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夜晚的美,观察讨论画面,了解天黑时的一些事物和生活情景。
2、欣赏散文,并学说“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
活动准备: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第一张幻灯,说说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张幻灯,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感受夜晚的美。
问:这是什么时候?有什么事情会在晚上发生呢?
二、观看ppt,说说晚上是干什么的时候。
1、晚上是太阳下山的时候,出示ppt3
2、晚上是青蛙唱歌的时候,出示ppt4
3、晚上是开灯的时候,出示ppt5
4、晚上是月亮星星出来的时候出示ppt6
5、晚上是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出示ppt7
三、用更美好的话说晚上是干什么的时候
1、晚上是青蛙快乐的一起合唱的时候
2、晚上是开灯才能看清东西的时候
3、说晚上这些美好的事情,如果说的长一些,字说多一些,会把晚上形容的更加美好。
4、试着把“晚上是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说的更加美好。
5、比比谁能把“晚上是月亮星星出来的时候”说的更美一点,更长一点。
6.说说晚上你还会做什么事,老师还会做什么事。
7.做一个晚上会做的事情的一个动作。
四、再边看边欣赏《晚上》
1、晚上是太阳下山休息的时候,晚上是月亮星星捉迷藏的时候,晚上是青蛙一起唱歌的时候,晚上是霓虹灯赛跑的时候,晚上是开灯才能看清东西的时候,晚上是妈妈说快来洗澡的`时候,晚上是爸爸下班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晚上是把电视声音关的小一点的时候,晚上是睡觉前不要忘了去厕所的时候,晚上是睡觉前跟爸爸妈妈说“晚安”的时候。
2、晚上有很多美好的事,是我们可以用很美好的语言表达出来,那白天有没有美好的事情,可以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出来呢?
五、结束离场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理念:数字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数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以猜数字的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在猜猜、找找、说说、玩玩、画画中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字的重要和有趣,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数字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意义,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重点:发现生活中的熟悉,知道数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数字无处不在。
活动难点: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数字的有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幼儿人手一支笔、一份记录纸
设计意图:用"猜数字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数字的部分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重要。
通过对数字的变形,变成有趣的动物和交通工区,体现数字的趣味性。
通过之前几个图片的观察,让幼儿自己想象,并用数字做出有趣的画,感受数字的有趣。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出示PPT空白表格师:你知道上面有几个格子吗?
2、出示PPT2师:在每个格子里藏着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边看边猜他们分别是数字几?
师:在猜数字宝宝之前呢,先要记住这句话,从0-9的数,一个一个的数,才会发现少的数字。
3、给数字排队师:看一下这十个数字宝宝里,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师:你能给这几个数字宝宝排一排队吗?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怎么排?
师: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吗?
4、教师出示PPT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排的吗?
二、数字代表的意思
1、师:这十个数字宝宝是我们平时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数字,你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数字呢?
师:马路上有数字吗?家里有数字吗?
2、出示PPT师:为什么上面有数字,都是干什么用的?
师:生活中到处有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意思,你回去再去找找看,下次告诉我。
三、有趣的数字
1、出示PPT小鸡,师:看,这是什么?数字3怎么了?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怎么变?除了数字3还有几?
2、出示图片冰淇淋,师:这又有那些数字宝宝呢,他们怎么了?
