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11-08 07:14:30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

  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6页“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方向或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数对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二维空间的表象,架起数与形间的桥梁,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及坐标思想,这也是学生以后学-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知道数对与方格图上点的对应,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拓宽知识视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理解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1.谈话:仔细观察这一张座位图,你知道小红的位置在哪里吗?

  2.交流: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确定小红的位置。

  3.设疑:为什么同一个位置,说法却不一样呢?引发学生对已有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进行质疑。

  4.揭题:怎样才能统一、正确、简明地确定小红的位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红的位置,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学生的描述可能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可能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表示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

  二、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谈话:像这样排列时,一般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

  交流:哪儿是第一列,哪儿是第一行呢?

  讲授:一般确定第几列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从前往后数。

  2.用列和行确定位置。

  表示:小红的位置,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确定吗?让学生尝试用第几列第几行进行描述。

  简化:为了研究方便,还可以把这张座位图简化成点子图,小红位置所在的点,我们用A表示。

  运用:这儿还有两个点,B、C,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说出它们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立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规则,并观察从座位图到点子图的变化过程,感受到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这一板块也是学习在方格图上确定一个点位置的必要过渡环节。】

  三、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1.初步认识数对。

  谈话:第几列第几行,让我们确定位置有了统一的说法。不过数学还追求简明,像第4列第2行,能否写得再简明些呢?

  比较:比较一下,这些方法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交流:学生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的基本含义。

  讲授:介绍数对的写法。

  运用:这两个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并交流写法。

  2.及时练习。

  谈话: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那根据数对,你能找到对应的.点吗?

  交流:生介绍找到两个点的过程。

  感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数对的含义和思想,掌握数对的写法。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尽情释放。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数对”的方法上,使学生更加充分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同时也体验到数对的意义。】

  四、用数对的方法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1.根据方格图上的点说出数对。

  谈话:刚刚我们在点子图上研究了数对,如果在我们熟悉的方格纸上,你能用数对表示出这个点的位置吗?

  交流:如果这就是学校的平面图,你还能用数对说出其他景点的位置吗?

  感悟: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首先要确定什么?

  2.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上找到对应点。

  谈话:在方格图上,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点吗?这儿有三个数对,请找到对应的点并标上数对,边找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在你描点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延伸:根据这一个发现,想一想,同一列上的数对又有怎样的特点?

  总结:看来数对不仅能表示出点的位置,还能反映出点和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3.根据图形特点在方格图上选择数对。

  谈话:如果顺次连结这些点,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如果再确定一个D点,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D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呢?

  交流:学生介绍选择数对的过程。

  感悟:看得出,同学们对数对又有了新的认识。图形的特征可以反映在数对中,数对的特点也能通过图形来体现。

  【设计意图:本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二是是确定位置的方法。两大主线的层层递进与发展,充分展现了本课的数学知识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不仅关注了数对方法的运用,还关注了在方格图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背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图形与数对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了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五、用数对的思想确定位置

  谈话:其实类似这样的现象生活中非常多见,比如下棋时确定棋子的位置。(向学生介绍国际象棋的走法。)

  延伸:用经纬线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介绍北京的位置等)。

  总结:同学们,数对真是简单而又神奇,这数对究竟是谁发明的呢?介绍数对发明的背景。

  【设计意图: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对的思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国际象棋)”和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两个环节,让学生感悟了“数对思想”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数对产生的背景,促发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思想者”。】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2

  第1课时 数一数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

  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3个小朋友)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5朵花)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全班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3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

  单元教材分析: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设疑激情。

  二、操作感知

  1、分―――提示概念

  师出示各类实物,让学生说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2、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三、活动

  数一数(出示机器人图画)

  数一数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教学目标:

  1、能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球拼出自己想要的图形的过程,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与方法。

  3、能评论别人的拼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积木,准备用它们和大家做个游戏。看谁能把积木搭得又稳又高。什么是又稳又高?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观察想象,拟定策略。请你观察这些积木,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认真思考每种积木怎样摆放才能搭得又稳又高,然后再和同学说一说。

  2、初步操作。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主,按你们刚才的想法搭一搭,看谁搭得又稳又高。(1)学生活动、动手操作。

  (2)引导学生小结:让学生说一说在搭积木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进而归纳出:把球放稳很困难。怎样把球放稳?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方法讨论后明确:要把球放在最上面。

  3再次操作,验证方法

  三、操作比较,积累经验

  1、我们怎样做能知道谁搭得最高了?怎样比?

