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8 09:35:0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集合6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小动物是人们的好伙伴,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本性,可是孩子缺乏与小动物接触的机会,通过这一个教学,让孩子清楚小动物的睡眠特征与人们睡眠睡眠的不同之处。

  教学要点:

  清楚几种动物的'睡眠方法

  教学难点:

  可以用完好无损的句子讲述几种动物的睡眠方法

  教学预备:

  1、提早请爸爸妈妈们帮助收集相关小动物睡眠的资料。

  2、种种动物图片

  3、教学区里开办设立“小动物主题墙”请孩子把搜集到的资料放于教学区,资源大伙儿共同分享。

  教学方式:

  教学游戏法、解说法、探究发现法。

  教学过程:

  1、“12生肖歌”导入,孩子们唱的十分好。那孩子们喜爱动物吗?都明白那一些动物?明白它们均是怎么样睡?(自由探讨)

  2、教师请来了几个动物,孩子们留意看,你们认知它吗?请孩子们正确地描绘幼儿教师展示的小动物睡眠姿势(上节课出现的小动物图)且效仿它们的睡眠姿势。

  (1)马:家马有站着睡觉的本事,而野马的睡觉方法则比家马更加高一筹,它能边走边睡,但从来不失足。它们为快速而及时地回避敌害,在晚上害怕无忧无虑地卧地而睡

  (2)、小狗狗小耳朵紧贴于地上睡觉是由于够小耳朵十分灵敏,一听到轻度的声响,便可快速灵巧的跳起来,汪汪汪地叫。

  (3)、猴子总在树枝上睡,入眠时把头藏在双腿间,两臂紧抱树干,蜷伏成球状,外表缩成圆团呈木锥形,与树干混为一体,起到隐身保卫作用。

  3、童谣

  啥睡觉睁著眼?鱼儿睡觉睁著眼。

  啥睡觉倒着退?(天鼠)蝙蝠睡觉倒着腿。

  啥睡觉站着睡?小马儿睡觉站着睡。

  啥睡觉贴着耳?小狗狗睡觉贴着耳。

  4、教学游戏

  勉励孩子效仿小动物的睡眠姿势,要求姿势准确。教师是棵大树孩子来效仿小马儿靠着教师睡。教师是盗贼孩子把小耳朵贴于地面上听到“盗贼”的步伐声吗?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对于电的了解学生们在单元学习活动之前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从家用电器的调查、交流活动中可以引出同学们对电所了解的丰富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把同学们的观点梳理归纳清楚,并做一些补充完善的工作。由于接下来要进行一系列的有关电的实验,所以有关用电安全的教育应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用科学文件夹记录。

  2.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每人一份用于家用电器调查记录的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1.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并用科学文件夹记录了自己家的电器名称、数量和用的是什么电。在调查过程中,大家一定有许多想法和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调查成果和发现的问题。

  2.交流我们的调查成果。

  (1)研究电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小组交流科学文件夹所记载的内容。要求每个人都要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全班讨论交流:生活中常用的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电器有哪些?最常用的是哪些?最少使用的是哪些?这些电器分别用的是什么电?

  (2)交流调查过程中的想法和问题。

  ·发现的问题有哪些?

  ·自己有哪些想法?

  3.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有关雷电的知识

  ·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等这些地方的电很危险。

  ·富兰克林的故事

  ·物体与物体之间互相摩擦后会产生静电,摩擦起电的实验。

  4.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有些地方存在着触电的危险。没

  ·在户外,哪些地方隐藏着触电的危险?

  ·在家里和学校,哪些地方隐藏着触电的危险?

  (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不能随便去摸电线裸露的电器、电源插头、灯泡等物体。

  ·遇到雷雨时不能到高尖的大树、建筑物等地躲避。

  ·不能用家里的交流电做实验。

  ·不能用湿抹布去擦电器。

  将课堂内讨论交流得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要养成习惯。谈谈你对电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电的哪些知识。

  课后反思:

  1、把相关的电器调查在课堂上以回顾的方式进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教学中丰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并不等于不导电的解释,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用电安全的认识。

科学教案 篇3

  【单元分析】本单元共有八个课题,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观察研究热和热传递现象,后半部分则重点探究由热引起的燃烧现象。“热”部分的主要活动有:了解生活中有哪些热源,我们的身体可从哪些途径获得热能;观察热传递的过程;感知不同材料物体的传热速度;选择使用合适材料控制热传递的速度等。“燃烧”部分的主要活动有:观察燃烧现象;探究燃烧与温度和空气的关系;了解人类对火的利用;学习如何安全用火等。

  【课时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非常有趣,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非常有益。教学中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蜡烛能燃烧多久,第二课时教学怎样让蜡烛继续燃烧。第一课主要安排两个探究活动,蜡烛在杯子里熄灭上节课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杯子里的氧气被燃烧完了。真的是氧气被燃烧完了吗?这节课的探究就从这里开始。探究活动一:用一个玻璃杯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计算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有多长呢。这部分的教学教师着重于数据的处理上。探究活动二:分别在2个杯子和1个杯子中,比较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观测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从而不断地进行思考及修正已有的认识。教学的拓展安排2个小实验,在钟罩里,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会怎样?如何才能使蜡烛继续燃烧呢?实验结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学生带着问题结束这一课的学习,并为第2课时作铺垫。

