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时间:2024-04-11 10:28:4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1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出现过无数的诗人,他们如繁星璀璨夺目。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尤为推崇两个人,他曾经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杜”呢?对,就是杜甫。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杜甫的诗?

  2.吟诵学过的杜甫的诗句。

  3.师: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而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乃(nǎi)潜(qián)俱(jù)花重(huā zhònɡ)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大意。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于是,就。

  潜:秘密地,偷偷地,这是指静悄悄地。

  润物:指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润。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诗的第一、二句采用拟人手法,说春雨仿佛知道春天的到来,及时地下了起来。第三、四句诗人点出了春雨降落的具体时间——夜间,并写出了其无声滋润万物的特点。第五至八句不直接写春雨,而先写春雨中野外、江上两处的景色,后写想象中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雨后景象,那种喜悦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创作背景,了解一下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歌,《春夜喜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作于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之时。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在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3.这首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师: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好雨)

  (1)理解“及时”: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

  (2)从哪儿看出来它是及时的好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师:除了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雨中夜景图;欣喜)

  4.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第二天清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刚刚我们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好)。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喜)。让我们感受诗人的喜悦,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1.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2.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谁而喜?(为百姓而喜。)

  3.课后收集杜甫的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及时)好(润物)喜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读为主,根据情况采取了诵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学生主动性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小组成员之间认真、仔细地交流。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2

  一、温故知新

  1.巩固积累

  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与李白并称为“xxx”,人称“xxx”。晚年自号“xxxxx”。

  杜甫诗中也不乏赞景咏怀之作,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xx言xx诗《 xxxx》,以及《丽人行》、《望岳》、《咏怀古迹》五首等就是此类作品。

  2.背景明确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有着急切的盼望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佳作,抒发了面对春雨无比喜悦之情。

  二、整体阅读,层层分析

  1.初读律诗,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心情,可以用题目中的“xxx”字来概括。

  2.x全诗八句,四联。这是一首著名的咏xxx诗。

  首联“xxxxxxxxxx,xxxxxxxxx。”x用一个“xxxx”字来赞“雨”,并用一个“xxx”字,把“好雨”人格化,写活了春雨。“当春乃发生”的“xxx”字,是“便”的意思,“知”和“乃”前后互为呼应,使人油然而生赞美之情,面对有灵性,善解人意的春雨,诗人不禁发自肺腑的高呼——“好雨”。

  颔联是“xxxxxxxxxx,xxxxxxxxxxx。”诗人仍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正面细致的描绘了春夜喜雨随风而至此,润泽万物的情态,“xxxxxx”和“xxxxxx”相匹配,不仅表明雨是伴风悄悄而至,同时表明雨是有意润物,是无意讨好人们的欢欣。其中“xxxx”和“xxxx”字,用词精当恰切。所谓“潜”是风轻而不狂;所谓“细”是指雨蒙而不骤,有了风轻雨蒙作铺垫,才能产生“润”。这一“潜”一“细”二字,是从人体五官功能中的.xxx觉角度写出春雨绵绵,无声无息轻轻润物的。

  颈联是“xxxxxxxxx,xxxxxxxxx”呼应了题目中的”xxxx“字,写雨中夜色。喜的是雨意之浓。从xxx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江村夜雨xxx。以“江船火独明”反衬“xxxxxxxxx”,更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今夜里准能下一场透雨。

  尾联“xxxxxxxxx,xxxxxxxxx”以想象之笔,写春雨润物之功,描绘明晨雨后百花盛开的胜景。一个“xxx”字使得“喜”的境界全出,花受雨而湿润,整个锦官城里的花枝都显得饱满凝重,生机盎然;细雨袭花而不见零落,倒觉绮丽婉媚,楚楚动人。这一切的一切,均来自春雨过后的特有景象。待到明早去看吧,整个锦官城会变成花的海洋。

  三、深入研读,揣摩诗句

  1.诗人企盼这样的“好雨”,更喜爱悄然而降的这场“好雨”。虽然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没有出现,但笔笔却在写春夜喜雨,主要通过适中的“xxx”、“xxx”、“xxxx”、“xxx”、“xxxx”、“xxx”等凝练的字词来描写久旱后春夜喜降好雨滋润万物的感受及所见的美景。

  2.首联人性化的写了下雨的恩惠,后面三联集中写了“xx雨”给作者的体验感。

  3.颔联用“潜“字描写出春雨的哪些特点?x能否改为“洒”或“落”?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一联是律诗的颈联,好在那?