3、出示图片魔术师师:这次的图片,老师0-9每个数字宝宝用了一次,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记住0-9一个一个的数,你就会发现不见的数字哦。
四、游戏数字、体验有趣
1、师:数字宝宝可以做成那么多好玩的东西,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动动手,动动脑筋来画一画。
2、出示PPT师:你可以照着老师画画,你也可以自己想,要用到数字宝宝哦。
3、教师评价欣赏。
《数字宝宝》课后反思:
在目标的设计中,我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但是好像在这个活动中的体现不是很明显。存在着很多问题,一、趋向小学化,二、目标达成度不够,三、操作性不强,等。
在上好课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很热,有种莫名的热,感觉这个课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范围,有点小学化了。对于整个活动的目标的达成度不是很好,把重点放在的了数字的组合中,应该是着重于对数字的理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见到的数字有很多,我的课前准备也不是很充分,没有提前让幼儿了解家中的数字和学校中的数字等所能见到的数字。最主要的是要幼儿了解数字的意思,而我在上的过程中只是一句带过,没有很深入的回答和引导。比如在问道马路上有数字吗?有幼儿说汽车的牌子,我说是的,但是我没有告诉孩子说这是这辆汽车的身份证,代表就是一辆,没有第二辆的。
在第一个猜数字环节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小眼睛都看着我,开始猜数字了,第一个幼儿看见的是1,因为1我放的最显眼。在接下来的猜数字过程中,也是有一些难度的,因为中班幼儿对于0-9这十个数字的书写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站起来能说好多个,我也采取的相应的表扬,我的表扬是你真棒能一口气猜那么多,但你能告诉我他们分别是在哪个颜色的格子里吗?在表扬的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语言。猜数字的环节幼儿的注意里很集中,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式,感觉很有趣。在这里我想,吸引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发展吸引幼儿兴趣的数学区角。
第一环节后面的内容趋向小学化,可以省去。
第二个环节中的引导不是很深入,所出示的图片布及的面不是很多,对于每张图片的解释也不是很到位。可以把这个环节做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再次开展数字宝宝的活动,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数字。
第三个环节,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图片中出现了一个问题,魔术师的图片中没有5这个数字,在准备的时候没有验证好。
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名称:造纸
二、莱博瑞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
(二)技能目标:1、通过造纸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发展创造力。
三、探索要点:引导幼儿了解造纸的过程
探索路径: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简单了解造纸的原料,以及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四、准备材料:
(一)教师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报纸
(二)幼儿材料:纸巾、透明杯、木棒、纱网、纱网架
五、本节难点:使用搅拌棒把餐巾纸搅拌成纸浆,要慢慢搅拌,餐巾纸搅拌的越碎越好。
六、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小朋友们好,有趣的莱博瑞实验课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看一件东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纸张,可以用来写字,印书)
2、教师提问:
(1)那么,在遥远的古代,还没有纸张的时候吗,人们是怎样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的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根绳子,上面打了很多绳结,用来记录数量)
(2)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吗?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了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称为石文和甲骨文。
(3)但是把字刻在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太费力气了,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把字体刻在了竹简和木简上。注:竹简和木简就是把柱子或者木头削成相等大小的条形,中间用线连接好。可是,竹简和木简太重了,每次搬运起来很费劲,于是,有一个又想出了更好的办法。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原来啊,他的名字叫做蔡伦,生活在离我们很遥远的东汉时期。蔡伦经过长期的实验,发明出了一种更好地制造纸张的方法啊,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纸。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
(5)看,这位老奶奶正在造纸呢,首先把竹子、稻草等物品剁成碎屑,然后浸泡在水中制成纸浆,再用纱网在含有纸浆的水中过滤,最后晾干,纸就制作好了。
(6)因为制作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树木,一颗大约5-6岁的大树,可以制作大概750张左右的纸,所以,大家要节约用纸,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森林哦!
3、那么你们知道造纸术是由谁发明的吗?(蔡伦)同时引导幼儿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请幼儿探索各种材料的名称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形状、材质等,并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见到)
(2)探索材料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纱网和纱网架之间有什么关系?纸巾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水杯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实验中呢?木条的作用是什么?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制作造纸过程:将纱网套在纱网架上,把纸巾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浸湿,用小木棒将纸巾搅碎,使其变成纸浆,把搅好的纸浆倒入水盆内,水盆里装少量的水,用做好的纱网架从盆壁慢慢下滑,把纸浆捞上来。放置在平整的地方晒干。
(三)互动课堂
1、彩页上:下面的几种材料哪些能造纸呢?(纸、木头、大纸箱)
2、PPT上:下列物品哪个不是四大发明?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纸是由含有纤维素的原材料(如:木头、稻草、亚麻、麻、棉花等)制成。纤维素是一种植物性碳水化合作,由大量互连接着的的分子构成。在生产纸张的过程中,人们行用像碎木块这样的黏稠混合物煮成纸浆。然后把一层层薄纸浆铺在滤网上,滴干,最后,将干鸡东浆压成一张张的纸。
2、提问:彩页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1)谁发明的造纸术?(蔡伦)
(2)纸里面含有什么呢?(纤维)
(3)纸都有哪些种类呢?(打印纸、纸巾、包装纸等)
3、作品展评:明天我们比一比谁制作的纸可以用?
