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通用(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野生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谈话,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3、知道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关心保护它们。
活动准备:
1、儿童用书《珍稀的野生动物》。
2、“果子狸”等其他野生动物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你们知道上面叫野生动物吗?它生活在哪里?”
儿童交流经验:
——“你还知道有哪些野生动物?”
教师:
——“是呀,许多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靠自己获取食物生存的动物,我们都叫它野生动物。”
听看结合:
儿童阅读儿童用书。
小组讨论交流:
——“这些野生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还有哪些动物会保护自己?”
归纳:
——“野生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种:逃跑、保护色、装死、进攻,还有的会甩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集体讨论,激起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现在世界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了,为什么?”
“我们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它们?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
全世界的人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建立了3514个自然保护区,让这些野生动物在保护区内,安全、舒适、自由地生活,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指导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米饭的图片(白米饭、南瓜饭、菠萝饭等)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
2、引导幼儿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4、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我们的皮肤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皮肤的功能,并能用语言表达观察结果和操作中的感受。
2、教育幼儿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尽量不受到损伤。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我们的皮肤”(一)、(二)、(三)、(四)、(五)。
2、感觉材料:冰块、热水、钢丝刷,绒毛玩具若干,瓷砖,木块。
3、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
1、找一找皮肤在哪里。
请你们找一找我们的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幼儿互相观察议论)
谁能告诉大家你发现人身体上哪些地方有皮肤?(人的身体上每个地方都有皮肤)
2、看一看人的皮肤是什么样的。
(1)谁会说说,人的皮肤是什么样的?(让幼儿自由地说说自己的看法)
(2)请你用放大镜仔细地看看皮肤上有什么?(皮肤上有细细小小的毛孔,绒绒的汗毛,手上的皮肤还有指纹和手纹)
3、说一说皮肤有什么功能。
(1)请幼儿触摸有关材料。
看看桌上有什么。请你们一个一个仔细地摸摸它,说说你感觉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上不同部位的皮肤去感觉材料的粗糙光滑、软硬、冷热、平整、刺手等。
(2)谁能说说你感觉到了什么?(冰块是冰冷的,杯里的水是热的,钢丝刷是刺手的,瓷砖是平平的、滑滑的,玩具是软软的,木块是硬硬的……)
(3)请幼儿取出幼儿用书画面(一)、(二)。请你们看看画上的.小朋友怎么了?皮肤破了,细菌会侵入身体,应该怎么办?(擦药水,消毒,用沙布包起来)(让幼儿体会到皮肤的保护作用)
教师请幼儿看幼儿用书画面(三)。
小结:
皮肤像一件最贴紧最合身的衣服穿在我们身体的外面,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它还能感觉出冷、热、疼痛,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有了这些感觉,我们就能保护身体不受伤害,如很烫的东西就不去碰它。皮肤上有毛孔,帮助身体排汗、散热,天冷了,毛孔就缩小,不让冷空气进入身体内。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多种方法识字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语文,要通过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学习知识。低年级要以识字为主,课文是识字的载体,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生字。本课我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有助于学生熟记生字,同时,我采用了多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字。
如:学习“常”字我让学生说一说你经常和谁在一起?谁经常和你一起玩?从而理解“常’多次的意思。再如学习“掉、喊、跑”字,我让学生表演动作,通过学生的表演加深学生们对生字意思的理解,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的读、大胆的想,勇敢的说、尽情的演。我采取了多种朗读的形式,充分的给学生读书的空间,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出当时小朋友们的心情。
同时,我引导他们大胆的想:小朋友们会喊些什么、叫些什么,他们心情怎样?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大胆的演,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朋友们慌张的样子。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们能入情入境的学习,真正理解了课文。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线索图,尝试创编故事。
2.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丰富讲述经验。
3.知道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故事主要情节的`图片两幅(①孩子掉进水缸里;②司马光砸缸)。
活动过程:
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指导语: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怎么救他呢?
2.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指导语:司马光想的是什么办法呢?
3.尝试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线索图,讲述故事。
(1)自由结伴讲述。
(2)集体交流讲述。
4.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尝试完整地讲述故事。
(1)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指导语:①猜猜看,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②他被救出来以后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2)讨论故事名称,完整讲述故事。 资料链接: 司马光砸缸 从前,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来。
大家玩得正高兴时,忽然听见“扑通”一声。哎呀!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这可把大家吓呆了:如果不赶快把这个小朋友救上来的话,他就会淹死在水缸里! 大家围着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水缸太高,小朋友们个子矮,根本就够不着,没有办法把小伙伴救上来。去叫大人吧,又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呢? 有的小朋友吓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吓得跑了。
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办法。当他看到路边的石头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急急忙忙抱来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过去。只听到“喀嚓”一声,水缸被砸出了一个大洞,水哗哗地从洞口流了出来。不一会儿,水就流光了。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传开以后,大家都夸司马光又聪明又勇敢。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7-12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长城教案11-21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11-24
秋天语言大班教案11-24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10-0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12
大班语言教案06-13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9-0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