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大班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尝试用图示记录自己的操作。
活动准备:
1、蔬菜、水果若干;
2、一次性纸杯;
3、各种形状的盒子;
4、记录纸、水彩笔;
5、表格。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幼儿根据以往经验猜测活动室中那些东西会滚动,那些不会滚动。小朋友,今天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东西,现在我想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滚动的,哪些不会滚动。老师把这些东西列了一张表。这一边都是这些东西的形状,这一列是我们小朋友猜的,如果你们猜是不会滚的',老师就打勾,如果你们猜不会滚的,老师就打叉叉。
(2)幼儿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猜测,调整原有认识:好多事情不能光凭猜的,一定要做过有明白。请小朋友把会滚的放桌上,不会滚的东西放在箩筐里。
(3)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
总结:圆圆的物体会滚动,形状圆圆的物体会滚。
二、让幼儿操作会滚的物体,从中发现秘密。
这些会滚东西还有什么秘密藏在里面?请小朋友来玩玩看,玩后再请幼儿说上。
三、教给幼儿记录轨迹的方法:
现在请幼儿每人拿一张纸,拿一支水彩笔,把刚才你发现的秘密记下来,注意箭头:
四、教师提出来新问题,引导幼儿再思考,再验证:
(1)提问:为什么茶叶筒和纸杯长得差不多,两个会滚得不一样呢?(上下都是两个圆)
(2)请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3)交流结果:这些会滚动的东西都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茶叶筒直着滚是因为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滚得快,滚得慢跟小朋友用力有关系(如果幼儿提出,教师可点一下)
五、延伸:
今天我们小朋友玩这些东西的时候是在地板上滚的,下一次我们把这些会滚动的东西放到席子上,塑料泡沫上、草地上、洗完澡擦身子的大毛巾一滚,看是不是还能滚得那么快,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活动中探索管子运水简单的运程,使其知道管子运水既快又方便。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产生尝试愿望及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管子、海绵、针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运水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水好不好。”“不过要求,让你们把盆子里的水运到小碗里,看谁先运满一碗。”
2、幼儿操作
提问:“你刚才是用什么运水的?”(用碗舀、海绵吸再拧出水等)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用不同的东西想办法运水,
(二)引导幼儿用管子运水
1、出示图片 “刚才大家玩得真开心,可是有个小弟弟正在发愁,愁什么呢?原来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弟弟能运出水来?”
2、幼儿第一次尝试
提问:
(1)“你用什么运水的?水出来了吗?”
师:“用管子怎么运水呢?你来试一试吧。
(2)“你为什么不用杯子或其它?”
师:“大家想不想用他的办法试验一下?”
3、幼儿第二次尝试
提问:
(1)“你的管子出水了吗?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管子里不出水呢?”(幼儿讨论)
师:“因为管子里有空气,刚才吸的时后没把空气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来试一次吗?”
4、幼儿第三次尝试
提问:“这次有没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
(三)了解几种水的运输
提问:
(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聪明的人就利用这样的原理发明了好多东西,比如水泵抽水……“
(2)“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利用这个原理的吗?”(幼儿个别回答)
(3)“让我们长大后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给大家带来好处和方便。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黑色食品的种类,了解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2、乐于与同伴分享生活经验。
教学准备:
1、每个幼儿带来一种自己认为有营养的食品。
2、教师带来几种黑色食品。
3、《科学》下p.1。
教学过程:
一、了解原有经验。
1、问幼儿:哪些食品有营养?为什么?
2、鼓励说得正确的幼儿,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二、黑色食品有营养。
1、出示几种黑色食品,让幼儿认识。
2、提问:你认识的`黑色食品还有哪些?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3、教师介绍黑色食品的营养。
4、请幼儿品尝一些黑色食品,进一步了解它的味道、口感。
5、请幼儿将带来的食品按颜色进行分类。
三、观看画册《黑色食品》
1、看图说说图中都有什么黑色食品,它们有什么特点和营养。
2、让幼儿知道吃什么食品搭配对人体有好处?
3、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食品,让身体得到均衡营养。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幼儿认识影子产生的条件即有物体、光的照射,并且物体挡住光。
2.丰富词汇:照射。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教学准备:
玩具动物一只、幻灯机一台、 “手影”辅助道具若干。
教学过程:
1、猜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跟着你,就是从来不开口。
2、教师出示玩具动物,请小朋友想想怎样让小动物出现影子。
3、教师: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你们说为什么用这些方法能出现影子?