  5.对比“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所用修辞手法有何不同?

  6.诗人写夜雨的角度有无变化?“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眼见实景吗?

  xxxxxxxxxxxx

  四、用心体会,把握情感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诗文拓展

  根据你的理解,请按一定的顺序,把作者当时面对春夜之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一段话(150字左右),读给你的同学听。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3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1.了解积累词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初步学会积累词语是本单元的重点阅读训练。本课是实施该项训练的第一课。

  2.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6岁全家迁居扬州。他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1932年留学英国。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教授,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3.课文语言优美,词语丰富,运用人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写得生动形象,含意深刻,读来琅琅上口,是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好教材。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赞美春天使万物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新的美好的希望,带来积极向前的力量。课文可分四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在人们在期盼中春天来了。第二段(第3-6自然段)写了春天小草绿,百花开,风儿和,雨丝细的美景。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春天里,人们抖擞精神开始了一年的工作。第四段(第8-10自然段)赞美春天带来了生机、希望和力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积累词语的意义,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本课的好词好句。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意思,能解释“卖弄”、“宛转”、“烘托”、“抖擞”等词语的意思。

  3.从春天美景的阅读中,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和希望,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积累词语的意义、方法,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难点: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正确背诵课文。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

  春天色彩灯片、作业灯片及配乐的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给文章分段。

  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读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红、黄、绿、灰四色灯片。看到这四种颜色,使你想到春天的是什么色彩,为什么?

  今天读朱自清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又是怎样一幅画图。

  (1)自由读课文,读诵课文,划生字。

  (2)学习生字词。

  作业本2的灯片出示,出示组词灯片:

  欣()宛()数()趟()恼()涨()

  掀()婉()擞()淌()脑()胀()

  (3)学生质疑问难。

  3.初读。

  (1)我们也写春,为什么朱自清笔下的.“春”特别美?

  自由读书5分钟--讨论问题--学习“单元提示”--明确目标。

  (2)自由读书,用OO圈出特别传神的词,用~~~划出特别美的句子,读出喜爱,读出美来。

  自由读划--四人议论--全班汇报。

  (3)默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春天的?课文可分几段?

  4.学习第一段。

  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

  “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

  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受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

  5.作业。

  (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

  (2)朗读课文3遍。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4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诵读引入

  1、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教师范读

  5、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6、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自由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理解“千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二)后两行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描写什么呢?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小组交流(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集体交流

  5、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三)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五、拓展延伸

  师: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看屏幕齐读古诗: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六、作业

  背诵《江南春》

  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

  寺庙多  忧国忧民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5

  1.学会生字词,给文章分段。

  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读第一段。

  给文章分段。

  1.导入。

  出示红、黄、绿、灰四色灯片。看到这四种颜色,使你想到春天的是什么色彩,为什么?

  今天读朱自清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又是怎样一幅画图。

  2.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划生字。

  (2)学习生字词。

  作业本1的灯片出示,出示组词灯片:‘

  欣()宛()数()趟()恼()涨()

  掀()婉()擞()淌()脑()胀()

  (3)学生质疑问难。

  3.初读。

  (1)我们也写春,为什么朱自清笔下的“春”特别美?

  自由读书5分钟--讨论问题--学习“单元提示”--明确目标。、

  (1)自由读书,用OO圈出特别传神的词,用~~~~划出特别美的句子,读出喜爱,读出美来。

  自由读划--四人议论--全班汇报。

  (3)默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春天的'?课文可分几段?

  4.学习第一段。

  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

  “东风未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大阳也变红了。”

  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觉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

  5.作业。

  (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

  (2)朗读课文3遍。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6

  教学目标:

  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

  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摘录好的词句。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检查。

  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

  2.研读。

  (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

  (2)学习第二段。

  ①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风、雨。)

  ②指导读“小草”部分。

  比较下列句子和课文的异同(灯片出示)。

  小草从上里钻出来,又嫩又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凤轻,草软。

  (体会AAB、ABB叠词的.音韵美;体会准确变化数量词的文采美。)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③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

  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出这特点?最喜欢的句于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④独立自学“春雨”自然段。

  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练朗读。

  按此法学习。

  ⑤课内做作业本3、4、5题。

  (3)学习第三段。

  这段讲一个什么意思?在用词上有什么新特点?(AABB式

  和ABAB式的使用。)

  (4)学习第四段。

  这三句各告诉我们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句顺序能改变吗?为什么?

