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时间:2023-11-01 07:47:0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1

  一、谈话导入。

  我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画片?为什么?今天我们就走进摄影艺术,更进一步地来了解摄影艺术。

  独立思考问题。

  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受摄影作品、欣赏摄影作品、学习摄影知识。

  合作交流、

  共同提高。

  1、介绍小知识:

  (1)出示世界摄影的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825年,内容为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被认为是世界摄影的第一张照片。

  出示人像摄影:

  教师生活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这张照片是一张人像摄影作品。

  (2)摄影艺术按题材划分,有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生活摄影及广告摄影等。

  2、欣赏摄影作品:(课本摄影作品)

  提出要求:认真欣赏插图作品,想一想,课本中的照片属于哪一类摄影题材?

  小游戏:抢答。

  ①开国大典②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③老照片④中国网通广告⑤疆火烧山⑥天鹅之歌。

  欣赏摄影作品,对摄影作品有初步感受,学习摄影作品的分类。

  探究摄影作品的表现方法:对比欣赏法以小组为单位,选你们喜欢的项目进行研究:

  (1)出示《开国大典》候波

  研究1:通过看录像想一想哪幅作品更贴近主题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和拍摄的角度上进行欣赏。

  (2)对比欣赏:

  出示《天鹅之歌》和《新天鹅之歌》

  研究2:想一想,这两幅作品,哪一幅更合理?

  教师从构图上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3)对比欣赏

  《疆火烧山》和《中国网通广告》(电脑合成)

  研究3:

  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你们更喜欢哪幅作品?

  (4)对比欣赏:

  《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新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

  3、说一说,哪幅作品更生动?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摄影的方法:构图、色彩、人物表情、摄影角度。学生欣赏摄影作品。

  学生欣赏。

  学生评述。

  学习观察摄影作品的细节,表达自己的感受。

  1、感受摄影艺术的魅力、表他自己的真实感受。

  2、通过学生对比欣赏、评述,了解摄影艺术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欣赏评述的能力。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三、深入感知摄影作品。

  交流、提高。

  点播欣赏法:欣赏课件中的摄影作品:你想看哪一张摄影作品?认真欣赏摄影作品,请大家欣赏。

  提出要求:边听边想一想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摄影方法进行拍摄的?你认为它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巩固学生所学的摄影知识,使学生在欣赏、评价中感悟所学摄影的表现方法和摄影艺术分类。

  让学生展示作品欣赏学生作品:

  (1)组内欣赏:提出要求:小组欣赏:根据我们学习的知识选出小组优秀的作品,并给优秀作品进行命题。

  (2)全班欣赏:

  用你学的知识把作品介绍给大家。

  1、学生欣赏。

  2、学生评述。

  1、学以致用。

  2、巩固所学的摄影知识,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四、课后知识延伸。

  合作训练。

  教师展示莲花山风景区和青云山风景区摄影作品。

  要求学生:希望同学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旅游,并用我们学习的'摄影知识拍下我们区美丽的景观。我们要举行一次摄影作品展,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倾听、理解。

  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摄影艺术

  题材

  构图角度

  色彩表情

  教学反思

  学生从不同的题材欣赏了摄影作品,从摄影作品中感受了美,了解了一些浅显的摄影知识。能通过照相机进行实践,拍摄作品美观,但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运用摄影知识。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2

  课题:欣赏·评述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的美术家在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时的艺术语言。

  课时:5课时

  第一课欣赏与评述

  课时:2课时(双周连上两节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使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

  2、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与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对他们学习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所见到或亲自画的画,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这些造型要素极其运用方式我们把它称为美术作品表现的艺术语言。

  三、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一)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

  东方传统绘画大多用什么来进行造型表现的?

  (二)结合欣赏,介绍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线条、形状、色彩。比较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的基本造型手段的异同,以引导学生在认识基本造型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术活动。

  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

  (三)结合欣赏,介绍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第二节

  3、发展阶段

  (一)结合欣赏,介绍线条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造型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的线条的不同变化形式的造型特点。

  (二)结合欣赏,介绍光影变化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造型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比较。

  (三)结合欣赏,介绍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不同表现形式的影响。比较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3、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著名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讨论与研究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各自具有的特殊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认识和理解不同的画家在作品中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课堂学习

  (1)引导阶段

  1)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

  思考:

  1、东方传统绘画大多用什么来进行造型表现的?

  2、欣赏达·芬奇的作品说说达·芬奇的”明暗转移法”?

  2)介绍绘画作品的不同艺术语言。如:马蒂斯和野兽派的色彩,雷诺阿的造型表现特点,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作品等。以引导学生在认识基本造型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术活动。

  思考: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

  3)结合欣赏,介绍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2)发展阶段

  结合欣赏,介绍造型要素的不同组合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画家对不同造型要素进行组合的特点。

  思考:欣赏作品《宫娥》谈谈作品的内容、形象特征及艺术特点?

