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经典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要升入小学了,要离开喜欢的老师、同伴,不免有不舍之情,为了缓解幼儿的这种情绪,特设计了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关注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3、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难点是让幼儿自己设计题卡。
四、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数字卡片;题卡三份、每人一盒彩笔、名片纸若干、电话机一部。
五、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玩“补数”的游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给孩子每人一套1——10的数字卡片,提问:“小朋友,我问你,?的补数在哪里?”孩子回答:“老师老师告诉你,?的补数在这里。”孩子说的同时,举起自己手中的卡片。
2、组织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孩子卡片不够用的情况,这时候请孩子之间自己解决,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互相帮助。
3、交流讨论:
(1)在别的什么地方还看见有数字?
(2)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引出“110、119、120”.
4、分组做题,得出幼儿园电话号码。
每组一套设计好的题卡,7道题的得数,放到一块就是我们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做题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识。
5、分组让幼儿自己设计题卡。
写出一组电话号码,让幼儿根据数字设计得数是号码的小。
6、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名片。
要求:名片要漂亮,要有电话,姓名。
7、玩打电话的游戏。
幼儿交换名片,互相玩打电话的游戏。
8、游戏结束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课题生成:
有一天刚上完课,珉珉边哭边喊:“老师!他打我!他打我…一”打她的莫帅小朋友向我辩解:“她是个傻瓜,老喊我‘阿姨’。”强珉是一名弱智儿童,行为异常,活动中会发出尖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同伴关系差,常受到同伴的歧视,谁也不愿跟她玩,她经常会通过“抓人一下,打人一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管见到谁,她总会笑嘻嘻地喊“阿姨”。
班上有了这样一个孩子,确实让老师很头痛。如果老师不接这这个孩子,又把她推给谁呢?家访时,她的母亲告诉我:珉珉是因药物致成的弱智,作为母亲内心非常痛苦,当时,下决心将孩子送幼儿园,是想让她也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受到教育。一年来,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了很大的变化,是她没料到的。如:孩子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医生曾经诊断这个孩子不会说话的)也会快乐地问:“老师好!”还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珉珉了。妈妈惟一的希望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开心一些,哪怕有一点点进步,总比闷在家里强。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很沉重。孩子已上中班了,要继续发育,首先需要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就如刚才那一幕,如果我放弃教育,对当事的双方幼儿都是有弊无利。我该怎样引导周围的孩子正确对待珉珉呢?社会上像这样有残疾的孩子还很多,从小教育孩子不歧视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并愿意关心、帮助他人的心,不是很有必要吗?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
(2)老师领着珉珉走到孩子中间,请每个孩子在珉珉的耳朵上跟她说句悄悄话,如“我是×××,我愿意做你的好朋友”。(通过表示友好的动作及语言,可以使孩子愿意亲近珉珉,记住该怎样;也可以让珉珉感受到友爱的温暖。珉珉紧紧拉住老师的手,笑的很开心,一遍一遍重复着每个孩子的名字。)
3、观看录像,让幼儿了解社会上人们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
(1)观看录像。
(2)提问:①他们是些什么人?②他们怎么会有残疾呢?(请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讲述或因病或受伤)③从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快乐吗?④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他们为什么很快乐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他们病重时收到许多礼物和钱,有人在为他们治病,有人在唱歌给他们听,跳舞给他们看,很多人献爱心。”老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总结出:因为有许多人在关心、帮助他们。)
(3)向幼儿介绍“助残日”的意义。
4、联系实际提问,请幼儿谈谈怎样来帮助珉珉。
(1)如果老师、小朋友和珉珉的妈妈都不要珉珉,那么珉珉会怎么样?(有的说珉珉会饿死、冻死,有的说珉珉会迷路,有的说珉珉会被坏人抓走等等。)
(2)你想怎样来关心、帮助像珉珉这样的人呢?(有的孩子说:做个小礼物送给珉珉。”有的孩子说:“我天天陪珉珉做游戏。”有的说:“找最好的医生来帮珉珉治病。”有的说:“我长大当一名医生,来治好珉珉的'病。”)
5、在《好朋友》的音乐声中,孩子将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珉珉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以前对幼儿进行关心他人的教育也很多,幼儿往往只停留在会说出这个道理,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这次活动是以幼儿身边非常熟悉的人为教材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有的孩子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来治好珉珉的病。通过这次活动,珉珉能叫出五六名小朋友的名字了,常会自言自语他说:“贺锐,你好!…‘吴汉,你好!”等等。孩子们对她的态度也有了转变,能较宽容地原谅珉珉的错误,做游戏时,也会邀请她。在充满爱的集体中,珉珉很快乐。这次教育活动,对幼儿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一次,班上有一名幼儿的脚受了伤,行动很不方便,个别幼儿能主动帮助他倒水、拿点心。这些事例又成为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的典范。
二、专家点评
同前面《独特的我》一样,这里有一个独特的珉珉。虽然有些弱智,但他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与帮助。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残疾人员同正常人一样,享有生活的权利,享有学习的权利。非常感谢徐丽老师,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托起全班小朋友的爱心,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全班小朋友的行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我们将拥有一片爱的天地。
三、反思与讨论
班级中,会有不同类型的孩子出现。对个别特殊儿童,(有生理的、心理的缺陷……)是劝其退学、放弃教育,还是……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学习5的分解,感知数的递增、递减的规律。
3、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利用教具进行5的分解。
难点: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活动准备
1、课件《5只猴子》2、小猴子卡片若干3、记录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 教师放幻灯片5只猴子配合音乐请幼儿欣赏,进行导入
( 有5只猴子爬到树上吃香蕉,一不小心掉下来一只现在剩几只?………有1只猴子爬到树上吃香蕉一不小心掉下来一只,现在剩几只?)
* 5只猴子宝宝都掉下来了,它们受伤了要送进医院,可是医院只有两间病房,可是河马医生不知道该怎么把猴子宝宝们分到病房里面。所以啊,河马医生就请小朋友么帮忙,看看该怎么把这5只猴子宝宝分到病房里。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究)
* 请幼儿两人一组将盒子里的5只小猴卡片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
* 请每组出一个代表上台说说,有几种分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 请幼儿自己操作教具,发现规律。并把发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教师巡视指导)
* 请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结果张贴在白板上,教师进行按顺序识记操作结果。
(小朋友,你看了这些记录发现了什么?(发现很乱)那我们记起来就没有规律了,所以我们记忆时,要按顺序,就容易了。(出示正确结果)
* 按顺序读结果
大家读---小组读---单个读
* 请幼儿自主讨论5一共有几种分法,
(教师小结5的分法有4种,每种分法一边多一个,另一边就少一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递增、递减的规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5只猴子》请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进一步巩固5的分解。
活动结束。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今天学会了5的分解,请宝宝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分水果的游戏,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并做好记录哦!明天告诉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1、通过这节课,幼儿了解了5的分解。知道了5的4种分法。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很积极的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本节课教师遵循了新纲要提出的以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为主体的新授课方法。
3、幼儿在小组协作方面还有待加强。
4、如果重上本节课,我会根据听课的各位老师提出的建议:加强孩子从物到数的转换方面要多一些练习;数的递增递减环节须多演示。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的教案11-22
大班教案(经典)09-10
[精选]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10-05
[经典]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