  这三句采用什么写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强语气?

  3.作业。

  (1)修改课堂上的作业。

  (2)准备背诵课文,有能力的先背诵一、四两段。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7

  (一)教学目标

  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动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

  (二)教学过程

  1.检查。

  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

  2.研读。

  (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

  (2)学习第二段。

  ①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小草、花、风、雨)

  ②指导读“小草”部分。

  比较下列句子和课文的异同(灯片出示)/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又嫩又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风轻,草软。

  (体会AAB、ABB叠词的'音韵美;体会准确变化数量词的文采美。)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③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

  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出这特点?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④独立自学“春雨”自然段。

  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练朗读。

  按此法学习。

  ⑤课内做作业本3、4、5题。

  (3)学习第三段。

  这段讲一个什么意思?在用词上有什么新特点?(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学习第四段。

  这三句各告诉我们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句顺序能改变吗?为什么?

  这三句采用什么写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强语气?

  3.作业。

  (1)修改课堂上的作业。

  (2)准备背诵课文,有能力的先背诵一、四两段。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8

  一、温故知新

  1.巩固积累

  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与李白并称为“___”,人称“___”。晚年自号“_____”。

  杜甫诗中也不乏赞景咏怀之作,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__言__诗《 ____》,以及《丽人行》、《望岳》、《咏怀古迹》五首等就是此类作品。

  2.背景明确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有着急切的盼望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佳作,抒发了面对春雨无比喜悦之情。

  二、整体阅读,层层分析

  1.初读律诗,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心情,可以用题目中的“___”字来概括。

  2._全诗八句,四联。这是一首著名的咏___诗。

  首联“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____”字来赞“雨”,并用一个“___”字,把“好雨”人格化,写活了春雨。“当春乃发生”的“___”字,是“便”的意思,“知”和“乃”前后互为呼应,使人油然而生赞美之情,面对有灵性,善解人意的春雨,诗人不禁发自肺腑的高呼——“好雨”。

  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仍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正面细致的描绘了春夜喜雨随风而至此,润泽万物的情态,“______”和“______”相匹配,不仅表明雨是伴风悄悄而至,同时表明雨是有意润物,是无意讨好人们的欢欣。其中“____”和“____”字,用词精当恰切。所谓“潜”是风轻而不狂;所谓“细”是指雨蒙而不骤,有了风轻雨蒙作铺垫,才能产生“润”。这一“潜”一“细”二字,是从人体五官功能中的`___觉角度写出春雨绵绵,无声无息轻轻润物的。

  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呼应了题目中的”____“字,写雨中夜色。喜的是雨意之浓。从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江村夜雨图。以“江船火独明”反衬“_________”,更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今夜里准能下一场透雨。

  尾联“_________,_________”以想象之笔,写春雨润物之功,描绘明晨雨后百花盛开的胜景。一个“___”字使得“喜”的境界全出,花受雨而湿润,整个锦官城里的花枝都显得饱满凝重,生机盎然;细雨袭花而不见零落,倒觉绮丽婉媚,楚楚动人。这一切的一切,均来自春雨过后的特有景象。待到明早去看吧,整个锦官城会变成花的海洋。

  三、深入研读,揣摩诗句

  1.诗人企盼这样的“好雨”,更喜爱悄然而降的这场“好雨”。虽然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没有出现,但笔笔却在写春夜喜雨,主要通过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凝练的字词来描写久旱后春夜喜降好雨滋润万物的感受及所见的美景。

  2.首联人性化的写了下雨的恩惠,后面三联集中写了“__雨”给作者的体验感。

  3.颔联用“潜“字描写出春雨的哪些特点?_能否改为“洒”或“落”?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一联是律诗的颈联,好在那?

  5.对比“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所用修辞手法有何不同?

  6.诗人写夜雨的角度有无变化?“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眼见实景吗?