  结合欣赏,介绍不同画家的不同艺术表现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不同艺术表现对作品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绘画作品在艺术表现语言特点上的异同。

  4)介绍美术作品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整体的有机结构对绘画结果的影响。比较认识和理解不同画家的绘画作品不同的整体有机结构。

  依次欣赏《持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铃和吉他》的艺术表现语汇。

  了解”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画派

  组织学生讨论”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的艺术表现特点。

  了解”野兽主义”、”抽象主义”画派

  (3)收拾与整理

  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不同时期画家在运用相同的艺术表现语言时,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不同时期画家在表现相同与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的结果。

  课后拓展

  1)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著名的绘画作品。如:雷诺阿的方式创作《戴帽子的女人》或以具相的内容描绘《黄红蓝与黑的构图等》。

  2)运用电脑图象处理的方法,改变世界名画的艺术表现语言。如减弱马蒂斯画中的色彩,模糊孟德里安的界限等。

  第三课评论与总结

  课时:2课时(连上两节课)

  教学目标

  1、认识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手段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

  2、认识和了解中外美术中常用的艺术语言。

  课堂学习

  (1)引导阶段

  1)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

  思考:

  1、不同构图形式对绘画内容的影响?

  2、人的视觉习惯与绘画造型手段和艺术交流语言的关系?

  2)介绍黄金分割率等基本的绘画构图手段。比较古代今中外绘画作品的构图特点。以引导学生在认识不同构图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述活动。

  思考: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

  3)介绍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2)发展阶段

  1、请同学结合具体作品讨论造型要素和造型艺术手段在艺术表现与艺术交流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2、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自己的观点。

  1、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

  第二节

  4)收拾与整理

  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1、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重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的角度写一篇对某一幅绘画作品的分析文章。

  2、运用电脑图象处理的方式,分析并总结相同的构图形式对不同的绘画作品的影响或相同内容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

  要求:1、电脑打出400——500字的分析文章。

  3、两题选一题。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3

  教学内容

  头部特征、五官比例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执教教师

  xxx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了解同学的个性特点,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培育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习人物头部外型、五官及表情的表现方法,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同学的相貌。

  教学重点

  能说出人物头部的.形状特征和表情。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自己的好伙伴,能抓住人物特征并适当夸张。

  一、谈话导入。

  学生畅所欲言。

  说一说:“他”(她)的特征:

  同学们进入初中又有了一个新同桌,彼此可能已经成为好朋友。他(她)有哪些特征?性格怎样?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都分析的很好,都有一双敏锐的眼光,能尊重同学,能全面评价他人。(板书:画画你、我、他——画画好伙伴)

  1、独立思考问题。

  2、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与表现。

  合作交流、

  共同提高。

  1、出示一张肖像漫画:他是谁?(成龙)

  说出哪里像吗?那个地方夸张了?人物的头部由几部分组成?(板书:脸型、五官、发型)

  小结: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

  2、分析脸型、发式。

  A、脸型的区别:“田”“国”“由”“申”“甲”

  或圆脸、方脸、三角脸、瓜子脸、鹅蛋脸等。

  b、发式:长发、短发、直发、卷发。

  3、神情的变化——哭、笑、怒、乐、忧等。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忧”的表情。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师总结:人物表情教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板书:眉毛、眼睛、嘴巴)

  4、五官画法示范(教师示范,尝试用线条进行表现)

  5、人物的面部比例——“三庭五眼”(板书:三庭五眼)

  举例说明:人脸的长:从发际线到眉弓、眉弓到鼻尖、鼻尖到下巴,三段等长,各占三分之一。人脸的宽:五眼宽的距离。

  学生观察、大胆表达。

  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创作与表现。

  交流、提高。

  1、看教师作品及学生作品。

  2、让学生看绘画步骤,给同桌(伙伴)画一张肖像画,工具画法不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

  要求:

  (1)、能根据伙伴的脸型、发型、五官特点画出个性鲜明的肖像画。

  (2)、自主创新,大胆表现,适当夸张。

  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作品:肯定优点为主,多鼓励,适当指出缺点为辅。

  1、学生欣赏。

  2、学生创作。

  小试牛刀、学以致用。

  四、课外拓展。

  拓宽视野。

  让学生看国画、油画、素描、版画、卡通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画的肖像画,课下大胆尝试。

  交流、合作。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五、布置作业

  1、画一画好伙伴。

  2、课下可以班为单位组织一次“猜猜我是谁”人物肖像画展。

  板书设计

  1、画画你我他

  头部特征

  头部组成

  比例:三庭五眼

  教学反思

  能让学生初步学习人物头部外型、五官及表情的表现方法,能够大胆的表现同学的相貌便是成功,要求要低一点,实际一点。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墙壁小装饰的多种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壁饰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与实际操作,学会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注意提升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难点】

  结合学过的景物、风景画设计有创意、符合室内环境的墙壁小装饰。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革纸、麻线、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纽扣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室内空间图,另一张是经过装饰的室内空间图,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的室内空间有何异同?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并回答,教师小结:装饰对居室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墙壁小装饰则在家居装饰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自然地引出课题——《墙壁小装饰》。

  (二)直观感知

  教师分发多幅不同表现形式的墙壁小装饰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触摸。

  师:这些墙壁小装饰都有什么材料构成?

  师生共同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毛线、纽扣等。

  教师展示由生活中常见的静物、风景、动物等图案进行变形、夸张,而组成的墙壁小装饰,提出问题:

  从这几幅装饰中,你能看出这是生活中的哪种事物?是如何进行描绘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适当夸张造型和色彩。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教案优秀10-16

幼儿美术课程教案10-20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11-18

校本课程教学反思12-02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02-24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精品)07-13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03-06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15篇02-11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15篇)02-12

校本课程金话筒教学总结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