  2、小组合作比较我后,请搭得又稳又高的同学介绍经验。

  3、总结归纳:让积木的平面着保证平稳,借助长方体的长保证高度,再把球放在最上面。并用上所有的积木。

  四、回顾过程,感知方法

  今天我们共同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0页例9。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并能用它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金鱼挂图、小棒、铅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现在小精灵聪聪考考你们,看谁会比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50○1510○1525○75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

  【点评:以旧引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趣引入

  1、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在老师的手中有一些铅笔,猜猜大约有多少枝?(出示铅笔让学生猜)

  2、老师数出10枝铅笔,捆成一捆,让学生了解到10枝铅笔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的铅笔,做第二次估计。

  3、师:为什么第一次猜时,有的人猜的数量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远,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40枝呢?(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4、小结:今后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点评: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三、探索新知

  1、出示3捆铅笔:第一捆10根,第二捆50根,第三捆是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铅笔,是15根。随意抽出2捆铅笔作比较,让学生说都发现了什么?

  ⑴50根和10根比较,怎样?(从10根数到50根)

  50比10多得多或10比50少得多(板书:多得多少得多)

  ⑵10根和15根比较,又怎样?(从10根数到15根)

  10比15少一些或15比10多一些(板书:多一些少一些)

  师: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即:

  50>1510<1525<75

  今天我们用语言来描述,同样也能表示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出示“金鱼图”让学生用用一句话描述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组讨论,组长汇报讨论情况

  【点评: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三、巩固新知

  1、动手动口,加深理解新知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一人摆放两堆小棒,其余的同学用刚学的语言描述两堆小棒之间的.多少关系。

  2、猜一猜:

  教科书第43页第4题

  【点评: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师:今天同学们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如: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一些,我的年龄比老师少得多,……)

  【点评: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五、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回去之后,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总评:本节课中,教师将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下,针对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对“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建立了一定感性认识的特点,大胆改编教材,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唤发了学生的直观、熟知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感悟、内化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数学概念;在练习中,积极创设现实、有趣、开放的教学情境,努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但有效巩固了数学知识技能,而且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百宝袋中有什么?谁能按照形状分分类。

  二、新授课:

  1、根据学生分类,板书形状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学具中有没有和这些形状一样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点:

  方法:

  1、看一看每个面什么样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觉,平的还是鼓鼓的;

  3、轻轻的推一推、滚一滚,那些能推动,那些能滚动,滚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长长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正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正正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圆柱,面什么样的(两个面是平平的,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

  球,什么样子,(圆乎乎的,可以滚动)

  3、玩游戏,小组比赛

  教师说名称,学生分三组,每组一次拍一个代表来比赛,教师先说名称,学生在实物袋子中,找出相应的形状的物体展示,然后教师说特点,让学生拿出来相应形状展示,分小组评比,对的画五角星展示评比结果。(小黑板粘贴展示评比结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演示各种图形实物和相应的画出来的图形

  5、小组拼一拼摆一摆,

  问题一: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二: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三:书上35页做一做。

  6、课堂练习:书上37页1、2题

  7、作业,下课和同学们找一找教师中哪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回家和父母说一说,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上 下(位置)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 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 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 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 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 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 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 出示练习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 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前 后 (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 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 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生:前师:背对的方向则是----生: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 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左 右(第3页)

  教学要求:

  1、 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计算机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 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 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 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 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 (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 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计算机出示图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点击电脑:出现7辆车

  五、 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

  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P93-9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知图形的观察、思考初步建立圆的基本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几次画圆过程中理解什么是圆,掌握基本绘图方法,在画和对比中感受圆的本质。

  2.让学生经历操作验证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分享,不断深化对圆心、半径、直径意义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圆的本质,应用半径、直径的意义、联系思考解决问题,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尝试、操作、思考中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联系,感受圆的本质。

  教学难点:

  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实际问题中思考、应用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及联系。

  教学准备:

  圆规、圆片、练习纸、课件、应用模型。

  一、引入

  1.从学习过的正方形开始。

  引导学生找到正方形的中心点。

  从中心点引出到边、顶点的距离,明确其长度不等。

  2.逐步呈现正多边形的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形成数学思考。

  思考:如果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中心点到边、顶点的距离会怎样变化?多边形将趋于……?

