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洗月亮教案反思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洗月亮教案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儿歌中的意境美和拟人化的风格。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3、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地朗诵儿歌。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中班《语言》上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活动
(1)小朋友,你们自己洗过手绢吗?自己洗过澡吗?
(2)讨论:说一说,你是怎么洗手绢,怎么洗澡的?
(3)今天月亮也要来洗澡,想知道是怎么洗澡的吗?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月亮在哪里洗澡?月亮在洗澡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看挂图,教师朗诵。
讨论:最后月亮到哪里去了?
教师小结:这个月亮既调皮又可爱,你们喜欢她吗?
(2)教师和幼儿已互动的方式学念儿歌。
1、教师说儿歌前半句,幼儿填上后半句,接句说儿歌。
2、教师说第一句,幼儿说第二句。
3、有感情的完整朗诵儿歌。
三、结束部分
表演朗诵儿歌《洗月亮》,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有感情的大声朗诵诗歌。
活动延伸:
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还可以通过欣赏“月夜”的短篇录像或月夜的景物图片,帮助幼儿幼儿感受月夜的意境美,使活动开始幼儿就沉浸在美的氛围中。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楚,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教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儿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准确,教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
【中班语言洗月亮教案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教案《月亮》09-13
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12-20
中班语言妈妈教案及反思10-13
中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02-02
中班语言《芽》教案附反思04-05
中班语言好吃的葡萄教案及反思02-29
中班语言课教案《春晓》反思12-16
中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01-25
中班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反思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