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必备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对周围世界都充满着好奇。毛豆是长在哪里的?毛豆的衣服为什么会是毛茸茸的?脱掉毛茸茸的衣服里面是什么?豆荚内住了几个豆宝宝?面对幼儿如此多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并让他们永远保持一颗充满想像的童心?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毛茸茸的毛豆》,让孩子既能仔细认真的观察和认识毛豆,又能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认真的观察毛豆,认识毛豆的主要特征。
2、尝试大胆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重点
能仔细认真的观察毛豆,认识毛豆的.主要特征。
难点
用语言表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毛豆碟、子若干。
经验准备有吃过毛豆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毛豆外部特征
1、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猜一猜老师装在盒子里的"神秘礼物"
"你摸上去什么感觉?猜猜是什么呀?"
"毛豆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呀?"(绿色或黄色、
2、教师总结"毛豆娃娃,身穿绿毛衣,弯弯像月亮,它的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找好吗?"
二、仔细观察毛豆,认识其特征
1、摸一摸"毛豆的衣服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毛茸茸")
2、剥开毛豆荚后观察脱掉衣服的感觉幼儿剥毛豆,注意剥下的豆荚不乱仍,放在碟子里,若有幼儿剥碎,请大家说说剥毛豆的好方法。、
3、观察壳先来看看毛豆壳里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观察后放入碟子、
4、观察毛豆一个毛豆夹里边有多少?像什么?
一个夹子里边住了三个毛豆娃娃,你那里有几个呀?"(请幼儿边数边说、
毛豆荚是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毛豆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呢
"捏一捏,毛豆娃娃的身子是什么样的?"(鼓鼓的,胖乎乎的,光滑、
看一看,毛豆娃娃身上有什么?(这是毛豆娃娃的肚脐眼,就和你的肚脐眼一样、
三、知道毛豆有营养,但不宜多吃
"看到它们胖乎乎的样子,我好想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你吃过毛豆吗?是怎么烧的?什么味道的?"(幼儿自由说自己的看法、"中午的饭菜有毛豆,大家吃的时候要注意下,毛豆是什么味道奥?
医生说毛豆尽管不好看,但是很有营养的,含丰富的钙和蛋白质,但是毛豆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消化不良,会肚子疼,拉肚子。
活动反思
生态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主题"香香的蔬菜"即幼儿园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原创的主题活动,创设以体验与感受为主的主题环境,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儿童形成自己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对毛豆的观察及认识是生活中一件小事,教育的意义却非常大。
今天我让幼儿收集毛豆,幼儿兴致特别高,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很浓。在活动开始部分,幼儿拿着毛豆荚感知毛豆的特性,知道了毛豆荚的表面长着小绒毛,豆荚硬硬的,凉凉的。第一次为孩子准备每人一份的碟子,孩子们显得很新鲜,变的常规较乱,整个活动之中幼儿虽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但是教师的应变能力还不够,没能很好的控制孩子的情绪。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它是幼儿学习唱歌技能,发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成功的歌唱活动它不仅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不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创造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陶冶幼儿的情操。换言之,幼儿园的歌唱教学不仅要让幼儿喜欢音乐,而且还要让幼儿学会歌唱。本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创设温情而有趣地活动情境、提供多样学习支架和组织多元表现活动等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幼儿进入一个快乐的音乐世界,在温馨而又好玩的“学飞行”游戏中熟悉旋律、感知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型;在支架式图谱和动作引领下熟悉歌词和学唱歌曲;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中充分演绎和表现音乐。本次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注重幼儿对音乐的体验和情感的表现,既关注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注重幼儿演唱技能的提升,通过分步走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感受和学习,活动层层递进,重难点依次解决,让幼儿在有趣地情境中、在温情地氛围中喜欢音乐,学会演唱,溢乐溢情,从而打造简约而有效的情趣音乐教学课堂。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小燕子》A段的优美抒情和B段的活泼热情,学唱歌曲。
2.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能多形式地表现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演唱风格。活动重点:
感知并表现三拍子的节奏型,能表现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演唱风格。活动难点:
理解第二部分的词意并唱好顿音。活动准备:
小燕子的伴奏音乐;形象生动的歌词图谱。
活动过程: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图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太阳、乌云、小鸡、小鸭、刺猬图片各一张
2、白色背景图一幅,水粉颜料若干,水粉笔一支,抹布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题
二、逐幅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1、出示太阳
1)这是谁啊?
2)它看见了什么?
2、出示乌云
1)天气要怎样了?
2)这是怎么样的雨?
3、出示小鸡
1)唧唧,谁来了?
2)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鸡?
4、出示刺猬
1)远远的谁来了?
2)小刺猬怎么样了?
3)小鸡看见小刺猬淋湿了,会怎么说?
4)小鸡为什么突然大叫起来?
5)小刺猬怎么说?小鸡又是怎么说的.?
4、出示小鸭
1)嘎嘎嘎,谁来了/
2)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鸭?
3)小鸭看见淋雨的小刺猬是怎么说的?