  引出圆,呈现课题。

  ◇设计意图:

  从正方形引入,观察中心点到边、顶点距离之间的关系,渗透圆的本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感受极限思想。

  二、画圆

  1.用身边的素材自己画圆。

  交流不同工具的画法,初步感受圆规画圆有优势。

  2.学生汇报,教师示范、规范画圆的方法。

  3.学生们再次尝试画圆。

  4.对比用圆规画圆和用其它方式画圆的共同点,体会“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设计意图:

  第一次让学生自主画圆,初步体会,充分容错,引发对圆规画圆“工作原理”的思考;第二次教师示范画圆,尊重教材,有效讲授,形成学生对规范画圆的“有意接受”;第三次再让学生画圆,“反刍”画圆的核心要素,建立圆心、半径的'初步感知,为自学做好铺垫。

  三、自主学习

  1.自学与分享。

  (1)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2)在自己画的圆里面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画好以后和同桌交流。

  2.交流并理解。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补充、质疑,关注理解。

  过程中教师示范画圆心、半径、直径。

  3.发现与思考。

  用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发现圆中半径、直径的特点,这个圆中半径、直径之间有什么联系?

  组织交流反馈。

  4.现象与本质。

  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思考:

  (1)半径(直径)真的有无数条?

  (2)半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圆中,直径最长吗?半径呢?

  结合课件演示,理解圆心、半径、直径间的联系,再次领悟圆的本质。

  ◇设计意图:

  “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和掌握的不教。

  介绍“如何画圆心、半径和直径”时,既提供自主画图、理解同圆半径、 直径联系的机会,又让学生自己的话解释,逐步贴近数学用语。尊重学生与尊重教材并重。

  从验证的角度设问“圆中半径真的有无数条?” 让不同层次的孩子产生不同的思考,这个环节具有多重效能,既传递给学生“经得起检验的东西,才能揭示其规律”,又在验证过程中从不同视角去理解圆。

  四、深度研究、联系生活。

  1.怎样找到圆心。

  (1)学生思考、交流自己不同的想法,结合“生成”引导思考。

  学生介绍想法,用圆片演示。

  在学生理解后,教师课件呈现,再次引发质疑----为什么这样折出来的就是圆心?

  引导学生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设计意图:

  “折一折”并不那么简单,要“折”出半径的意义、直径的意义,要“折”出数学的味道。不断地“反刍”半径、直径的意义,加深印象,深刻体会三要素“圆心、半径、直径”间的联系。

  (2)再找圆心。

  引发思考:无法折一折的圆形怎样找其圆心?

  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有联系。

  充分预设,呈现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考。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再一次打破学生刚刚构建的“找圆心”的“好”方法,“折一折”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生活中太多的“圆”折不了,设置这样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进行数学思考。学会在解决新问题中发现已有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自主使用学到的知识、概念,解决生活中与圆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与教学伊始呼应,从“方”中进入,回“方”中思考。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轮回现象;领悟数学可以还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价值;养成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六、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简要回顾、梳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小结收获,提出希望。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例7及“试一试”,第60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初步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特点,感受数学抽象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适时进行环保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这类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蓝花、红花教具,每生一份图形学具,

  学情分析:

  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以往比较多几个都是从图上看出来的。因此教学时,充分利用了学生在第一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初步认识的“同样多”,“谁多谁少”的概念,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过程和方法。

  一、课前谈话:

  1、引出“比一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来听我们上数学课,你们有信心向他们展示你在课堂上最精彩的表现吗?(有)那我们今天就来比一比谁听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语言最完整。

  2、举例生活中的比一比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可以进行比较,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看来,生活中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还真不少。

  3、熊大熊二比高矮。

  师:(出示课件)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两个小明星。看,它们在比什么?(比高矮)

  师:熊大说,我比你高。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它的观点吗?(不同意)

  师:为什么?(请学生说说不同意的.理由)

  师:怎样比才公平?(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总结:比高矮,必须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比才公平。看来,比较物体要讲究规则和方法!