  ____________

  四、用心体会,把握情感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诗文拓展

  根据你的理解,请按一定的顺序,把作者当时面对春夜之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一段话(150字左右),读给你的同学听。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9

  教学目的:

  1、熟读及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词的意思,并能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3、体会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教会学生吟诵古诗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配乐诵读)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说到雨,你看过怎样的雨?

  师:在诗人杜甫的眼里,又看到一场怎样的雨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学习一首五言律诗《春夜喜雨》。

  板书课题及作者。

  请生读题--师: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

  读古诗,读正确,读出韵味。

  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配乐范读

  师:古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得有节奏,有韵味。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吟诗的方法。有兴趣吗?

  普通话四声调-→古诗中的平声、仄声-→平长仄短规律

  生尝试说第一行诗句的平仄规律。

  (出示第一行古诗的平仄规律)

  生试读、指名读。

  师:相信你们也能读好整首诗。 (出示整首诗的平仄规律)

  师读前半句的平仄规律,生读后半句。

  师:发现了什么?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这样读诗,有什么感觉?

  三读出意境

  师: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许多诗词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拿起你手中的材料,借助注释,认真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画面。

  生默读。

  师生交流。 (随机朗读)

  (随机板书:盼--听--看--想)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预设)春雨细雨好雨夜雨细雨

  师:盼了听,听了看,看了又想,怎不让人欣喜若狂呢?作者因什么而喜?

  生:因雨而喜。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让我们伴着美妙的乐曲,读出自己的想象,读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吧!" (配乐读)

  人诗合一

  师:为什么一场春雨会让诗人如此欣喜?

  (补充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师:杜甫为什么而喜?

  生:为民而喜。

  师:再次吟诵,读出杜甫那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生读--

  好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面对那从天而降的`喜雨,他不禁即兴吟诵道-- (指导背诵)

  师:此时你们已是人诗合一了。喜极而至的诗人此时多半会用吟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让我们一起静心聆听--

  (播放名家的吟唱一遍)

  师:莫管它走调,莫管它不动听。只要把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吟诗。孩子们,一起跟随着杜甫,歌之舞之吧!

  (连续播放)

  总结拓展

  谈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尝试用上今天所学读古诗的方法,选择杜甫的其他作品品读品读,走近作者。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10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课文好词句。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定向。

  该了朱自清的《春》,当你听到“春”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图画?“春”又意味着什么?出示本节目标灯片。

  2.指导背诵。

  (1)检查个别学生一、四段背诵,并让学生谈谈背诵的方法与经验。

  (2)重点指导背诵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风”“春雨”的顺序打出四幅彩色灯片,让学生借助灯片中之图及图边上的重点“词语”自由试背——全班试背——指名背——齐背。

  (3)出示第三大段关键字词,让学生借助词语背诵。

  (4)出示全文背诵的板书灯片,指导背诵。

  东风脚步

  盼春

  一切者山水太阳

  小草偷偷嫩嫩满是的'轻悄悄软绵绵

  花赶趟儿像......仿佛野花遍地是

  绘春杨柳风像风里酝酿鸟儿牧童

  雨寻常像......树叶儿傍晚在乡下

  迎春风筝孩子舒活抖擞一年之计

  赞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3.学会积累。

  (1)重读“学习提示”,交流各自积累的办法。

  (2)《春》哪些词句特别精彩?该如何积累?

  (3)延伸练习,听《草原》第一段的配乐朗诵,出示《草原》第一段课文灯片。让学生试摘录,并说说积累的理由。

  4.训练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6题的连词成段。

  (2)摘录《春》的好词5个以上,好句3句。

  (3)任选1、2题作业。

  ①模仿朱自清写春雨的句子选一件事件写一两句(如西北风、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课文写野花的句子写写夜空中的星。

  ③按下列的组词方法各摘4个词:

  软绵绵(ABB)

  欣欣然(AAB)

  家家户户(AABB)

  抖擞抖擞(ABAC)

  成千成百(ABAC)

  ④完成作业本上第7题。

【六年级语文教案:《春》 】相关文章:

《春》教案03-12

《送春》的教案01-26

(集合)《春》教案03-28

春的消息教案10-12

朱自清《春》教案02-21

《春》的语文教学反思03-10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02-05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12-24

《春》优秀教案范文08-15

《春》优秀教案及反思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