  【课时目标】

  1、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

  2、经历一个不断否定与纠正自己的推测的思维过程;

  3、能够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并且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

  4、使学生明白杯子里的蜡烛熄灭是由于杯子中的氧气不足;

  5、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思路】

  1、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作出假设,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形成认识、巩固认识、否定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的科学思维过程。

  2、教学对象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压缩自己的活动,留较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研究。

  3、努力使学生在课堂内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4、教师力求以科学实验的魅力、教师语言的幽默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

  【实验器材】学生:两个玻璃杯、两支长短不一样的蜡烛、火柴。教师用:棋子若干、玻璃钟罩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实验铺垫导入新课

  1、师演示2个实验:热汽球上升、二氧化碳灭火。

  2、如将一个玻璃杯罩住这支蜡烛,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熄灭呢?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写在黑板上(杯中的氧气烧完了)

  3、蜡烛在杯中能燃烧多久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蜡烛能燃烧多久。

  (教学思路:两个演示实验,活跃了课堂气氛,避免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使其在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教学;也为后面的教学作知识铺垫。)

  二、科学探究过程

  ㈠、一支蜡烛的研究

  1、猜测:这支蜡烛在杯内燃烧多久才会熄灭?做一做,用实验来证明。(出示实验报告一)

  (教学思路: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来确定记时标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为后面学生的.动手实验定一个记时的标准。)

  2、讨论:什么时候开始计时。

  3、小组分工好:计时员,实验员,记录员,汇报员。说明实验一次可能不准确,建议实验5次。

  4、学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一),并把结果写在黑板上。

  5、学生汇报:说说每次测的结果,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出来的?有些差别很大,说说是怎么做?(在实验中给杯子换气)

  6、讨论: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一样大小的杯子,蜡烛燃烧的时间差别这么大?

  7、再实验2次,并讨论: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小组商量一下,要不要修改你们的数据。

  8、学生汇报:除计算的准确性、火苗的大小等原因外,还发现了不同的小组蜡烛有长有短。(学生讲到火苗有大小时,提示用剪刀修整)

  (教学思路:再次实验,要让学生意识到学科学的一丝不苟,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要不要修改你们的数据,体现了尊重学生。)

  ㈡、两支蜡烛的研究

  1、燃烧的时间和蜡烛的长短有关系吗?你可以设计一个什么实验来让同学们、老师相信?(两个蜡烛,同时用两个杯子罩住,然后进行比较)

  (教学思路:课前有意识地把学生实验的蜡烛分成长、短两种,在讨论中,学生肯定会考虑到蜡烛的长短问题。怎样进行实验,学生第一个想法就是用两个杯子两根蜡烛进行。虽这里可以通过长短不同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但还是让学生实验,眼见为实,才能使学生信服。)

  2、你还可以怎么做更简单一点?(两根蜡烛用一只杯子罩住进行比较)

  3、领取蜡烛及实验报告(二)。

  4、学生实验,两个实验各进行4次,并思考:从实验现象中你知道什么?

  5、学生汇报:说说蜡烛灭的先后顺序,你是怎样想的?

  6、比比赛赛:从刚才的数据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问题?比哪个小组想的多!

  (教学思路:怎样做更简单点,怎样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用一只杯子罩住两根蜡烛。安排两个实验一起做,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行研究,避免过多在间隙、过多的汇报、过多的打断学生研究思路。)

  ㈢、研究讨论杯中氧气烧完了吗?

  1、通过实验,两支蜡烛在一个杯子里先后灭掉,看到这个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2、假设在杯子里,再放一支更长一点或更短一点的蜡烛,同学们猜猜会怎样?

  3、说明:杯子里的氧气并没有烧完。

  (教学思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推测和发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发现自己以前知识的缺陷,并不断地实验、修正,这也是科学课的任务所在。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原因课堂上难解决,留给学生课外解决。)

  三、课外拓展、教学铺垫

  1、在大钟罩里,放上2支长短不同的蜡烛,猜想会怎样?为什么这个实验结果和小杯子做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呢?今天课堂上老师不告诉你道理,你自己课外去研究,找到了,问问你们的科学老师,或向他们请教。

  2、怎样让杯子中的蜡烛能继续燃烧呢?教师用三个棋子垫演示:这样蜡烛还会熄灭吗?

  3、怎样让蜡烛在杯子中燃烧的时间更长久呢?或者让蜡烛一直燃烧下去?同学们好好地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研究。

  (教学思路:科学课的特点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2个实验的结果,都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现实与矛盾的冲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也正是科学课学习的意义所在。如有时间,怎样持久燃烧展开一下,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四、整理器材

  发放教材,组织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

  (教学思路:整理好器材,这个环节也很重要。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为教师准备下节课教学节省不少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一个有效手段。)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趣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请一个学生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

  学生观察:说说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你能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吗?