  4、引出“比”。

  今天我们就在数学课中继续比一比。(板书“比”)

  二、新授

  1、看图找信息。

  师:同学们帮助熊大和熊二比出了高矮,很棒!不过他们俩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出示两篮花)你能帮熊大、熊二比出这两蓝花谁多谁少吗?

  师:你打算怎么比?

  生1:数一数

  生2:摆一摆

  (2)动手操作前思考:

  ①师:怎样摆,可以让我们不仅能比出他们谁多谁少,还能比出具体的差距?

  ②请生说方法,并黑板演示。摆好后,集体数一数花的朵数。

  (课件点击朵数:红花13朵,蓝花8朵)

  ③师小结:这种摆法叫做“一一对应”。它可以让我们一眼就看出红花比蓝花多,多几朵?可以怎么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回答)

  根据图集体练说:红花比蓝花多5朵,还可以说蓝花比红花少5朵,红花和蓝花相差5朵。

  ④引导分析:

  师:红花比蓝花多的5朵在哪?你能圈一圈吗?(请一生圈)

  师:轻轻一圈,这13朵红花(相机板书:13朵)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

  师引导说:一部分是和8朵蓝花(相机板书括线)同样多的部分(贴纸),另一部分是红花比蓝花多出的部分(贴纸)。

  你会像老师这样边指边说吗?找几名学生上台边指边说。

  师小结:其实,我们是以8朵蓝花为标准,把红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和蓝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蓝花多的部分。

  ⑤师:现在我们根据红花13朵,蓝花8朵这两条信息,你能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

  生答师板书:13—8=5(朵)

  师提问算式意义:13表示什么意思?从13朵红花里减去的是哪8朵?5表示什么意思?

  生解释后师小结:这道算式的意思是:从13朵红花里减去和蓝花同样多的8朵,就得到红花比蓝花多的5朵了。由于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所以要用减法。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1)师:孩子们,刚才只是个别小朋友动手摆一摆,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下面得先听清活动要求,比一比谁听得最仔细!

  点击课件出示要求: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算一算?

  摆一摆:各自从学具盒中轻轻取出所有图形,同桌两人合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把两种图形摆一摆。

  比一比:同桌两人比一比两种图形谁多谁少。

  说一说: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谁和谁相差几个?

  算一算:口头列式计算两种图形相差几个

  (2)请两组学生上黑板反馈。

  师: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摆了多少个?带大家数一数。(相机板书朵数)

  再请问这位同学,你摆的什么图形?有多少个?带大家数一数。用一句话说说两种图形的多少关系。还能怎么说?可以怎样列式?

  3、补充课题: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比多少(板书:多少)

  三、练习巩固。

  1、水果问题。

  果园里,熊大和熊二种的水果成熟了。

  (1)看,他俩摘了什么水果来?

  (2)猜一猜苹果和西瓜谁多谁少?

  (3)为什么猜苹果比西瓜多?

  (4)小朋友们真聪明,的确,熊大摘了42个苹果。熊二摘了10个西瓜。(点击课件出示相关数据)

  (5)要知道苹果比西瓜多几个可以怎样列式?(课件出示问题)(生口头列式,师板书)

  (7)算式中的42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从42个苹果里去掉和西瓜同样多的10个,就剩下比西瓜多出的32个。有了算式之后,遇到数量多的问题,我们就不用再一一摆出来了,这就方便多了。

  2、跳绳问题。

  (1)熊大熊二吃完水果,他们决定要运动运动来消化一下。于是,他们来到了运动场,看看,他们在干嘛?(跳绳)他们在说什么?

  (2)根据图中给的信息,你能提一个和今天所学知识有关的问题吗?

  (3)①一学生提问:“熊大比熊二多跳了多少下?”

