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4 07:54:0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

  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鹳雀楼。全班齐读。生再读。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1、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如果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

  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三个字了。依河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

  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三)、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引读——

  四、当堂练习

  填空:()依山尽,黄河()海流。

  欲穷(),更上()。

  五、归纳总结(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反思:

  (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书写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要求:

  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⑴ 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⑵ 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⑴ 指导朗读第一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 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

  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收集北京的景色资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

  师: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5、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优——犹 换——焕 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3)组词法认字。

  幕:夜幕、荧幕

  临: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闪烁、

  辉:光辉、辉煌

  夺:夺取、争夺

  幢:一幢幢(多音字zhuang chuang)

  犹:犹如、犹豫

  府:官府、王府

  绚:绚丽、

  繁:繁华、繁荣

  扮:装扮、打扮

  宫:皇宫、宫内、出宫

  6、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 犹如 王府井 绚丽 繁华 光彩夺目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焕然一新 一幢楼房 华灯高招 从天而降 装扮

  7、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抽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正确

  “烁”右边的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比。“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

  (二)指导写美观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掌全字。

  夺:撇捺要左右舒展,将下边的“寸”字盖住。

  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长。

  (三)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灯)

  师: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夜晚欣赏北京吧。

  3、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4、同桌合作读,并体会课文中写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的明亮、辉煌。

  5、说说自己读课文以后的感受。

  二、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

  长安街:灯使建筑越发雄伟

  理解‘灯光闪烁’、‘从天而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在理解的基础上造句。

  立交桥、环形路:灯的种类多。

  理解‘犹如’并造句。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灯光绚丽,灯光耀眼。

  理解‘绚丽多彩’、‘繁华’

  用‘绚丽多彩’、‘繁华’造句。

  故宫:灯使它更年轻了。

  4、就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读(有价值的问题)

  注意落实一些词语:倒影、川流不息……

  5、再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

  (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可以配合课件一起进行。

  三、扩展运用

  1、给出重庆夜景的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最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2、除课文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以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3、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板书: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

  环行路、立交桥 灯 —— 北京亮起来了

  王府井、商业街

  故宫

  展示台

  课前布置收集家乡变化的照片,练习词语接龙。

  一、导入

  1、师:下面开始进行“你来,我来,大家来”的环节——展示台。首先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家乡变化图,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讲解自己家乡的变化。然后请选出本组最有特色的一位同学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家乡的飞跃。

  2、生小组内进行讨论。

  3、选出变化最大、 讲解最详细的同学。

  4、师或同学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5、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 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6、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宽带网

  课前安排学生认识祖国的地图,了解地区的划分。

  一、导入:

  1、演示部分民族的图片或录像,创设情景,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生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宽带网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有多少个民族吗?

  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是哪个民族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一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重庆的位置,观察一下,重庆的的版图像个什么?找一找自己居住的九龙坡区在重庆的哪个位置。

  从地图上找到其他的三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个省在什么地方。

  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学生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词语接龙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最长。示例:

  祖国—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人民……

  祖国-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动物……

  选择词语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汇报战士,讨论交流

  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或自己的画,说一说你对家乡的了解。并互相交流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获取经过

  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二、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 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它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 学做“小记者”采访。你的家乡在那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三、写一写

  1、 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在口语交际中听到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2、 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四、课后作业

  办一期夸家乡的小报或专栏黑板报。

  第四组: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社新课标实验教材第21课

  课前透视: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一些特点及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语言通俗、明了,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科学课及课外科普读物中对太阳等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会产生兴趣,教学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加强对太阳的认识,教学时在读中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热情。

  学习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 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信息资料:

  1、 自制生字词卡片。

  2、 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谁来说说。

  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写《太阳》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接读课文,学习生字,交流读懂了什么。

  3、 汇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1-19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1-2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0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1-06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2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10

小学语文教案06-18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