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谁是吸水大王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谁是吸水大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意图: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在玩水中,会发现很多的秘密:“咦,水怎么会流动的,水怎么抓不住,水怎么不见了……” 大班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尤其对动手操作及探索性活动兴趣浓厚。《指南》中也指出:“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为此,我特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孩子在自主观察、操作、探索中发现各种材料的吸水性,并通过简单的记录比较,来提升孩子观察、操作能力和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操作、探索中,感知不同材料吸水的特性。
2.尝试简单的观察记录,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3、 萌发对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薯片罐人手一个,量杯每人两份,装上蓝色水。
2.塑料积木、海绵、餐巾纸、棉花、泡沫、毛巾每组一份。
3.观察记录表、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 魔术导入,引发兴趣
观看魔术表演。
水怎么不见了?
揭露谜底:其实秘密就藏在罐子里,罐子底上藏了一样能吸水的东西,就是它把水给吸走了。
二、猜测材料,验证结果
1、讲解规则:你觉得黑板上除了海绵,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吸水?
2、幼儿猜测。
3、幼儿操作,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比较表格,统一观点。
4、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觉得能吸水的是棉花、餐巾纸,不能吸水的是塑料积木和泡沫。
三、科学评比:谁是吸水大王
1、明确比赛对象:海绵、棉花、餐巾纸
2、比赛要求:
为了公平起见,每个材料大小厚薄都要一样;
每次放入的水不能超过量杯上的红线;
倒好后要多摇一摇,没水了,再加入第二杯水,直到有水流出。
接着把第几杯水的数字告诉记录员,写在表格上,接着进行第二种材料的尝试。
3、幼儿分组尝试。
4、展示记录表,评选吸水大王。
四、活动延伸:生活中的吸水
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东西也是会吸水的?(出示PPT)
今天回去后请你去找一找家里有哪些东西能吸水,谁又是家里的吸水大王。
【谁是吸水大王教案】相关文章:
《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08-19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谁是水的好朋友”01-25
《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6篇08-19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大班教案认识a的教案10-10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板凳游戏教案及教案反思03-06
关于树叶的教案有趣的树叶教案12-13
中班教案《捉迷藏》游戏教案12-18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教案01-21
大班教案民族大联欢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