  师:谁来用算式解答?另一学生列式。

  ②生继续提问:“熊二比熊大少跳了多少下?”学生列式。

  ③师:“同学们,通过两个问题的两次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道算式作用可真大,可以解决不同说法的同一个问题。

  3、课间放松:

  师:小朋友们,喜欢熊大熊二吗?一起来欣赏”熊出没“的主题曲,会唱的一起唱,放松一下吧!

  播放歌曲《熊出没主题曲》

  4、光头强伐木问题。

  (1)师:在《熊出没》这部动画片中除了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熊大和熊二,还有谁呀?(光头强)光头强有一个工作,是什么呀?(伐木)

  今天,光头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还给我们带来了两条信息。(出示信息)谁来当小老师读一读。

  (2)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1:光头强一共伐了多少棵树?

  这个问题谁来解决?12+23=35(棵)

  问题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伐了多少棵树?(师板书列式:23—12=11(棵))

  这道算式还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伐了多少棵树?

  (3)同学们,照光头强这样的伐木速度,地球上的绿树将会怎样?

  (4)播放保护树木视频。

  (5)你打算怎么保护地球上的树木?

  引出:种树。

  四、拓展:

  师:熊大和熊二为了保护咱们的地球,已经率先行动了。看,这是他们种的树。

  课件出示:熊大熊二第一天种了45棵树。第二天种了30棵树。

  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第二天再种多少棵树就和第一天同样多了?这个问题和今天刚才提的哪个问题的意思是一样的?(课后解答)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9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感受6、7的组成,熟练地说出6、7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个组成,会想到另一个组成。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有顺序地形成数的组成

  教学方法:

  谈话法、观察法、活动法

  教学用具:

  数字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说:同学们,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今天,两只小白兔拔了6个萝卜,它们两个应该怎么分这6个萝卜呢?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学习6的组成

  师说:请你拿出6个小棒来代替6个萝卜,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四人小组,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汇报一下。

  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请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选出按顺序分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学生评价,并且明白按顺序分的好处。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熟记组成

  师说:刚才,同学们通过分小棒,知道了6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记下来,容易吗?你能想办法轻松的记下来吗?

  指学生说说想法。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个组成可以想到另一个组成。如:由5和1组成6想到1和5组成6。……

  小组合作记忆6的组成。

  指名对口令

  2、学习7的.组成

  师问:你能用7个圆片分成两堆,找出7的组成吗?

  学生独立操作摆圆片。当学生发现6和1组成7时,师问:你看到这一组,可以想到什么?(1和6组成7)

  其它两组的组成教学方法同上。

  学生自由记忆7的组成

  三、巩固运用

  1、练习七第一题

  学生独立开书填空

  同桌之间互相订正

  齐读反馈

  2、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6的组成。

  如:师举1,生举5,齐说1和5组成6

  3、同桌之间打手势来对7的组成。

  同桌之间相互评价,鼓励

  四、小结体验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大家通过努力,找到了6、7的组成,并且学会了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学工具

  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1)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1)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2)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3)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1)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2)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3)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习

  1、练习二十第l题。

  (1)先说图意,再列式。

  (2)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时,我们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就用哪一种。你们学会9加几了吗?

  课后习题

  一、算一算。

  4+9=9+7=9+9=9+1=

  2+9=9+3=9+5=9+6=

  8+9=

  二、填空。

  ()+9=157+()=16()+6=15

  ()+5=149+()=18

  8+9=8+()+()9+6=9+()+()

  三、拓展延伸。

  ()+9=116+()=15()+6=14

  8+()=17()+4=129+()=17

  9+4=4+()+()9+6=6+()+()7+()>15

  板书

  9加几

  9+4=?49+7=?7

  9+1=10∧9+1=10∧

  10+3=131310+6=1616

  9+4=139+7=16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1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3页—75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会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 让学生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有条理地叙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红色和蓝色磁性圆片若干。

  学生:练习纸1张、红色圆片8个,蓝色圆片8个。

  一、情境导入

  通过课前谈话引入情境图

  师:花坛里最先开放的是蓝花和黄花。一起数一数,蓝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

  你能说说蓝花与黄花朵数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黄花比蓝花多4朵,蓝花比黄花少4朵)

  揭示:蓝花与黄花的朵数之间还有着“倍”的关系。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操作探究、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一)“圈一圈”中建立“倍”的概念

  1. 教学例1

  谈话:如果把2朵蓝花圈起来看作1份的,黄花有这样的几份?