4、教师利用幻灯机做若干实验,说明影子产生的条件。
a 打开幻灯,让光线照射在墙上。问:现在墙上为什么没有影子? (因为没有物体)
b 出现小动物,不开幻灯,问:为什么没有影子? (因为没有光的照射)
c 打开幻灯,把小动物放在幻灯机后面,问“为什么没有影子”? (因为物体没有挡住光线)
d 打开幻灯,把小动物放在幻灯机前,问“为什么出现影子了”?
通过实验,使幼儿归纳出影子产生的条件:物体,光的照射,物体必须挡住光。
e 请幼儿谈谈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影子有哪些用途?
教师鼓励幼儿充分地想象,并进行启发,如:小朋友可以利用影子玩、“踩影子”游戏,还可以做手影等。
f 教师做“兔子”、“孔雀”、“螃蟹”,让幼儿猜是什么小动物。
g 幼儿两人一组用手影创编故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水,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易拉罐(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钉子钻2-5个大小一样的孔,小孔间距为0.5公分)、空眼药水瓶、底部用蜡笔涂染的小纸盒(底部应涂满、涂均匀)、大小一样的玻璃板(玻璃板周围用胶面贴好)、迷迷转(把乒乓球剪成半圆形或月牙形,可装饰上可爱的小人或图案)、镜子。(不要太小) 活动过程
1、 似谜语引出主题——水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这个谜语说的是谁:
——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水)
2、结合从前学习的经验,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你们喜欢水吗?喜欢和水做好朋友一起玩吗?以前我们玩过水,水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自由回答: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会流动的)
“今天,咱们再来玩一玩、看一看水还有什么秘密。”
进行部分:
1、 会握手(抱在一起)的水。
把幼儿带到大水盆旁让幼儿自由玩水,老师可跟踪指导和幼儿一起玩。
(甩手后擦手回座位坐好) 第一次小结:刚才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幼儿回答:……
老师:“真好玩,水会像握手一样粘在一起、抱在一起、水抱在一起后还能不能分开呢?怎样让他们分开呢?在水流的什么部位一握,水更容易粘在一起呢?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水,等一会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重点指导幼儿发现水怎样粘在一起又分开,怎样捏水水易粘在一起,甩手回座位坐好。)
第二次小结:你是怎么玩的?水粘在一起后还能分开吗?在什么部位捏水水容易粘在一起呢?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发现,通过第二次玩,能发现上述问题。
师:水怎么会粘在一起呢?还是请小水滴告诉我们吧!
2、调皮的小水滴。
(1)请幼儿在小油盒上用装满水的眼药瓶轻轻挤出一滴小水滴,先看看小水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幼儿自由说),再把油盒轻轻地晃动看小水滴会怎样(会滚动、会跑),再多在油盒里滴小水滴,看这么多小水滴在一起会怎样(变成大水滴、流动起来),如果我们滴上好多好多的小水滴,它们会怎样? (会变成水流动起来)
(2)再让幼儿在小镜子上滴一滴小水滴,看看小镜子上的小水滴是什么样的(散开的、一片片的),多滴上一些小水滴看看它们会怎样(也会抱在一起)。 小结:小水滴真调皮,跑到小油盒里时它是(幼儿接着说:像小球一样、像小豆子一样圆圆的),跑到镜子上时,它又是(幼儿接说:散开的,一片片的`)但是它们都能(幼儿接着说:抱在一起吸在一起)。抱在一起的水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3、不容易分开的镜子。 师:“现在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水看看这次你又能发现什么”。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水里的镜子,试着把合在一起的镜子掰开,感觉镜子此刻不容易被掰开(请幼儿甩手回来)。
小结:你是怎么玩的,(把镜子掰着玩),为什么镜子不容易掰开呢?(因为镜子中间有水)是水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了,水的力量可真大呀。
4、迷迷转。
师“今天教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迷迷转(拿出迷迷转),你们看它们多漂亮呀,它们最喜欢在镜子上转圈跳舞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
(幼儿自由探索迷迷转的玩法)
第一次小络你们是怎样玩的(把迷迷转放在镜子上玩的),我也像小朋友那样把迷迷转放在镜子上,可它为什么老掉下来呢?
(因为没有水粘它,要滴上水)小朋友真聪明,迷迷转不光和镜子是好朋友,还喜欢和小水滴做好朋友,有了小水滴,迷迷转就像穿了滑冰鞋一样跳舞转圈了。
(请幼儿自由玩一玩,帮助那些还没发现上述方法的幼儿正确玩迷迷转)。
第二次小结:
刚才我发现一个小朋友的迷迷转转不起来,他也请小水滴在帮忙了,可为什么迷迷转还是不转呢?
