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掌握歌曲旋律。
2、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乐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努力保持自己声部的节奏。
活动准备:
1、欣赏歌曲"小牧民"。
2、打击乐器:铃鼓、串铃等。
活动过程:
1、重复欣赏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 ××/×× ××/节奏型。
(1)听老师用铃鼓拍出×× ××/×× ××/节奏型,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一位小牧民骑着马由远而近地跑来了。)
(2)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拍出来。
(3)随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4)用嘴模仿马蹄声哒 哒/哒 哒/。
3、教师在哟额拍×× ××/ ×× ××/节奏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个小节月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表示。(如高声喊"啊"等)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教师斑竹幼儿归纳出节奏型。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报纸进行体育游戏,让幼儿尝试报纸的不同玩法,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2、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幼儿的社会性,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份报纸,乒乓球四个。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本,四张红色蜡光纸。
玩法: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室内谈话:我们桌子放的是什么?报纸有什么用途?
二、基本部分:
在教师准备的游戏中穿插幼儿提供的游戏方法,让幼儿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给幼儿以成功感。另有些好的意见因材料不具备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的可让幼儿课下自行组织或答应幼儿放在下节课进行。
1、竞走。将报纸顶在头上四散走,教师拍手变换速度,幼儿随着节奏走,比比谁的报纸顶的时间长,不掉下来者为胜。
2、粘报纸。将报纸放于胸前起跑后便将手松开,报纸能粘在身上者为胜,并思考报纸为什么能粘在身上?
3、托球。将报纸对折几次成一乒乓球拍,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进行托球比赛,又快又稳的.一对为胜。
4、舞长龙。接上游戏请幼儿将报纸折成细长条,每个幼儿手握自己及幼儿的报纸头(除首尾幼儿)连成一条长龙进行舞长龙比赛,长龙不能断,先到终点的长龙为胜。
5、过"河"。将报纸撕成两块当"石头",放一块"石头"在"河"里,两脚站在"石头"上,接着把第二块"石头"放在第一块"石头"前头,两脚站在第二块"石头"上,依次踩着"石头"过河去,幼儿继续原来的四队,先到的一对为胜。
6、"心"连"心"。请每对幼儿合作将报纸团成一个结实的圆球,用红色蜡光纸包裹成红"心"。请每两队幼儿合成一组,两个幼儿拥抱夹红"心"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先进行完的一组为胜。
教学反思:
1应该对幼儿们进行分组游戏。
2在游戏中应该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竹铲子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2.培养幼儿自抛自接的能力,提高幼儿手眼协调性。
3.引导幼儿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加强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纸球、青菜(图片下面把啤酒瓶盖粘在下面)、竹铲子、竹马、小板凳、小桌子、小碗
活动过程:
1.“买菜”韵律活动进场。
2.出示竹铲子
(1)哪里见过?除了我们幼儿园你在哪里见过?
——妈 妈做菜的时候。
3.自由探索炒菜的方法
幼儿左手拿锅子,将青菜放在锅子里,幼儿用铲子学习炒青菜。
4.学习大厨炒菜
(1)你们有没有看过饭店里的`厨师们怎么炒菜啊”幼儿自由降速,
(2)教师新技巧“自抛自接”。
儿歌:炒青菜、油炒菜,炒一炒、接一接。
5.合作用新技巧炒菜
一个小朋友将菜炒起,另一个小朋友用锅子接住。
6.盛菜比赛
(1)锅里的菜炒熟了,我们将菜盛起来,跨过抬价,走过长廊,跨过台阶。放在桌子上的碗里面。
7.邀请客人
每位幼儿请一位老师做客人进行品尝,互动韵律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大目标:
1、 听辨乐曲的段落和节奏,并尝试根据图谱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 体验合奏的乐趣。
隐含的小目标:
增强幼儿间的合作性
材料准备及环境创设:
1、 音乐《神气的乐队兵》
2、 节奏图谱
3、 乐器——铃鼓、木鱼、手摇铃、三角铁等
一、活动导入:
听辨乐器,并熟悉四种节奏型(本次活动乐曲中的节奏型),并出示相应的节奏卡
二、倾听音乐,听辨段落和节奏
1、倾听音乐第一遍
师:听听看,这首乐曲有几段?你怎么听出来的`?