(五)总结延伸: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物品来造纸?试一试!
(六)成品装进袋子带回家。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熟悉10以内的序数。
2、理解1——10的`排列关系。
活动准备:5排7座的椅子摆好每位幼儿一张票(不同座号)楼房及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游戏:顺数、倒数。
小朋友一起跟着老师顺着走、倒着走,并一起顺数(1——10)倒数(10——1)。
二、小动物找房子。
有些小动物迷路了,回不了家,你们能帮助它们吗?请小朋友来看看这座楼房有几层,每一层有几间房子,(分别给楼层贴上标志)。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们一一找到自己的家。
三、看大戏。
①、小动物很感谢小朋友们帮它们找到家,它们给了一些票给我,让我送给小朋友,你们想看吗?那你们可要对号入座才行?
②、我们首先看看电影院有几排,每一排有几个座位?
③、发票给幼儿自由找座位。
四、幼儿对号入座,老师个别指导。
五、看大戏:手偶表演。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一日三餐的重要性,乐意学习如何吃好三餐。
2、懂得吃好一日三餐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了解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
活动准备
健康、不健康的食物图片若干,肥胖、瘦弱等图片,充气锤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一天要吃几顿饭?每顿饭都吃什么?
师:你最喜欢吃的是哪一顿饭呢?为什么?
二、活动过程。
师:汽车行驶要加油,人每天活动要吃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师:汽车不加油就开不走,人不吃饭就没有力气活动。一日三餐是我们人体活动的.需要,如果你不按时吃饭保持好体力,你就没有力气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要想有一个好身体,吃好一日三餐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才能吃好一日三餐?
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多吃健康食物、少吃零食等)
教师出示肥胖和瘦弱的图片,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两个人,为什么他们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此时教师可以编一个故事,帮助幼儿了解肥胖和瘦弱的原因)
教师总结:我们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一定要一日三餐按时吃饭,而且不能挑食,防止暴饮暴食,这样的话,身体就不会缺少营养,也不会营养过盛造成肥胖了。
三、快乐游戏。
打地鼠游戏:把食物卡片(有健康食物,也有不健康食物)贴在黑板上,请两名幼儿手持充气锤,教师发出指令如:不健康食物。幼儿就要去敲打不健康食物的卡片,敲错要给予惩罚哦!
活动延伸
可以用一些儿童各种营养缺乏症的示例展示偏食、挑食的危害。
和幼儿探讨怎样搭配《一日三餐》的食物。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幼儿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
1、师:你们知道制笔厂吗?(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他们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蜡笔、油画棒)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粗细、高矮、种类)解释种类
小结: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那怎么分呢?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贴上标志。
小结:刚才我们按颜色(**)分法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
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勾线笔、铅笔)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
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笔筒上有什么?(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红色的'勾线笔”“黑色的铅笔”“红色的铅笔”“黑色的勾线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活动延伸,感知三维
1、师:看看制笔厂还有些不同的标志,你们看看是什么?谁知道?
2、出示几张三维的标志,让幼儿认识标志,感知三维
3、师: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
4、在给孩子送笔的环节中,自然结束教学活动。(得胜园区 钱 聪)
中班教案 篇7
音乐活动:
小海军
活动目标:
1. 熟悉乐曲旋律,并能随音乐合拍有力地做动作。
2. 能根据歌词创编“小海军”的不同动作。
3. 积极参与表演,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
活动准备:
海军演习的有关录像带一盘,音乐磁带《小海军》一盘。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1、播放音乐,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中表现出的坚定有力的情绪。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唱的'速度怎样?是用力唱还是轻轻地唱?