(没动镜子,要把镜子晃一晃)
小朋友真聪明,有了小水滴还要把镜子上下 体面斜一下,这样迷迷转才会起来。
(幼儿再自由玩一下,还可以尝试两个,三个迷迷转同在一个镜子上转提高操作技巧)
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和水在一起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你们是不是更喜欢水了呢?以后我们要更加节约用水,爱惜水、不浪费,让水成为更多人的好朋友,好吗?现在你们可以自由去玩水,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吧!
(幼儿自由选择器材,自由玩着结束)
注意事项:
1、本活动属感知类活动,不属理解类,因此对活动中发生的现象不强求幼儿必须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感知到即可,但每玩过一种活动可考虑让幼儿说说为什么,说不出或说错了没关系。
2、在进行“会握手的手”这一活动时,可在水龙头下进行,这样水压稳定,实验容易成功。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相探讨。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了解有关融化的知识。
2、宝宝明白糖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
3、激发宝宝勇于探索热于帮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
糖,盐,沙子,白开水人手一杯,小调羹人手一把,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宝宝观察糖融化过程,并指导幼儿亲自操作。
老师:今天,马老师来教宝宝玩变魔术。你们想玩吗?看,这是糖。(可以让宝宝尝一下)这是什么呢?(白开水)宝宝看,把白开水慢慢倒进有糖的杯子里,用调羹轻轻搅拌,呀,糖哪里去了?请宝宝自己也去玩玩看,然后告诉马老师好吗?注意轻轻的,不把水弄到外面来。
宝宝操作 :学习倒和搅拌,然后观察。集中讲评小结:糖在水里会融化,变成了糖水。
二、同上操作看沙子在水里是否会融化。集中讲评小结:沙子在水里不会融化。
总结:宝宝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会融化,也有的东西在水里不会融化。
三、引导幼儿用品尝的'办法,区别糖水和盐水。老师这里有烧菜的盐,盐是什么味的 ?猜一猜它能在水里融化吗?(操作给幼儿看盐也能在水里融化,变成了盐水)哎呀,老师把糖水和盐水的杯子放在一起了,快帮马老师找找看哪杯是糖水啊? 引导幼儿用嘴巴品尝,并贴上苹果笑娃娃表示糖水。
四、今天马老师教宝宝变了魔术,宝宝也很能干,帮马老师找到了糖水,我们互相帮助,相亲相爱。来宝宝亲一个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探究,知道气球鼓起来的原因是有空气的存在,并发现气球中的空气向外排出时会产生作用力使气球向反方向跑。
2、初步感知空气流动量大小与速度快慢之间的关系。
3、体验探索发现活动中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气球若干,记录纸、笔人手一份;大水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吹气球,了解气球鼓起来的原因。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呀?谁会吹气球呀?请一幼儿吹气球。
2、这个气球和刚才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呀?
3、为什么气球会变大了,气球中充满了什么呀?
小结:原来气球中充满了空气,气球就鼓起来了。
二、猜测并尝试:气球松开手后会怎么样?
1、如果现在我把这个鼓起来的气球松开手,它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猜测。
2、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气球,你们去试一试,把气球吹大,然后松开手,气球怎么样了?(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并个别交流。)
3、谁来告诉我,玩气球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4、每一次玩的时候,气球飞的一样吗?
三、再次操作并记录。
1、请你们再去玩一玩,不过先听清楚要求:你的气球是怎么放的,它是朝那里飞的?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记录纸,我们把每一次发现都要记下来。(幼儿再次探索、发现。)
2、现在谁愿意来说说你的记录?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实验情况。
3、看,我的气球这样放,你来说我的气球会往哪里飞?同意的举手。
4、为什么这样放的时候,会往这边飞,放上面的`时候,往上飞呢?
教师演示后把实验记录下来,并进行小结。
四、猜测并操作气球放在水中的情况。
1、那如果我把吹鼓的气球放在水里,气球会怎么样呢?
2、等会我们去试一试,那老师给你们提个要求:可以两个人来比赛,看谁的气球跑的快。
3、谁愿意来把比赛的结果告诉我:你跟谁比赛的,谁的气球跑的快,谁跑的慢,为什么?
4、为什么粗吸管的气球跑的快,细吸管的气球跑的慢,为什么?那哪种气球在水里跑的时间长?为什么?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用气球玩了游戏,你觉得会跑的气球好不好玩,那可不可以把这个会跑的气球设计成一样什么玩具呢?幼儿活动后自己设计会跑的气球玩具。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0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0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