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9 11:29:35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向学生介绍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的小朋友及其信的内容。

  二、明确要求

  1.读作文题。说说本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写信给长辈

  (2)可以写家乡的变化、自己的.心里话……

  (3)说话要得体,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书信的格式

  四、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打算告诉亲人一些什么情况和想法。

  五、用信纸誉好。

  六、写好信封,课外寄出去

语文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学会认读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流利地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这些娃娃都非常惹人喜爱。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下风娃娃,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哪些关于风娃娃的知识?

  2、小朋友们对风娃娃的了解还真不少,瞧!风娃娃给我们吹来了许多树叶做礼物,呆会儿,谁能认识上面的字就能把树叶贴到自己小组的大树上去。请翻到70页赶快自己学一学吧!有不会认的字,可以向小组的同学请教。

  3、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4、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贴树叶)

  5、课文中的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6、老师逐一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二)朗读感悟

  1、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你喜欢它吗?跟同桌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板书:好事 坏事

  2、 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吹大风车(2)吹帆船(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板书)

  3、 出示挂图,分组自由选择图画,找到相应的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出示自学要求:

  “做好事”板块。

  (1)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做坏事”板块。

  (1)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4、 汇报学习成果

  (1)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风娃娃的心情怎样?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2)风娃娃做了什么坏事?人们是怎么责怪风娃娃的?

  (3)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体会风娃娃的心情,练习感情朗读。

  (4)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自由选择课文的一部分感情朗读,并展示给小组的同学听。

  3、 风娃娃听了小朋友们的话,会怎么做呢?

  (二) 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吸、极、表”三个字。

  “吸、极”二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右边“及”字的写法应注意笔顺。第一笔“撇”和最后一笔“捺”,要舒展而对称。特别是第二笔“横折折撇”不容易写好,而且容易跟“奶”字右边部分混淆,写字时要注意。

  “表”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下面不要写成“衣”。

  ①选容易的字先写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②请教难写的字

  1、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2、向老师请教最难写的字,老师范写指导。

  3、自己练写。

  (三)听写生字

  同桌互相听写,再检查是否正确。

  板书: 16风娃娃

  好事 坏事

  吹大风车 吹风筝

  吹帆船 吹衣服

  吹小树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学习口语交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

  (1)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2)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二、指导

  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小烦恼——某位同学 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2.指导内容

  (1)“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

  (2)“热心听众”: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3)教师“主持人”:为学生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三、练习

  1.学生分成小组练习,在每小组内大家各抒已见,尽情倾诉,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

  四、反馈

  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

  作业设计:

  说说自己的体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在本单元的新课文教授之后都布置一些与此次训练有关的内容,供学生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

  二、学习借鉴:

  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2、交流明确:①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②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③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

  三、准备发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四、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阅读:

  教师:看来大家的课外阅读很丰富,而且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读,更是用心在感受、用头脑在思考。老师也阅读了一些作品,特别是我还发现了一种体裁-----寓言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1、自主阅读,思考:①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②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

  2、集体交流:问题①同样都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炼。

  问题②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六、布置作业:

  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后伙伴听。

  2、阅读“习作要求”,作好准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的含义。

  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悦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童年的'小屋”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播放歌曲《童年》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标出易读错和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交流。

  2.再读课文,说说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深究,品味感悟

  (一)细读深究---体会小屋的简陋。

  1.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小屋的词语,思考:小屋什么样,小屋里有些什么。

  2.学生汇报。

  3.瘸腿的门、肥沃的小园、方方正正的大“眼睛”窗口、一铺光光的大炕、两个木呆呆的箱子、一面用满半边花的镜子,小屋的这一切,给你怎样的印象?(简陋)

  4.正是这样一间简陋的小屋,给了作者终身难忘的快乐童年。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表达作者童年快乐的词语和句子,感受作者的快乐。

  (二)细读深究----感受作者对小屋感情的不断变化。

  1.是什么吸引作者走出了小屋?(弯弯的小河、多得要爬出来的鱼、平展的田野、软绵绵的白云。)仔细阅读第6-8自然段,感悟作者的感觉与感情。

  2.同桌互读第9、10自然段,讨论:“啊,小屋,我竟舍不得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吗”让作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过渡:小屋,不仅仅养育了作者,也给了作者难忘的童年时代。当作者要离开这与他朝夕相伴12年,给了他无穷快乐的小屋时,心中又有着怎样的深情呢?到文中亲身感受一下吧。

  (三)细读深究---体会作者离开小屋时的感受。

  1.指名读第11--14自然段,体会作者离开小屋时的恋恋不舍。

  2.小屋“小了”,小屋“远了”,小屋“老了”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第11-14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