2、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用动作自由表现音乐。
(二)表演音乐
1、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教师用心留意幼儿自编的动作。
2、逐句编动作,请部分幼儿逐个表现,由全体幼儿挑选最合适的动作。
如:请几个幼儿编“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的动作,然后由大家挑选合适动作。
3、教师将幼儿挑选的动作组合起来,帮助幼儿明确动作顺序,并和幼儿共同表演。
(三)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力度与速度。
1、提醒幼儿表演的动作要象音乐一样有力、精神。且有表情的表演。
2、完整地表演音乐。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内投放军帽、磁带、小旗,供幼儿创编表演。
附歌曲《小海军》
1=F 2/4
(5 . 5 5 | 5 5 5 | 5 55 5 6 | 5 5 )|
1 3 2 5 | 1 3 | 5 5 5 6 | 5 — |
我是 小 海 军, 开 着 小炮 艇
3 3 6 | 5 5 3 | 2 2 2 3 | 2 — | 1 3 2 5 |
不 怕 风,不 怕 浪,勇 敢 向 前 进。 炮 艇 开得
1 3 | 5 . 5 4 5 | 6 — | 5 .5 6 6 | 5 5 3 |
快, 大 炮 瞄 得 准 敌人胆敢来侵犯,
X X | X 0 | 6 6 6 5 | 2 3 | 1 0 ||
轰 轰 轰, 打 得 它 呀 海 底 沉。
中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
2、知识目标:培养幼儿对看、听、说故事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看图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幼儿能够运用词、词组完整的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你家里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呀?(平房、草房、楼房)老师这也有一座小房子,你们想住吗?(想)好请小朋友们看黑板。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它漂亮吗?谁能说一说呢?(是一座金色的小房子)这位小朋友说对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金色的房子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
师:好,请大家向老师这样坐好,我们一起听录音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仔细,听完了能说出故事的内容。
师: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图学习这个故事。
二、看图讲述
师:请小朋友向老师这样坐好,看
1、画面(出示图一)
问:小朋友,画面上都有什么呀?
幼:白云、大树、小草、花朵、金色的房子(1-2名)
问:金色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太阳一出来、照得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
问:这么漂亮的房子谁住呢?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大家看第二幅图。
2、画面(出示图二)
师:小朋友细细地观察画面。上面都有谁?在干什么?
幼:答。
师:有一天,来了好多的客人,大家知道是谁吗?请看第三幅图。
3、画面(出示图三)
师:大家看画面,谁能说一说,画面都有谁?正在干什么?
幼:答。
师:她们在做什么呢?
幼:答。
师:他们玩着,采着鲜花,又想去哪呢?我们来看第四幅图。
4、出示图四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他们来到了哪?小姑娘又是怎样做的?谁能看图说一说?
幼:答。
师:小姑娘说完后自己是怎样做的呢?大家看第五幅图。
5、出示图五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看一看小姑娘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能说一说?她在想什么?
幼:答。
师:她想什么呢?她又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她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这时谁看见她了?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
师:请小朋友看第六幅图。
6、出示图六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说一说小姑娘看见谁了?她是怎样做的?
幼:答。
师: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小动物听了,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他们和小姑娘一起到哪去了呢?请小朋友看第七幅图。
7、出示图七
师:请大家仔细看画面,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
幼:答。
师:他们唱的什么歌呀?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
幼:答。
三、组织教学,请小朋友坐好。
认真看画面,讲故事,看一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四、指明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五、间休。
六、指明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讲解了金色的房子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谁能说一说?
幼:答。
师: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好。那小动物们要到金色的房子里去玩,小姑娘答应了吗?后来她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七、大家说的真好,下面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这个故事呢?
八、总结:
请小朋友坐好。今天我们学习、表演了《金色的房子》这个故事,你们表现的非常好,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回去之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03-12
中班教案03-12
中班教案03-14
中班教案03-14
中班教案03-14
中班教案03-12
中班教案03-13
中班教案03-26
中班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