  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

  指名回答:黄花有这样的几份?你是怎样圈的?

  电脑演示圈的过程。

  像这样,(板书) 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谈话:现在,谁能用 “倍”说说蓝花与黄花朵数之间的关系?

  指名练习说。

  2. 通过变式,进一步认识“倍”,突出本质属性

  (1)改变几倍数,及时类比,形成概念

  (课件出示增加4朵黄花)

  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

  在练习纸的第2题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黄花有( )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

  汇报:黄花有(5)个 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5)倍

  反思:

  (出示两幅图)

  同样都是2朵蓝花,刚才我们得到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现在怎么又变成5倍了?

  黄花如果有10个2朵呢?有100个2朵呢?

  (2)改变一倍数,凸显本质,强化概念

  (蓝花又开了一朵)

  谈话:还是黄花和蓝花比,小兔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小猪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到底是3倍、还是2倍呢?你同意谁的说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继续设疑,和例题比较,引导学生辨析。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看来,在圈的时候不能随意去圈,得根据一份的朵数来圈。

  (二)“摆一摆”提升“倍”的认识。

  情境:小猴要考考大家了(出示8个红圆片),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

  猜测:蓝圆片可能摆几个,红圆片能正好是蓝圆片的几倍?

  思考:(出示2个蓝圆片)如何调整红圆片,使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几倍?(课件演示)

  操作:蓝圆片还有可能摆几个?拿出自己的圆片摆一摆,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的摆法。

  展示并介绍不同的摆法:

  蓝圆片摆4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2倍;

  蓝圆片摆1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8倍;

  蓝圆片摆8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1倍

  对比辨析:红圆片始终没变一直是8朵,怎么它和蓝圆片的倍数关系发生变化了呢?你发现了什么?(突出理解:1份数在变化,倍数也在变化)

  三、自主探索、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1. (出示情境图)红花12朵,蓝花3朵。

  谈话:把红花和蓝花比一比,你能知道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

  追问:4倍?你们都认为是4倍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1)圈一圈的方法

  学生说出自己在脑海里圈图的方法,问:你们是怎么圈的,红花圈出了几个3朵?

  课件演示:把花排整齐,验证圈的方法。

  (2)列算式的方法。

  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板书算式:12÷3=4(倍)

  追问:你怎么想到用除法计算的呢?

  结合图进行引导: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其实就是想12里面有几个3(出示:12里面有几个3)。

  动画介绍:“倍”用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位名称。

  2. 变式练习,体现除法计算的优越性。

  师:如果有更多的红花和蓝花,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红花45朵,蓝花9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学生尝试完成、集体交流。

  为什么不圈一圈了呢?

  揭示:在这里,用计算的方法更为简便。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 连一连、填一填(数学书7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师追问:红萝卜为什么要4个一连?

  2. 考眼力

  (1)出示3根不同颜色的带子。

  提问:你能发现其中的倍数关系吗?

  抢答:( )带子的长是( )带子的( )倍。

  (2)变式:红带子剪成和绿带子一样长。

  提问:你又能发现什么新的倍数关系?

  揭示:当两个数量一样的时候,它们之间是互为1倍的关系。

  五、回顾总结、知识延伸

  比较:出示蓝花、黄花相差关系与倍数关系比较图,全课总结。

  延伸:结合班级人数,用“倍”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 12÷3=4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第98~99页例4、例5内容。“圆的周长”概念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经调查了解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但能正确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特征的学生只占少数。可见学生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只是“知其然”,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层层深入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让学生真正“知其所以然”。

  教学目标:

  1. 理解圆周长的含义,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 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识,提升思维水平。

  3. 深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感受数学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议、电脑。

  学具准备:

  每四个学生一组:1、圆形实物(荧光圈、杯盖、圆形胶带、飞镖盘等)2、直尺一把 3、测量绳一条 4、研究表格 5、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晰概念

  1. 出示正方形,指一指正方形的周长

  2. 出示圆,你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吗?指一指。

  3.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

  揭示概念: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正方形的周长引入,便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进行迁移,同时正方形也是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时不可或缺的参照。】

  二、直观感知,激发需求

  1. 激趣

  师:2个图形,给你一把直尺,让你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周长,你愿意测量几号?