  生:将电线重新接上就可以了。

  生:我用回形针将电线连接起来。

  生:我用钥匙圈将电线连接起来。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检验活动:哪些物品连接在两条电线间也能使小灯泡发亮?

  1、探究:简单电路演示中,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分析是什么?

  学生交流答案。

  2、预测:同学们带来的物品中,哪些能连接电线使小灯泡亮起来呢?

  3、学生操作:实际检测。

  小组长拿出老师课前为同学们准备的检测器材。

  (1)将所带物品有序地放到桌子的左边。

  (2)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亮。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实验物品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失误。

  (5)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亮记录在记录表上。

  (6)检测其他物体。

  4、讨论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5、交流探索结论:像铁钉、硬币这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泥这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三、探究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分析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吗?打开我们带来的导体或绝缘体,分析推测各种材料的作用。

  2、探索导体和绝缘体不同的用途。

  在电器中,凡是需要电流通过的部分,都要用导体,导体外部或导体间需要隔离的部分一定要用绝缘体,以防漏电。因此,在各种电工工具中,凡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必须用绝缘材料做成,这样人在操作时才能安全。

  四、拓展延伸: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请以少先队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教育大家都来安全用电,好吗?

  2、师:安全用电,同学们不但要自己记在心里,而且回到家以后,还要向其他人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电的知识。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 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

  1.演示:将开水倒入杯中,放上汤匙,过会儿,让学生摸摸。

  2.提问:“汤匙变热了,热怎么传递过来的?” 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活动 物体怎样传热

  1.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2.猜测: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会怎样?(猜测的'理由)

  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

  5.汇报。

  6.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7.归纳: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三.活动 测量变化的水温

  1.组织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样?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

  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

  3.分组测量,认真观察、准确读数和及时记录。

  4.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的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四.拓展:热的传递方式

  多媒体课件辅助介绍。

科学教案 篇6

  “我喜欢吃香蕉。它弯弯的,像大海里的小船,又像天上的星星,还像奶奶笑眯眯的眼睛。”、“我最喜欢吃石榴。一粒一粒的,真好看。我真想用绳子把它串成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一定很漂亮。”、“我喜欢吃苹果,又香又甜,红红的就像过‘六一’时,小朋友抹的红脸蛋一样。”天气渐渐地暖和了,现在每天回家后孩子们都爱吃一个水果。上了幼儿园,还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的喜爱。

  小朋友对水果的喜爱,促使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水果,了解水果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在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水果喜爱之情的愿望。

  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可选择的环境,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乐于交流。由幼儿自己动手设计、构思、创造、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充分调动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与表达的欲望和需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水果,了解水果的作用。

  2、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描述探究的过程,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教学重点:

  幼儿在一个宽松、可选择的环境下,能主动参与,乐于表现。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难点:

  当幼儿已操作完成后,能大胆、清楚地描述活动过程,并对于别人的作品提出问题,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梨子、草莓、橘子、葡萄、菠萝等水果若干,水果沙拉,水果的图片及相关汉字。

  2、榨汁机、碗、盘子、调羹。

  3、录音机、轻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先参观教室里放置的各种水果,引出活动的内容。

  1、出示实物水果,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说出水果的名称。

  师:“你们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

  2、让幼儿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并说出它的名称。

  引导幼儿认识一些不熟悉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猕猴桃等。

  3、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水果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呢?”(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但都有水分,都能生吃,都是果实。)

  4、让幼儿了解水果的作用。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梨子能使我们的喉咙变滋润;橘子能补充维生素C;苹果可以补充水分;荔枝能解渴;葡萄能制成酒,品味很好;香蕉可以做成香蕉干(片)、香蕉粉等,有着降血压的作用。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多吃水果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二、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幼儿在以“水果”为中心情况下,进行各式各样地活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1、向幼儿介绍周围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动手试试。

  师:“在你们的周围有着很多水果,你们想象一下,如何将水果做成一个美味的食品。”

  2、教师宣布本次活动规则,幼儿可以自由结伴分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进行帮助指导。

  幼儿可以做水果沙拉、可以将水果榨成汁、也可以在水果上进行一些装饰。

  3、幼儿开始进行具体操作,培养幼儿间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描述探究的过程,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介绍自己是如何做的。

  1、“你做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你做的水果拼盘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很漂亮?”(色彩和图案很美)

  3、师生共同小结:各种水果放在一起,加上色拉拌匀,就能做出水果色拉;用各种水果在盘中拼出美丽的图案和色彩,就会让你觉得舍不得吃;把水果放进榨汁机里,开动开关,就会榨出新鲜又好吃的果汁。

  四、师生共享。

  1、鼓励并表扬有创意的水果拼盘。

  2、互相品尝,体验成功的快乐。

  《各种各样的水果》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