法:

  在一天教学的各过程,例如:集体入厕、集体饮水、进出教学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孩子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次序的开展教学。

  爸爸妈妈们工作:

  请孩子在生活里,融合上楼梯下楼梯、进出门、公众场合等场景对孩子开展互相礼让、服从公共次序等的品行教育。

  教学反思: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大班教案 篇9

  一、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敢于尝试和探索,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愿与同伴合作,学协商。

  二、准备

  1、每桌准备一份动物卡,记录数量用的纸、笔。

  2、人手一份几何图形,一支粗记号笔,水果卡片一份。大统计图3张,小统计图每人一张。

  三、过程

  1、分类计数,记录下数量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动物卡片,可是,不小心把它搞乱了,请你们每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把它分开,排整齐,好吗?排好后看看有哪些动物?数一数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并且用一种方法把小动物的数量记录下来。

  (2)幼儿与同伴合作操作。

  提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来的?表示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介绍。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用各种方法来记录数量,可是,小朋友的记录方法只是自己知道,别人看不懂呀。那怎么办呢?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种新本领,用条形统计图来记录数量,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2、观察条形统计图,初步了解用直条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进行统计的方法。

  (1)观察

  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张条形统计图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讨论,探索图上内容所表示的意义

  (3)教师小结

  3、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我这儿有许多水果,怎样才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每一种水果的数量有多少呢?

  (2)集体检查对错

  4、通过统计几何图形,探索,尝试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1)观察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

  (2)讨论制作方法。请你们根据这些图形每人做一张统计图,那怎样来做这张统计图呢?小结:请你们先想好应怎样来分类?确定后就先画好标记,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最后用直条表示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统计图,你是按什么统计的?每种图形有多少?

  (5)小结

  5、结束

  小朋友的本领可真大,学会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的数量,那请你们也用这种方法统计一下我们的玩具有多少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经典】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13

大班教案[经典]08-15

大班教案【精选】08-23

大班教案(精选)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