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大全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知识,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2、领略桥文化,提高语言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发布活动信息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桥的资料。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桥”,凡是有关桥的诗、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故事及桥的分类,桥名的由来等,都可以参加活动。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或拜访桥梁专家。
3、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由一人主持桥梁知识竞赛活动,教师任评委。
活动过程:
开场白:出示四幅风格不同的桥图片。真是一座桥,一处景致,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步入“桥”的世界,感受那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吧!
第一轮必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
1、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2、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3、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4、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哪座桥?(山西晋祠鱼沼飞梁)
5、最早的开关活动或大石桥是哪座桥?(广州潮州广济桥)
6、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哪座桥?(波斯湾上的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桥)
7、诗“晓月照卢沟,大河曾流泪和血;狼烟腾燕蓟,长桥犹记恨与仇。”是写的在哪
座桥上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卢沟桥七七事变)
8、“一桥飞架南北,开堑变通途。”是描写的哪座长江大桥?(武汉)
9、“盘旋上下,通连左右,交*东西南北;横贯长江,纵接黄河,瞩目红旗宜宾。”是描写的哪座桥?(开津长江道立交桥)
10、“中化堪称首,铁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横大道;世界亦数二,众智辉灿,科技结晶,浦东沪西并东流。”是写的哪座桥?(上海南浦大桥)
11、电影《廊桥遗梦》就以哪座桥为背景,讲述一个浪漫而又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麦迪逊郡的桥”)
12、请你说出一部与桥有关的文学名著。
第二轮桥文化积累题,必做题。
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写出自己了解的中外名桥的名字,计时3分钟(对一个加5分)
赵州桥、伦敦桥、阿尔托桥、布鲁克林大桥……
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写出已知的桥的对联、诗句、成语、俗语,计时5分钟。(对一个加5分)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述一个关于桥的故事,看谁讲得清楚生动。(每个故事片10分)
第三轮
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设计未来的'桥。请其中一名同学介绍设计宗旨、所拟桥名的缘由等情况。(15分钟,根据创意给予评分,总分20分)
小结,评出优胜组。
写作训练
请同学们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例文参考:
桥·文人·文化
赞山之险峻者,心中定有凌云壮志。
观海之无崖者,心中已有广阔天地。
得浮云于目者,必有淡薄名利之情。
爱花之人,定赞花之妖娆;追鹰之人,心定慕起自由;慕桥之人,定向往桥之清闲。
雨丝如弦,与月儿弹奏出伤感的音符,郑板桥忧愁的眼神在桥上徘徊。终于在朦胧的雨中,桥上穿来朦胧的低吟“鸡声毛店月,人际板桥霜”。
血红的黄昏,映照在清澈的水中,一座座被夕阳染红的小桥沉睡在清闲里,乌鸦凄凉的一叫,打破了这种沉寂,落日的苍凉背影中,马致远低声吟唱“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尘笼罩着咸阳附近的独桥,一对对士兵加快了脚步无声无息的载入死亡。一个销售的身影站在一旁黯然神伤,眼里含着泪水。看着这些壮丁奔赴前线,知道是送死,却非去不可的悲凉像一根一根的银针一样,深深的刺伤了杜甫,于是《兵车行》都了一句话“尘埃不见咸阳桥”。
……
康河上康桥的妩媚,蛟河上赵洲桥的华丽,永定河上卢沟桥的自然,西湖断桥的忧郁……
时常想起这些桥的名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桥给了我清逸的心情。清逸中想想为什么我们要去寻访这些早已被历史风化的桥梁,仅仅因为它们美丽?我想我们更多的是在寻诗,寻找文化的历程,寻觅古代文人那褪色的青衫。童年时候我们自己把这些桥想象得过于完美,我们便利用这些桥梁返回远古,去感悟文人墨客的心境。
桥与文人的魔力,竟然能把那些冷僻的角落,变成人们梦幻的对象。那是为什么?是中国文化的艰难,它有着诉不尽的苦,无人倾听,只有默默的流泪。一滴,两滴……文人们便把这些泪珠,铭刻在心底,然后铭刻在桥上。
这些桥,这些诗句,蕴涵着中华文化的见证。去走,去品,就像对那一部分文化的实地探访。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组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包括《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去年春天,我们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本单元教材也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的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以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
教学本组教材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教材整合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要引导学生多读,读有层次,读有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
教学本单元时,要突破传统的课堂的`概念,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课内外的结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在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找春的脚印,去探索,去想象,去发现。和春天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非常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阅读。本册书后面有六篇选读课文,其中第一篇《春的消息》可以在教学本单元时引导学生阅读。
春天的主题安排在第一单元。但从我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学时是2月初,春天的迹象尚不明显。如果有需要,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调整一下教学顺序,把春天这一主题的课文往后移。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 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六、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二、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教学过程:
课前交谈:关于“最弱小的”,了解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认识。
一、读通课文,感知故事
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通读情况。
2、小组交流各自预习的收获,读懂了些什么。
3、小组推派代表在全班作初读收获的交流。
此为阅读的第一层面:学生借助现有知识、能力基础自读课文,通过交流有所促进,其认知基本停留在字词的理解,故事内容的了解,人品的初知层面。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对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带着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此为阅读的第二层面:学生根据个体喜好稍作努力品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诵读课文,说说自己的解读,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林中旷地景色的美好,雨中蔷薇花
评价:你编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从鸟儿那里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你学到了勇敢、顽强的技能……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三、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
1、板书课题,体会萨沙的`美好品质。
(1)教师参与欣赏句子。(板书:萨沙说)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说说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
A从这句话的意思看,萨沙人小志气高,不想当最弱小的,他能保护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现在”引导学习第7自然段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蔷薇。抓“朝着……掀起……盖在……”引导体会、朗读。
萨沙的态度很坚决,毫不犹豫地掀起雨衣盖在正受风雨摧残的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做)
C我们能不能从萨沙所说的、做的来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中萨沙的语言,从中体会萨沙根本没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萨沙所想的、做的、说的都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抓“该……不是……吧”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3)假如你是妈妈的话你会怎么说?
师小结:细细读来,我们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小者的好孩子。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值得欣赏的句子?当然欣赏也得有方法,抓住关键的词语联系前文细细欣赏,你的收获会更大。
2、体会萨沙家人的美好品质,表达内心感受。
(1)看图,听风雨声,说说图上情景。
(2)(插图上叠映人物)请认真观察,滂沱大雨中,爸爸、妈妈、托利亚他们的表情动作各是怎样,再读读想想书上有关语句,你是否感受到了些什么?
让学生分别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懂得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
(3)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对萨沙,对妈妈说些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看来“我不是最弱小的”不仅仅是萨沙所说的做的,也是我们的心声,一起自信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四、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2、摘抄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板书: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说做想)每个人都要保护
比自己弱小的人。
妈妈
爸爸
托利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经典]08-11
语文教案02-29
语文教案02-29
语文教案03-01
语文教案03-03
语文教案03-04
语文教案02-22
语文教案02-20
语文教案02-22
语文教案02-25