4)小鸭为什么又大叫起来?
5)小刺猬扎了小鸡和小鸭心理是怎么想的?小鸡和小鸭看见小刺猬在淋雨,它们心理又是怎么想的?
5、大家一起给小刺猬想想办法
1)这时候雨怎么样了?
2)小刺猬怎么样了?
3)想个办法帮帮小刺猬,怎么样才能大家都不淋雨?
三、延伸
把图片放进区角,有空的时候把故事编给好朋友听
活动反思: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运用课件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不由自主地回答了我的提问,幼儿的注意力能投入到活动中来。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掌握,能正确讲述其名称、特征。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及难点:
通过触摸觉来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准备:
大盘子三个(贴有几何图形);小猫六只(头上有几何图形);小鱼若干(幼儿人数的.3倍);饼干盒人手一份(里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大正方形两个,反面分别是4个小正方形、2个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进入场地,围坐于小鱼周围。
(二)抓小鱼
1、幼儿根据小鱼身上的图形分别放入对应的盘子里。
要求:图形一样。
2、师生共同检查。
(三)喂小猫吃鱼
1、幼儿根据小鱼身上图形的形状、颜色分别喂给对应的小鱼吃。
要求:图形、颜色都一样。
2、师生共同检查。
(四)摸饼干
1、幼儿自由摸饼干。
2、根据要求摸饼干。
规则:眼睛闭好,通过触摸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延伸活动
出示两个大正方形(两块魔术饼干),告诉幼儿它会变的,可以变成什么形状的饼干,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去探索。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体验酱油画的乐趣。
2.能根据圆形面包大胆添画,发展幼儿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完成酱油画。
活动难点:
能够根据画圆大胆展开想象并添画。
活动准备:
1.酱油、盘子、棉签、勺子、抹布,大、小画纸等。
2.已有了解过圆形物的知识经验。
活动流程:
一、以“面包师”的身份进场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乐乐面包房”开张啦!这么多客人要吃我们的面包,面包不够,我们要在=再做一点。
2、你们知道面包是用什么做的吗?(幼儿回答)
3、真棒!这些美味的面包就是用这些材料做的。但是今天我们要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做面包。出示装有酱油的瓶子,请幼儿观察。看:“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闻:“闻一闻是什么气味?”尝:“谁来尝一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呢?”
通过讨论并小结:这是酱油。提问:“你在哪里见过酱油?”
4、酱油的用途:用酱油可以做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小结:酱油是一种调味品,厨房里少不了酱油。酱油可以用来烧红烧鱼、红烧肉,还可以在吃馄饨的时候撒上酱油,时馄饨的味道更鲜美。你们说酱油的用处大吗?
二、讲解示范。
1、师“今天我们也来用酱油来试试好吗?”帮帮熊妈妈的忙。出示大的面包盘。
2、师:做面包呀,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听好了!
教师示范:拿出小棉签,蘸一蘸,舔一舔,找个点儿转一转,转呀转呀转呀转。圆圆面包做出来。一个圆圆的面包烤好了,哇!好香啊!我都闻到香味了呢?你们闻到了吗?”
3、师:要把面包做得大大的、满满的才香,才好吃。你们想不想来做一个?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师幼再次共同联系)
4、发散思维,请幼儿想象。
师:香不香,你们闻闻。可是客人说他们喜欢吃各种不同样的面包。我们快想想办法吧!(充分让幼儿想象并说说圆形面包烤完后会变出哪些不同的形状样子)后示范:
(1)“香香的面包会变成什么样呢?看仔细哦!(画线条)
(2)你们看我烤得面包变成了什么呀?”(太阳、毛球、小刺猬)
(3)“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看你的面包会变成什么?”(个别幼儿说或画)
三、幼儿大胆作画,巡回指导。
1.出示逐一介绍做面包的工具:棉签、酱油、白纸、抹布
2.讲解操作要求:
(1)先用棉签蘸上酱油,(蘸一蘸、刮一刮、绕一绕,在纸上顺时针画圆做面包。)
(2)面包要烤得大大的,在面包变变变时,添画上有长有短的线条,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面包哦,这样森林里的小熊们才会更喜欢哦!
(3)画完将小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师:客人们好饿啊,我们一起来多做些各种各样的面包来送给他们,赶快行动吧!(走到座位边上站着操作)
3.放音乐、幼儿作画,随机指导。
四、鼓励评价。
师:面包做好了,我们来放进大大的烤箱,烤面包喽!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做了哪些面包?(点评部分孩子的作品)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做出了许多美味的面包,你最喜欢哪个面包?(说说自己或同伴做的什么面包)现在我们一起来烤面包吧!
师:面包烤好了,闻闻想不想?让我们赶紧供给客人吃吧!
师幼互动
结束:客人们,我们小面包师做的面包好吃吗?面包师们,下班时间到了,让我们和客人说再见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经典)小班教案09-21
[经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选)09-14
小班教案(精选)09-23
【经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精选】08-20
[精选]小班教案08-16
(精选)小班教案07-29
(经典)小班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