  生感知圆的周长是曲线,不便用尺直接量。

  师:老师就想为难你,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敢挑战吗?

  2. 转化

  (1)量荧光圈的周长

  明确:可以把接头拔下来,拉直了量。

  (2)量飞镖盘的周长。不能拉直,怎么办?

  明确:可以用线绕一绕,在尺上滚一滚。

  介绍测量过程的注意点,突出几种量法的共同点——化曲为直。

  3. 激需

  出示摩天轮:这么大的摩天轮,用剪、滚、绕的方法合适吗?

  明确:直接测量圆的周长,有时会遇到困难。咱们得想想其它的方法了!

  【设计意图:1、测量要求的提出,促使化曲为直的方法呼之欲出,也为操作环节做好准备。2、圆的周长与其它图形周长的本质的区别之一就是,它有时无法通过直接测量边的长度得到周长,而这理应成为学生学习圆周长计算方法的直接需求。】

  三、 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后板书:直径、半径。

  课件演示,观察验证:三个直径不同的车轮,各向前滚动一周,发现什么?

  得出:直径越大,圆的周长就越大;直径越小,圆的周长就越小。

  (二)判断推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出示圆和它的直径。

  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可能有这样的关系?

  生自由猜想:2倍、3倍、4倍(3.14、3.1415926……)

  推理验证:

  1. 圆的周长可不可能正好是直径的2倍?

  2. 圆的周长可不可能正好是直径的4倍?(圆出于方)

  3. 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3倍左右)

  明确:圆的周长应该比直径的2倍多,4倍少,大约3倍左右……

  (三)深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1. 明确实验要求

  实验材料:多种实物圆,细绳,直尺,记号笔,计算器……

  实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用计算器算出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

  实验步骤:

  (1)小组讨论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小组分工:2人合作测量,1人计算,1人记录。

  2. 汇报实验结果

  3. 引导发现规律

  谈话:仔细观察这一列数据,有什么特点?

  明确: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大约是3倍左右(3倍多一些)

  追问:正方形的周长除以边长所得的结果总是4,为什么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结果却不完全一样呢?

  (回应:为什么测出的结果没有3.14或3.1415926呢?)

  引导学生认识:测量总是存在一定误差的,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得到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倍数……

  4. 介绍圆周率的探索历程

  课件展示。

  (1)介绍《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并理解“周三径一”。

  (2)介绍刘徽的割圆术。了解把圆切割成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分别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介绍祖冲之的贡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的值。比国外科学家早1000多年。

  (4)近代圆周率的研究结果。

  5. 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师: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同时也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倍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师:为了方便,一般保留2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6. 归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谈话:知道了周长除以直径等于圆周率,你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得出:圆的周长就等于直径乘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C表示周长,d表示直径,那么C=πd

  注:π是一个固定的数,写的时候我们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乘号省略。

  【设计意图:1、不同直径车轮的滚动轨迹能清晰地让学生感知直径越大,周长越大;2、数据计测算之前先进行倍数范围的推想,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产生深层次的反思与感悟;3、直面孩子的一知半解,通过实践操作回应结果的存在性;4、打破常规思维,认为只要周长除以直径就会得到3.14,事实上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是永远得不到的,在此基础上,引入割圆术的科学性,渗透极限思想,深刻理解圆周率,感受数学家的伟大贡献。】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 算一算:d=4厘米,求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正确运用圆周长的公式。

  2. 选一选:r=5厘米,那么C=( )

  A、3.14×5 B、2×3.14×5 C、3.14×2

  追问:为什么还要乘2。

  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因此得出圆周长的另一个计算公式:C=2πr

  3. 判断:

  (1)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他们的直径也相等。( )

  (2)圆的周长是半径的π倍。 ( )

  (3)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

  提出要求:题目如果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可以怎样改?