2、倾听乐曲第二遍
师:乐曲里从头到尾可以听到一种乐器的声音,仔细听听看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 倾听歌曲第三遍
师:再仔细听一遍,听听看铃鼓的声音每一段都一样吗?
4、分段听辨不同的节奏,选择对应的节奏卡
三、表现乐曲
1、人手一个铃鼓跟随音乐敲打节奏
2、走圆圈表现乐曲节奏
四、乐器合奏
1、幼儿分组,各组选择不同的乐器
2、幼儿集体为乐曲根据节奏进行伴奏
3、出示乐曲合奏图谱,解读图谱
4、幼儿按照图谱听乐曲合奏
5、放好乐器,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进行10的分合。
2、引导幼儿从9的分合推导10的分合。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对有关经验进行归纳概括。
活动准备:
点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
1、出手指游戏。
加法玩法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出手指游戏,我出的手指数量要和小朋友们出的手指数量加起刚好是9。(引导小朋友出相应的手指数量。)
2、复习9的组成。
教师:﹙出示9的不完整的分合式﹚看一看黑板上的分合式完整吗?
教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些小朋友上来完成这些分合式。﹙个别小朋友示范操作﹚
教师: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做的对不对,9有几种分法?(9分成不同的两份有8种分法)我们一起来都一遍(带读分合式。)
教师小结:9分成不同的两份有8种不同的分法,其中前面四种与后面的四种是一样的',只是分成的数字顺序不一样。
二、学习10的组成。
1、出示点图,让幼儿进行10的分合。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点图,我们来看看这张点图,小朋友想想,10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怎样分才有顺序而且一组都不会漏掉。请你用短线分隔点图。(请幼儿看着点图进行操作,请孩子来完成)
教师小结:刚刚孩子们通过短线分隔点图知道了10分成两种不同的分法有9种。
2、用类推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10的组成。
教师:下面我们要从9的分合推导出10的分合。(指着孩子们开始说出的分合式)这是9的分合式,如果要把它变成10的分合式,首先要把总数9变成10,9怎么样才能变成10?(9添上1变成10)
教师:请你想想下面的数应该怎样变,再把改变后的数字放在原来数字的旁边,在原来数字上面放一个否定的符号。(第一组教师来示范)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把原来的1和8,把8变成9,1和9合起来是10,或者把1变成2,2和8合起来是10。
教师:为什么不能在1、8两个数上都填上1?(因为如果在1、8两个数上都填上了1,结果就成了11)
教师:下面的分合式请小朋友来变动了。(可以请个别小朋友来变动)我们来看说说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依次推理出10的分合式)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新的本领,从9的分合式推出10的分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6
1.愿意意听音乐或教师的演唱做小鱼游戏的动作,学习小碎步。
2.借助对金鱼的认知经验,尝试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鱼游戏。
3.初步学习按规则游戏,在与教师个别身体接触的过程中增进师幼儿间的情感。
1.幼儿观察模仿过的小鱼游的样子。
2.小鱼游水的视频。
1.出示电脑小鱼游水的视频,激发幼儿学习小鱼游的兴趣。
(1)教师:看谁来了?
(2)教师带领幼儿拍手欢迎小鱼,向小鱼问好。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教师:小鱼是怎么游的?谁来学一学?
(2)幼儿回忆观察过小鱼游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现小鱼游。教师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地模仿学习。
(3)教师引导幼儿教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鱼游。
(4)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教师唱歌曲艺~2句为幼儿伴奏。
(5)教师幼儿幼儿学习小碎步。教师:小鱼在池子里是怎么游来游去的?
(6)幼儿尝试行进间做鱼游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强调:小鱼游得轻轻的,快快的。
(7)幼儿听教师唱歌练习做行时宜间小鱼游戏动作,教师提醒幼儿找空地方“游”
3.游戏:小鱼游。
(1)教师:小鱼今天要和妈妈做游戏,让我们听听鱼妈妈唱什么。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唏歌词“我要捉住你”。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
(4)教师用鱼妈妈的口吻引导幼儿:鱼宝宝,快回到池塘里去吧!
4.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提醒幼儿做小鱼游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提醒被促住的“小鱼”和“鱼妈妈”抱抱。最后,幼儿做小鱼游的动作出教室。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经典)09-17
大班的教案11-22
大班教案【精选】08-23
大班教案【经典】08-29
大班教案(精选)09-07
【经典】大班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精选)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