  4. 解决问题:摩天轮的辐条(半径)的长度是10米,请你计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教师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5. 挑战题

  长方形的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在长方形上剪下了一个最大的圆,你能算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解题后同桌说说是怎么解答的。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能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基本运用,首尾呼应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

  板书设计:

  圆 的周 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π≈3.14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或C=2πr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3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

  1~5各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出示主题画:

  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用同样多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

  2、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

  (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

  3、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上台展示。

  (4)练一练

  完成练习三的1~2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4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对时间的认识与有趣的现实情境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

  2.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钟面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表”“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配有闹钟“嘀嗒”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

  (2)课件出示主题图。

  ①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

  ②谁能告诉大家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7点、7时)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认识钟面。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a.有两根指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b.有从1到12这12个数。

  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教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1-62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猜想中寻找相等的分数,操作中验证相等的分数,归纳中总结分数变化的一般规律,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分数基本性质,逐步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经历学习研究探索的过程,感悟初步的数学思想。

  4.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体验数学知识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基本性质"零除外"的道理。

  教学准备:

  正方形纸片、圆片、彩笔、作业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再过几天就到六一儿童节了,六一节里很多乐园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的六一呀,在数的乐园里,大家也准备呼朋唤友的聚一聚,共同欢庆呢!瞧(课件出示)。

  依次点击出现课件,根据课件内容,分别找出3和0.3的朋友,同时引出,并帮它找到朋友。

  二、初步感知

  1.操作

  拿出信封中图片,涂一涂,涂完后与对比一下,看看它们与相等吗?

  2.汇报

  发现和相等的分数了吗?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组的发现?你们是如何比较的?

  发现的朋友的.同时,得出不是它的朋友

  3.总结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总结并板书== =

  三、深入研究

  1.尝试猜想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判断的的朋友,大胆的猜一猜:可能有哪些相等的分数呢?

  指名学生说,同时有选择的板书出几组分数。

  2.操作验证

  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应该怎么办?好的,我们先来折纸验证这几个分数,请同学们听清操作要求:

  多媒体播放操作要求:

  ⑴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涂色表示它的,并将写在涂色部分。,⑵ 再将它继续对折三次,每次找出一个和它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⑶ 每折一次请认真观察:这张纸被平均分成多少份,涂色部分有这样的几份。

  学生活动,教师查看学生操作过程,并适时参与,和学生共同学习。

  3.操作汇报

  学生完成后指名小组汇报(询问、展示不同的折法)。

  现在我们再来回放一下刚才大家折纸的过程,(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

  对折一次,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2份,涂色部色是1份。再对折一次,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观察后汇报,再引导观察第三次对折,第四次对折的情况。

  通过折纸,我们验证了= = =

  现在结合图观察每组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而分数大小不变,它们之间是否隐藏着什么奥秘呢?

  4.观察研究

  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我研究。

  我研究:

  5.学生汇报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介绍每组分数的是怎样变化的。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6.观察总结

  请同学们观察这组等式,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再联系开始研究的(例1)这组等式观察,从上面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并将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汇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感觉一下这里哪些词很重要;再仔细的读一读,你认为有没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0为什么要除外?

  让学生给规律起个名字,教师出示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7.沟通联系

  这句话听起来很耳熟,是不是以前曾研究过类似的规律,是什么?配合课件展示,沟通分数基本性质、小数的性质和商不变规律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8.尝试应用

  我们已经帮找到了几个朋友,它还有朋友吗?谁能再来说一个,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如果它的朋友都来,有多少个?看来它的朋友可真多呀!

  回看板书上之前的猜想,说一说另外几个分数是否与相等。

  四、 应用规律

  1.完成作业纸上第1题填数我最准。

  指名汇报,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在解决= 时,注意展现学生不同的想法,如学生出现得时,课件演示我们来比一比。

  小结:看来,这里所说的相同的数不仅可以指整数,有时还可能是小数,以后还可能是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是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而不能是同时加或减去相同的数。

  2.完成找数我最准。

  在直线上表示 、 、 这3个分数的点分别在哪呢?

  现在我们知道这3个分数都是相等的,如果让你从中任选1个数表示这个点,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五、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的开心吗?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17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1-08

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10-09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0-2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01-05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4-28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1-22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1-22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